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图书介绍(3分钟)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本书最大的特色,就在于直接给到了你一个实用的工具——番茄钟,很少有书能够这样直接提供一个实物工具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市面上50%的时间管理书籍是鸡汤,40%告诉你时间管理的方法,但是这本书,只要你读了,就能立刻使用。调上25分钟的番茄钟,全情投入,时间到了,5分钟休息
现在在喜马拉雅教育榜排名第一的、中国最红的时间管理培训师叶武滨也曾说,他研究、践行时间管理10余年,尝试过各种不同的工具,发现最简单、最高效的还是番茄工作法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通过学习使用番茄工作法,你可以把书中的内容直接运用到你的工作中,提升效率。它并非仅仅只是改变你的理念,更是给你一个操作系统。
从此之后,你会发现时间不再是绷紧的弦,反而变成同盟战友,帮我们将100%的心智专注在当下,避免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使用番茄工作法,你将学会微笑达成目标,做强者而无需逞强用力。
有多少人听过番茄工作法吗?(举手)
大家可以思考下,为什么是番茄,而
一、【R】阅读原书拆页(2分钟)
《番茄工作法图解》片段一
番茄钟期间的中断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自己造成的“内部中断”。具体地说,是直觉向心智发出信号,告诉自己去做当前专注活动以外的事情。
第二种是别人造成的“外部中断”。有人找你询问或请你帮忙,并且等你答复。
接下来我们看,对于这两类中断,番茄工作法都有相应的处理策略。
内部中断
即使25分钟时间很短,但番茄工作者还是不可避免惦记着其他重要任务,特别是在刚开始时,然而,在此时此刻看似刻不容缓的事情,当真的罗列出所有任务、纵览全局时,它往往又不那么显眼了。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常常会来自自身内部的中断,如准备要开始专注一项活动时,突然觉得自己饿了;然后想起一个重要电话要打;而且又想看一眼喜欢的社交网站,在淘宝搜索一下那个喜欢的耳机;还得读电子邮件并且赶快给答复。
这些都是来自内部的本能,要做这些事,显然是打算拖延。也许觉得当前的活动过于复杂,或不够重要,或许在彻底弄清楚整件事如何完成之前,不想开始。总之这些干扰会妨碍我们完成番茄钟并画下X。
接受、记录并继续
例如,在一个番茄钟内,我忽然想起要打电话订票。之前答应过妻子要预订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的演出门票。我没有马上打订票电话,而是在“今日待办”表格下方填上一行“打电话订票”。实际上,表格的下半部分已经分出来,在计划内的承诺活动下方,有个标题叫做“计划外紧急”。
然后,在“今日待办”表格当前活动的右边,我画了个撇号,这是为了跟踪,撇号代表一次内部中断,在一天结束时,我可以计算撇号的数目,采取对策。
扭转依赖
要对付内部中断,最佳策略是可视化、接受、然后纳入计划或删除。规则是“一旦番茄钟启动就必须走到响铃”,在前面的例子,订票看起来很急,但是完全可以在下一个番茄钟再订票,不必打断当前番茄钟。如果打电话订票一开始没计划今天办,可以在活动清单左边加一个“U”,表示这是计划外事件(UNPLANNED),并标注一个最后期限
二、【I】拆书家讲解引导(5分钟)
不做的坏处:
中断是常态,因为新的需求在不断地冒出来。
因此,我们一般会有两种状态:
1、 后进先出(Last-In-First-Out,LIFO)
最后进入的一件事出来时总是排在第一位。
如果你总是在追赶已知的需求,最终所有长期活动都要排在末席。这样你永远没法完成任何事情,因为。再者,由于不断地被迫花精力接收和评估新的信息,导致活动无法正常进行。这些会把你带入一种慢性精神过度刺激状态,进而增加压力,影响工作成果。
2、 大计划先行(Big Plan Up Front,BPUF)
新的一年就要到了,你们可能会拿出一支笔,一张纸计划未来:今年的目标是什么,从1月1日开始都要做些什么,然后2、3、4月,依次类推,直到12月31日。然后,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开始为期一年的工作,有人来找你玩,你看了一眼自己的大计划,噢不,然后拒绝了他。非得这样来拒绝周围的一切中断吗?当然不是!
这里还有第三种选择。既接受改变,又给你专注于履行承诺的时间,并且周流不息。
所以,看完片段一后,请告诉我,什么是内部中断?
通俗地讲,内部中断就是自己告诉自己去做非当下手头上的事情。
细化步骤:
谁来说一下解决内部中断的策略是什么?
没错,就是可视化、接纳、计划。
第一步,可视化。
当你自己脑海中产生某种想法时,只要一想到,你就得在你的任务项的右边画上一个撇,而这个撇,是可以当下就能看见的,告诉你现在中断了。就好像我们为什么喜欢玩游戏?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可以接收到当下可视化的即时反馈——经验值的增加,或者是拿到一个牛逼闪闪的武器。
所以大家翻到背面的表2.15,在“To Do Today” 那栏还有个空,大家写上“参与应对内外中断策略的拆书活动”,从现在开始,你在听我拆书分享的时候,一旦产生一次内部中断,请在右边加上一撇,然后在下面写上你中断的内容是什么,看看在这几十分钟内,你中断了几次?
第二步,接纳。
首先,中断是常态。其次,当你意识到自己产生中断时,你要恭喜你自己,察觉到自己的状态,而不是抱怨自己,怎么又中断了!当你意识到问题所在时,你才有改变的可能性。而当你抱怨时,你的注意力都在自责上,这时候的你,恐怕中断的更厉害,更难专注在你的工作中。因此,请接纳你的中断,而非产生情绪
第三步,纳入计划。
我们在使用番茄工作法时,会用到三个表格,分别是今日待办表格、活动清单表格、记录表格。我们先不管记录表格。看今日待办表,顾名思义,就是你在今天计划要做的任务
那这个任务是放在今日待办,还是活动清单上呢?
取决于你是打算今日还是未来完成。如果你打算今天完成,就放在“今日待办”里,并且在活动左边标上“U”计划外事件和截止时间;
如果你觉得今天没有时间或不适合完成,那就放在未来的活动清单里。
如果在番茄结束后,你发现当时想的想法没有必要写上去,那就可以直接从表格中删除,不需要写上去。
预防异议:
1、你可能会疑问,难道我产生内部中断时一定要接纳后纳入计划,不能直接去做内部中断想做的事情吗?
当然不是,某些内部中断是没法阻止的。比如你内急,下面都憋不住了,还要继续吃番茄,这时候的你可能面部扭曲,满脑子想的恐怕是“番茄钟快点响起来,我要不行啦!”此时坚守番茄钟还有意义吗?(摇摇头)特殊情况时,该干啥,就去干啥吧。
2、去之前你看了一眼番茄钟,哟,还剩5分钟,那你可能会问:“回来后还能继续完成剩下的部分吗?”
不行。因为番茄钟具有原子性,不可分割。它是这套流程方法中最小的货币单位。如果任务被放下了,无论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当前番茄钟都必须作废。它就不能算数了,也不应该画×。你得重新扭一个新的25分钟番茄钟代替它。如果需要,可以先休息一下再开始。
三、【A1】激活经验(5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
你曾经产生过哪些内部中断呢?比如你现在正准备专注地参与拆书活动,刚进入状态时,肚子却突然开始咕噜地响起“空城计”。请回顾一下你产生过的内部中断,并且分享一下你的处理方法。请两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如果下次还出现这种情况,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怎么去应对这个内部中断呢?
(一种是按照可视化、接纳、计划,如果几次后都是这个钟数饿了,那以后可以提前垫些粮食。
另一种是真的觉得饿了,那就吃点东西垫垫肚子,然后重新开始专注吃番茄。)
学习者案例记录:
第一位: A1:想到有邮件要发,然后就去发。A1+:下次先做记录,然后继续干自己的事情
第二位: A1:看书的时候,突然想到念头:挂烫机没买。于是就把它记下来,然后再看书,等番茄吃完后,我再去买。A1+:第一步,打个点。第二步,接纳,没什么情绪,可跳过。第三步,纳入计划,放到今日待办中:记录挂烫机
一、【R】阅读原书拆页(2分钟)
《番茄工作法图解》片段二
外部中断
除了内部中断外,我们的生活中还会有来自外部的中断。类似这些情况:一位同事跑来问你工作上的事儿;或者谈论些大众话题,“哥们儿,看阿凡达了吗”;或者一位老朋友来电话要叙叙旧;或者项目领导有份报告,需要你帮着做一些预期;或者最常见的一种,电子邮件软件叮咚作响,总是提醒你有新邮件。
你在试图专心完成一个番茄钟工作期间,常常会被这些事打断!但如果想在河流里生存,就得跟鳄鱼搞好关系。简单粗暴的对待方式,只会让外部中断变成烦恼。
外部中断具有互动性。有人正在等你答复。他们试图阻止你画X,而你需要一个策略来减少中断。不过,值得再一次强调的是,别把番茄工作法当成拒绝帮助同事的理由,它可不是专门给古墓派闭关修炼用的。
可视化然后强化
外部中断应当明确可见。如果想要减少中断,首先得实事求是,弄清所遇到中断的类型和数量。
每遇到一次外部中断,就在“今日待办”表格添上中断所要求活动的标题。写下来,不让它占脑子,而且确保你会在未来的计划中把它考虑进去。如果你今天不打算处理这件新增的活动,就把它写入“活动清单”表格,标上截止时间,以及一个“U”代表“计划外”。否则就把它写入“今日待办”表格下半段的“计划外紧急”区。
然后在“今日待办”表格当前活动右边画一个减号(一)。最后,增强决心来完成中断前你正在进行的番茄钟。
外部中断策略
总之,应当明确外部中断的类型和数量。通过画减号、写下所要求的活动名称,来跟踪记录每次中断。
处理外部中断的策略,由以下四步组成。
(1)告知:“我手头有事,正忙。”
(2)协商:“周五再帮你做,行吗?"
(3)计划:写下活动名称,稍后为它计划未来的番茄钟。
(4)答复:按照承诺回电或答复,不然的话,下次别人就没法信任你了。
二、【I】拆书家讲解引导(5分钟)
什么是外部中断?
外部中断是有他人打断你,请你去做其他按事情。
有没有人认为拒绝或者与他人协商是一件难事?有的举个手
【只有一个人举手】(点一个人说一下你是如何拒绝的?)
(1)告知:其实拒绝并不难,只是话在心头口难开,难在咱们有话不敢讲出来。如果你真的很难说出一个“不”字,那你就不说“不”了,只要陈述事实,告知对方你的现状,手头正在负责的事情就好,对方自然意会,其实你目前正忙着。
(2)协商:倘若与其协调时间,那么这并非意味着拒绝,而是你的一种让步,百忙之中抽空帮忙,既让他感动,更是对你自己负责。否则,你逼着自己在忙碌的时间段里同时做几个项目,是很难做出高质量的,这对你和他都不是一个负责的态度,也会影响到你的个人声誉。
所以应对外部中断策略,就是用事实告知,与其协商。
而后是做好相应的计划,同样的,这个计划需要写下来,一是为了顺利做好后边的事,更是为了做好回顾记录,而这,也是番茄钟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3)记录
在我的“Activity Inventory 活动清单”表格中,有多少处Unplanned 计划外(U)标记?我的“To Do Today 今日待办 ”表格中的“计划外紧急”区有多少项活动?观察这些指标,可以评价自己的计划能力。
如果有很多“计划外”活动,说明在早晨计划阶段我漏掉了很多事情。这就是“定性预估”误差,我考虑的不全面,没想到还要做这些。第二天早晨,我可以更仔细地检查,看是否把所承诺的一切事情都考虑到了。
在各个番茄钟之间,都可以重新评估排序事情的优先级,这没什么不对。但如果在早晨选择一些活动,傍晚时却发现,今天所完成的活动大部分都不是早晨选的,时间一长,计划阶段就不会有做出承诺的使命感。如果没有承诺感,那么在做当天总结时,会觉得自己浑浑噩噩了一天,只有苦劳,没有功劳。更重要的是,这样在“活动清单”和“今日待办”表格之间就没有区别。两张表都包括了一堆事情,都是今天“可能”要做的。
所以,做好记录,总结分析,以做出更有承诺感的计划吧!
(4)答复
应对外部中断的策略的最后,是要给到对方一个答复,让他知道你的用心和承诺。
贴近的例子:
我们如何保护番茄钟?将注意力留给所承诺的工作。
而最容易影响我们注意力的,往往是那些电子产品内容——手机微信或是网页新闻、视频。就拿微信来说,大家应该身有体会,一打开微信,手指跳动,嘴角上扬,然而恼人的是,一个上午都不记得自己干了什么?!
我们可以怎么做,切断干扰源,即关闭微信提醒通知。反正我是把微信所有的提醒都给关闭了,包括锁屏、主页和打开界面。也许你说,不行啊!如果有人紧急找我怎么办?相信我,真是紧急事看你一直没回复,他一定会电话你的。
你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少出现几十分钟,世界还是照常运转的。
我还记得我前两年参加一个志愿者活动,那里是要求上交手机两天。两天后我打开手机,上千条信息,但是我很失落,因为上千条群信息,没有一个人找我……从此我就明白了,其实,我真的可以不用那么快回复微信。定时回复即可,不信,你明天就试一次,关掉提醒,早中晚定时才回复一次,看看结果如何。
我给各位总结一下内外部中断的不同点吧:
内部中断可自我支配,因此可从自我出发,是可控的;而外部中断因为涉及到他人,就如片段中的例子,需要从他人出发,有时不可控。对外是减少他人打断的干扰源,对内则是减少自己想法的干扰源
不过应对内外中断的策略还是有较多的共同点:可视化、接受/强化、然后纳入计划或删除
外部中断,看似多了一步,因为有人在,所以需要沟通交流,对外告知进行协商。但是同时,你自己也是人,所以你可以对内告知自己,也就是自我觉察。
三、【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12分钟)
你的上级领导突然走到你面前,拍着你的肩膀说,“小王呀,最近干的不错,老板也挺赏识你的。这样,下个月公司的大型活动策划就交给你来负责了!今天开始好好筹备!”而你现在手头上还负责着一个还有几天才能完成的项目,这时候,你会如何回应你的领导呢?
请各小组至少选出一名领导和一名下属,结合我们刚刚学到的应对外部中断的策略,来对领导进行更好地回应。这个回应需要让领导和下属都心满意足哟!而且领导你不能轻易放过下属哟!
大家有10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演练,待会我们请小组上来表演。
学习者案例记录:(6-9分钟)
案例一:
下属:感谢公司的信任,因为这个年底都是公司级的项目。手头上的项目也快到尾声,我预计还要1周的时间要总结,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从下周一开始负责那个项目
老板:我也明白你的项目下周一就到尾声了,但是老板希望这周就看到初步计划
下属:这周末的话时间有点紧张。我们部门的文婷他之前当过我的副手,我希望这次她也能当我的副手,我们一起处理这个项目的方案,周六再交给你给点建议
老板:好我相信你可以完成这个,那周五我就等你方案了,也希望你能给我们指导意见
案例二:
老板:小王现在10点了,你12点之前把17年的品牌推广框架给我一下。
小王:我现在有个事情,也比较急,给我5分钟评估一下,然后我再跟你沟通一下细节
老板:好的
四、【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1分钟)
请各位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你在办公室工作中经常被哪类中断所困扰?是那些来自外界的突然空降布置新任务给你的领导呢?问你百度就有答案的问题的同事呢?还是来自你内部的灵光一闪的新 idea? 或是如苍蝇般环绕、挥之不去的念头?
请选择最困扰你的内部或外部中断的一个场景,并根据所学的应对策略,来作出相应的规划应用,我们待会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3分钟)
主动中断他人:我经常是那个干扰别人的人,我会找你帮我找一下数据?找他帮我干下活。看到别人苦恼时,我就会想告诉他怎么做,我变成了别人的干扰源。
外部中断应用:
告知+协调:我告诉你一个新的方法,叫番茄钟,每25分钟工作时间,因为我想帮老板做好一个更好的绩效,所以25分钟后我再来主动找你好吗?
计划:这个计划是现在做,还是之后然后做
答复:我已经做好计划了,老板请放心
咱们今天的拆书活动就快要到尾声了了,大家看回在表2.15里做的内部打断,都打了多少个点点呀?
A:没有点。
我:哇!恭喜你,给我们创造了最低的记录!掌声鼓励一下。那觉得自己打点是最高的,请自爆出来?
B:你说话的时候我就不停地在走神,他们说话的时候我也在走神,我看书也会走神,我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个点了
我:可以尝试观呼吸的方式。我以前也和你一样,看书走神。但是自从我每天坚持观呼吸15分钟左右,我从一个睡觉想太多,要半个钟才能入睡,到现在倒头几分钟就能睡着。所以你也可以尝试一下,每天从5分钟开始
结语(1分钟)
今天,我们了解到了两种中断:自己造成的内部中断和他人打扰的外部中断,也知道了应对中断的策略:可视化、接受/强化、纳入计划或删除。外部中断因为涉及到外人,还需要告知、协商、计划和答复,请不要不好意思,勇敢地告知你实际情况吧!
期待你回去的运用,知道自己内部外部中断的类型和数量,用策略去应对这些中断,达到专心干活,高效完成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