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尧贤(P力)
尧是尧舜的尧,贤是贤能的贤
家人希望我象尧舜一样的贤能
大家可以叫我尧贤,但是不要叫我摇钱树
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我自己。
第1个标签:信息工程师,我大学与研究所读信息工程。
第2个标签:终身学习者,每天学习,觉得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第3个标签:图卡师,每天会用PPT制作学习笔记,分享给朋友。
接下来我要介绍拆书与拆书帮。
拆书法是一种学习方法论,
这方法以自己为中心的学习,又称为成人学习,
强调提升能力、解决问题,
所学知识要关联到自己经验,
并且规划具体的运用场景
拆书法有两种,一种应用在个人,另一种应用在组织。
个人方面的学习法,称为“便签读书法”
他的好处是阅读一本书,可以达到参加培训的效果。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用来阅读实用类的书
方法是这样的,
针对想要解决的问题,在书里面某个段落找到答案。
阅读完,写三张笔记
1.第一张称为I便签,
用自己话,重新描述知识
2.第二张称为A1便签,
描述这个知识与我过去经验有什麽相关,
可以是成功经验或失败经验
3.第三张称为A2便签,
这个知识未来我要如何运用,描述自己未来的目标和行动
应用在组织方面的学习法,称为“现场学习法”或“RIA现场学习法”
由拆书家,也就是分享者,将实用类图书的知识,加工成一个培训课程
课程流程依序分为RIA三个部分:
R,Reading,请学习者阅读书中的一段文章
I,Interpretation,由分享者进行讲解与引导
A,Appropriation,由分享者帮助学习者内化知识变成能力
拆书帮,是由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所组成的社群
是非营利组织,也是青年自组织
表现为拆书帮分舵
拆书帮的使命是
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释放拆书家能量
接下来,请大家花两分锺,阅读书中的一个段落,看完之后,请大家抬头看我一下
主题,如何面对恐惧
出自于古典老师《拆掉思维里的墙》P104-P105
做一个恐惧保险箱
恐惧其实不是坏事情,它是我们从祖先的潜意识那里获得的记忆。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里,他们需要这此危机意识来保护自己:在远古,一个对冬天有担忧的山顶洞人父亲,会收集更多的过冬食物;一个对经济有担忧的母亲,会积蓄更多的财务。恐惧在那个时候是必需的,也是有益的。
所以,我们的天性会对恐惧的事情念念不忘,以至被它奴役,阻碍了很多的可能性。
一个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这种本能,那就是给自己一个恐惧保险箱。
2008年,我在"5.12"汶川地震发生的四川灾区认识了学习专家宋少卫,我们曾一起帮助东汽中学高三的学生做心理康复。当时,他们的书被埋在废墟里,他们朋友和家人的死讯不时地传来,他们还要面对一个月后的高考,而这个成绩会决定他们十年苦读的结果,成为决定他们命运的方式!
总之,这群孩子充满了恐惧,“如果再来地震会怎麽样?”“如果高考考不好怎麽办?”“如果医院里的同学去世怎麽办?”“如果家里的房子没有了怎麽办?”
此时,少卫用了一个有效的工具一一恐惧保险箱,来帮助他们,你也可以试试这个游戏。
- 把最恐惧的事情仔细写在一张纸上,至少要写10条,而且要尽可能的详细,要做到挖空心思也想不出来更多为止!
- 找一个信任的人,或者一个很安全的地方,做你的恐惧保险箱。把这张纸叠好放到里面,确保没有其他人知道。
- 告诉自己,我担心的事情有可能发生,但是我要去做自己的事情,所以我要先把恐惧安全地存在这里!等做完自己的事情以后,我会回来取走我的恐惧。
- 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心里舒服很多,然后大胆地去做自己的事情吧!
- 回到你的保险箱存放地,看看有多少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又有多少没有发生。
后来,我和很多重要人物谈话之前都会先做这个游戏,这让我释然很多。因为我曾担心的那些事情,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
大家都看完了,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理解。
#what
这本书介绍一个工具,名字是恐惧保险箱
当我们面对恐惧的事情,可以用这个工具,
来帮助我们事前好好准备、事中调整心态、事后查看。
#why
一般人面对恐惧的事情都会想要逃避,或是骗自己说我没兴趣,而不承认是自己不擅长。
对于恐惧的事情,如果我们一直逃避的话,未来会少了很多可能性
如果使用这个工具,则可以让我们有勇气去做我们恐惧的事情,跨出第一步,生活会更多采多姿
#how
这个工具,一共有五个步骤,
第一步,把最恐惧的事情仔细写在纸上,至少写10条,
写得越详细越好,直到你写不出来为止。
第二步,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或者是信任的人,当作是恐惧保险箱,把刚刚写的纸放进去,确保没有其他人知道。
第三步,告诉自己这些担心的事情可能会发生,但是我现在有事情要去做,我先把恐惧锁在保险箱里面,等我事情办完再回来拿。
第四步,这时候,我们心情就会舒服多了,可以大胆去做了。
第五步,回到保险箱存放地,看看发生多少当初担心的事情,哪些事情发生?哪些事情没有发生。
作者告诉我们,我们担心的事情通常不会发生。
#where
这个用来面对恐惧的工具,
有一个使用前提,那就是要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来写下恐惧的事情。
如果是临时要上场面对恐惧,那就不适合了。
【A1】
接下来要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因为恐惧而放弃加薪的机会,事后有点后悔。
第一份工作是在科技业写程序,快要满四年的时候,有一个已经离职的前同事,向他们的主管推荐我,想挖角我去他们公司,那个同事对我说,他说我写的程序,让人一看就懂,根本不用看说明文档。我很得意的回答我们产品线的程序,我整个都改写过了。
我就去面试,对方主管很欣赏我,开了很好的薪水给我,但是我很害怕去了之后,表现让对方失望,怕无法满足对方的期待,所以就放弃了这一次的跳槽机会。
这家公司在2022年是台湾第3大的IC设计公司,也是全球第8大的IC设计公司。
【A2】
又快要农历过年了,
每年这时候,都会有亲戚来拜访我们家
我是个不善于聊天的人
平常下班後我可以在家休息,不用和人说话
但是如果有亲戚来我们家,我就非招待不可了
今年农历过年我有一个目标
和亲戚们聊天的时候,我要主动和每位亲戚聊天
而不是被动地回答他们的问题
连续假期的第一天,
我打算使用这个工具,
第一步,找一张纸,写下我恐惧和亲戚聊天,我担心会发生什麽事情,至少写10条,写得越详细越好,直到写不出来为止。
第二步,我会把第一步写的那张纸,用手机拍照,把手机当成恐惧保险箱,因为放在手机里面很安全,不用担心会被别人看到。
第三步,我会告诉自己,这些担心的事情可能会发生,但是我现在有事情要去做,我先把恐惧锁在手机里面,等我办完事情再回来拿。
第四步,这时候,我的心情就会舒服多了,可以大胆去做了。
第五步,办完事情,打开恐惧保险箱,看看当初担心的事情,多少事情发生?哪些事情有发生?哪些事情没有发生。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