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坛子。三个标签介绍自己:小学阶段学科辅导老师、一级拆书家、爱探索自我的学习者。现在,由我和大家一起进行接下来的拆书分享。
为了大家能更沉浸式学习与分享,我们先分个组,左边的小伙伴是一组,右边的小伙伴是二组。希望大家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分享后,对于如何从评判、抱怨跳到积极解决问题上,会有新的感想和收获。
【书籍介绍】
【F】特征
这本《P.E.T.父母效能训练》的作者是托马斯·戈登博士。戈登博士连续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被誉为“沟通之父”。
【A】优势
本书以33种语言在全球出版,豆瓣评分高达9.1。书中“戈登模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亲子关系,还适用于各种人际关系。书中的方法自推崇以来影响了数百万家庭,被比尔·盖茨的父亲力推。
【B】利益
读完这本书,《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中教会父母在家庭中建立一种积极和谐的氛围,帮助父母通过四个行为窗口来看待问题,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协助父母把责任归还给孩子,让孩子走自己的路。爱,“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想”。一切心扉的敞开需要建立在互相理解基础上,而不是“答非所问、鸡同鸭讲”的状态。如何做好积极倾听,更好的编码他人语言中的信息,这个片段给了我们三大步骤去尝试。
接下来,我们花1-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手中的片段。阅读完成,可以举手示意我。
R:原文片段
好的,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完成了阅读。接下来,由我和大家分享下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What】
倾听的过程中,解码会出现偏差,积极倾听可以在反馈中核实他人的信息,帮助他人找到问题的核心。
【Why】
[这么做的好处]积极倾听可以帮助对方减少对负面情绪的恐惧;积极倾听可以让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密切;积极倾听可以把刚帮助他人梳理情绪。
[不这么做的坏处]1.理解偏差容易破坏关系。2.盲猜不利于沟通,还可能让矛盾升级。
【Where】
他人有需求,想解决问题;或者陷入类似状况,难以跳出某种情绪的时候。注意:积极倾听意味着“接收者”需要有时间、有接纳的态度去同频理解他人信息。
【How】
如何运用积极倾听呢?我理解的具体步骤如下:(接—“马”—“返”)
一.接收信息——客观看待
放下过去和未来,客观看事实。按照接收的信息来分析,不评判,不加料。
二.解码——事实+感受
1.看事实:抓取关键字确定问题所在。客观分析信息背后,发送者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
2.说感受:看到对方的感受(如不满、愤怒、失落、悲伤……),避免带入自己的主观感受。
三.反馈——语言+关注
用自己的语言翻译信息,将信息说给对方听;同时关注发送者的语言或行动,以确定解码的正确性。(要做到不多也不少。)
[案例]我记得儿子3年级放学回来和我抱怨的场景。
儿子:我们体育老师是坏蛋,我不想上她的课。
妈妈:你不想上体育课,体育课给你带来了不愉快。(事实+感受)
儿子:那个体育老师一点都不公平,只会罚我们男生跑步。
妈妈:只罚男生跑步,却不罚女生,让你感到不满。(事实+感受)
儿子:这个体育老师太讨厌了,每次都这样。
妈妈:你讨厌这个老师的处理方法,但却还得得上她的课。
儿子:我得找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在案例中,听到儿子的抱怨,我用描述事实和感受来解码他语言中的信息,让儿子看到了他内在的需求。孩子在我的积极倾听中,宣泄了负面情绪,找到解决的方法。
【预防异议】
1.有些小伙伴会说,什么时候都需要积极倾听吗?积极倾听是在对方对某事有情绪或被某事困扰,想要解决的情况下才使用的。有时候他人表达的仅仅是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或感受,并不需要进行积极倾听。
2.有些小伙伴你可能会说,我也想对别人进行倾听,但是每一次都说不到点上,最后不欢而散呀?在倾听的过程当中,猜不对就猜不对。因为积极倾听就是在不停的反馈中找到问题的核心,从而帮助他人梳理信息,在困扰中找到下一步行动的方法。而不是去抢夺责任的归属权。
拆书家提问设计:
通过阅读拆页和我的分享,相信大家对积极倾听的三步骤有了一定的认识。(接收—解码—反馈)那么接下来我们针对这3个步骤进行场景化讨论和演练。
现在有这样一个生活场景:
一对夫妻,妻子喜欢周末睡到十点才起床。这个周末。丈夫忍不住了说到:“十点了,还在床上躺尸!”妻子听到这个抱怨后……
(1)怼到:“我睡我的,关你什么事。你不也是……”
(2)置之不理,还是按照自己的决定想睡到几点就几点。
以上两种方法容易导致矛盾升级,关系疏远。如果你是这个妻子的角色,你可以怎样根据我们今天分享的积极倾听三步法(接收—解码—反馈),来看到问题的核心呢?
下面大家两两为一组,一个扮演妻子,一个扮演丈夫在小组里演练。(在解码过程中尽量说事实和对方感受,找到信息背后的需求。)
好的,看到小伙伴练习的非常投入。现在邀请小伙伴们进行角色扮演,进行现场演译。
学习者案例记录
丈夫:十点了,还在床上躺尸。
妻子:周末睡晚一点也不行么?
丈夫:那你不早起,谁送儿子上兴趣班。
妻子:你送不行么?
丈夫:孩子比较喜欢你送啊?每次你送他们,他们都很积极去上课。
妻子:所以你想让我起床送完去上兴趣班,对么?
丈夫:对的。
妻子:好吧。
谢谢玄夕和仙仙的精彩演练,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结束语】
积极倾听可以帮助理解他人,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期待大家把今天分享的“接马返”的积极倾听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