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麦肯锡晋升法则:47个小原则创造大改变》 所属活动: 2023年第二场拆书过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VUKA时代下我们被突如其然的任务砸中, 如何见招拆招?

开场:

大家好。我是山花,是一级拆书家,也是二级人力资源师,同时也是一位羽毛球爱好者。

(拆页一)学习目标:通过拆页分享,学员在接到疑难、挑战性任务时,可以用“四大拷问“快速评估方法,对任务进行评估。
图书介绍

F:《麦肯锡晋身法则—47个小原则创造大改变》这本书是英国的服部周作所写。这本书作者曾打破了麦肯锡最短的晋升路径。本书是主要描述了通过塑造自己、与他人一同成长,继而帮助组织梳理流程,形成自己的领导者风格。最后通过写作梳理和提炼想法。
A:与其他管理学类书籍相比,从职场新人,打造个人领导力,再到时时反省、提炼的步骤。可以看到成长进阶的清晰路径。预设情境后,通过提供工作流程,决断依据,辅以丝丝入扣地解释、使原则易于理解、接受。
B:你是否有遇到个人成长的天花板,还是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老黄牛心态,但却遭遇老板的冷眼旁观。
态度很重要,方法的提炼同样重要。本书可以让你在晋升无望、彷徨无措之余,看到方法,调整积极心态。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读书拆页《麦肯锡晋升法则—47个小原则创造大改变》服部周作

虽然其他部门主管已经在大力推动,投入更多资源以处理渠道、合作、消费者等问题,但他还是收回了计划。他知道目的是“转型”,也掌握了能说服人的“数据”(即使部门主管要求投入更多资源来解决问题)但是企业真正的问题并不在那里。他提议重新思考整个策略。我举双手赞成。我知道这样的结果对麦肯锡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对他及他的公司是最恰当的决定。我就站在他身旁帮他阐明这个提议的好处,然后这个探究项目团队就解散了。
只有在目的和效益都有意义的情况下,才可以继续前进,寻求需要的人力、能力、时间线----也就是该如何做的部份。图1-2是我使用的快速评估方法,先从“目的”开始,然后衡量“效益”,接着再考虑适当的人力投入以及紧急程度。这个评估过程可以让你更能掌控整个计划,也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更让人感觉可靠的领导者。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家引导

What 未做正确客户需求识别;很容易“吃力不讨好”。“四大拷问“的快速评估方法,帮被辅导者,即项目负责人看到任务目的、评估任务的意义。使任务完成期限、质量易于掌控。即当投入大于产出时,我们要做到高情商回绝。
【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
遇到挑战性任务,大家一般会有哪些常规做法呢?
❶遇到挑战性任务,就是看到目的、意义。一看效益,就开始犯嘀咕:要投入***,大家一般的评估是会把结果跟自己的利害关系先关联,脑袋里面浮现的句式一般是“万一这个任务没有达成,那就……”。会先用负面暗示。
❷遇到挑战性任务,也有胆子大一些的人,愿意尝试下这个任务。但会缺少盘算。怎么拿下任务没有想透彻,只是走一步,看一步。
前者,未免做事畏首畏尾。如果没有尝试的勇气,更不会想到要看清任务、想到解题步骤、分析关键因素。
后者, 后者可能上场一通蛮干。赢得任务,也会缺少分析,认为侥幸赢得,这样,这种方法也就不可能被提取,也就不具有被复制的可能。
【反例】项目负责人那天接了个任务, 通过征集学习者的学习结语,来促动大家及时参与学习、转化知识应用于工作。她认为活动本身是有意义的,写个结语还是简单的,选出优秀的结语,可以做为一种宣传文件给到新学员。然后给到写作者一些奖励。至于会遇到什么阻力,困难可能就来不及太考虑,直接上手干啦。就在微信群内做了个“如何写结语”的示范,请大家接龙做。第一天没有反应,第二天动员了一名同事,产生了一个接龙。后来,又像石头投进了河里,没有动静了。她发现号召大家写结语,推动很难。就停止使用这个方法了。评估任务没有做,任务执行也是没有成功。

HOW 那么,如何快速评估任务呢,具体的做法应该是怎么样呢?把原书中的“4大拷问”转变成陈述句,便是以下。
1、寻找目的:即确定一个,实现目标能带来的意义。
2、找到最大效益:当明确目标后,我们做为一个带兵的角色,衡量给团队带来的价值 、投入时间、精力。
3、确定最合适的执行者:确定现有团队在此任务中的角色 ,且各团队成员做好承接任务的准备等。
4、确定完成时间点:时间必须可控。有明确的期限。

『按照原书的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虽然项目负责人对推动学习者参与报名的原始的宣传方法有顾虑,担心普通的开会方式无法让所有人都参与关注进来时,影响报名效果。但是他还是决定宣传。他知道做培训报名前的宣传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的。

我认同宣传是需要提前做的。我知道只有使用恰当的传播方式号召了,才能起到让更多人报名的作用。我们同时看到,选择视频录制的方式,是预计有最好的报名效果的。然后才会进一步考虑计划进行的时间线,拟待投入的人力、物力等。
【反例变正例】

这位项目负责人,遭遇过前面的失败后,他略微调整了方法。不放心,还是来咨询我关于任务承接过程中的困惑,我应用四大拷问技术帮助对方掌控计划。
对方是一位项目负责人,拟通过一次培训使学员及时参与学习、转化知识应用于工作(寻找目的)。培训活动的报名待启动。且打算用视频宣传来号召大家报名。
我问项目负责人,拍视频是为了号召大家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培训,你认为拍视频与不拍视频的区别是什么?报名人数上会有差别吗?
项目负责人:会的。肯定比不拍视频要多。我打算请3位学员讲一下。我通过视频宣传,在此次培训中,他们的收获、在工作中的应用。视频做好了,领导看见了开心,也能再给我们培训更多的支持。
我(被咨询者):你打算投入多少人力?多少经费。
项目负责人:需要请到愿意出镜、且有学习心得的学习者分享录制视频。并且由制作团队将视频做上中、英文字幕,进行美化(投入)。预计是花3天邀请学员分享、准备台词、花2天沟通内部团队的摄影师进行拍摄,再花一周时间,请内部团队编辑,校对,中英文字幕。 主要是占用内部视频组的人工一周半(2000元左右的人工费)。(找到最大效益
我(被咨询者):好的,那你是打算启动项目的了?
项目负责人:是。做。
我(被咨询者):哪些人可以做,会不会影响工作?
项目负责人:赵*、陈*、郑*,在分享时激情澎湃,也有应用于工作。我会邀请他们。他们需要花半小时左右,录制视频。我也会给分享者一些小奖品(50元内)。就感谢他们参与到拍摄中来。(确定合适的执行者
我(被咨询者):那什么时侯可以完成,重要节点是什么。
项目负责人:预计12月31日前。重要节点是:邀请学习者;视频录制前沟通要求、准备台词;视频录制后,检查效果、核对台词无大疏漏,启动编辑字幕成品环节。(确定完成时间点)

从这个故事中,大家可以看到,我通过第一步寻找目的,即“使学员及时参与学习、转化知识应用于工作”;第二步找到最大效益即“投入2000元人工费拍摄剪辑一段视频”,使鼓动更多收看视频的学员来报名。第三步确认合适的执行者,我邀请上次参加学习的人参与分享,并进行视频录制;第四步确定完成时间点,是年底12月31日。
通过以上四步骤,项目负责人终于实现真正掌控计划。使计划了然于胸。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回忆一下,你是否有类似这样的经历,在工作中,遇到一个疑难、挑战性任务,应对不当。出现情况失控、费力不讨好等状况。 请小伙伴两两分享,3分钟后,我们邀请一位伙伴来给大家做分享。

【学习者案例】

单位里的同部门员工犯了低级的工作上的失误。外发加工的工序,核对加工费,发现给客户方的价格翻了三倍。客户给到了严肃的批评,希望我们单位做出严肃对待。我得知员工犯的错误性质后,提出了批评,并给予了意见,罚款50元。

这个任务,被我的分管领导,上级批评了,认为不痛不痒,不妥当。而且相关组长、部门负责人都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存在监管失职。

A1+ 通过刚才大家反馈的例子,考虑: 寻找目的、找到最大效益(衡量任务的投入、产出),确定最合适的执行者、确定完成时间点等。如果,再来一次的话,应用以上评估步骤,是否帮助我们评估任务呢。 请大家针对刚才自己提供的案例,思考3分钟,然后,我请小伙伴来分享你的案例。

【学习者案例】

我认识到原来的团队内部对于成员犯错,所负责带领成员的上级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把犯错后,产生一定不良影响的事件责任方按照出错人、出错人上级、出错人上上级这样的序列圈进来。

即宣布“当事人扣300元,组长扣100元,部门负责人扣200元”的明确担责系统。

寻找目的:不是从惩罚的角度去让员工重视。使组长承担起辅导、带人的作用。使团队都重视有效运行规则。

找到最大意义:组长在组内起到督导作用,使员工能够在规则内按标准完成工作。 投入:应用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使成员间互相监督,实现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次次要责任的担责。

确定最合适的执行者:监督人是团队内的每一位成员,及组长、部门负责人。使团队进行责任划分。让相关责任人履行监督职责。

确定完成时间点:在发放1月份工资前,把事情处理掉。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那么,团队评估完任务的意义和完成任务可能性之后,是否就可以承接任务了呢,团队的领导者是否具备足够的领导力呢?
在现有的能力上,递进下。
无论什么样的任务,都需要团队人员的配合,必须先有团队人员愿意一齐作战。也因此,领导者必须具有有效地评价团队人员的能力。

学习目标:通过拆页分享,学员在领导力提升的路上,用6角评估(澄清),做到有效地评价(行为)团队成员。达到准确识人的目的。(界定)。

拆页二原文:

基于我的经验,当你想要有效地评价团队成员时,可以从五个角度着手:

1) 流程。这个人同时处理多项工作的能力如何?他能快速筛选工作,分辨工作事项的优先级吗?这个人会不会拟订工作计划,并且遵守大家商定好的时间表?
2) 问题分析。这个人的分析能力怎么样?他的专业能力是什么?你需要为他提供多少指导和修正?
3) 意愿和态度。这个人会主动完成那些“分外之事”吗?这个人的学习欲望有多强烈?
4) 合作心态。这个人是否成熟?他对团队和客户产生正面影响吗?
5) 过去的表现。这个人有过重大过失吗?他能快速进步吗?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你在团队活动中,是否可以有效评估团队成员,促使团队成员完成指定任务。通过拆页技能学习,领导者评估团队成员后,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使团队成员在善长的位置上发挥作用。

HOW
1.多线思维(同时处理多项工作的能力):即多线型的工作风格,与是单线型有个区分。可以单线型完成任务,一般任务完成井然有序,无差错,但肯定是做完一个,关闭一个。可以多线型完成任务的,一般任务可以交叉并行。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在麦肯锡的团队中,更看重多线型的工作风格。
2.分析并独立解决问题:即独立完成任务能力。
3.意愿和态度:积极性服从性
积极性:就是积极地通过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来完成任务,
服从性即对上级指派的任务,没有提出反对意见。遵从指派。
我们可以从积极性、服从性两方面来评估意愿和态度。【细化行动步骤】
4.合作心态:他对团队和客户能否产生正面影响,即人际、沟通能力。
5.过去表现:这个人是否有重大过失,他能否快速进步等方面进行评估。表里如一,即承认错误,并勇于改进。

在一次单位内组织技能考试现场,我做为培训负责人。请团队中的新来的同事(小李)和我一起负责一场考场监考。在邀请她进入此活动之前,我形成以下评估:
1、 多线思维 这位同事虽然入职不到半年,做为应届大学生,工作积极。同时指派的多项任务,均可实现交付。体现她具有多线思维,多任务并行的能力。
2、 分析并独立解决问题:当她在一项与隔级上司沟通中,发现沟通不畅,会参与分析存在隔级汇报的原因,申请调整了岗位和直接汇报对象。体现她具备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积极性 她通过独立承接任务,表现出渴望独当一面。(意愿态度);从积极性来解释, 比如一次应届生与老板面对面的活动,她独立带领部门新同事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开展中遇到诸如订购宣传物料等未知事宜,会向同事请教。
4、 服从性 在新的汇报关系的团队里面,她遵从工作指派。
5、 合作心态 对于当下的能力会略显不自信,面向多个管理层级的活动可以有序开展。也能在活动中起到推动的作用。因此评估具备合作心态。
6、 过去表现 过去未有重大错误发生(过去表现)。且发现错误,勇于改进。因此评估此人过去表现良好。
通过与去年入职的大学生(小王)进行比较,形成了以下的评估对比。认为小李的岗位特质更加优于小王。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问,这些评估结果是否可以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的呢?也可以,但是作为这个团队成员的上级,必须要有一个亲自验证的过程。

【Where】那么这个评估团队人员的机制,可以派上什么用场呢。
比方是一个杂志社编辑的岗位,那么这个岗位不强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调团队协作,使不同版块的撰写者都耕耘不辍,每个人都尽到职责,并施力、关照其他人,使杂志按月出版。比方是一个供应链管理部门,外部沟通对象多,需要推进多个部门做协同的岗位,那么这个岗位就需要具备“对团队、客户就容易产生正面影响”的岗位特质。因不同岗位的差异性,我们需要让评估对象具备符合岗位资质的特质。把评估对象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我们刚刚学了用“六角评估”的方法。现在我们来做一次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一位项目负责人,挑选了一位成员A,使他做为项目成员,协同大家一起为“营销文案技能比武”项目,担任文案评比场地设计、宣传墙布置的职责。项目成员A在宣传墙布置时,出现了预定材料不能实现固定在墙面的结果。A未及时予以解决。比武进行到登记分数阶段,场地中有观看的人员对分数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并且询问了A。A回答:“能有真正的公平吗”,反而冷哼了一声。后来得知是因为刚才一轮中记分的同事未及时公示分数,导致显示 滞后。项目负责人、和他们的上级借由以上,对A进行评估、反馈。

给大家用3分钟的准备时间,我待会儿请其中一组的“一位”项目负责人、“一位”王领导(即项目负责人的上级),大家一起听下,他们是如何应用“六角评估”的。此场景只是针对A的一次表现。在运用六角评估时, 可以不仅限于此场景的评估内容。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1(演王领导):我们的成员A,最近我看他在技能比武的事情中,做得有些不妥当。
学习者2(演项目负责人):领导你看看,项目成员A,表现得怎么样呢?
学习者1(演王领导):我怎么觉得他在完成两件事情的时侯,出现了问题呢,也没有好好的去解决。我觉得的他的多线思维不咋的。
学习者2(演项目负责人):多线思维不行。当他处理宣传墙时没有独立解决。然后在比赛计分的另一场合,出现了消极情绪。还有点对抗的意识,好像独立、配合意识不够喔。『多线思维、独立解决问题、合作心态』
学习者1(演王领导):他不能好好的解决问题,和别人吵架、去找碴去了。
学习者2(演项目负责人):那积极性呢?我倒觉得,他处理问题的方式可能不太对,但他是勇敢的站出来的。

学习者1(演王领导):结合他过去的表现,我还是看在眼里的。但是对他在团队里的运作时,发现沟通、表达能力还不太行。所以单个的素质还是可以的。团队合作方面有欠缺。需要锻炼。『过去表现、积极性』
学习者2(演项目负责人):我觉得做为实习生,他能够站在台上,整个任务能够一条线理下来,态度还是可以的。不过有好几个地方处理的不妥当,这些方面要好好带带他。『服从性』

学习者1(演王领导):当下看来他还不是很合适做独当一面的工作,是否需要配一个师傅,来带他一下。这次让他先学习。下次再看是否可以独当一面。
A2

(设定情境)在接下来的2周之内的,你来到办公桌前,回忆前之前学到的“6角评估”的方法,你会把方法应用在评估新领导、新同事、新邻居、甚至是一起拼车的车友身上吗?比如和新领导一起用餐、新同事一起完成任务、与新邻居一起坐电梯、与车友开长途车回家。以方便我们在领导那里申请到工作资源、与新 同事一起切磋工作方法,与新邻居一起讨论小区治理政策、与车友结成长期拼车关系等。当然,也可以是你想到的其他情景。

(催化行动)请你将设想的这个情景加工成具体的例子,想一想今后你可以在该情景下,对人物进行一些评估吗?可以使你有更精准评估吗?请在小组内分享你的应用。

我们可以再来看一下,今天所学的评估方法:
1、 多线思维
2、 独立解决问题
3、积极
4、服从
5、合作心态
6、过去表现

【学习者案例】
单位里计划下周举行年会。年会策划、主持的工作,由我和新进的员工一起完成。
在过程中,年会有流程制度、物料采购等事宜,需要去安排人和事的方面。
①多线思维:因为没有年会主持经验,没有办法得到体现。
②独立解决问题方面:在知道了方法之后,她可以解决。采购物料方面,她会有感觉困难。
③积极性方面:她是根据兴趣,对感兴趣的事情表现很积极。但是对于主持这个事情,会感到恐惧。主要感觉掌控感低。那主持方面,因为我有相当经验,是可以完成这个角色的。
④服从 :在她能力范围之内,她的服从是很好的,这个评估项可以拿高分。
⑤合作心态:是比较OK的
⑥过去表现:会尽可能地去完成这个事情的心态来做事。
【回应与反馈】
我:所以我们是希望通过这个评估,判断新来的同事,能否成为一起完成任务的合作伙伴是吗?

学习者:我是希望通过评估,能识别同事的能力特点,通过能力互补,完成工作任务。

【强有力的结语】
今天我们通过“四大拷问”实现快速评估疑难、挑战性任务;并通过学习“6角评估”方法使我们评估团队成员,更进一步促进承接任务后,团队成员有意愿、有能力一起完成任务。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大家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见招拆招、打怪升级。

感谢大家参加此次读书活动,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我们一起拆书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