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拆书帮长沙麓山分舵第503期线上活动(总第533期)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不要平等对待孩子

开场:

大家好,我是出生于重庆的新湖南人董玲玲。

今天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下我自己:全职妈妈、爱好广泛者、学习促进者。

第一个标签:全职妈妈,我是一个9岁男孩和一个4岁男孩的妈妈以及他们的家庭教师。

第二个标签:爱好广泛的人,我喜欢养花种草、旅行、冒险、喝茶、跳舞、弹琴。

第三个标签:学习促进者,我不再把学习只当成是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也在成为别人的学习促进者的路上不断成长。

今天和伙伴们分享的拆页选自《如何说孩子才能和平相处》。这本书是由两位女性作家共同编写,她们不仅是国际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两位还都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们写了一系列的《如何说》书籍,这本《如何说孩子才能和平相处》是关于父母如何让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和谐共处的一本书籍。 这本书能帮助我们去读懂孩子,帮助孩子和兄弟姐妹建立更好的链接,让他们和父母之外最亲密的人和平相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我们花1分半钟来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一下。

时刻提醒自己(3)

孩子们不需要得到同等的对待

他们需要的是独特的专属待遇

1.不要给他们同样的数量。

“瞧,现在你的葡萄和你姐姐的一样多了。”

2. 应根据个体需求来给予。

“你是想要几颗葡萄还是一大串呢?”

3.不要表露出同等的爱。

“我对你的爱和对你姐姐的爱一样多。”

4.应展示给孩子你对他/她独一无二的爱。

“茫茫人海中,你是我唯一的'你’,没人能够取代你的位置。”

5.不要给他们同等的时间。

“我已经和你姐姐待了 10 分钟了,那么我也会和你一起待上10 分钟的。”

6. 应根据需求给予时间。

“我知道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检查你姐姐的作文,这篇作文对她来说非常重要。等我一检查完,我很乐意听听你要说的重要事情。”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大家已经阅读完成了,下面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我对原文的理解。

先分享一下我的I便签

随着我国二胎和三胎政策的放开,多子女家庭越来越多,我们会发现家庭中兄弟姐妹的相处问题越来越成为大家头疼的话题。

这个拆页介绍了多子女家庭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误区-----父母觉得应该要一碗水端平,绝对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才不会有厚此薄彼的感觉,才能让他们感觉到受到同等的重视,得到同等的爱,但是实际中并非如此。同等可能反而意味着每个孩子感受到的爱和关注更少。

那我们该如何走出这样的误区呢?

请牢记以下3个技巧:

1.区分年龄段

我们不能一股脑儿不假思索就想当然给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同样的物质和陪伴,不管他们需不需要。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需求来决定,比如:过生日,小孩子可以陪他去游乐园玩一天,大孩子可以邀请朋友来家里开惊喜主题派对。

2. 表达独特性

当孩子来问你,你爱谁多一点时,请不要回答:“我对你的爱和对你和哥哥的爱一样多。” 而是可以用这样的话语回答:“对于我来说,你是最特别的你,没有人能代替你;同样,也没有人能代替你的哥哥在我心中的位置。

3.给予不同陪伴时间

面对孩子要求单独陪伴时,我们经常会说:“我已经和你哥哥待了 10 分钟了,那么我也会和你一起待上10 分钟的。” 这样其实并不可取,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我们可以根据事情本身的轻重缓急和需求时间长短来安排陪伴孩子的时间,把为什么需要这么久,为什么要优先做别的事情和孩子讲清楚,而不是一味的平均安排。 比如:“我知道我今天花了很长的时间陪哥哥在拍视频,因为这个视频作业明天他就得交了。等我拍完,我就来听听你要说的重要事情。”

相信大家听到这里,就知道对于多子女家庭的父母来说,这三个步骤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天。

其实对于学校的老师来说也同样适用,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老师独特的关心,比泛泛关注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注、被爱。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刚刚,大家学习过这个拆页之后,了解到对待多个子女的时候,我们不要追求绝对的公平,而是要根据孩子的不同需求给予不同的回应。那么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自己的日常中,有没有类似的情景,有没有过相关的经验,

如果小伙伴还没有孩子或者只有一个孩子,那可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有兄弟姐妹,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类似经历? 如果只有一个孩子的,自己的独生子和伴侣会不会也有这样争宠、追求公平的时刻呢?

下面开始分组,我们用腾讯会议来分一下组,

我会给每组讨论时间2分钟,讨论结束后会在每组内请一位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经验。

(2分钟后,分组讨论结束)

下面请第一组的一位小伙伴来分享,分享时间1分钟:

欢迎史老师来给我们分享……

史老师:我有一个妹妹,像我爸妈对待我们的方式一直就是一碗水端平,无论是对我,还是妹妹,都是用同样的方式,也没有说格外的偏爱谁。但是呢,等我长大以后我妹妹跟我聊过,她小的时候是感受到了不公平的感觉。我小的时候并不知道。 就是一碗水端平,她还是觉得不公平。

拆书家:父母觉得自己一碗水端平了,但是孩子感受是不一样的,没有感受到更多的爱。

史老师:对,她的感受还是不一样的。

下面请第二组的一位小伙伴来分享,分享时间1分钟。

美美超:我有两个女儿,一个10岁,一个3岁,平常在选玩具方面,妹妹和姐姐以前都是一人一份,选一样的。但是姐姐还是不太高兴,她觉得玩具她已经很多了,不需要。 虽然我一碗水端平了,她还是感觉不舒服。 听了你的话,我会这样跟姐姐聊:妹妹和你的年龄不一样,如果你不想要玩具,想要其他的,你可以告诉我,妈妈都会尽量满足你。你和妹妹是不一样的,你是不一样的自己,是独特的自己。

谢谢以上两位小伙伴的分享。

【A2具体应用】

接下来呢,请大家想象一下,未来一周或者一个月中,我们在生活里,再遇到什么情况可以用到刚才分享的“不要绝对平等的三技巧”,让孩子们和平相处。

同时也请注意这个目标不是喊口号,而是具体可实现的目标,也就是可衡量可观察到的目标。

【邀请学习者写便签】

接下来,我会给大家1分钟时间,写出你的运用规划,你可以写到纸上,也可以发到聊天区,注意要符合上述要求哦。

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格式:

今天我学习了不要绝对平等地去对待孩子的3个技巧,

在接下来的__________(时间),

我如何用这些方法让我不再为是否公平对待每个孩子(或者独生子和伴侣)而苦恼。

我们请一位小伙伴用1分钟时间分享ta的具体规划。

谢谢小伙伴的分享。

范老师:今天我学习了不要绝对平等去对待孩子的3个技巧,在明天,我会告诉哥哥:因为妹妹现在还小的关系,我花了更多的时间在妹妹身上,但是你要知道,你有任何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都会愿意陪伴你。 因为你们两个对我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贝。

拆书家:你把今天拆书的内容都用上了呢,非常棒,谢谢你的分享。

最后来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对于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我们不需要绝对的公平,我们要根据孩子的不同需求给予不同的陪伴。当你忘记了绝对公平,你会意外地发现孩子们之间和谐与流动的美妙,孩子们会互相帮助度过青春期以及各种转型期,孩子的内心由此更加富足丰满,父母也能获得更多安宁和享受时光。

谢谢大家的陪伴,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啦。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