开场: 大家好!接下来,我带领大家一起拆解片段1内容。由于人员比较多,共有12人,为便于交流讨论,我们分三组,每组4人。第一组是我左手边四个,第二组是中间四个,第三组是我右手边四个。
首先,我介绍一下拆解书目《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美国管理学宗师德鲁克的经典著作,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将管理理论与丰富实践案例相结合,阐述如何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助你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三章“我能贡献什么”片段(P62):知识工作者并不产生“实物”,他生产的是构想、信息和观念。知识工作者通常是一位专业人员。原则上,只有当他掌握了某种专门知识后,他的工作才能卓有成效。也就是说,他必须有所专长。但是,所谓专长,本身就是片面的、孤立的。一个专业人员的产出必须与其他人的产出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成果。
一个专业人员的产出必须与其他人的产出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成果。但这意思并不是说专业人员应变成“通才”,而是说专业人员必须使他本人有效,必须使他的专才有效。他必须考虑到他的产出供什么人使用,也必须了解用户应该知道些什么才能有效使用他的产出,从而产生成果。
这意思是说,知识分子有责任让别人了解自己。有些专业人员认为,普通人应该并且可以做出努力来理解他们,甚至认为他们只要能够和同行的少数专业人员沟通就够了,这真是傲慢的自大。即使是在大学或者研究所,这样的态度也会使专业人员的工作变成无用,使得专业人员的知识学问变成卖弄玄虚的手段,说句实话,目前这样的态度仍然普遍。一个人如果想成为管理者,换句话说,如果愿以贡献为目标,就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即他的知识能为别人所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懂得这一点,因为他们都有想把工作干得更好的心理动力,总想了解别人需要什么、发现了什么以及能理解什么。
一、请各小组用5分钟的时间分享各自的过往经验,为了对组织产生更大的贡献与成果,如何将自身的产出与其他人的产出结合在一起?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记录1:这让我联想起踢足球,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擅长之处,在进攻时主攻队员往往是全场的焦点,但其他队员也一样非常重要,其他队员要发挥自身所长,配合与协作主攻队员过关斩将,更加顺畅进球。
分享记录2:小学每个年度都会开展老师赛课活动,从学校-镇区-县-市-省学校老师中进行层层选拔,虽说每个学校推荐1人参与镇区级学校老师的赛课活动,这也需要团队的共同奉献。选一个老师作为代表,学校进行赛课的一系列培养,将老师们好的经验集于一个代表,有些老师获得荣誉后会回来积极分享(贡献)自己的专长并培养其他老师,有些人则管自己的私事,而勇于承担着则往往获得更多的鼓励,大部分积极贡献的人都会被提拔为干部。
二、用1分钟请大家在便签纸上写下。为了与同事更好配合协作、发挥专业所长,对组织产生更大的贡献与成果,你认为以后要如何做?要求包含具体做法和可衡量或者可观测结果的便签。
分享记录1:我发起筹备拆书帮东莞分舵,目的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成为拆书家,因拆书帮而受益,在三个月内,我要做以下几点:1、搭建拆书活动平台,每周组织一次线下拆书活动;2、组织开展RIA训练营活动;3、指导、帮助其他成员成为拆书家;4、加强与总舵和其他分舵的联系。
分享记录2:我负责微信跨界合作领域的工作,为了更好将自己的产出与别人的产出结合一起产生更大的成果,我认为以后的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1、推动流程标准化,要明确并制定业务与微信运营跨界的流程,明确每一环节流程节点的负责人、工作内容、时限要求等;2、合作模式分类与固化化:将合作场景与合作模式进行分类,以便更好总结经验进行推广。
分享记录3:我一方面要找到自己的专长,另一方面要跟自己的团队队员的专长相互配合协作,为企业贡献更大的成果。
分享记录4:我认为以后的工作中,对上对下平级都要多沟通,取长补短、相互协作,具体措施包含但不限于:1、了解团队成员的优势,取其长处;2、了解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所长、做好自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