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学习者能理解“由上向下法"的思路,在遇到重要的事件时,可以运用这个思路进行思考,做出预防解决方案。 开场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牛人,工作中什么问题到他的手里,总是很快就能就能理清脉络,并给出解决方案。大家羡慕不羡慕呢?是不是也想拥有这样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麦肯锡问题分析和解决技巧》这本书就能帮大家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为什么这本书有这么大的魔力呢?
F 这本书的作者高杉尚孝是美国沃顿商学院的MBA,在麦肯锡工作很多年,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编写的这本书完整的将麦肯锡在工作中所应用的思考方法和经验系统的整理出来,有着高度的可靠性和实战性。
A 这本书的最大优势就是脉络特别清晰,容易理解。通过将常见问题的类型分类,再给出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提供了在复杂环境下问题的变化的解决思路,并提供了大量生活和工作中案例帮助读者理解。
B 通过学习这一本书,你们就对于在工作和生活中所碰到的绝大多数问题,找到一个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只要去不断实践,你们会迅速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以及影响力,在工作中得到晋升的机会,在生活中做到轻松、幸福。
WHY 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解决防范性潜在问题的方法呢?举个例子,开车的人都知道,汽车开到一定里程的时候,轮胎的胎纹就会磨损,轮胎就要马上更换,如果不及时更换,那么就有可能发生爆胎,发生事故,轻则抛锚,重则有生命危险。轮胎定时更换,是行业根据经验已经形成的一种风险管理的方法了。但我们工作中和生活中有很多类似防范潜在型问题,找出它,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不容易,必须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论。
HOW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拆页中介绍了一种方法,由下而上法。这个方法有四个步骤:
第一:我们需要从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细心觉察,挖掘出必须注意存在潜在风险的事件。
第二:在找到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事件后,去假设这个事件的风险爆发后,会产生什么我们不希望的不良后果。
第三:分析如何产生这种不良状态,诱因是什么?制定预防方案,排除控制的诱因。
第四:假设不良状态还是发生了,预先做好我们的应对策略。
What 举个例子,大家经常会用PPT做工作上的报告演示,有时候不是用自己的电脑,需要将PPT拷出来,去公共电脑上演示。但会存在一种风险,两个电脑的office版本不同,导致PPT的字体不兼容,播放出来的PPT字体缺失,文字顺序被打乱,根本无法正常观看。
我就遇到一次类似的例子,一次开会,作报告时需要使用公用电脑PPT演示,但放映时发现PPT根本没法看,我精心准备的字体,根本没法播放,让我尴尬不已。
通过学习今天拆页中的方法,这种状况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我可以预先察觉,可能现场的电脑没有我使用的字体,因而通过PPT嵌入字体保存的方法,防止现场演示PPT字体无法正常播放的糗事发生。
预防异议:OK,讲了那么多?你们是不是觉得道理很简单,似乎我们之前都知道啊,不就是那句话“防患于未然啊”,你们说的都对,我也是这么想的。但后来读完了这本书,我才发现似乎道理很简单,但真要行动去很难啊。防患于未然,有两个关键点:防和患。关键是我们平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潜在的隐患,那么就谈不上相应的应对策略了。另外一些情况下,我们知道患在哪里,但防的成本太高,我们无法去承受。那么,你们如何使用以上的方法呢?我的理解是:细致观察,评估后果,做好应对。你们需要有意识的细心觉察那些一旦发生,损失自己无法承受的事情,即使时费力我们也要防患于未然。
A 2 分布催化1 2分钟
大家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中有没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物件,也许它是你存在在电脑中的重要文档、也许它是你再手机中好久没有整理的照片、也许是想去购买健康保险但迟迟没有行动等等。现在一切都是正常的,文档在电脑中、手机也好好的,自己的身体也是健健康康的,但是….如果有一天…不好的情况出现了,这个结果是什么?你能接受么? 写在便签上。
A 2 分布催化 2 7分钟
请大家分组讨论,刚才写下来对自己非常重要,而且一旦出现状况,自己完全难以接受的事情。
大家已经写好了,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给自己制定一个A2行动方案。
第一步,确认这件事。
第二步,假设一旦问题爆发,事情的不良后果是什么?
第三步,想一想会有什么因素,会导致事情变坏,并尝试制定方案来排除这些诱因。
第四步,在考虑下,如果这个最坏的结果还是出现了,我们可以准备些什么样的应对方案。
我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现场分享案列: 寇敏,她是HR经理,在招聘的时候,有时候候选人经常会爽约,以前会有PlanB 。但有时并不能解决问题。在学到今天的方法后,对于重要的招聘当中,一旦面试者爽约,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会考虑所有的导致面试人员无法到场的诱因,针对所有的诱因,一一给出解决方案,排除这些诱因。并且做好PlanC,PlanD考虑到一旦坏的结果发生,可以做的应对方案。
结语:今天分享的方法,可能大家有意无意都会有些概念,但是平时似乎并不是特别重视,希望通过我今天的讲解,在未来能更好的运用此方法,避免出现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