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只管去做》 所属活动: 拆书帮申活分舵20230204拆书练武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用SMART原则设置目标

开场:

大家好,我是Kelly, 目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HR, 快乐带2娃的90后,四岁男娃是一只大金毛, 一岁女娃是一只人类幼崽。
我加入拆书帮是希望能够加深自己的思考深度,拓宽认知,提高思维能力,结识爱学习会学习的拆书家们,成为有独立思想的更好的自己。

先谈对拆书的理解:拆书是一种把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的读书法,是阅读者与知识深度互动的过程,拆书的过程,就类似于我们吃东西的过程,从咀嚼分解食物,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自己身体组织的一部分;拆书是从一本书中拆解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进行消化吸收,最后结合自身经验,内化为方法论为自己所用。
拆书以RIA便签作为基础,可划分为2种方式: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什么是RIA便签呢?这三个字母分别是R,reading 阅读原文,阅读书里的某个章节或者片段,I,Interpretation复述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原文片段的知识,A,appropriation应用实践,将书中的知识结合自己过去的经验,规划可落地可执行的应用实践。
个人学习,就是自己根据阅读的书籍完成RIA便签的创作,而组织
学习,就是由拆书家依据RIA便签,带领大家共同学习。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的非营利性社群,这些社群在拆书帮被称为分舵,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今天我分享的片段来自于邹小强的《只管去做》,主题是用SMART原则设置目标。片段不长,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阅读一下,读完之后请抬头和我示意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摘自《只管去做》第二章第三节 检查一下年度目标是否合理
你的年度目标符合SMART原则吗?如果符合,那么它实现的概率就更大一些。”老付说。
“这个你以前给我分享过,SMART是五个英文单词的缩写: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时间期限(Time-based)。”
“这样啊,我考考你。我说几个目标,你挨个儿打钩确认下它们是不是符合SMART原则。”
“行啊,来吧!”小强显得自信满满。
“第一个目标是:‘我要在3个月内学会弹吉他。’”
“嗯……是具体的目标。”小强打了一个钩,然后接着说,“结果不可衡量,什么叫‘学会’啊?这个不够明确具体,结果也不可衡量,是学会弹《致爱丽丝》叫作学会呢,还是拿到全国指弹冠军叫作学会,对吧?所以它不符合SMART原则。”
“不错哦!那再试试这个:‘我要明年年薪上50万。’”
“这个嘛,明确具体,结果也可衡量。”小强给这个目标打了两个钩,然后说,“但是不知道能否达成,因为不知道他现在的年薪。如果现在年薪5万,除非有充分的理由,想要年薪一下翻十倍,是几乎无法达成的,所以也不符合。”
“这个夏天要瘦身10斤。”
“嗯……这个我有点拿不准,感觉挺‘SMART’的,但又觉得哪里不对劲。”
“直觉总是强大的!像这个目标就要多问一句:‘去年的瘦身成功了吗?如果没有,为什么你觉得这次会成功?’如果能说出一些理由,那么我相信它是‘SMART’的;如果不能,那就不太能达到目标。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
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启明星,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设置目标的重要性,但是常常出现的一个现象是目标设了之后没有下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最开始设立的目标本身就有问题。设置合理的目标并不是喊几句口号,表决心这么简单,如果我们真得想要实现目标,那值得在出发之前花精力用心用方法设置目标。
【what】
SMART原则是一套经典的目标设置原则,它代表目标需要满足的5个条件:具体,可衡量,可实现,有相关性和有时间期限,我们可以拿它来检验我们设置的目标,调整目标,让目标更容易落地实现。
【how】
那如何才能让目标符合SMART原则呢?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SMART具体是指什么?
S: 目标要具体不空洞;
那怎么才叫具体呢?我们可以看看目标里面包含的定义是否具体,实施的方法是够具体;比如说提高英语能力,语言能力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那目标指的是听说读写里面的哪些情境下的哪些能力呢?通过什么途径提高呢,是阅读外文,看美剧,还是听播客?当我们脑子里有一幅具体的图景,知道具体要做什么时,我们会更容易采取行动。
M: 目标要可衡量,因为可衡量才能帮助我们检验目标是否完成,完成的进度和程度如何,所以目标里面要包含可以量化的指标
A: 目标要可达成,而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如果目标是我们努力踮一踮脚尖能够采得到的果子,我们才有动力采取行动。每个人的精力,优先级,能力都不一样,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判断自己的目标是否可以达成。如果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注定完成不了的目标,我们可能一开始就畏缩不前,或者在过程中气馁放弃,产生挫败感。
R: 目标要和其他目标有相关性,比如在工作场合,个人的目标要和部门的目标相关,部门的目标要和公司的目标相关;因为如此,个人目标的实现才能对公司产生实际的影响。个人的目标也是如此,个人的短期目标与自己长远的愿景相关,我们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是在给未来更好的自己添砖加瓦。
T: 目标要有明确的时间期限,即在什么时间必须达成目标;有了明确的时间,我们会有时间上的紧迫感,更加有动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倒推的方式,分析出自己在截止日期前的哪些时间节点分别应该完成哪些步骤。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得了解SMART原则,我邀请了2位伙伴,小丸子和大雄,他们都带着自己的flag来了,小丸子的flag是“我要在今年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用SMART原则修改之后,大雄的flag是我要通过上50节外教课[S]提升自己在英文会议上的听力和口语能力[S],在8月底[T]能够独立主持一场与国外同事的英文会议[M][R][A],大家觉得小丸子和大雄的flag,谁的更容易实现呢?显然大雄的更容易实现,因为符合SMART原则。

在了解了SMART原则的概念之后,我们每次设置目标的时候,可以对自己的目标进行检验和拷问,“我的目标具体么”“怎么衡量”“我有多少信心达成”“这个目标和其他的目标有什么关系”“需要在什么时间完成”。如果我们没法回答出其中的一些问题,说明我们的目标设置还有改进的空间。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今年初,我像往年一样兴致勃勃得定了2023年的目标,从自我管理到工作到如何做好一个母亲角色,现在1个月已经过去了,再回看我定的目标,有一半以上的目标毫无进展。举个例子,我的一个目标是养成运动的好习惯,但是我过年期间,唯一的运动大概就是逛街和徒手抱娃。
现在用SMART原则来审视我的这这个目标:

  1. “我的目标具体么”:运动的习惯具体是指什么呢,我运动的目的是希望强身健体,提高自己的耐力;我需要把概念非常宽泛的运动习惯具象化,改为养成做有氧运动的习惯,比如散步,慢跑,骑车
  2. “怎么衡量”:运动的频次和时长是多少,这些都需要没有界定好;
  3. “目标是否可达成”:因为没有满足可衡量的要求,所以也无法判断是否可达成
  4. “目标是否有关联性”:和自己的健康大目标有关,所以满足要求。
  5. “目标是否具有时间期限”:没有,这也是我在今年第一个月还没有进展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根据SMART原则修订后的目标是:在3月底完全形成每周至少4次有氧运动的运动习惯,每次运动时间至少为20 mins。有了这个清晰的目标,我会制定一些小的计划,在2,3月份将运动量从少到多逐渐增加。

2月底是公司要求我们每个人提交个人年度计划的截止日期,我会将SMART原则运用到我的工作目标设定之中,具体的行动如下:

  1. 2月的第一周,了解我领导,HR部门,业务的年度目标;
  2. 2月的第二周,起草我个人在几个项目和非项目上的年度目标,要求符合SMART原则;
  3. 2月的第三周,主动约领导讨论我的年度目标,听取她的意见,做相应的调整;
  4. 2月的第四周,在系统上提交年度目标,在每月底回顾目标的完成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