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书友们,大家好呀。我是来自广东梅州的叶梅,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精进。
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第一个标签,我是一个“大孩子”。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最常做的就是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孩子们经常开心的跟我说“叶老师,你真是一个大孩子呀”。我陪着孩子们慢慢长大,孩子们也用行动告诉我,用童心去看这个世界,一切都将变得简单、自然。
第二个标签,我是一个家庭教育践行者。经过两年多读书社群的沉淀,我也逐步的在家庭里践行亲子教育的一些理念,这一切都让我非常受益,我的家庭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和谐有爱。
第三个标签,我是一名新手拆书家。为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在2023年的元旦,我把加入拆书帮、晋级三级拆书家写入了自己的年度计划。非常期待在接下来的升级打怪中,与大家一同进步、共同成长。
【拆书介绍】
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种困惑,就是很想精进自己,可是书读了很快就忘记,读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拆书就是这样一种能够帮你解决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提升个人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非常适合成人的学习。它主要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把知识转化为个人的能力。
“拆书”可以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拆书法也称为RIA便签学习法,简单来说,R(Reading),指的是阅读原文片段;I(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语言来重述知识片段;A(Appropriation),如何来应用知识。
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更多的是指现场学习,拆书家现场引导学习者把知识拆为己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拆书帮”就是这样一个集结拆书爱好者的社群,它是非盈利性的青年自组织,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分舵。拆书帮的使命是致力于培养拆书家,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成人达己。
[“赢得”孩子](《正面管教》作者:简·尼尔森,P26—27)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
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What】
这个片段主要讲的是让孩子愿意听我们说,愿意和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
【How】
那我们可以如何来赢得孩子呢?通过仔细阅读,我用十六个字总结了一下,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是:核实感受,共情孩子,表达感受,引导孩子。
为了更好的把“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讲得清楚明白,我用案例来说明一下。
举个例子,孩子在沙发上跳来跳去,被妈妈好一顿责骂,孩子就不敢玩了,站在旁边不停地哭。运用“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我们来认真解析一下:
“赢得”孩子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就是父母和孩子都应该是平和冷静的状态,而且这种引导最好在私下进行。具体分析这四个步骤:
第一, 核实感受,理解孩子的感受。
比如你在沙发上跳来跳去,被妈妈批评了,心里一定很不开心。
第二, 共情孩子,传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在这里,我们可以举例自己过去的相似经历(他人的故事亦可,熟悉的人更佳),这样子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孩子会想原来你也这么做过,瞬间就觉得找到了知音,对你的信任度砰砰往上涨,好像所有的不开心都能被忽略了。
比如,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小卡片都放在床上的抽屉里,每次都要爬上床才能拿到,总是被奶奶骂,我真的很不开心,我不就是想拿卡片嘛。
第三,表达感受,表达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感受。
比如因为我爬来爬去,床铺总被我踩的很脏。你在沙发上跳来跳去,沙发肯定也会被弄脏吧,更重要的是,我很担心你会从沙发上摔下来,不仅会摔得很痛,还可能会流血。
第四,引导思考,让孩子愿意一起来解决问题。
比如,被批评的感受一定很不好,我们一起来想想,看能不能找到一种在沙发上玩的新方法,既能玩得开心又不会摔倒、弄脏沙发呢?
通过这四个步骤,孩子就能知道在沙发上跳来跳去是不可取的,并且会与父母合作、沟通出好的解决方案。
【Why】
通过这四个步骤“赢得”孩子,可以帮助父母更好的走进孩子的内心,获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就愿意敞开心扉与你交流,孩子也就更乐意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积极主动的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Where】
“ 赢得”孩子的方法适用于日常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中,或者孩子在其他关系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比如孩子与同学、与老师之间产生了问题等。当然了,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与孩子的沟通,还适用于与父母、伴侣、朋友和同事之间的沟通。
【A1便签】
上周四晚上,姐姐在房间写作业。我经过她房间的时候,看见她把书本放在一旁,手里拿着编绳玩。
我当时就大声的说她:还不赶紧写作业,作业不用做了吗?明天干脆不要去上学了。孩子不情不愿的把作业拿出来继续写。
学习了这个片段之后,再用“赢得”孩子的方法来看待这件事情:
我没有先去核实所发生的事情,来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也没有通过共情去传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没有告诉孩子我有什么感受;更没有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当时用的是“父母的权力”这个强大的力量让孩子听从,所以孩子虽然继续写作业了,但是很不情愿。
我想如果我用“赢得孩子”的这四个步骤来做,孩子一定就会愿意听我说,跟我好好沟通,很好地分配写作业和玩的时间,大家都开心。
【A2便签】
本周五的晚上,引导弟弟玩半个小时的平板,就愿意放下平板让眼睛好好休息。
运用“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我会这么做:
一、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深呼吸,先让自己先冷静下来。
二、按照“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与孩子沟通:
1、核实感受。走到孩子身边,平静地对他说:妈妈要你放下平板让眼睛好好休息,让你感到很不耐烦,是吗?
2、共情孩子。玩平板真的很快乐,就像我读书时很爱看电视一样,总是守在电视旁看动画片。那种感觉真的很棒。可是后来渐渐的就看不清楚了,去配眼镜才知道是因为看电视时间太久了。我现在真的很后悔啊。
3、表达感受:我现在不戴眼镜,根本就看不清楚我面前的东西。我的眼睛经常很干,不舒服。这也让我很苦恼。看平板跟看电视是一样的,都会影响我们的眼睛,我很担心,你玩平板超过半个小时不放下来,眼睛也会受到伤害,到时眼睛就会像我的一样干涩、不舒服,你会很难过的。
4、引导思考:我们一起来想想,怎样才能在半个小时就关掉平板呢?我们可不可以设置一个闹钟,闹铃一响,我们就去天台骑车,好不好?
另外,在在行动的过程中,为了让我的行动能够真正的落地,我还会让姐姐和老公一起来监督我。同时,如果我很好的运用了“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很好的完成目标,引导孩子玩半小时平板就自愿放下平板让眼睛休息,我就奖励自己一台榨汁机。
【结束语】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
今天拆书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核实感受、共情孩子、表达感受和引导思考这四个步骤来“赢得”孩子。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