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1.陷入痛苦情绪的解决办法 2.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3.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4.非暴力沟通如何表达感激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当我们陷入痛苦情绪而无法倾听他人时的解决办法

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开展今天拆书旅程。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来自龙城分舵的李枘澹。我的名字比较生僻:枘,是木字旁一个内,义为楔入,深耕的意思;澹,是三点水加詹天佑的詹,这个字是多音字,在名字里念dan,四声,喻义恬静、安然。

我的三个标签:

1、资深HR:我有着近二十年民、外企HR工作经验,可以在HR方面与大家进行经验交流

2、15岁孩子的妈妈:我也是一名准中考生妈妈,女儿可以说是一路由我照顾陪伴长大。她将在2023年6月份进入中考考场。在育儿的路上,我可以陪伴、倾听、分享、共勉

3、新手拆书家:我还是一名刚刚踏上“拆为已用”征程的准萌新。

【介绍拆书法和拆书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读了一辈子书,却过不好这一生”。不管读多少书,我还是那个我,没有因为读书而改变,感觉我与读书这件事两者之间好像被割裂开来一样。那么,怎样读书才能让我们真正“学以致用”呢?

“拆书”一词,源于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它强调以“本我”为中心,以知识关联自我,结合个人特性,“拆为已用”。它区别于学院学习的“以知识为导向”,它适用于为提升自身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成人式学习方法。它强调实践,着重于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工作中。

拆书法分为:

应用于个人学习的便签读书法,即“RIA读书法”,是将所读书籍原文观点(R)用结合自身经验阅历重新阐述(I),并将这些观点拆解成行之有效的行动方案(A)。即我在训练营不断学习、内化的方法;

应用于组织学习的现场学习法,即“RIA现场学习法”,是由拆书家们将一本书或书中的片段通过自我消化,应用便签读书法加工成现场培训,在现场大家共同学习,陪伴赋能,共同成长,拆书家的使命是引领和促进更多的学习者将知识“拆为已用”。

“拆书帮”,是由一群热爱现场学习法的学习者们所组成的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是学习爱好者的社群,即分布于各地的“拆书帮分舵”,包括我们的“常州龙城分舵”,也是我现在努力想要融入的大家庭。

好,接下来就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今天的拆页。请大家用一分半钟的时间,来阅读一下这个片段,读完的小伙伴请在公屏上打个“1”,谢谢~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主题】“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片段来自(美)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P095-096

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一般来说, 这反映了我们也需要得到关心。 如果告诉他人我们正处于痛苦中,我们无法顾及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别人很可能就会伸出援手。

然而,在许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的体贴。联合国前秘书长汉马斯克德(Dag Hammarskjold) 曾经说道:“你越是留意自已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一旦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他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还有另外两种选择。

其中一种选择是大声地提出请求。有一次,我应邀去协调两个帮派之间的矛盾。在冲突中,双方都有人死亡。最严重的一个月,一方死了两人,另一方死了一人。为了帮助他们倾听彼此的意见并找到解决冲突的办法,我紧张地工作了三天。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我感到筋疲力尽,我和自己说,我再也不想去协调任何冲突。

可是,一到家,我就看到我的两个孩子在吵架。我没有力气去了解他们的情况,于是,我就大声地提出请求:“我很痛苦! 我现在真的不想过问你们的事情!我需要安静!”我年仅九岁的大儿子停了下来,问道:“你愿意和我们说说吗?”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直接地表达我们的痛苦,那么,即使对方也处于痛苦之中,有时他也能够意识到我们的需要。当然,我并不想冲着孩子大声地喊:“你们怎么回事?你们就不会乖一点吗? 我在外面忙了一整天,还不够累吗?”我也不想说别的来指责孩子。我大声地提出请求,是为了提醒他们注意我此时此刻的痛苦和需要。

不过,如果对方正处于激烈的情绪中,他也可能无法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的另一种选择是,换一个环境。我们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调整状态,等平静下来了,再回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们都已经读完了,那接下来我分享一下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当我们自己的情绪出现问题时所能采用的方法。

【WHY】人都有情绪起伏的时候,当我们自身的情绪或者心情出现很糟糕的情况,这时我们就无法去跟别人很好的沟通,而如果我们放任这种糟糕情绪的话,那么我们可能就会恶语相向,就会伤害到别人。

【HOW】那么怎样做,才能在我们情绪极端的情况下还能与别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呢?这时我们需要:

1、体会感受。意识并觉察到自己的感受,让自己冷静。小张昨晚熬夜把写完的新方案发给了领导后,在今天早上华丽丽地睡过了头,急匆匆地跑下楼却发现天下雨了而她没带伞,在上班的路上因为雨天路滑与人发生了碰撞,最后紧赶慢赶却还是打卡迟到2分钟…在经历了这一系列倒霉事后赶到办公室,觉得一切都糟糕透了。而就在这时,领导把她叫去办公室,对着她的新方案从头批到尾。小张几近崩溃,当她刚升起拼着不干了的想法想要对领导吼回去的时候,突然意识到,现在她的状况不对。于是她连着深呼吸了好几下,发现还是不行,她需要一点时间先冷静一下。(这是小张体会以到了自已的感受)

2、提出请求。提出得到一点时间的缓冲。于是,她开口打断了领导的训话:“王经理,今天我从早上醒来到现在,没有一件事是顺利的,所以,现在我的心情非常糟糕,我不想在这种情况下与您讨论我的方案,我需要十分钟时间让我冷静一下,您看可以吗?”领导仔细地看了看她,同意了。(这是小张在提出请求)

3、变换环境。利用环境转换心情。小张跑到茶水间给自己倒了杯咖啡,慢慢喝完后,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已的情绪和思路,觉得自己又可以了,然后就再一次走进了领导办公室。这次,领导听了她对新方案设想的解释后通过了她的方案。(这是小张利用环境转换了心情)

【WHERE】这个方法的适用于当我们发现我们的情绪可能会阻碍我们的交流沟通时运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自身案例】:

女儿今年初三。我与中国大多数家长一样,有着“属于中年老母亲的焦虑”。每天的心情都随着孩子的成绩跌宕起伏。上半学期,女儿期中成绩出来,我这个心啊,顿时就瓦凉瓦凉的,然后整个人都持续地处于一种焦躁、苦闷无法言说的状态…周六我依惯例回娘家吃饭,我妈问外甥女为什么没来,我回答,要上培训班,没空。老妈就嘟囔了一句:干嘛把孩子逼得这么紧,连好好吃个饭的工夫都没有吗?我也不知道这句话怎么触到我的点了,立刻就炸毛了:“是你能守她一辈子还是我能养她一辈子?她现在不好好读书,以后是能去工地搬砖还是能去送外卖?”嚷嚷完看着我妈那错愕的眼神,我转身拎起门口的垃圾丢下一句:“我去扔垃圾”就冲出门跑了。在楼下小花园里踟躇了很久都不敢上楼,心里后悔死了。后来磨磨蹭蹭地终于上了楼,虽然从老太太脸上看不出什么,但我想,心里肯定是很难受的吧,哪怕事后我道了歉,说了对不起,但总归还是伤心了。

【A2规划应用】

【目标】那学完了今天这个拆页以后,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在与人交流时,每当我面临愤怒、痛苦、苦闷等这些负面情绪时,我都会遵循以下几个步骤,以将自己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

【计划】1、体会感受。我要先暂停交流,深呼吸,然后从1数到50,让自己冷静下来,如果不够,就再数50个,直到自己能感受到自己情绪的平复,并能作出相应的调整提高情绪为止。

2、提出请求。如果实在无法让自己冷静,那就对谈话者提出我的需求:让他给我点时间理一下思路,或是让我喝杯水转移一下注意力。

3、变换环境。如果这都不行的话,我会要求离开一会,离开这个谈话环境,让自己转换一下心情,直到能心平气和地继续谈话内容为止。

【结束语】

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当我们陷入痛苦情绪而无法倾听他人时”的解决方法,这个方法主要是能让我们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让自己有一个好的状态与别人交流沟通。那么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