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台北悅讀不卡分舵第34次過級 (線下)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善用观察减少人际冲突

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江品仪,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我是一位不善于沟通的妈妈,是一位二级拆书家,也是一位芳疗师。

今天只有4位伙伴,所以自成一组。

【场景介绍法】

事件场景】我最近和国一的儿子相处得很不愉快,每星期总有个3、4天下课后跑去麦当劳买汉堡、吃薯条、喝可乐,然后晚饭就吃不下了。开学短短一个月就增加了10公斤,健康报告血糖超标让我很担心。

上个礼拜六晚上,我煮了一桌子的菜,他竟然一口都没吃,详问原因竟是回家前又吃了2个汉堡,我当时很生气地对他说,这些垃圾食品会让你失去健康,变成行动缓慢又讨人厌的大胖子。儿子大吼你才是最专制、最啰嗦、最惹人厌的妈妈。直接关起房门,整晚不愿搭理我。

【提问】你是否也曾经为了对方好,想给出忠告、建议,却被对方怒言相向?碰了一鼻子灰?

当时你都是怎么处理的?处理的效果怎样?有什么更好的处理方式吗?

【影响】在与人的相处中,如果无法区分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评论,就会让我们的好意、行为和言论,被对方曲解,一旦别人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那么就会造成彼此沟通的障碍,成为人际关系中的卡点,阻碍你的人际发展和升迁、也会影响家庭和谐、亲子关系。

【解决】「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主张用爱的语言,来谈话和倾听,透过「观察、表达感受、需要、做出具体请求」这四个步骤,建立心与心之间的连结,化解冲突。其中的第一要素就是观察,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去进行观察,并清楚地瞄述观察结果。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有助于帮助你解决人际关系中与人沟通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于比你想象的更好。

【学习目标】:

完成本拆页RIA学习后,学习者在与人交流沟通,产生矛盾或冲突时(行为),能够运用观察3步骤的技巧(澄清),区分观察和评论,減少矛盾、冲突。(界定)

以下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看一下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跟观察有关的一个片段,看完麻烦向我示意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书拆页

主题: 区分观察和评论

拆书来源:《非暴力沟通》P40-41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它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在为一个小学提供咨询服务时,我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这个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经常反映彼此很难沟通。于是,学区负责人请我协调双方的矛盾。我先和全体教师交谈,然后请校长来参加讨论。

会谈一开始,我就问:“校长的哪些行为不符合你们的需要?”“他是个大嘴巴。”有人马上回答。我的问题是想了解他们的观察——校长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大嘴巴”只是这位教师对校长的评价。

在我指出这一点后,第二位教师补充说:“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校长的话太多了!”这仍是一个评论——评论校长话多还是话少。随后,第三位教师说:“他认为只有他的话有价值。”我解释说,推测别人想什么与观察他的行为幷不是一回事。最后,第四位教师也表明了看法:”他希望所有的人都一直听他讲话。“当我说这也是猜测时,有两位教师脱口而出:”你的问题真难回答啊!“

接着,我们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一起列出了校长的具体行为。例如,在全体教员会议中,校长会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有时会导致会议超时20分钟。我问他们是否已向校长反映问题,他们说,他们试过,但从没有提及具体行为——例如校长在会议中回忆往事。最后,他们同意,在校长参加讨论时,指出这些行为。

与校长的会谈开始后,我很快就发现教师们一直在说的事情。不论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校长总是插话:”这让我想到。。。。。。“然后,他就开始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我等着教师们说出他们的不快。然而,他们运用的不是非暴力沟通,而是无声的抗议。一些人滴溜溜转着眼睛;另一些人故意打着哈欠;还有个人直盯着手表。

我忍耐着这痛苦的场面,过了 一会儿,我问道:”没有人有话要说吗?“接着是有些别扭的沉默。后来,在之前会谈中率先发言的那位教师鼓起勇气,冲着校长说:”你是个大嘴巴!“

可见,不受旧习惯束缚,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幷不容易。最后,教师们终于告诉校长,他在做哪些事时,他们会感到不安。校长听后抱怨说:”为什么从没有人提醒我呢?“他承认他有讲故事的习惯。然而,他接着就开始说与这个习惯有关的故事!这时,我提醒了他。会谈结束后时,我们总结了几个办法。一旦教师们不想听校长回忆往事,就温和的提醒他。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都已经看完了,下面我来说一下我对原文的拆解。

What:

这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为一个小学提供咨询服务时,所发生的事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只是想藉由校长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来了解校长和教师之间的冲突点在哪里?但教师们似乎很容易把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最后在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协调下,终于減少彼此的矛盾和冲突,和谐相处。

由此可见人们在观察他人时,总是习惯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想法推测,让彼此在沟通中出现矛盾冲突,和不必要的误会。

【概念辨析】

片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观察」,观察好比是部录影机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看见对方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然后用语言忠实客观地描述出来,对方的具体行为、动作和对话。

评论则是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看见对方的行为、动作时加入了自己主观的预测、判断和看法来描述事件。

接下来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区分观察和评论两者的差异。

【案例1】妈妈很生气地对孩子说,这些垃圾食品会让你失去健康,变成行动缓慢又讨人厌的大胖子。孩子大吼你才是最专制、最啰嗦、最惹人厌的妈妈。直接关起房门,整晚不愿搭理妈妈。

请问这个例子中,失去健康,变成行动缓慢又讨人厌的大胖子。这是观察吗?

学习者:不是

对,这不是观察,是预测、是贴标签也是评论。

最专制、最啰嗦、最惹人厌的妈妈这是观察吗?

学习者:不是

对,这也是评论。

如果我们表达的不是忠实客观的具体行为或对话时,别人就可能倾向于听到批评,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不愿做出友善的回应,更不可能听进去你的任何忠告或建议。

【案例2】主管对属下说:「这么简单的工作你也做不好,真是个废物!」

请问这是观察吗?

学习者:不是

对,这不是观察,这是评论,因为主管并没有忠实客观地表达下属具体的行为、或对话。做不好是指什么做不好?下属又是那些行为、动作、对话,让主管认为他没做好。主管随意加入自己的主观批判,把评论当成事实,这样的言论挺伤人自尊心的,也容易让人反感。

在生活中许多习以为常的沟通方式都是暴力性的,很多人常常被旧有的习惯影响,对于人、事、物总是不自觉加入主观批判。脱口而出的评论,混淆了事件的真相。也容易造成人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案例3】老师对小强说:「今天下午大家都去电脑教室时,我刚好在教室旁看见你把A同学的钱包放到B同学的书包。等同学们都回教室后,你对A同学说:「我看见B同学偷你钱包」,然后A同学打了B同学一拳,B同学的鼻子瞬间流血。小强你这样做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请问这是观察吗?

学习者:是

对了,这是观察,因为老师忠实客观地描述了小强当时的具体行为和对话,什么是忠实客观?就是具体还原当时的地点、时间、人物、行为和对话,就如同本案例所示。

大家看了以上的拆页片段、观察和评论的定义、以及上面3个练习,是不是都能理解观察和评论的区别了呢?

总的来说,观察着重在忠实客观的表达,而评论则是较为主观的表达。观察表达的是当时的具体行为和动作、对话。而评论则是将看到的行为、动作、对话加入自己的主观批判、推测和看法。这就是二者最大的差异。

●【how】行动步骤

结合拆页、观察和评论的定义我把观察拆分为3个步骤

第一步:暂停---想要说话的冲动

可以在心里从1数到10,避免因冲动说出带有评论字眼的话!

例如:儿子花2000元买电玩礼物送同学,我虽然很生气,但暂停想骂人的冲动,在心里从1数到10,避免因冲动说出带有评论字眼的话!。

第二步:静观--语言和动作

静下来仔细观察,当事人当时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例如:昨晚同学给他打电话,然后儿子就在电脑上买2000元的电玩礼物送给同学。

第三步:客观--描述和表达

例如:

妈妈:我昨天看见同学打电话给你,然后你用储值卡买了2000元的礼物送给同学。

儿子:是的,因为同学急用,想买点数送给他哥哥当生日礼物!

后天他会拿现金还给我的。

妈妈:好的,我知道了!

正例:

如果未来我再遇见儿子因为吃汉堡而吃不下晚饭时,我会运用观察三步骤这样做

第一步:暂停想要说话的冲动

我做了一桌子菜儿子都没吃,真的很火大,在心里从1数到10、避免因冲动说出带有评论字眼的话!

第二步:静观--语言和动作。

晚餐时,儿子坐在餐桌前和弟弟聊天,可是一口饭都没吃。

第三步:客观--描述和表达

妈妈:儿子啊!妈妈晚餐煮了一桌子菜,你一口都没吃。

儿子:因为下课很饿,直接吃了2个汉堡,所以吃不下。

妈妈:你晚餐不吃,妈妈会比较担心营养均衡的问题!而且你血糖数值偏高,我会很担心你的健康。

儿子: 对不起,让你担心了!

妈妈: 那你下课可以减少吃汉堡的次数吗?这个月你的体重已经增加10公斤了、要注意热量和糖份喔!

儿子:好的,我会减少吃汉堡的次数,一星期去1-2次就好。我也会注意热量和糖份,好好吃晚饭的!

妈妈:你能理解妈妈的担心,太棒了!

【适用边界】观察三步骤的方法,适用于与人交流沟通时,容易发生矛盾、冲突的场景。如果客观表达当时具体的行为、对话会造成很大的困扰、麻烦或违反保密协定时则不适用。例如:你明明知道公司的竞标底价,也不能如实告知竞标厂商。

【预防异议】

大家也许会说做人真难,连说个话也要想半天这是观察?还是评论?更何况还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真正的看法。其实非暴力沟通强调使用爱的语言,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做任何评论,其重点在于,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如果没有把观察和评论区分开来,别人只会倾向于听到批评,不容易认同你的言语表达。所以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使用观察三步骤比较容易,让对方接受你的言论、建议和倾听减少矛盾和冲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现在我要请大家想一想,在未来一星期或一个月,有可能会遇到一个与人交流沟通,容易发生矛盾、冲突的场景。例如:面对屡屡犯错的同事、不想写作业的孩子、或是时常晚归的丈夫。

请每位小伙伴各自独立编写一个小故事剧本,几百字即可,内容要包含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背景、经过(需要有人物对话、动作,部分对话使用观察三步骤的技巧)、结果,

大家可以把编写的小故事填写在一张纸上,或我为大家准备的小表格里,也可以参考我为大家准备的范例(示范如何填写这样的表格)。

5分钟后我会邀请小伙伴来分享他的小故事剧本!

示范:

现场提醒学习者:

有疑问的小伙伴可以举手喔!我会过去回答你的问题。

学习者提问:如果在职场上我观察到同事之间有冲突,是个别处理还是一起处理。

回应: 建议看当时的状况,如果冲突很激烈,就建议先个别分开处理,然后再把二人叫到一起,客观表达双方当时的具体行为、动作和对话?让双方明白当时都具体发生了什么事?这样就会比较容易减少冲突、矛盾。

我看大家都写好了,请问有哪位小伙伴愿意上来分享你的剧本。

好,我们邀请卡罗上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纪录:

一、卡罗的剧本

二、March的剧本

【回馈】卡罗和March的剧本很贴近生活,情节也很生动,谢谢他们精采的分享,请大家给于热烈的掌声!

结语

现在我们再来复习一下观察3步骤:

第一步:暂停--想要说话的冲动

第二步:静观--语言和动作。

第三步:客观--描述和表达

希望今天观察3步骤的技巧,能够帮助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沟通无障碍、与人和谐共处。谢谢大家今天来参加我的拆书过级,练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