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思考,快与慢》 所属活动: 三书同拆-申活分舵线上过级拆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提升我们的认知

开场:

大家好,我叫李文臣,大家可以叫我成子。
我是一名IT从业者,主要从事开发和数据分析,同时我也是传统养生功法的学习者,我现在在练八部金刚功.

我是刚加入申活分舵的“新人”。
来到拆书帮,我结识更多的朋友交流学习,提高自己学习能力,并努力成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P4 摘自《思考,快与慢》第一部分第一章 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
近几十年来,许多心理学家对人的两种思维模式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这两种思维模式是由一张愤怒女性的照片和一道乘法题所引发的,他们还指出了两种模式的许多特征。这里我且采用由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Stanovich)和理查德·韦斯特(Richard West)率先提出的术语,用以说明大脑中的两套系统,即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来观察在自动模式下的大脑活动,请看这个图片:

当我们审视这个图片的时候,我们可以确定且迅速的判断这位年轻女性外貌特征和知道她正在生气。这种活动是无意识的,且毫不费力。这就是快思考。
现在请看下面的问题:
17 X 24=?
你能立刻知道这是一道乘法题,你没办法立即得到答案,可能你要花费一些时间和脑力。你或许会和在考试中一样,拿出笔纸才算出答案。按部就班的运行过程就是慢思考。这个计算过程是脑力工作,需要刻意、努力并且有序地进行——这是慢思考的一个特征。
慢思考就是系统1,快思考就是系统2。
系统1是快速的,不费脑力的,本能的。系统2是慢的,费脑力的,需要转移注意力到复杂的运算上来。从自然进化理论来看,在原始丛林中我们系统1更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系统1也是环境的选择结果。系统2是对系统1的补充,是系统1的延伸。
当我们醒着时,系统1和系统2都处于活跃状态,系统1是自主运行的,而系统2则通常是处于放松状态,系统1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信息。当系统1遇到困难或者麻烦时,系统2会接手出马,开始集中注意力解决事情。
基于直觉、感性的系统1是我们大脑的主角,而基于理性和逻辑推理的系统2是大脑的辅助角色。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关联经验

我讲一个和我女朋友在一起的经历,一天晚上,我在上网。发现女朋友没什么预兆的早早的上床睡觉。我直觉感觉不对。我猜想是不是我在家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现在不想理我。我小心的问女朋友,怎么这么早睡了,希望得到答案。但女朋友默不作声,一个人不知道在干嘛。我提高嗓音近一步问。女朋友回答说嗓子不舒服。得到回答后我就没那么紧张了。
这个过程中,系统1发现女朋友没什么预兆的早早的睡了,感觉是觉得这有问题。然后系统2接手,自己猜想询问。
这是我的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整个过程的持续时间并不长。有研究表明,我们大脑每5秒左右就会做一次决策。大部分都是系统1。但系统1遇到困难或者麻烦时,就会让系统2接手。

[A2]:激活经验

生活中会有一些固有认知,这些是和自己的想法和经历有关。我以前亲戚朋友想给我介绍买房,但我对这类事情直觉想到买房需要钱。所以亲戚朋友想介绍,我会礼貌的回应拒绝。现在看来是我唐突了,应该听他讲完再做反馈。直觉并不能代替自己生活的全部。我们有时候面对这类的问题要多思考,在做出决策。我在过一周就回家,家里有个同学要介绍我买房,我准备不用系统1的方式直接回绝对方的介绍,而是用系统2慢思考,我打算这样做:问清楚了解房子的位置,大小和周边的情况;有没有什么政策;分析买房子的利弊;听听亲戚同学的建议;最后做出反馈买不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