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3min介绍自己和书籍
大家好,我是许空舟。用三个标签来介绍我自己
药物研究员
我的本职工作是在一家制药公司做药物开发的相关工作。
拆书家
和拆书帮结缘快一年了,通过读书拆书,越来越明了自己的内在需求,逐渐规避讨好型人格。
头马俱乐部会员
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领导力,于是加入头马,每周都会有一次全英文的演讲例会,有很好的机会锻炼自己。
今天和伙伴们分享的拆页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后,大家能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和自己观点不一致或者不了解对方倾诉内容时,可以运用移情聆听的四部,先了解对方的想法后进行有效沟通。
F《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由美国博士、商业管理和组织行为学教授史蒂芬·柯维创作的管理培训类书籍,分四个部分十一章,列举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大习惯准则。
A这本书被福布斯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书籍之一”,几乎覆盖所有美国成年人,它是美国成年人中最具影响力的书,也是中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必备的经典培训教材。
B你会不会总是将“我不行”、“我做不到”等消极字眼挂在嘴边,这本书可以教你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你有没有因为别人的并不友善的态度而成怀疑、懊恼,这本书能帮助你及时调整心态;你有没有因为心怀好意劝诫朋友而对方并不买账,这本书将会告诉你其中缘由。无论是想强化个人品行修养,还是提升为人处事的技巧,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启发。
下面请大家花1min的时间阅读原文片段,阅读结束后可以抬头示意
移情聆听的四个阶段 片段来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P263史蒂芬.柯维
正确的沟通方式也就是移情聆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聆听。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你已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纯用自己的词句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考去理解。
父:“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的感觉,右脑发挥作用。
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父:“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
父:“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运用第四阶段的方式沟通,不仅能了解对方,更能帮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达。
好的,看到大家都已阅读过原文片段了
I
(what)我们可以看到原文片段生动形象的给出了移情聆听的四个阶段
(why)当孩子和你抱怨学校生活的乏味或课业压力大,你可能会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他坚持就会好的;朋友跟你说工作中不顺心的事情,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人生常态,让他习惯就好。在沟通过程,我们经常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念输出给对方,而不被对方理解,因此让对方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我们要学会移情倾听
(how)
1. 找关键词——找出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 理性解释——合理推断对方此刻情境
3. 感性共情——说出对方在情境中的感受
4. 双管齐下——在逻辑中加入感受
(where)当遇到和自己观点不一致(如,对方消极的认为生活很无趣!但你认为生活的乐趣是自己创造的)或者不了解对方倾诉内容(如,对方和你分享文学作品,但你是纯纯的理学思维)时,可以通过移情倾听的沟通,配合对方的节奏。但不适用于多种情绪同时发生的话题!
和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案例
之前看到有一场关于职场跃迁的管理思维主题的活动,我觉得不错就跟朋友分享了,他也蛮感兴趣就一起报名了。结果到了现场我朋友又反悔,提前离场了在楼下等我结束。活动结束后,我就质问他,明明是对他有帮助的内容,为什么这么任性?他说自己不喜欢现场的氛围,然后我开启教育模式,噼里啪啦企图说服他。搞得最后我们不欢而散
现在我学习了移情聆听的四个阶段之后,知道自己原来可以这么做——
①关键词重述:原来你不喜欢现场的氛围
②理性推断:不想强迫自己待在一个不喜欢的氛围里
③感性共情:这种氛围会让你觉得很压抑
④双管齐下:强迫自己硬呆在一个你不喜欢的环境里,不仅会压抑你的心情,同时还会抑制你学习的欲望
【显像提问法】那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呢?比如,老公跟你吐槽工作压力太大;朋友和你抱怨公司领导在针对他;孩子和你倾诉课业压力大,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呢?想好后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时间为2min,2min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跟我们简要分享一下。
学习者①:我感觉这种情况还蛮多的,因为我们会习惯说教。当别人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又想安慰别人,又想把别人的负面情绪拨正。我们家小孩会说上学压力好大,我就回上学就是累的呀,学习你还想不累。就变成说教为主。
学习者②:我来分享一个工作中的场景,我有一个前同事,算是我当时的搭档。她就是一在客户那边受气就会找我开始吐槽,第一次她跟我沟通的时候,我感觉她观念不对就直接怼回去。但后来次数多了我发现她就是单纯的想宣泄情绪,那我就让她讲,等她讲完情绪平复之后我们再逐个解决问题。
学习者③:我女儿现在弹钢琴的时候会因为太难了就不愿意继续弹,我现在的做法就是让她必须弹,可以先玩三分钟再继续完成这个任务,但是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她的兴趣。
好的,刚才小伙伴们也都回忆了自己之前的事例和当时的做法,学习了今天的拆页,假如给你一次机会穿梭到那个时候,你会怎么做呢。请大家小组内讨论,2min后请一位小伙伴跟我们分享。
好,时间到了,请大家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学习者④:当时的情况是在工作上和其他中心有一个配合的工作,我们是有很多的细节需要和对方沟通。对方就觉得我们的事儿太多了,对方就说了一句:“如果这些事情都让我们来做,那要你们干什么?”当时现场双方争吵得很激烈,事情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最后大家不欢而散。
学习过今天的拆页之后,我想如果我再回到当时现场,我虽然不能拦住不让对方说这句话,但我可以在大家争论对错的时候,换位思考对方是不是情绪上的宣泄。缓和一下现场的氛围,暂停活动,给双方一个冷静的时间和空间。
我:好的,了解。通过你的分享我能感觉到你已经掌握了今天拆页的精髓——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那我们具体的看一下,其实第一步问对方,刚才听到你说你感觉你们承担的工作更多一些(同义表达)。第二步,合理推断,追问他做的哪些工作会给他比较大的工作负担呢?顺势来到第三点,说出对方的感受,和他说“哦,那看来你们的工作压力确实蛮大的”,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认可。第四步双管齐下,目前看大家都很辛苦,可是当下我们要不要先把工作问题先解决,或者改天再约个时间探讨。
学习过拆页后,大家在运用的时候会有些生涩都是正常的。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途径,大胆的用,不要害怕,熟能生巧。那希望今天和伙伴们分享的片段对大家的生活有所帮助。现在请各位小伙伴对我今天的表现给予我苹果和洋葱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