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 所属活动: 2023东京筹备分舵第四场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知觉检核

开场:

开场

自我介绍(1-2分钟)

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小伙伴们见面了。今天我用三个标签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一名专职主妇,一名素描爱好者,一名倾听者。

分组

我们日本筹备分舵刚刚成立不久,目前一共5个人,由于后面需要大家的讨论和分享,我们现在就相邻的2人分成一组。希望大家对今天分享的内容各自思考,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积极发言。谢谢大家。

学习目标

我们今天学习的目标是通过今天拆书的现场学习,当我们面对未来某个模糊信息导致沟通不畅的场景,能够运用知觉检核三步法,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请求双方澄清,从而促进双方沟通。


介绍图书 (1-2分钟)
今天的拆页来自【沟通的艺术】这本书。
F特征:这本【沟通的艺术】是由罗纳德·阿德勒和拉塞尔·普罗克特两人合著。初版至今已经近40年,再版15次。超过200多万大学生使用的人际关系读本。这本书通过三大板块讲述了沟通概念及沟通技巧。
A优势:这本书是一本难能可贵的理论与实用并重的教科书。符合各类不同需求的读者,包括大学教师、在校学生,经营主管、沟通训练者、家庭成员以及一般社会大众。不同于其他书籍,这本书引用了多部热门美剧、电影,让读者可以轻松学习,同时也加入了很多实例说明,和那些枯燥无味的理论性书籍比起来更有可读性。
B利益
这本【沟通的艺术】从''看入人里'' ''看出人外'' ''看人之间''这三个部分帮你解决人际关系沟通问题。''看入人里''主要探讨了与沟通者有关的因素,强调自我在沟通中的角色;''看出人外''聚焦于沟通者之外信息的发送与接受、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看人之间''主要讨论关系的演变过程、提出了改善沟通氛围、处理人际冲突的各种沟通方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2分钟)
今天的片段选自原文的131-132页,第四章的第四节的知觉检核。下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带着思考仔细阅读原文,阅读完毕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

知觉检核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想象一下别人对你这样说:
“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的气了?)
“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 )
“快点!告诉我实话!”(谁说我在说谎?)
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然而义正词严、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知觉检核的技巧为你提供了处理这些诠释的更好方法。

知觉检核的要素 知觉检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个部分:
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2.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3.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对于先前的三个例子,知觉检核可能会像这样:
“当你大声踱步走出房间,并大力地关上房门时,”(行为)
“我不确定你是否对我生气,”(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比较匆忙。”(第二种诠释)
“你真正的感觉是怎样?”(请求澄清)

“你这几天都没有笑容,”(行为)
"我想知道是否有事让你心烦,”(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觉得比较平静。”(第二种诠释)
“到底是因为什么?”(请求澄清)

“你说你喜欢我所从事的工作,”(行为)
"但是你说这句话的语调,让我觉得你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第一 种诠释 )
“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猜测,”(第二种诠释)
“你可以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吗?"(请求澄清)

知觉检核是帮助你正确了解别人的一项工具,它并不假设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因为它的目的是相互了解,所以这个迈向沟通的检核需要彼此协力合作。除了得到更精确的知觉外,这个检核借着维护对方的面子来减少对方的防卫。知觉检核采用更谦恭的途径表达或暗示。我知道没有其他线索的帮助,我不够格对你下判断。而非直接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大家已经读完,对这个片段下面我简单的说一下我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what
这个片段讲述的是知觉检核。那么什么是知觉检核呢?简单的说它是一种沟通技巧。知觉就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第一印象。检核就是对这第一印象的检查核实。
why
【不这么做的坏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主观的判断一件事情,认为我们眼睛看到的就是真实的。根据自己亲眼看到的现象主观的判断轻易的下结论。殊不知、这样的结果会使对方心情不愉快,拒绝沟通,从而导致破坏了2个人的关系。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用知觉检核的沟通技巧就可以轻松搞定。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how
第一步 说事实。
客观的描述你所看到的现象,对这一现象不加以任何评论。
第二步 我以为。
对这一现象做出至少2个以上的诠释,这种说明不一定正确,但是足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要沟通的意愿。
第三步 请澄清。
请求对方对你做出的诠释加以澄清,表明事实的真相。
【对应案例】
最近上了初中的儿子、经常看手机睡的很晚。之前的沟通总是不畅。
假如下周再遇到儿子11点还没休息的时候,我会用知觉检核的方式来进行询问,具体做法如下:
看到11点多还未睡的儿子,轻轻的敲一下门,
1. 儿子,我看见屋里的灯还亮着(看到的行为陈述事实)
2. 是不是现在还没有困意,不想睡觉呢(一种诠释)
还是没注意到现在已经是11点多了?(二种诠释)
3. 可以告诉妈妈你今天打算几点睡觉吗?(请求澄清)
这样试着用知觉检核三步法和儿子沟通,儿子也会放下抵触的心态、和我好好说话。
【异议预防1】
有的小伙伴会问,这个沟通技巧一定要走这三步吗?答案是不一定。有时候知觉检核只需要前边所列的2项,甚至是一项也能奏效。
例1 “你最近很久没来坐坐了,发生什么事了吗”(单一的诠释加上请求澄清)
例2“你确定你不介意载我一程吗?如果真的不麻烦的话,我需要有人载我,但我不希望你特别为我绕远路。”(不需要描述行为)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在遇到不确定信息的时候,一定要用完整的三步法进行沟通才可以取到预期的效果。
【异议预防2】
也有小伙伴会说,我按照这三步法做了、可是对方依然熟视无睹,那么就可以终止我们的行为。即使是对方表现的不愿意沟通,比起直接生硬的对质,知觉检核也是一个不错的,可以让对方不处于窘境的一种沟通方式。
例如,看到一堆还没有刷的碗、比起直接质问“怎么还不刷碗”
改成给对方2种解释,比如“你是一会刷碗呢还是忘了今天该轮到你刷碗了呢?”这样能更让对方接受。如果对方就是说“我就是不想洗”这种无理取闹的回复,我们也可以用知觉检核,进行询问,缓和对方的情绪,探究其原因共同解决。

where 适应边界
知觉检核这个沟通技巧适合于双方都想真诚沟通的时候才奏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分步催化法(8分钟)
催化一
为了更好的理解,使用知觉检核这个沟通技巧,未来你可能会遇到的场景:比如
1. 再过一个月就是20周年结婚纪念日了,和老公说我想买个包包,可是他总是避开话题。
2. 妈妈给不想学中文的儿子报了中文补习班。儿子生气不想上课。
3. 一个平日子里很好的好友连续三天都没有对你的“早上好”做出回应。

设想一下我们在未来的一周或者一个月有可能发生的类似的事情,下面给大家30秒思考的时间,把关键词写在便签纸上,两两一组,在组内每人1分钟时间相互分享一下自己以后可能会遇见的场景。3分钟后,每组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时间到,下面请每组的一位代表进行分享,每人一分钟的时间。

【现场记录】
学习者分享

时和:给朋友发微信,询问朋友家最近发榜的事情,可是对方迟迟没有回音。

王 红艳:做为学习群的群主,在群里发了消息,可是大家都没有回应,自己会想可能大家对这件事都没有兴趣。


催化二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针对自己分享的未来情景,按照知觉检核三步法你会如何做?
给各位1分钟的时间写在便利贴上,1分钟后请2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如何用今天的方法处理。
这里我再重述一下知觉检核的三步法:
第一步 说事实
客观的描述你所看到的现象,对这一现象不加以任何评论。
第二步 我以为
对这一现象做出至少2个以上的诠释,这种说明不一定正确,但是足让对方感受到你要沟通的意愿。
第三步 请澄清
请求对方对你做出到诠释加以澄清、表明事实的真相。

好、请大家组内进行讨论。


【现场记录】
学习者记录

王 红艳:下次在群里发消息,没有回应(现象,事实)

可能大家没有看到(一种诠释)

可能这个消息和我无关,可以不回(二种诠释)

@一下个人,进行确认。


结束语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小伙伴们的参与。希望大家可以把这个知觉检核的沟通技巧用运用到实践当中,拆为己用。也非常推荐【沟通的艺术】这本书,
这本书从三大部分(与己沟通,与他人沟通,如何建立人际关系)讲解了人际关系的全貌,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在职场中,生活中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沟通,如何让沟通变的更有意义,与其自己不断的模糊摸索,或是听听其他人片段性的经验之谈,不如从这本书下手,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最后再次谢谢大家,期待下次的拆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