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准备:【分发拆页、分组、打招呼】时间 0"~54‘’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冉馨。欢迎大家来参加这次拆书过级活动。下面我正式介绍一下自己,我目前是鄂尔多斯筹备分舵的组织长老,同时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最后我还是一名立志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妈妈,下面请大家跟着我的节奏,开启我们今天的拆书之旅,希望我们在拆书的路上可以遇到不一样的自己。今天要挑战的是2-4,首先,我要说明一下,2-4与之前拆页的区别,在拆页上由之前的一个拆页增加到两个拆页。相应在时间上也有所增加,由之前的25分钟,增加到了1小时,所以,今天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陪伴与支持。
下面我们正式开始。
我们先分组,三人一组。
【图书介绍FAB法】时间 55‘’~2‘46”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今天的拆页来自《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这本书为广大父母提供了在育儿过程中可以“一招制敌”的沟通方法。作者名叫田中茂树,他的学术背景是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常年从事儿童心理咨询工作。最重要的是他是四个孩子的父亲,这四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也很不省心,所以,他不仅有基础理论,还有大量的实践经验。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这本书自2019年在日本出版以来,广受好评,亚马逊日本儿童心理类畅销榜NO.5;在中国,豆瓣评分是8.3分,目前樊登读书上的评价是4.9分(满分5分),在亲子家庭类热度月榜NO.4。
B: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1(整本书):这本书主要围绕“父母如何让孩子感到幸福”和“父母如何在育儿中让父母体验到幸福”两个方面入手,引导父母以鼓励的方式来改善亲子沟通,实现轻松育儿。
B2(拆页片段):今天从书中挑选的两个拆页,第一是作为父母如何接纳孩子的消极情绪,二是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如何通过鼓励让孩子勇敢表达真实想法和感受,并愿意与父母共同商量对策。
拆页关系:这么看来,这两个拆页的关系就是很明显的互补关系,作为父母不仅要学着接纳孩子的消极感受,比如难过、悲伤、恐惧、胆怯等,还要学会在孩子犯错后鼓励孩子去表达感受。
【拆页一:学习目标】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拆页,希望大家跟随我学习完这个拆页后,可以在面对孩子的消极感受时,运用“接纳三步法”轻松接纳孩子的消极感受,提升父母与孩子的幸福感。
【拆页二:学习目标】
现场学习者能够在面对孩子犯错误时,通过运用“鼓励表达三步法”让孩子充分表达其内心真实想法,进而父母可以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调整。
【学习目标1】 时间 2‘47‘’~4’04”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拆页,希望大家跟随我学习完这个拆页后,可以在面对孩子的消极感受时,运用“接纳三步法”轻松接纳孩子的消极感受,提升父母与孩子的幸福感。
下面请大家利用1-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拆页原文。看完的朋友们,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R】阅读原书拆页 1~2分钟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P14-P15
如果父母知道这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由自己来主导的让人头疼的一步”,那么也许父母的心情也会稍微轻松一点。
有人会说:“ 啊,终于度过这个阶段了。但是,还有好多必须要做的事情在等着,真不容易啊……”
但是,如何和这位母亲一样,像愉快地期待种子发芽那样去看待孩子,不是更好吗?
学会爬的时候。
可以扶着东西站起来的时候。
和这个阶段一样,当孩子依靠自己不断强大的力量面对世界时,这样的美好瞬间总是让我们感动不已、回味良久。我们不禁期待:“接下来,孩子又会有哪些令人感动的事情呢?”
我们不需要这样的心态,“如何才能让孩子成长得好”“我们父母必须做些什么”。如果可以有意识的培养一种“愉快地期待孩子自己的成长及孩子靠自己达成目标”的心态,不仅可以减少育儿期间的疲累,还能增添我们的喜悦。
然后,在这个期待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出父母们更好的心态,当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时,父母们会想:孩子一定会有办法的。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孩子就像能够感受到父母的这些想法一样,一点一点地培养出了自己的坚强与自信,慢慢地成长起来。
【分享I便签】时间 4’04‘’~11’53”
大家都看完了原文,下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
what
这个片段为我们总结了一个当孩子遇到困难产生消极情绪时,作为父母如何去接纳孩子的消极感受的方法,我将这个方法总结为“接纳三步法”。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通常我们遇到孩子面对困难出现害怕的情况会怎么引导孩子呢?我们经常见的情况会有两种,第一种情况,家长会说:“别害怕,你最勇敢,勇敢的人是不会害怕的”。第二种情况会说:“别害怕,这个事儿没你想到的那么可怕”。第一种情况是压制孩子的感受。而第二种情况是欺骗他的感受,忽略他的感受。这两种情况,都孩子带来一种没有重视他感受的感觉,如果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真实感受被压抑或忽略,孩子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得低落。而作为父母,当你不接纳孩子消极情绪,父母的焦虑情绪也会随之而来。
反例:
我儿子今年7岁,他有一点怕黑,所以他自己不敢半夜起床上卫生间,每次都需要把我推醒然后让我陪他去。大家应该能想象到,当你正在睡梦中的时候,被人推醒是一件多么郁闷的事儿,但是碍于他是我儿子,又不能大半夜起来凶他,所以我每次都会带着无奈的情绪陪他去卫生间。每次被推醒的时候,我就心里暗自想,“儿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什么时候才能独自上卫生间呀?”。甚至我白天的时候,还会教导他“不用怕,卫生间什么也没有,你就放心去。”或者说:“这么大孩子了,上个卫生间也不敢?”,这样的话语导致我儿子半夜推醒我上卫生间时,我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矛盾,就是那种既担心我说他但又不敢独自去的矛盾心情。
how(细化步骤):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作为父母如何运用“接纳三步法”来接纳孩子的消极感受。
1、 尊重规律:心里明确的告诉自己,面对困难,孩子有消极情绪是正常现象。现在大家一个人半夜去卫生间会不会害怕?或者说孩子12岁以后,一个人去卫生间会不会害怕?答案肯定是不会,即便心中会害怕,但是也会克服恐惧,勇敢面对。家长之所以强迫孩子勇敢面对,是因为家长自己受不了孩子怎么成长这么慢,所以,作为家长要尊重客观规律,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成长必须是由他来主导”,而不是家长揠苗助长。比如,当面对孩子打针害怕的事儿,作为家长要尊重的规律就是,孩子这个阶段面对打针就是会害怕,会哭,不哭不害怕反而是不正常的,即便哪天不哭了,也是孩子自己想要长大了,这样你就比较容易接纳他害怕的情绪。
2、 转变心态:接着,我们要转变心态,比如,你种下一粒花种,如果是你每天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这颗种子怎么还不发芽,我去浇点水”“这为啥还不长叶子,我去给盖个暖棚”是不是很焦虑?那如果换一种心态来看待,“种子种下了,接下来会给我们什么惊喜呢?”当花苗破土而出后,你是什么的心情?一定会被这种力量而感动。所以,这一步,我们要做的是从“逼迫”孩子成长到“愉快的期待”孩子成长的心态的转变,相信孩子可以应对一切。
3、 静待花开:最后一步非常简单,就是静待花开,坐等收获。如果作为父母,当你表现出不能接纳他消极情绪的时候,他是可以感受到的,例如上面讲到我儿子的情况,他半夜起床喊我就很矛盾,那是因为我的焦虑传递给他,让他很矛盾。所以只有父母真正接纳了孩子的消极情绪,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对他是无条件的爱,孩子才能变得坚强、自信起来。
反例变正例
当我掌握了这个方法以后,我就用上面三个步骤成功的让我接纳了儿子的害怕情绪。
1、 尊重规律:当我儿子半夜推醒我到时候,我心里默念“小孩子怕黑很正常,需要人陪着说明我还有用”。
2、 转变心态:我开始用愉快地心情期待他的成长,比如我经常和我爱人聊天:“我还很期待儿子能自己爬起来去厕所,想象他自己半夜迷迷糊糊爬起来去卫生间再回来睡肯定很滑稽。”然后我和我儿子也会说:“哇儿子,妈妈好期待看到你可以冲破自我,勇敢面对黑暗的那一天。”
3、 静待花开:当我接纳了他的害怕情绪以后,首先,他半夜推醒我他也没有那种矛盾心情,就是很自然的说:“妈妈,我想上厕所。”其次,我现在不需要陪着他进卫生间,我只需要开灯、坐在床边、看着他走出卧室、走进卫生间、方便完出来、上床,我关灯、睡觉。
预防异议
说到这里,有的人也许会说,当今的社会环境造就家长们很卷。作为家长不能让孩子的脚步太慢,面对困难不能退缩、不能畏惧,必须迎难而上。在这个环境下,有消极情绪是非常不应该的,它就是孩子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既然这么不应该,家长为什么还要接纳?不可否认,也许在强迫下,你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别人眼里最勇敢的,但是你感受过孩子的内心想法吗?你知道他在成长过程中快乐吗?作为家长大家是否做过这样的思考,你最希望你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如果你的答案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我建议大家还是尝试去接纳的一下孩子的消极情绪,试着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对困难,而不是让他一个人孤身面对。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范围非常广,不仅仅适用于家长和孩子之间,还可以用于老师与学生,甚至还可以用在亲密关系中,尤其女生看到男生遇到问题无法迎难而上的时候,也可以尝试用这个方法接纳对方,从而为其带来信心。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只考虑孩子是否优秀,而不考虑孩子是否快乐成长的家长,这个方法建议不要尝试,因为方法带来效果的速度不会快于你焦虑的速度。
拆书家提问设计:时间 11’54‘’~19’40‘’
A1(显像提问)
刚刚我们学了“接纳三步法”,那么请大家想一想,你有类似的经历吗?比如你带孩子去医院打针,孩子很害怕,还当众哭闹;再比如,作为绘本馆的老师,看到新加入的小朋友有一点害怕新环境;又比如,作为伴侣,你的另一半总是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等等类似的经历。下面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回忆一下,然后进行讨论,最终会选一名代表分享一下他的故事。讨论时间3分钟。这个环节,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只需要回忆出经历即可,具体怎么应用步骤,我们在下面一个环节。
学习者案例记录:
上钦(关于弟弟的案例):
弟弟目前已步入三十岁,但是由于家庭的过度保护,目前无法和家庭进行正常的剥离,他自己内心非常矛盾,家长也非常着急,希望他可以出去找工作,但是他目前的状态不适合出去工作,情绪上也处于抑郁状态、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前段时间我姨姨(弟弟的母亲)向我求助,面对弟弟这种情况,作为父母该如何面对与处理。
A1+
大家结合现在设想一下,如果回到当时那个场景,结合今天的拆页知识点,你可以怎样应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引导他人:
1、 尊重规律;2、转变心态;3、静待花开。
还是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每位小伙伴都尽量分享一下哦,时间3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上钦(关于弟弟的案例):
1、尊重规律:告诉姨姨要尊重弟弟目前的状态,不要过度批评。
2、转变心态:建议姨姨要转变焦虑的心态,首先要冷静下来,平静的去期待他去做什么,而不是一味的指责。
3、静待花开:等待结果,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反馈:
上钦结合我们所学到的步骤内容,首先对告诉姨姨要尊重弟弟目前抑郁的状态,其次要转变心态,冷静下来去期待他在抑郁的情况下还能做一些其他事情,最后就是等待结果,只要家长给了孩子正面的反馈,孩子就会越来越好。感谢上钦。
瑄瑄(关于自己的案例):
1、尊重规律:最近工作太多,导致自己很忙,很焦虑,要尊重挣钱不能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规律。
2、转变心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试着调整心态,让自己不要那么焦虑,也试着期待暑假的时候可以调整计划,有更多的收获。
3、静待花开:坐等暑假后的收获。
反馈:
瑄瑄从另一个角度运用了这个方法,就是接纳自己。非常棒!
再次感谢二位的分享。
小结:
感谢大家的分享,在这个拆页中,大家应该掌握到了如何运用“接纳三步法”,首先要尊重规律,其次要转变心态,最后静待花开,希望在座的各位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接纳孩子消极的情绪,也可以接纳自己以及其他关系中的消极感受,让我们和孩子成长过程中充满欢乐与自信。
【拆页二:学习目标】时间 11‘45‘’~20’08“
下面我们进入拆页二,跟随我学习完第二个拆页后,希望现场学习者能够在面对孩子犯错误时,通过运用“鼓励表达三步法”让孩子充分表达其内心真实想法,进而父母可以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调整。
下面请大家利用3分钟的时间,来阅读拆页原文。看完的朋友们,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R】阅读原书拆页 时间 20’10“~22’10”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P206-P208
我们该如何对待玩智能手机的孩子呢?这是困扰大多数现代父母的问题。我家也有同样的问题。
在我家,已经独立的哥哥把自己的智能手机送给了上初一的弟弟。弟弟很喜欢这部智能手机,从早到晚都能听到他的手机接收line短信时发出的声音。
看他这一周总盯着手机,我特别焦虑。
有一天傍晚,我对刚从学校回来就马上埋头看手机的小儿子说:“你要是再像昨天那样到了10点还玩手机的话,我就暂时没收你的手机啦。”他头也没抬就回答我:“知道了!”
第二天晚上都9点半了,孩子还在玩手机。洗完漱后,过了10点才开始做作业。
那时虽然我已经在2楼卧室了,但是一听动静就知道。我下楼走到孩子身边把他的手机夺了过来,生气地说:“看来用手机对你来说还是太早了,你都不知道几点了?现在开始做作业,至少要11点才能睡觉吧。”孩子一脸不满,但是也没抱怨,一个人在那里做作业,估计11点左右睡的吧。
我回到二楼和妻子说了这个事。我们聊起和小儿子年龄有些差距的哥哥们在读初一时还没有智能手机。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即使是中学生,大部分都已经在使用智能手机。
妻子责备我说:“对孩子发火,还没收他手机,多不好啊。”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发了很大的火,然后我就冷静下来开始反省。
这不就是我常指出的很多父母错误对待孩子的方式吗?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就觉得孩子“奇怪”,担心孩子“不会精神有问题吧”,有的父母还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我刚才做了和那些父母一样的事。
担心孩子离不开智能手机,认为“不听话的孩子都有病,是手机依赖症,必须要治疗”!
妻子说:“这不是危机是契机啊,是和孩子沟通的好机会。”妻子用我书中的话批评了我,并且鼓励我:“明天和孩子好好谈谈”。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也要彻底反省一下。我重新整理好情绪,认为道歉、沟通、知错就改的勇气才是最重要的,告诉自己现实中遭遇问题和失败、再重新振作是人之常情。
第二天早上,我先向儿子道歉。“昨天很抱歉。我明明说好的是到晚上10点还看手机就没收,却因为你超过10点才开始写作业就没收了你的手机,这是不对的!”孩子非常认真地听我说完,然后什么也没说,就把目光转向餐桌上放着的学校发的资料,看了起来。要是往常的话,现在正好是他玩手机的时候,因为手机被我没收了,他没办法只好看资料了。
于是,妻子对孩子说:“你的想法很重要,我们想听听你的想法哦!”孩子把脸抬了起来,但还是什么都没说。这时洗衣机响起来了,我和妻子去把洗好的衣服拿出来,开始晾衣服。这时儿子走进我们,很认真地对我们说:“怎么说呢,我觉得没收是不好的行为。不要突然没收我的手机,你好好说嘛。”看着他义正词严的样子,我觉得儿子好帅啊!
我对他说:“谢谢你告诉我你的想法。没收你的手机是我的错,对不起啊!以后我会和你好好说。”儿子点点头,就走回餐桌去了。我看到他眼里含着泪水,明白了孩子也是鼓足勇气才过来和我说话的。
以后我不再大声训斥孩子,也不会没收他的东西了。
【分享I便签】 时间22'12"~27’53”
大部分伙伴已经看完原文拆页了,下面我来带着大家一起解读一下:
what
这个片段为我们总结了一个,当父母与孩子发生矛盾时,父母可以运用鼓励的方式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想法,进而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想法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作出调整,这个方法我给取名为“鼓励表达三步法”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很多家长只要面对孩子犯错误就会很恼火,和孩子说话就会不自主的使用命令的口吻,更不会给孩子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孩子只会因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乖乖就范。但是只要当父母监管的不那么严格,同样的错误孩子仍然会犯。其实这种家长不给孩子表达机会直接做决定的方法是扬汤止沸,而真正解决冲突的方法应该要釜底抽薪。
举例(意译案例)时间 23’04~26’03
这个原文片段虽然已经很通俗易懂了,但是为了让大家对这个片段有更深刻的印象,理解更充分,下面我结合原文片段中作者运用的方法,来分享一个我的故事:
我儿子去年刚上一年级,对于他来说,刚上一年级所学的内容其实很简单,难的是写字以及把字写好,因为小孩子手腕的力量不足,写字对于他们来说很累,所以我儿子在写字过程中就会投机取巧,经常把6写成0。一开始我也是很耐心的和他说,6应该怎么写,每次答应得特别好,但是,只有我在旁边的时候,他写的很好,我不在的时候,他就会打回原形。终于有一天,看到他又把6写成了0,我爆发了。我直接拿起他的作业本,把写错的那一页撕了,并恶狠狠的说:“写50遍,写不完明天别上学。”随后我回了卧室。结果虽然他按照我的要求写完了,但是是边哭边写的。
晚上等孩子睡了,我老公和我聊天,说,“你今天的架势别说孩子了,把我和妈都吓了一跳,你有话应该好好说。”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今天发火确实错了。
经过反省,早上起来我就和我儿子道歉,诚恳的和他说“儿子,昨天妈妈太夸张了,吓到你了吧?对不起。”我儿子不说话,然后我就接着说:“关于写字要工整的事情,你愿意和妈妈说说你的想法吗,你的想法很重要。”他看着我诚恳的样子,就说:“妈妈,我知道我没有把字写工整是我的错,但是你把我的作业撕了我很难过,因为那页作业还有老师上周给我打的A+,你都给我撕了。”“对不起儿子,妈妈当时太冲动了。”他不说话。接着我又说“可是你总写不好妈妈也确实很生气,你愿意说说你为什么总是写的不太好吗?”,他说:“我写的不好是因为我有时候赶时间,就想赶紧写完,所以就会谢谢的不好。”
从那以后我就没再这么抓狂过,当遇到他书写不好的时候,我就会用笔轻轻的敲一下他的本儿,他自然而然也就改正过来了。
通过我讲的这个案例,大家现在脑海里应该有了具体轮廓,下面我们来将这些概念梳理成简单易操作的步骤:
how
1、 反思:要反思在事件中哪些是作为家长做的不好的地方。家长一定要有反思能力,当与孩子犯错后家长与孩子产生冲突时,作为家长首先就是要反思,这样在后续的沟通过程中,我们才能客观的解决问题。
2、 道歉: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道歉。很多家长不愿意放下身段和孩子真诚的道歉,即使犯错了也是高高在上、说教的口吻与孩子交流,因为害怕有损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其实当你真诚的和孩子道歉以后,孩子才能看到你的诚意,这样才会更愿意与你交流。
3、 鼓励:当你愿意为了自己的错误道歉后,再对孩子进行适当的鼓励,表明你很愿意听他的想法,并且告诉他,他的想法对于你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孩子就会自然而然表达,最终可以了解他的真实想法。
预防异议
大家也许会觉得孩子的想法不着边际、不贴近现实,所以鼓励他说自己的想法其实也是白费功夫,甚至认为孩子的想法就是为他自己不努力、不坚持找借口,其实大家可以想想,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的想法都不允许有,那么他还能被称之为一个完整的生命吗?
where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亲子关系,还适用于化解其他关系中因彼此观点不一致而产生矛盾的时候,但是这个方法不太适合用于很专制的家长和孩子之间,因为太专制的家长,即便做一次成功了,后面还是会忘的一干二净。
【A3】场景设计 时间 27'57"~39'18"
我们刚刚学习了用“鼓励表达三步法”化解矛盾,大家是不是也跃跃欲试了,那我们一起来做个演练吧,我先介绍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场景设计:
作为家长,你想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于是你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报了很多兴趣班,你突然有一天你发现阅读也对孩子很重要,所以你当即就又给他报一个阅读班。等到周日的时候,你带着他去阅读,你发现过程中他小动作特别多,还把书给撕坏了,老师讲的什么故事,更是什么都没听进去。于是你就特生气的当众数落了他,随后你就气冲冲的拉着他回家了。回到家后,孩子非常不开心,连他最心爱的手机也不看了。
下面你就要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来引导孩子说出他的真实想法:现在,请组内所有人一起讨论并加工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写下来,然后请两位小伙伴一人扮演孩子,一人扮演家长,来现场演练一下,我们再重复一下要运用到的这3个步骤:
1、 反思:你今天的行为是哪里做的不对了?
2、 道歉:为你今天的错误行为进行道歉;
3、 鼓励:鼓励孩子说出他的想法。
讨论,编写和演练时间是10分钟,稍后请你们正式来角色扮演一下。
学习者演练记录:
上钦扮演家长,瑄瑄扮演孩子。
上钦:不好意思瑄瑄,我不应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凶你,我和你道歉,对不起。
瑄瑄:…………。
上钦:我在回家的路上进行反思,想是不是因为我给你报了很多兴趣班,在听得时候也没有耐心?
瑄瑄:我有认真在听故事。
上钦:哦,那可能是因为我刚刚在用手机回工作的消息,没有感受到你在认真听故事,那我非常不好意思。
瑄瑄:哼……
上钦:那是你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开心?
瑄瑄:我明明有认真听,你还说我没有认真听。而且我已经很累了。
上钦: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瑄瑄:我不想报那么多兴趣班,那些兴趣班根本就不是我想报的。
上钦:那你觉得怎么做比较好?
瑄瑄:我不想上阅读版、钢琴班和篮球班。
上钦:那咱们这两个礼拜先不上,我在家多陪陪你可以吗?
瑄瑄:我想一个月都不上。
上钦:咱们这两个礼拜先尝试做一下,后面的事情我们再随时沟通好不好?
瑄瑄:好的。
反馈:时间 37'43"~39'11"
上钦做的非常好,在第一次没有获得孩子真实想法后,他紧接着又做了一个反思,并且道歉也非常真诚,全程都在看着瑄瑄的眼睛,最后鼓励孩子先尝试两个星期,后续根据实际情况再作出调整。
再次为两位精彩的表演鼓掌。
【A2】分步催化1 时间 39'15~50’51”
相信通过上面的演练大家应该对步骤已经有了清晰的脉络,为了促使大家可以将方法学以致用,我们再做一个小练习。
下面请各位结合自身经历联想一下,或者目前就存在类似的情况,比如:
在亲子关系中,当你们因为孩子不遵守承诺玩手机你对他做的过激行为;
在亲密关系中,当你爱人因没有做家务你爆发凶他;
又或者,当你和你的学生,因为桌面不整洁而当众批评他;
请将你的经历在组内分享,或写下来。时间为3分钟。
特别提醒,也只写经历即可,具体怎么做我们下一个环节进行。
学习者案例记录:
案例一:
瑄瑄:因为爱人不干家务。最近我爸在我家,家务都我爸做,衣服也是爸爸给洗,每次当我爸爸洗完衣服后,我爱人就说:“又让爸爸洗了,太不好意思了!”,然后我就怼他:“那你洗啊!”,并且开始对他冷暴力。
案例二:
上钦:妹妹高考复习,但是因为我前段时间工作太忙,对她关注较少,只负责下达任务,没有去检查。有一天我回家后,发现她的任务完成率只有70%,并且发现她玩儿手机,当即就把她训斥一顿。
【A2】分步催化2
接下来,请根据自己想到的场景,假设在未来的一周或一月内,你如何运用上面学到的三个步骤鼓励对方表达他的真实想法:
1、 反思,2、 道歉,3、 鼓励。
讨论时间为4分钟,结束后邀请小伙伴来分享你的应用。
学习者案例记录:
案例一:
瑄瑄:
1、反思:反思自己不做,还要求对方;
2、道歉: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道歉;
3、鼓励:鼓励让对方表达关于收拾屋子的想法,最终达成一致。
反馈:感谢瑄瑄的分享,希望通过今天的运用可以解决做家务的难题。
案例二:
上钦:
1、反思:我是不是给我妹的任务不太具体,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混乱的状态。
2、道歉:和妹妹道歉,表明我因为任务布置的不太具体,而导致她混乱。
3、鼓励:鼓励她表达自己的想法,问问她关于她成绩提升的事情有什么想法。
反馈:上钦根据实际情况运用“鼓励表达三步法”来与妹妹沟通,每一步运用的都非常到位。
【结语】时间 51’52"~52'45"
今天的两个拆页就分享到这里,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拆页的片段内容,一是当孩子遇到困难产生消极情绪时,作为父母如何通过“接纳三步法”去接纳孩子的消极感受。二是当父母与孩子发生矛盾时,父母可以运用鼓励“鼓励表达三步法”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想法,进而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想法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作出调整。希望大家可以将今天的方法学以致用,用幸福的方式给自己、给我们身边的关系创造出幸福的生活环境。
最后,谢谢大家的聆听与配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