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李明充,江湖人称“充电宝”,手机充电少不了。我有三个标签:企业战略管理咨询师、创业培训师和充电宝。我可以给大家分享企业战略管理以及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理想很美,创业维艰,创业充电宝可以让您的创业更美好。
【学习目标】
我们本次学习的目标是,通过今天学习和练习,大家将理解并学会用移情聆听四步法,当遇到对方带着情绪在表达时,能够使用移情聆听法做出回应,让对方感到被理解,从而促进沟通乃至关系的深入。
【图书介绍】
F:特征
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书籍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博士,被《时代周刊》《经济学人》以及全球学界誉为“人类潜能导师”、“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是克林顿、奥巴马等4位美国总统的顾问,他的思想和成就与拿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比肩,辅导了《财富》杂志100强企业中90%和500强中75%的企业家或高管。本书已经是一部永恒经典,里程碑式的著作——高居《纽约时报》最畅销书排行榜之首长达30多年,在全球140多个国家以40种语言出版,影响指导了几代、数亿人的人生,是领导和CEO的案头必备,职场精英和学生的必读名著,教育家和父母的必修之课;不分年龄、职业,超越时代、性别和各种生活方式,男女老少“通吃”,简直就是“万人迷”。
A:优势
相比同类书籍,本书有三大优势:第一,更完整,书中从“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这七个习惯构建完整的思维和行动体系。第二,更深刻,颠覆我们原来很多的想法、做法,醍醐灌顶、大彻大悟,由内到处彻底的得到升级。第三,更实用,有模型、有方法,“用户界面”十分友好,极具操作性,有很多图表(如图1),每章最后都附有“付诸行动”(如图2),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作者手把手地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高效能人士。
图1.“消极被动”与“主动积极”比较
图2.付诸行动
李开复、刘润、吉姆·柯林斯等1000多位大咖强烈推荐。(PPT图)
B:利益
【B1】如果您是企业管理者,这本书将极大提高您的思想境界、领导力,打造高效团队(铁军);如果您是普通职员,将重构您的快速晋升通道,实现升职加薪;如果您是宝妈,将极大改善您的亲子关系,帮助您培育优秀的孩子;如果您与另一半处于“战争”中,将帮助你们“化干戈为玉帛”,感情升温。即使以上都不符合,也有助于改变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方式,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赢得高效的人生。
【B2】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你有没有这样的烦恼:我不了解我的孩子,他不愿意听我说话。处在婚姻中的你,是不是发现对方的话越来越少呢?你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呢?今天的拆页将帮助我们首先去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真正做到深入理解彼此,打开通向创造性解决方案的大门,构建高效、良好的人际关系。
主题:移情聆听促进有效沟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266和P267。
正确的方沟通方式也就是移情聆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聆听。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你已经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完全用自己的词句表达,但仍用左脑逻辑思维去理解。
父: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的感觉,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父: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感情,左右脑并用。
父: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运用第四阶段的方式沟通,不仅能了解对方,更能帮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达。再以前面的例子说明。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清晰性反应)
父: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子:没错,学校的东西根本不实用。
父:你觉得读书对你没什么用。
子:对,学校的不一定对我有用。你看乔伊,他现在修车技术一流,这才实用。
父:你觉得他的选择正确。
子:嗯,从某个角度看确实如此。现在他收入不错,可是几年后或许会后悔。
父:你认为将来他会觉得当年做错了决定。
子:一定会的,现在的社会里教育程度不高会吃亏的。
父:教育很重要。
子:对,如果高中都没有毕业,一定找不到工作,也上不了大学。有件事——我真的很担心,你不会告诉妈吧?
父:你不想让你妈知道?
子:不是啦!跟她说也无妨,反正她迟早会知道的。今天学校进行阅读能力测验,结果我只有小学程度,可是我已经高二了!(回归理性)
儿子终于吐露真言,原来他担心阅读程度不如人,此时才是父亲发挥影响力,提供意见的时刻。不过,在开导过程中,依然要注意孩子言谈间所传达的信息。若是合理的反应不妨顺其自然,但是情绪性反应出现时,必须仔细聆听!
父:我有个构想,或许你可以上补习班加强阅读能力。
子:我已经打听了,可是每星期要耗掉好几个晚上!
父亲意识到这是情绪性反应,又恢复移情聆听。
父:补习的代价太高了。
子:而且我答应同学,晚上另有节目。
父:你不想失言。
子:不过补习如果真的有效,我可以想办法跟同学改时间。
父:你其实很想多下点功夫,但又担心补习没用。
子:你觉得会有效吗?
孩子又恢复了理性,父亲则再次扮演导师的角色。
WHAT:(0.5min)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在与对方深度沟通中,我们可以采取移情倾听,进行换位思考,营造良好的双赢沟通氛围,只要能同时做到专心聆听对方表达、细心解读对方意图、用心体会对方感受,并将我们的理解反馈给对方,可以帮助我们为自己表达的观点态度争取支持认同,在沟通中向对方施加影响力以解决问题。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HOW:(1min)
那要如何做呢?
第1步,复述,关注对方表达的内容和语调并复述出来,向对方展现自己专心聆听高度关注的姿态。
第2步,理解,观察对方的肢体语⾔和整体状态,尝试理解TA话语背后的情绪或想法,加入对对方表述的个人解释,领会对方潜台词和沟通的深层次意图。
第3步,确认,以真诚的语⽓,向对方确认你对TA的真实感受或想法理解是否正确或者直接询问TA。此时,即使对方回答说你的理解错了也不要紧,你可以继续追问,”我很好奇,你的真实想法是怎样的?
第4步,情理结合。相比第三阶段来说,比第三阶段仅情感表达多出来事情的提及和解释,再次强调了事件本身,还有内心对感情的加工。对听者的话语带着感情去加以解释,体会对方的感受,这个事情是什么导致什么情绪,重点移情,换位思考,可以进一步延伸更多。
移情聆听不只是理解个别的词句而已。据专家估计,人际沟通仅有10%通过语言来进行,30%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60%则得靠肢体语言。所以在移情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体现对对方情绪的感同身受。
WHY:(1.5min)
【不这样做的坏处】上天赋予人类两只耳朵一个嘴巴,目的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可惜在这个人人争先恐后急于发声的时代,善于倾听的人越来越少,而由于不懂得聆听导致的低效率沟通甚至人际冲突却越来越多。在沟通中,当对方表达的东西出乎我们意料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条件反射的提出劝告、给出解决办法,甚至批评、指责或质问对方。比如当小孩“顶撞”我们的时候,我会说TA不“听话”“不懂事”等等。这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或价值观上对听到的内容在内心里做了判断,然后给出评判、评论、建议,这种沟通往往达不到效果。
【这样做法的好处】
当孩子顶撞家长的时候,移情倾听是个有帮助的对付办法。首先应向孩子表白自己已听懂了TA讲话的内容,理解其意图、情感和深层含义。当TA了解到你已真正听懂TA的话,而且不对TA的讲话和感情作否定性的评价时,会更加信任你, 更易向你敞开心扉。
【反面案例】
就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上周末,我想让小孩和我们一起爬山,因为老待在家里对她身心健康很不好。她却说不愿意去。我问她为什么不愿去呢?她说爬山很无聊。我说爬山哪里会无聊啊,一路上有很多好玩的,可以观察一些有意思的人和事,欣赏花花草草、小桥流水人家,这多好啊!然而她说这又跟我有啥关系?我说这个不是可以开拓你的视野呀!结果后来她还是不愿意和我们去。
【反思】后来反思,自始至终,我一直试图通过讲道理说服她,没有关注她的情绪。
【正面案例】
如果早点学了移情聆听四步法,那我会这么沟通:
当她说爬山很无聊的时候。我先跟从她,说,“你觉得爬山好像没什么意思”。接着我会说“相对于在爬山锻炼身体来说,你觉得待在家里更有意思。”她说,“其实也不是,就是待在家里可以一个人独处,安静一下。”第三阶段我会说。“你觉得锻炼身体没什么用,待在家里、关在房子里会更有意思一些。”她说“那倒也不是,只是在一个房子里的时候,可以不听别人的抱怨,觉得这个世界是我的。”后来我就明白了,从她的内心来说,是排斥爬山锻炼身体的,只是妈妈的抱怨和批评让她觉得很烦,影响她的情绪。
那我就下一步就会适当给她一些建议。比如,我会说你可以提直接提出来给妈妈说,你能不能少些抱怨和批评,好好沟通,因为我在学校一周已经够累的了。我相信妈妈听到这句话以后肯定也会有所改变的,这样孩子也愿意和我们去爬山了。
WHERE:(0.5min)
在说话者带着情绪在表达时,可以用移情聆听,具体什么情况呢?
第一,对方的表达里是带有负面情绪感受的。比如“烦死了”“没意思”“很没劲”等等。
第二,对方是你在乎的人,你愿意为了帮助TA或者和TA建立、维持甚至有更深入的关系而付出努力。(毕竟比较耗时间)
第三,是一对一的沟通场景。
第四,重点用于与他人的深度沟通,不适合接到紧急任务或紧急命令时使用。在一般般事实性的对话里,比如做日常工作汇报、听课时,也不需要用移情聆听。
【预防异议】
有的伙伴可能会想,这么简单的四步,就能做到更加理解对方吗?在一场涉及情绪的对话中,移情聆听可能需要多次重复使用,才能让沟通得以深入。同时,当你在倾听时,内心可能会跳出各种想法念头,你需要克制自己表达的欲望,不断地在内心里问自己,“TA对我说这些,TA真正想表达的会是什么?TA希望我做什么?" 这样可以让你减少自我为中心的、本能回应式的倾听。
也那可能有小伙伴觉得,在沟通中用四步的方法是不是太麻烦了、效率太低了。我想说的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深度沟通确实是要花心思的,我们不要操之过急,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最好按部就班,当对这个方法熟练掌握以后,能够精准把握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深入地理解对方,完全可以跳过前三步,直接使用第四步。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
应用场景:
大家想想一下在将来某一天,比如下周,你的孩子跟你抱怨作业多、学习辛苦,你跟他摆事实、讲道理,说学习如何重要,孩子是不是说着说着,就不想跟你聊天了;比如,项目进度讨论中,你的00后的下属受点挫折就要辞职;大客户投诉产品质量问题,要求退货怎么办?再比如,你的老友或闺蜜和你抱怨,TA的工作表现和绩效评价一直不错,这个月确定的晋升名单里却没有自己。
大家写些关键词,有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就可以了。写好后,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每人一分钟,时间总共为3分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1-2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现在大家可以开始了。
学习者案例实录:
学员凉凉的夏天分享:
上周,我小孩子回到家里面了,我他问最近在学校怎么样啊,他就给你抱怨说,唉,这个作业太多了,学习很辛苦啊!
学员王燕分享:
就是我小孩子以前在老家,然后呢,因为读书来到广州这边。然他经常就会跟我说去楼下或者去游乐场什么的玩。就会说“哎呀,妈妈,没有人跟我玩”,怎么怎么样。甚至一开始上学的时候,说在学校都没有人跟他玩这种时候。感觉应该跟这种场景蛮贴切的。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
现在我想再次邀请大家,结合刚刚大家所想所说的未来适用场景,用今天所学习的移情聆听四步骤,每个步骤对应说出一句相应的话术,做到更好地理解对方。那该如何去沟通呢?
下面给大家2min的时间写在便签上。(2min)
最后,我想邀请一位小伙伴演练一下,时间1min
学习者案例实录:
学员凉凉的夏天分享:
我分享一下吧。前面说,我小孩回到家就是说作业越来越多。那,第一步我就会问孩子呃,今天学校呃,布置了很多的作业对吗?接着说,你在学校呃,学了上一整天的学,你觉得很累?再接着说,你是不想做这么多的,对吧?你真的是觉得很累,对不对?那你想是呃,先休息一下再做作业。呃,或者说先出去玩一下,吃完饭再做还是怎么样呢?这样一步一步和他沟通。我说完了。
【总结升华】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首先我们了解了“移情聆听”的概念和步骤,同时,也在现场练习了如何应用了“移情聆听四步法”,希望大家回去后,可以把这个方法真正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世上的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确不存在真正、彻底的感同身受,做到移情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尽管如此,我们仍需努力去靠近这个境界,因为这是一切有效沟通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