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提问的艺术》 所属活动: 西安晨光筹备分舵第三次升级打怪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如何提高提问的艺术 学习目标: 顺利通过2-1

开场: 大家好,我是李忠阳!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来跟大家一起学习“如何提高提问的艺术”。首先,我将用FAB法来介绍这本书。 【F】就是feature,特征。《提问的艺术》这本书的作者是特里·费德姆。身为沃顿商学院麦克技术创新中心核心成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曾在J&L钢铁公司(J&L Steel)、杜邦公司(DuPont)以及众多初创企业担任监管职务。他是管理领域一名活跃的演说家和咨询顾问,其管理案例曾被多本报刊引用和报道。作者试图启发各位管理者用全新的方式去思考“提问”这件事,不用纠结没能掌握所有的答案,只需掌握能问的问题就够了!本书语言风趣,带有原汁原味的美式幽默,穿插作者毕生积累的大量真实案例和感悟,让你轻松领悟实用的提问类型、提问策略,轻松学习“苏格拉底”式批判提问法。【A】就是advantage,优势。这本书作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用86个条目详细地阐述了管理提问中的问题。在豆瓣上被誉为“风靡全美、影响无数人的神奇提问书”。【B】就是Benefit,利益。为什么有些人的提问永远那么恰到好处,而有些人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该问什么?作为一名管理者,怎样提问才能获得极好的答案?如何通过提问驾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提问的艺术》P163-164

追问,是对话中常见的一种提问方式;而深究,则可以看作追问技巧的延伸。针对在推理、分析过程中产生的谬误,或者在表述过程中发现的遗漏,用好的追问式问题探讨细节,可以为你带来更有说服力的答案。在观察到错误的时候,使用追问的方式,比起直接指出错误更有用。使用追问式提问的目的,并非要弄清真相、澄清是非,而是要将精力集中在对于决策更为重要的事情上,例如财务、会计上的考量,或者如何展开经营等事项。在企业管理中,很多关于市场情报的推测和判断,都是综观各路形势、不断调整目标所得到的结果。企业需要以长远发展为重,不断地在产品上推陈出新,提高销量,解决难题,采用或废弃一项技术,以及探索新的机会,为确保整个经营过程万无一失,或弄清既有的判断是否准确无误,企业就常常需要把注意力放在财务和会计的各个方面。当数据产生了种种问题,或发生了不合情理的事,就要求助于提问来探究背后深层的原因,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另外,对于决策问题、成本问题或其他与经营关联不大的众多细枝末节问题,就没有必要花太多功夫去深究了。仅仅在叫你发现关键的信息被隐藏、重要的议题被回避的时候,追问,才是一种必然选择。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知识点和相关理念:what

提问的方式有很多种,追究或深究(对追究的延伸),对做出重要决策有很重要作用。追问并不是要刨根问底、弄清楚每一个细节,而是在繁多的现象中理出正确答案的重要线索。同时,观察到错误的时候,使用追问的方式比直接指出错误更为有效。

前因后果why(如果不这样做)

如果你不愿意用追问的方式找到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在看到错误问题的时候直接指出对方的错来。问题就无法解决,甚至会激发不相干的矛盾、导致讨论跑题、无效等等。同样,如果一个人带领话题跑偏之后,若不及时通过深究的方式带回来,讨论结果就会陷入细枝末节的争论中。

行动建议和行动步骤how

较好的进行决策的方法是:

第一步:观察错误或发现遗漏;

第二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追问,比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第三步:避免陷入细枝末节的讨论。

举例说明:

经理:安然先生,请告诉我,我们的项目从4月份的零收入,到年底收入增长到4 000万元,你是怎么做到的?

安然先生:我们先是烤了很多面包四处贩卖,直到我们买下了北海边上的大片风车房,然后把风车发的电输送到南美洲。

经理:说到烤面包,让我忽然觉得挺饿的。咱们中午去哪儿吃?

虽然转到关于午饭的话题,但这可不是追问式的问题,不过这种算不上追问的说话方式倒是很常见。在这个情境当中,追问需要迅速转变成深究。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显像提问)

那么大家听完我对片段的理解和这个失败的例子,接下来,请大家回忆一下你上一次参加某个会议(无论正式的商业会议还是朋友或家庭的私人会议,该会议不包括无目的聊天)时的场景,比如你那天有些问题想要追究下去又欲言又止的心理活动,当别人把话题带到细枝末节中,你当时的反应是什么样子的?请回忆其中的一个场景,在小组内分享。

A1+:

(反思加工)

当你再次遇到类似问题时,你可以怎样结合我们今天学习的“观察错误并发现遗漏”“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追问”“避免陷入细枝末节”三步方法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