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人际关系篇)》 所属活动: 【拆书帮宇宙中心分舵NO.454】要事第一+升级自控力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要事第一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晚上好,我是李嘉璇,在北京土生土长,曾经在互联网公司工作15年,工作内容基本与互联网广告运营相关,去年年底集齐BAT(百度,阿里,腾讯)就退出互联网江湖,跨入抗衰老领域自主创业。很开心今年7月份正式加入宇宙中心分舵,作为一个新手拆书家,愿意和分舵的小伙伴们一起精进成长。

【书籍简介】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片段来自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F:《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全球知名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的企业管理著作,该书讲述了品行修养,为人处事的技巧。高效能人士中的七个习惯是个整体,相辅相成,是一个人“从依赖到独立,又从独立到互赖”的心灵成长历程。

A: 此书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类书籍”,在全球70个国家以32种语言畅销发行出版30年,可以说是商界、管理界最著名的教材之一,影响了数以万计的政治家、企业家、以及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稳居各大书店最畅销书籍排行榜。
这本书与同类管理类书籍相比,强调了两个重要的关键词,一个是「效能」,一个是「习惯」,书中不仅阐述了正确的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更提供了详细可操作的方法和工具,这七个习惯,也可以说是提升我们人生效率的最重要的原则。

B1:有时候我们总会感慨,为什么别人能够进步飞速,而自己总是原地踏步,或者是觉得生活没有目标和方向,整天浑浑噩噩。这本书就帮我们总结出那些高效能人士最核心的七个行为习惯,从个人确立目标,进行个人修炼,实现“个人领域成功”。到通过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等,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实现“公众领域的成功”,可以说适合每一个对现状不满意,想要突破和成长的个人和团队。

B2: 对于时间管理大家都不陌生,但也经常会觉得每天周而复始的忙碌,做事效率却很低,想做的事情做的不理想或者完全没有做,久而久之,就容易焦虑茫然甚至EMO。今天我们所分享的内容来自于这本书的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这个原则可以让我们对时间、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管理,出一个脚印的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

【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线上拆书分享,希望能让大家在繁忙的生活和工作中,找到现阶段“重要的事”,并根据4个步骤制定具体的“行动周计划”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105

虽然我的工作主要是教授高效率的原则性问题,一般不讲授具体的实施计划,但我认为,如果能够以原则为基础,以第二类事物为生活中心,对一个星期内的事务进行具体安排,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原则及其巨大潜能。
以第二类事物为中心的日程安排,需要以下四个关键步骤:

确认角色 第一步就是写出你自己的关键角色,作为一个个体,你有属于自己的各种角色,你可以先写下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然后再写下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列举自己想要了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一些事情。你不必想得太复杂,只要考虑自己下一周的角色和任务,记下这七天时间里需要专注的领域即可。
选择目标 第二步就是思考下一个周计划中每一任务栏下你最想做的一两件要事,作为你选定的目标 这些目标中一定要有几个第二类事务,最好让这些短期目与使命宣言中的长期目标相关联。即使你还没有撰写个人使命言,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每个角色中哪些事情是比较要的,并为每个角色确立一或两个目标。
安排进度 第三步是为每一项目标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如果你的目标是起草自己的个人使命宣言,那就不妨在星期天安排两个小时专门做这件事情。通常星期天是进行个人思考和制订个人成长计划的理想时间,因为这时候你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反省,寻求灵感,并根据各项原则和价值观来审视自己的生活。
确认角色并制定目标后,你就可以把每项任务分配到一个星期中某个具体的日子去做了。或者将它列为一项重要活动,或者列为一个特别约会。
每日调整 使用这种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的周计划以后,你就会发现原来的每日计划变成了每日调整,即根据突发事件,人际关系的意外发展及崭新机会对每天的要务安排进行适当调整,当你每天早晨审视自己一天的日程安排的时候,你会看到由于内心的平衡,自己已经为角色的目标和进行了合适的优先排序,这种日常安排是灵活的,是右脑运作的结果,是建立在自己对个人使命的认知的基础上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开始拆解片段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小视频(播放“重要的事”小视频)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片段来自于7个好习惯的第3个习惯——要事第一

顾名思义,就是优先去做重要的事,那到底什么才是重要的事呢?我给家里交电费是么?处理一个公司客户投诉?在家刷剧刷视频?

[反例]我先来给大家分享个我自己的例子,对于直播这件事,我一直觉得作为一个自主创业的人,非常需要通过互联网去传播很多的信息,并且要打造个人的IP。但之前我习惯用清单的方式,列一列最近要做的事。到最后总被各种各样的琐事占用了时间,计划也赶不上变化,直播的事情就一拖再拖,不了了之。有时看到别人直播,就会有些懊恼和自责,这明明是我从去年就应该开始做了事情,却到现在都一直没有开始。

[通常行为+不这样做的坏处]

很多人都知道的时间管理四象限,也懂得应该先做重要的事,但还是习惯先处理紧急的事情和琐碎的事情,觉得这些都处理好了,才能理清思绪静下心来认真开始做重要的事。紧急的事情迫在眉睫,不得不处理,这样的事情多了就感觉每天就是在扑火,而且临时抱佛脚又很容易忙中出错,影响最终结果。琐事又怎么也忙不完,每天疲于奔命,只能借助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逃避现实,放松自己。把大多时间花在不重要的琐碎事情上,就会觉得忙活了半天似乎什么都没干,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还总说“我没时间”。

所以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其实就是重要且不紧急的第二象限,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因为没有迫在眉睫,所以总是避重就轻,无限拖延,我们常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平时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去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拖来拖去,到最后就会把事情发展成紧急重要的事情。

[WHAT+HOW+正例]

这里的“要事”指的是重要不紧急,是在中长期能够显现效果的但短期看起来不紧急也似乎没有什么成果的事,比如:健身读书,考前一个月的复习,给家人的陪伴等。我们平时需要安排好足够的时间去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懂得要是第一的观念,那我们最需要去做的就是付出行动,先从自我管理开始。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四个关键步骤,对重要的事情进行周计划。

在学习了这个方法以后,我12月初给自己定了一周的计划,把直播这个重要任务加入到其中。

1.确认角色——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可以是负责督促孩子学习的妈妈,可以是项目负责人,也可以是活动组织者。拿我自己来说,我就有如下角色。

2.选择目标——接下来的一周,每一个角色的任务里最想做的一两件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最好是可以跟中长期目标相结合。

3.安排进度——为选好的每件要事安排具体的时间。根据自己日常的时间规律,尽量安排在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的时间段。首先列出每天三件重要的事情,然后细分小时粒度,安排这些重要事情的具体时间段。

4.每日调整——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要进行调整。可以每天早晨再把当天的日程安排下,有一个核心思路就是,还是要在这周内来既定的任务完成。比如12月5日的录制小视频,因为团队的临时电话会,从11点调整到了14点。

以上是我们要事第一周计划,除此以外,建议等这个星期结束的时候再进行一次复盘。回顾一下各个角色下这周的任务是否都有完成。为下一周计划做准备。

我们今天分享的主要是针对于个人管理,如果是运用到团队领域的话,还涉及到任务的分配以及授权。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从这本书里面去看更多的方法,我们今天在这里就不展开来讲。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请大家想一想,有什么事情是能够让你的个人生活或者工作有所改观,比如家庭关系、身体健康、工作效率等,但是你一直没有去做的?(尤其是那种是你长时间觉得应该做,但是一直没有开始或坚持了不久,就会在内心非常的纠结,甚至会有自责的情绪) 当时你是用什么方式计划的,之后又是什么原因没有完成?

A1+:对于刚才想到的那些重要的事情,如何用今天学到的4个步骤制定一个周计划?立刻就开始“要事第一”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员——杰瑞姐姐:

重要的事情:一直觉得健身(瑜伽 冥想 八段锦)是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的事,目前除了瑜伽跟着老师可以一周坚持五天,冥想和八段锦都没有坚持,找不到合适的时间,也怕自己练练不好走火入魔。平时也有安排在日程里,但是到时间就胡思乱想,就没有执行。

1.确认角色——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2.选择目标——坚持健身(瑜伽 冥想 八段锦)

3.安排进度——每日要务都有健身,希望形成一个习惯。工作日安排在8:00-9:00

4.每日调整——孩子周末去培训班,有可能需要调整。调整到晚上8:00

反馈:每日调整一般是突发事件,如果是比较有规律的,建议避开这些时间,安排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总结】

同样公平的没人每天24小时,有人进步神速,有人原地踏步,有人可以遇到更好的自己,有人却日迷茫焦虑。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是否能够每天花时间在中长期有价值的重要的事情上。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分享学习,能够立刻行动,做好下周的“要事”执行计划。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下周重要任务,安排好具体的日期和时间去做,并根据时间情况,每天早晨对当日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养成“要事第一”的好习惯,我们就在“个人成功”上跨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