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好,我叫钟佩萦 ,居住在广州南沙区
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吧:
1.有2娃的宝妈,爱看育儿书籍
2.9年淘宝店主,
3.拆书家。
总之我就是一位即想家庭幸福,又想有份自由收入,还想要个人不断成长的平凡人。今天我要拆解的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的习惯。
【FAB图书介绍】
F(特征)今天要拆解的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作者是史蒂芬.柯维是美国的管理思想家、人类潜能导师。他提出的7个习惯能打开人们自我“改变之门”并让我们获得真正的独立与成功。
A (优势)这本书非常畅销,经常在各大公众号,短视频等等平台上看到,也有很多成功人士和各类大v推荐,本书的应用实操性非常高,明确每个习惯都有对应行动建议和付诸行动的自查表,让我们在学以致用中更有标准和方向。
B(利益) 你平时有没有听起来很有道理的事情,但想要执行起来确如此之难?有些鸡汤大道理,却无法落地。这本书将能颠覆你的认知,升级你的思维,让你用最少的时间了解高效能人士持续成功的秘诀,让你的努力价值最大化,让你在行动上也有抓手可以实操 落地。
如果你也想通过养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突破人生,可以尝试一下,好好读读这本书.....
【学习目标】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辨别出什么是关注圈,什么是影响圈,学会把时间精力放在影响圈,多使用积极的语言回应,使用这个方法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R片段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 of Concern),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见图3-3)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Circle of Influence,见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插图]一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
我们今天会学习2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关注圈,自己有兴趣关注的事
第二个概念是影响圈,在关注圈内,自己可以掌控的事。
我们都知道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你有选择的自由,而这个片段
提供了一个识别关注圈和影响圈,把焦点放在影响圈里面,再做出自由选择,这就是变成积极主动的人使用的一个方法。
why:
使用把焦点放在影响圈内的方法,可以避免变成消极被动的人或者固定思维的人。可以让我们的变成拥有成长性思维的积极主动的人。
【不那么做的坏处】:
如果自己的精力焦点都在关注圈而不是影响圈内的话,那些都是自己无法掌控的事,会慢慢消耗自己的时间精力,可是又无能为力去改变,焦虑和消极的情绪就会慢慢滋生。人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变得被动消极。
how:
1.识别关注圈。
可以用一句话识别“这件事值得我关注吗”
可以罗列出在哪些事情上花费的时间多,关注了一些什么事情。反问自己“这件事值得我关注吗”
把值得关注的事情,放入关注圈里面。
2.区分影响圈。
可以用一句话区分“哪些事我能掌控的”
把关注圈里面的事,把自己可以掌控的划入影响圈,不能掌控的放入关注圈。
3.采取积极的行动。
可以使用积极的语言回应:比如我可以,我能,我愿意等等积极的语言。
【我的反例】
前2周公布广州这学期不再恢复线下教学的时候,再加上学校公布29号就考试放寒假的时候,我有几天时常在抱怨,因为女儿一直在家上网课,儿子一直无法上幼儿园,每天都在家吵着姐姐或者妈妈跟他玩,我想着我那刚起步的网店因为我没有时间打理,这下得夭折了,总之导致我是心烦意乱。
【如何反面案例变正面案例】
如果用关注影响圈的方法,应该怎么变成积极主动的行动呢?
1.识别关注圈。上网课和超长寒假这个问题是我无法忽略,必须列入关注圈的事。
2.区分影响圈。虽然加长版寒假是我无法控制的,但是高效还是低效度过,是我可以直接掌控的,
3.采取积极行动。我把我的需求,孩子的需求和他们需要做的事,全部打印出来做了一个计划表。
总之把计划表列出来后,整个人就像从抱怨那个坑里找到抓手爬出来了一样。真的觉得找到一种积极的力量。甚至觉得好好利用这个寒假,这是孩子们弯道超车的机会,虽然我还是必须牺牲自己的一些事,但是心态完全不一样了。
【预防异议】
虽然知道这个方法,但是还经常在无意识就开始使用消极语言,或者不知不觉就把时间浪费在关注圈里面。
其实知道不代表能做到,但是首先必须得先知道,才能有觉醒。哪怕事后才发现自己又掉入消极的坑里面了,能觉察出来也是一种进步,就像锻炼肌肉一样,得慢慢锻炼才能有进步,才能形成习惯。
where
适合使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如果是别人的事,就无法用这个方法形成习惯。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
大家设想一下,现在拿出便签 我们把最近一周或一个月内要做的事情或者可能会发生的事列出一份清单。
比如疫情放开导致大部分人都阳了,待在家里,这段时间你打算做一些什么事情呢,或者这段时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注意,我们暂时不需要讨论利用以上方法解决问题,只需要把未来一个月或一周内可能会要做的事情列出来即可。
我们先2人一组,分组讨论。时间是5分钟。
【学习者案例】
吴老师分享:
因为我们是做职业生涯培训课程的,最近疫情导致很多线下课程都无法上课了,未来多出来的时间,我就比较焦虑,我列出了2个我打算要做的事
第一:休息
第二:去线上报一些培训活动
这就是我最近要花时间精力去做的事。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
小伙伴们刚刚列出了一些最近要去做的事件清单,如果运用刚刚学习的关注影响圈的方法:
1.识别关注圈。
2.区分影响圈。
3.采取积极的行动。
我们对照自己刚刚列出的清单,用这个方法,找出哪些是在关注圈,哪些是在影响圈里面,我们应该采取怎么样的积极行动呢?
我们先用两分钟时间思考一下,等下找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
吴老师分享:
我刚刚列出了2件事
第一件事是休息:
如果感染了病毒,导致我无法有精力工作,必须休息的话,通过识别这是我无法改变的事,这就是在我关注圈,但又不在我影响圈,但是我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比如在休息的时候学会冥想,而不是消极的去抱怨。
第二件事是报线上培训活动:
通过识别这是在我关注圈,也在我影响圈内的事,我可以采取积极的行动,根据优先级先去筛选一些对自己有用的活动,结合读相关的书籍,还可以利于这些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
【结束语】
再次感谢小伙伴的精彩分享。最后,让我们总结一下今天拆书的成果: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辨别出什么是关注圈,什么是影响圈,学会把时间精力放在影响圈,多使用积极的语言回应,使用这个方法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