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说话2》 所属活动: 拆书帮长沙麓山分舵第497期线下活动(芙蓉广场熬吧书咖场)总第527期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特色反问法

开场:

自我介绍【0.5分钟】

大家好,我是华丽,欢迎大家来到拆书帮长沙麓山分舵周四晚拆书过级场,为了后续的拆书交流,我们先做个分组。

今天我拆解的片断来自《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

学习者场景法图书介绍【2分钟】

3-1要求:学习者场景法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四个步骤。

事件:冲突事件+场景,应该是学习者生活或工作中很可能会发生的事件,包含背景、冲突、选择、结果。

提问:引发思考、激活过往经历、引起对拆书主题的好奇。不这么做有什么坏处?

影响:做得好会怎样,做得不好会怎样?

解决:既要指向书籍,又要指向片段。

【场景法介绍】

【事件】大家是否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类似的场景,有千万个理由却没办法说服他人,说个我真实的案例,我妈八十多岁了,她平时一个人住,生活比较节俭, 家务活基本都是她自己在打理,前几天我看到玻璃和纱窗灰尘比较多,就想请个钟点工给她家做一次大扫除,我说:“老妈,我请了人来家里打扫卫生, 4个小时才一百多块,这个星期天您就在家等人上门好了!” 但是老人家一听就不高兴了,她说:“做这些事没必要花钱,太浪费了!”结果两个人争执不下,各自生气。

【提问】通过上面的例子,大家有没有觉得有时候想要对方认同自己的想法是不是不太容易,如果你和对方看法完全不同,在没有注意表达方式的时候,双方沟通结果会怎么样?

学习者回答:效果不会太好。

【影响】是的,双方沟通肯定不会很顺畅。在我案例中的表达方式里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说的理由老人家不认可,加上我没有征求意见,直接替她做了安排,她就更不能接受了。

【解决】而今天我要给大家拆解的片段——特色反问法,就能够把产品或观念的优点植入对方心中,取得TA的共鸣,愿意认同你的意见。(本片段)

而本片段的出处来自《好好说话2》,书中总结出一套实操性语言表达“心法”,能帮助大家应对各类难以应付的沟通场景,因此本书又被誉为“说话急救手册。(本书)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按照特色反问法的4个步骤(澄清)来劝说(行为)他人认同我们的意见(界定)。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3-1要求:原书拆页【R】为why或者what的内容,或原书一个完整的案例。

首先,请大家花一分钟时间进行阅读,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

让你说“YES”的特色反问法

我是一个手机销售员,对不同手机的优缺点都了如指掌,可是经常出现我把产品的优点都一一介绍了,顾客还是没有购买的情况。

常见的说法:“我用过很多手机,就这款最好用!”或是“这部手机的后置摄像头,是双2000万像素,广角与长焦镜头,有10倍光学变焦,用了A11处理器!怎么样,很厉害吧!”

更好的说法:“这部手机有前后2000万像素,拍照特别好看,现在手机功能都差不多,挑手机不就该挑拍照功能强的吗?”

有的时候,毫无遗漏地铺陈所有优点,对方也未必能了解东西的好处。比如说,销售员把手机的技术规格都背了一遍,虽然这样做听起来很专业,可是如果顾客对手机很外行,听不懂那些术语,那手机有多好、好在哪儿,他还是听不出个所以然来。

反过来说,如果不讲客观数据,而只是诉诸自己的经验,例如“我用过很多手机,就这款最好用!”这样说并没有信息含量,也没有任何权威背书,在顾客眼中,你的推荐也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果你推荐东西时是诉诸个人的感受,那如果对方跟你关系比较疏远,他就不会采纳。

针对这种状况,美国的销售大师哈里· J.弗莱德曼(Harry J.Friedman)总结出一种“特色反问法”,用以把产品的优点植入对方心中。这个“特色反问法”的诀窍,就是一句话里要包括三个要素:特色、价值、反问。

以推荐手机为例,用“特色反问法”就会这样说:

(1)特色:“这部手机有前后2000万像素”。

所谓“特色”,就是要挑出商品的某一项特征来重点介绍。比如说相机的像素高,这就是特色。而且,不要贪心,一次只强调一项特色就好,以免分散焦点。

(2)价值:“拍照特别好看!”

所谓“价值”,就是要具体说明那项特色,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比如说相机像素高,特别适合拍照,这就是价值。

(3)反问:“现在手机功能都差不多,挑手机不就该挑拍照功能强的吗?”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3-1要求:【I】拆解引导时,拆书家给出了具体行动建议或具体步骤

3-1要求:【I】拆解引导时,拆书家举出了案例,并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和明确边界等;拆书家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主动给出貌似相近或相反的概念,并辨析了易混淆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让学习者更清晰知识点的适用边界。(增补)

我看到小伙伴们已经读完,接下来由我来进行讲解: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很多人在发表推荐意见的时候,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摆理由列依据的“专家”说教方式又或者好友体验陈述方式,这些方式要么对方完全听不懂,要么因为不能取得对方完全信任,使得推荐没有说服力,再加上采用了陈述句,显得比较武断,更容易让人产生抗拒或逆反心理。

【概念讲解 】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沟通方式呢?我们可以试试特色反问法。通过拆页案例,我们知道特色反问法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1、关注对方想法(如痛点或在意点); 2、针对性提出说服理由;3、具体说明采纳以后如何有利于对方;4、用反问句结尾。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尊重对方的态度,使其更容易接纳我们的意见。

【What】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特色反问法,我用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反例1】: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她告诉我她最近的体检结果显示体重超标,因此现在改一天只吃一餐饭,减重效果确实还不错,可是这几天她感觉睡眠差了,情绪也不太好。我不太赞同她这样的减肥方式,因此对她这么说:“ 你这样饿肚子对身体不好,还是要多运动,每周三次每次锻炼40分钟以上,少油少盐少糖科学饮食,这样做难道不更好呢?”请问这是满足了四个条件的特色反问法吗?

这不是。通过对话我关注到了朋友因身体原因要减肥,但同时也带来困扰(关键点1),但我劝说朋友时,只是进行长篇说教要如何做,没有针对性提出一个推荐理由(关键点2),说服朋友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反例2】:

还是刚才劝说的例子,我如果这么说:“现在流行的科学减肥法里有个168饮食法,也就是16小时的断食+8小时进食,听说效果不错,这个方法不是更适合你吗? ”请问这是特色反问法吗?

同样这只是普通反问句,我虽然重点推荐了168饮食法,但没有聚焦这个方法能给朋友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关键点3),她不会有兴趣。

【反例3】

那如果我现在这么说:“168饮食法听说效果不错,无需饿肚子又不影响睡眠和情绪,我觉得挺适合你哦!” 这是吗?

很明显也不是。我们需要用反问句做结尾(关键点4),把“我觉得”变成“你认为呢?”

【正例】:

下面我们再来做一次劝说,我这么说:“我刚才关注到你说因为身体原因想要减肥,但节食影响到睡眠和情绪,反而伤害到身体。其实减肥有很多种方法,我推荐你试试168科学饮食法,无需饿肚子,特别适合你这种不爱运动又希望有减肥效果的人群,我们减肥不就是要用适合自己又不伤身体的方法吗?”请问这是特色反问法吗?

学习者:是。

拆书家:是的,这段劝说从第一步关注朋友因减肥带来困扰问题,到给出一个针对性建议,然后提及由此带来的好处,最后用反问句让对方思考和给出意见,所以这才是特色反问法。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发现特色反问法与普通反问同样表面是疑问,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它们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而与普通反问法不同的特色反问法是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即注意找符合对方需求的特色,有针对性列举特色所产生的价值,最后反问引发对方共鸣。

【how】那么具体怎么做呢?结合原文片段的上下文,我给出以下4步骤:

1、关注对方想法   从沟通中了解对方的在意点。比如要买什么样的新手机,朋友减肥带来了哪些困扰等

2、给出针对意见 针对对方的想法,选择一个TA可能感兴趣的点给出推荐意见。比如买手机要像素高、给朋友推荐168减肥法等

3、阐明具体好处 告诉对方如果采纳你的推荐,他会有什么收获。比如手机像素高拍照就清晰好看,科学减肥轻松有效不伤身体等

4、提反问 通过反问句,向对方求取共鸣或默认。比如买手机不就是该挑拍照功能强的吗?减肥不就是要用适合自己又不伤身体的方法吗?

回到我最开始的例子:

我要给我妈找钟点工做卫生,那么在我听到她说家务活没必要花钱后,我认为她比较在意怕花冤枉钱(关注对方想法),因此这样对她说:“擦洗玻璃这样高难度的动作不适合老人做,万一有个闪失还得去医院,花钱更多(给出针对理由),请钟点工把这些麻烦的事做了,我们也放心啦!(阐明具体好处) 我们的钱不就是要用在值得的地方吗?”(提反问)

【异议预防】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说,这个特色反问法真有这么神奇吗?我才不信它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呢!说服别人,确实不一定就靠几句话就能达到效果,更何况关注到对方的想法有时候不容易,往往需要我们通过反复沟通,从提问、倾听、充分讨论中获得信息,寻找TA的真实想法、困惑、需求、痛点,也许对方自己也不很清楚,有时候我们需要不断和对方一起层层深入分析,因此特色反问法不一定一次就能达到效果。

但是如果对方同意了你最后的反问,就等于默认了你前面阐述的理由,虽然不代表TA接下来什么事情都会答应你,但至少开始认同,这其实已经撬动了改变行为的第一步,有了接纳,才会有进一步沟通和改变的可能。

【适用边界】:如果双方是处于完全对立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暂时不适合这个方法。

好了,我的解读就到这里,大家都已经基本理解了吗?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知道不等于做到,接下来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用特色反问法,请大家编一段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是你未来很可能会发生的一个场景,即围绕某件事上的对方关注点,用特色反问法给出你的建议,对话部分要使用关注对方想法、给出针对意见、阐明具体好处、提反问四个步骤进行引导,我们需要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过程(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请把关键词写在一张纸上。时间是3分钟。3分钟后,请一位伙伴做个分享。

学习者(韩志伟)案例记录

背景:

我最近特别想给我们市长提一个建议,我注意到市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下江游泳,听说以前是可以,现在取消了,这样不是很合理,未来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通过市长信箱或与市长做一个对话。

我认为市长不允许市民下江游泳是出于安全考虑, 毕竟野外环境复杂,个体游泳水平不一,容易出状况。这是第一步我关注到的对方的想法。

那么第二步我给出的针对意见是:可以学习大连做法,设置一个安全区域,配备救生志愿者及时救援。

第三步相应的好处是:游泳可以丰富市民业余生活,通过锻炼强身健体,由此可以减少医疗方面福利支出。

最后我会反问:这样既能让大家身体健康又节省财政开支的事难道不好吗?

反馈:感谢韩志伟的分享,在这个剧本中我们看到了你就希望市长同意市民下江游泳,用特色反问法四个步骤对市长提出了建议意见,非常有诚意,这个点子很好,如果需要附议的话我也很乐意投票哦。

【结语】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为了达到改变他人想法的目的,我们通过特色反问法让他人感受到被倾听、被关注、被尊重,从而取得对方的认同,为下一步沟通奠定基础。

今天我的带拆就到这里,谢谢小伙伴们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