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洋葱阅读法》 所属活动: 苏州阅苏练级场(202302第3场线上)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快速阅读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静静,欢迎大家来到我的TF1-1拆书过级现场。我的三个标签是偏心的宝妈、“被迫”学习和差生文具多

(1)偏心的宝妈:在大宝那受的挫败,能够在二宝这儿得到疗愈,能不偏心么?有一次我去幼儿园接老二的时候老师开玩笑和我说感觉我把时间都花在姐姐身上了,都不管弟弟的。

(2)“被迫”学习:这里是一部分书籍,如果可以,真的不想看,每个细胞都在抗拒,但又不得不看,这不,来找寻方法了,比较执着,真的没有躺着也能学习的方法么?应该是没有。

(3)差生文具多:学习么离不开学习工具,有一天,我整理的时候把这些都摞在一起遭到我老公的嘲讽,你的“泡面盖”还真不少啊。之后我的名言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再也没有说服力了。

<拆书帮介绍>

提到拆书,不知道大家想到的是什么?由于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会让我想到拆迁,因为这两者有共性。那么提到拆迁又会想到什么?我想到的是钱,价值;如果拆的是别人家的房子,要么羡慕嫉妒,要么跟我有什么关系,只有拆的是自己家的房子才激动。所以这个拆字拆的是什么?一是有价值,二是与己相关。同理拆书拆的也是和自己相关的有价值的那部分知识为己所用。那么拆书就是一种学习方法,分供个人学习的便签法,(分别是I便签A1便签和A2便签,I便签用自己的话重述拆页信息,A1便签关联过往的经验,A2便签规划应用),和带领他人学习的RIA现场学习法(R是阅读拆页,I是讲解引导,A是拆为己用)。怎么能组织这样的现场学习呢?拆书家组织的拆书课。而拆书帮正是致力于培养一位位能把一本书加工成能引导并促进一群人把书中知识拆为己用的现场学习的拆书家的地方,是学习爱好者和志趣相投的人的社群,是非营利性的青年自组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就由我和大家一起阅读原文片段。我选择的是《洋葱阅读法》一书中快速阅读这一片段《洋葱阅读法》P124-125页

R:快速阅读的步骤

第一步是提问,读书前要明确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以及读这本书之前我们有没有了解过同类书,如果没有该怎么办?

第二步是预习,从目录和序言中,让作者这个导游告诉我们这本书是怎么写的,我们应该怎么读。

第三步是扫读,快速翻阅,标记重点关键片段。

第四步是重点去找和自己的问题有关联的部分,用九宫格来提取概念。

最后一步,就是复习。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用提问,预习,扫读,切重点和复习五步,快速精准从一本书中的找到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并尝试理解。

<WHY>

想读书,但是读书慢,读书慢,还从头读,从头读到尾了,之前读了啥?这是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困惑,有的话,和我一起学习这五步法吧。

<HOW>

第一步:提问(因)

阅读需要调动好奇心(有动机)和兴趣(驱动力)让大脑持续参与。为什么要读这本书?首要让大脑觉得,这本书有价值,值得读,有动机。提出“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如何做?”等问题,并在读书时找答案。给读书一个驱动力。提问是翻开书前的准备活动,明确读书的目标。

第二步:预习(概)

光看封面可能也提不出什么问题,那么从序言和目录中找找方向,序言是作者花非常多心思告诉读者,整本书分了哪几部分,每部分讲什么,都可以从中了解到什么?这里也可以侧面再次印证一下这本书是否值得读?

目录中看是否有自己需要的信息(关键词)或感兴趣的章节(关键章节),标记一下,哪些部分是包含了关键词的,值得读?包含了哪些部分可以忽略。预习起到一个指路和修正第一步提问的作用。

第三步:扫读(少)

经过前两步,已经非常确定这本书值得读,那就进入了第三步,扫读,秋风扫落叶式的把书翻一遍,翻书的同时标记自己重点关注的段落的开头,结尾,图标,标题,粗体字等关键词,并用索引贴定位或者直接再书页上折角,来凸显全书自己觉得有价值或感兴趣的内容都在哪里。扫读,是为了标记重点。

第四步:切重点(切)

快速阅读一本书实际就是把整本书的核心概念搞清楚,一本书的核心概念有多有少,切重点则是在这些核心概念中选择和自己相关的进行理解。

理解概念的方法有九宫格笔记,概念卡片,和RIA便签法等方式。

九宫格笔记是先提三个问题,每个问题提出三个关键词,一共9个概念关键词,进行抄句子,抄片段,或手绘等自己能懂的方式对关键概念进行解释,从而理解这些概念又解决了问题。

概念卡片最简单是把一些觉得写得特别好的片段,直接拍下里,做成卡片,标清每张卡片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就行,也可以在卡片上加工提炼,就是自己怎么懂,怎么来。

这里还提到了我们得RIA便签法,作者提了一个特殊情况,只有一个点需要深度理解,用便签法就非常合适。便签法关注局部,九宫格笔记关注整体,互为补充。用不同方法分析记录重点。

第五步:复习(复)

复习强调好书不止读一遍,读完一遍后问问自己①还有哪些问题要搞清?②还有哪些要深究?③还要读几遍?

有没有可能就算做完了上述4步,还是记不住的情况呢?因为还需要用复习的方式来强化记忆,定期在看一遍书和笔记,还有就是教授他人,分享是反复学习的过程,复习就是不断地查漏补缺。

<WHERE>

这个方法理论上适用于任何书籍,但本就用于消磨时光的小说,也不是不能用,好比在悠闲的时候不看电视剧,要看剧情简介,没必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便签>

经验:

去年年底,买的《微习惯》刚收到,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兴冲冲地想再孩子醒来快速读完这本书,离孩子醒来还有1小时左右。拿起书,开始读,等孩子醒了,也没读完,因为读读读就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了。到现在还能记得什么呢?也就记得一天读一页书和一天一个俯卧撑了,其他都忘了

反思:

第一部步提问,根本没有,也跳过目录和序言直接看的正文,而且从头读到尾;也没有预习,也不管速度,更没有标记,不做笔记,就是纯读;读完这么久了,也都没重新翻过,这还能为我所用,真的是空啊。

<A2便签>

目标:

本周六,根据快速阅读五个步骤把全脑养育法再阅读一遍,理解其中的三个概念好了,不用9个,讲给老公听,让他能不能也都听懂了。

行动:

1、提问:①、什么是全脑教养法?②、12项革命策略是什么?③哪些策略能用,哪些还不能用?④生存式教育和发展式教育的区别?

2、预习:

序言:①关注对话,如何赋予对话信息与意义;②如何帮助孩子创造整合的大脑?--在生活中帮助孩子整合大脑,称之为全脑教养法;③全脑教养法包括五个维度的整合;(第一维度整合左右脑;第二维度:整合上线脑;第三维度:整合记忆;第四维度:整合自我;第五维度:整合自我与他人。)

目录:就是五个维度,在每个维度中有相应的策略组成,兴趣在整合记忆和整合自我这两章上。

预习里的关键词:生存时刻,成长时刻,记忆,自我,感受,共情力

3、扫读:大脑整合,大脑可塑性,幸福之河,左脑和右脑,认识情绪,安抚情绪,上层脑和下层脑,杏仁核,发脾气也分层次,自我理解,记忆和大脑,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海马,重演记忆,加深记忆,帮助孩子把内隐记忆外显化,觉知环,专注重塑大脑,审视感觉,审视意向,审视情绪,审视念头,审视意义,共情,洞察,第七感,镜像神经元,创建积极心理模式,防御式和开放式心态,改变父母早起经验对孩子的影响,共情力,以他人视角看世界,倾听言外之意,修复关系

4、切重点:重点挑出三个概念,理解,内隐记忆、外显记忆、觉知环.

5、复习:教老公,向他讲诉这三个概念,他能否理解,根据反馈在结合书上相关内容和自己的笔记,重新再将给他听,直到他完全明白这三个概念。每隔一个月拿出来翻一遍原来的笔记,再选三个概念加以理解,再讲给老公听。

<结束语>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通过提问、预习、扫读、切重点、复习5个步骤来快速阅读一本书,可以让大家在短时间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读,感兴趣的是哪些部分并标记突显出来,重点理解自己感兴趣部分,最后温故知新,以教促学。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所有内容,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也谢谢大家的参与,请大家给与洋葱和苹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