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结构思考力》 所属活动: 青岛五月风分舵线上拆书过级20230311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自下而上巧总结,有效观点善表达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六六-刘清栎。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就是:金融行业培训管理、美国认证正面管教家长&学校双讲师、 跑者。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TF3-1拆书过级“自下而上巧总结,有效观点善表达”,来自李忠秋的《结构思考力》。

【分组】

为方便大家的学习分享,今天人员较多,我们分为两组。不方便发言的可以在评论区里留言。

【书籍介绍】

事件场景

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近期遇到的一个场景。上个月领导让我针对4月份的“宋朝美学”活动进行选址,我整理好资料就去给领导汇报,“宋朝美学需要一个有意境的环境,茶室或者崂山都可以。崂山有点远,但是环境比较好。观象山有个茶室还不错,就是场地有点小……”话还没说完,领导就不耐烦的打断我说:“所以,到底在哪儿举办呢?”我说“选在观象山的茶室比较好”,领导这才点了点头,“早这么说啊,绕这么大圈子”。

提问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遇到的请扣1。(小庄扣1)

领导只是想要个结论,你却啰里啰嗦一大堆?或者面对一堆杂乱无序的零散信息,你也不知如何总结?

影响

在日常工作中,汇报个工作说半天都说不到点上,不仅会增加沟通成本,浪费时间。还会让领导或同事觉得我们思维混乱、能力不行,轻则影响绩效考核,重则影响职涯发展。

解决

李忠秋的《结构思考力》可以帮助我们构建一个结构,使我们做到清晰思考和有力表达。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方法就是自下而上总结法,让总结出核心观点,有效表达。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编写的场景中使用自下而上的总结方法,概括出一个最终的结论,并以这个结论有效表达观点。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书拆页】

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拆页,阅读完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

片段来源:《结构思考力》P136

领导:小张,公司最近的业绩情况怎么样?

下属:公司最近一季的销售额为200个亿,利润是......

领导:所以呢?

下属:啊!是......好像还有

领导:所以呢?

下属:去掉各种支出的成本是......

领导:哦,所以业绩是好还是不好

下属:哦,比上个季度有所提升

领导:可以啦,我知道了......

面对零散的信息,我们通常无法清晰地理解和传递含义。小张为了回答主管的问题,拼命地传达信息,可是领导却大发脾气,问题在于主管想知道的是结论,而小张给的全部都是数据和事实…汇报工作之前,需要把这些数据与事实整理后总结出相应的结论传递给对方,才算是有效表达观点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基本都读完了,那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这个拆页。

What-案例与概念相互参照

在本拆页中,怎么算是“有效表达观点”呢?­­­就是把数据与事实整理后总结出相应的结论传递给对方。具体来说就是自下全面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类向上概括总结出的最终结论向对方沟通表达。

概念折返一

回到事件中的场景,如果我表达的是“我们此次活动预算是7800元,规划人数是25人。公司到观象山的距离5KM,到崂山仰口的距离36KM。到崂山仰口需要租中巴车。观象山是室内茶室,仰口是观海露台”,这是有效表达观点吗?认为是的在评论区扣1,认为不是的扣0。

学习者:全部扣0

显然不是,这里只是针对此次活动的信息收集,没有进行信息分类,更没有总结出最终的结论。

概念折返二

如果我表达的是“我们在费用成本方面,是预算7800元,到崂山仰口需要租中巴车。在时间成本方面,有25人参加,到观象山的距离是5KM,到崂山仰口的距离是36KM。在环境因素方面,观象山是室内茶室,仰口是观海露台。” 这是有效表达观点吗?认为是的在评论区扣1,认为不是的扣0。

学习者:全部扣0

对,不是,虽然对收集的信息从费用成本、时间成本、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做个分类,但没有总结出最终的结论。

概念折返二

如果我表达的是“此次活动场地适合选在观象山举办。观象山满足费用预算,节约大家的时间成本,而且是室内茶室,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 这是有效表达观点吗?认为是的在评论区扣1,认为不是的扣0。

学习者:全部扣1

对,是的。这里表达的内容是在对收集的信息分类,并概括总结出的最终结论。就是有效表达观点。

Why

在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无论做什么工作,能否从零散的信息中概括总结出结论,确保有效表达观点。不仅体现一个人能力的强弱,也影响在日常工作中能否获得老板对自己的认可,更是助力自己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How

知道了什么是有效表达观点和它的好处,那怎么做到“有效表达观点”呢?在表达前,先自下而上总结出观点,我提炼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收集信息。将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全部罗列出来,也就是把下一层的数据和事实收集起来。

第二步,信息分类。这一步的原则是“归类分组”,把收集来的数据和事实进行整理,确保同一组的思想都属于同一个范畴。

第三步,概括总结。将每组总结出中心思想的主题句,然后再向上概括出一个总的结论。

针对以上步骤总结出的观点,表达给对方,就做到了有效表达观点。

【举例】

在此,给大家举一个我前几天发生的例子。

月初我们部门新来一名员工,我需要向他介绍我们部门的职责。于是我就使用自下而上总结法,对我们部门的职责概括出一个总结论。

第一步,收集信息。我找到部门职责文件,以职责文件为基础收集我们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

① 新人入职后的制式培训。

② 业务激励方案的制定。

③ 绩优销售人员业绩拔高的培训。

④ 销售氛围的炒作。

⑤ 一年以上业绩不达标人员的回炉培训。

⑥ 营业部业绩情况的追踪和检视。

第二步,信息分类。经过分析,上述罗列情况,可分为如下两类。

① 新人入职后的制式培训、绩优销售人员业绩拔高的培训、一年以上业绩不达标人员的回炉培训,这三条信息都是跟“人才培养”相关的

② 业务激励方案的制定、销售氛围的炒作、营业部业绩情况的追踪和检视,这三条信息都是跟“业务推动”相关的

第三步,概括总结。每组总结出中心思想的主题句,然后给整个部门职责介绍概括出一个总的结论。这样才能保证介绍完以后,新员工知道整个部门到底是做什么的。经分析发现,

①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培养新人,拔高绩优,并对不合格的老人回炉再培训。总结出的主题句是“人才培养的摇篮”。

② 在业务推动方面,制定业务激励方案,还要营造销售氛围,并针对业务达成的结果进行追踪和检视。总结出主题句是“业绩增长的助推器”。

最后,给部门概括一个核心定位就是:我们部门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和业绩增长的助推器。

然后我就把这个观点表达给新人:“我们部门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和业绩增长的助推器,在我们部门你既可以学习如何把一名小白培养成大咖。也可以了解到如何有效促进业务提升,你明白了吗?”

那如果你是新人,你是否能快速了解我们部门的核心职责?觉得了解了扣1。

(线上全部扣1)

又会如何回答我呢?(李老师:清楚)

Where

在工作或生活中,面对杂乱无序的零散信息时,比如向领导汇报工作,跟下属反馈意见,给同事沟通方案或者给别人介绍相亲对象等场景,我们都可以使用“自下而上总结法”,得出明确的结论,用结论有效表达。当然,在解决夫妻矛盾时就不适用,我们需要有理有据的循循善诱,慢慢表达出自己的观点,避免直接说出观点导致问题激化。比如,老公想让老婆减少网购,开口就说“你把家里都买穷了”,后果可想而知。

预防异议

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说个话都要经过这么多步骤准备,是不是太复杂了?其实只需要我们在开始使用时有意识的按照步骤自下而上总结出结论,再表达出你的结论。长此以往,就可以做到“隐形思维显性化”,自然而然就会有了这种思维方式。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 编剧本】

请大家想象一下,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你在工作或生活中是否会遇到以下场景:

² 领导让你汇报一个提案,需要你总结分析,给到他一个结果?

² 在即将来临的周末,你想给家人提议一个旅游地点?

请自己编写一个剧本,具体要求如下:

1) 剧本中的故事要是在未来的某个具体时间发生的;

2) 要有背景、人物,故事情节要包含起因、经过、结果

3) 故事中要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有效表达观点三步法”,即收集信息、信息分类、概括总结,并用总结出结论做一个对话。

4) 大家可以写在评论区,也可以写在我发在评论区的Excel里。

5) 这个环节大家自己编写即可,不用讨论、无需分组。5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伙伴分享。

【学习者剧本分享】分享人:小庄老师

【结束语】

好的,非常感谢小庄老师的分享。通过“收集信息、信息分类、概括总结”三个步骤,总结出结论,传递给对方就是有效表达。实现逻辑清晰、表达有力的目的。

最后送给大家来自商业领袖李.艾柯卡的一句话:你拥有绝妙的想法,却无法传播它们,那么你的想法就毫无用处。

愿大家都能够用自下而上总结法总结出结论,有效沟通,精准表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