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拆书帮呼和浩特敕勒川分舵第26场练级场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正确表达事实和感受

开场:

大家好,先简单做个自我介绍,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宿智峰,三个标签:注册理财规划师、金融行业从业、二级拆书家。

今天现场有5位书友,邻近的两个人一组,多出来的1位和任意一组组合,作为这个组的观察家。谢谢!

【学习目标】 希望书友们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可以在拆书练习中使用明确表达感受四步法,解决自己表达感受不清晰、不到位、不充分的问题,实现有效沟通。

【场景】上大学时候,父亲送我去学校,一切安顿好以后父亲准备返程,我送父亲到码头,父亲坚持不让我送了,送父亲的路上一致沉默,不知到如何表达。看着父亲渐行渐远的客船,我的心情百感交集、五味杂陈,但却一直甚至没有和父亲说一声再见。看到客船远去后,我依旧站在码头,竟发现自己的眼睛已然湿润。

【提问】 这些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是怎样表达你的感受的?是不是很想和父亲表述什么?

【影响】倘若我们没有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方不能真正理解我们的心情,不能与我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很容易产生误会和分歧,进而给我们在家庭、工作和其他人际交往中带来负面影响。

【解决】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非暴力沟通》,主要是帮助我们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让对方更容易理解我们的感受,共情彼此,自己的语言更容易为对方接受,可以得到良性的回应。从而增进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增强工作团队的凝聚力与合作力,还可以拓展自己交际的广度与深度。

在正式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先请大家把手里的自测问题做一下,请认真阅读左边的行为描述部分,结合你平时的使用频率,在右边部分选择和你的实际情况相符的分数,在括号里画“√”,(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算出总分后示意我,时间1分钟,开始吧。

大家已经对自己表达感受的水平做了一个自测,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各自的测评结果。

有25分以上的小伙伴吗?恭喜恭喜,看来是一位很善于表达自己感受的小伙伴呢!

15-24分之间的小伙伴有吗?非常棒,说明这几位已经有足够程度的使用表达感受的能力,还有提高的空间,并不是所有时候都能通过表达感受来获得对方的理解。看看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否让各位对表达感受地使用更加精进。

有没有14分以下的小伙伴呢?那说明,你来对了哦,今天这这场拆书课,肯定要你收获满满,以后表达自己感受不用愁啦!

下面请大家阅读发给各位的拆页,读完请示意我,现在开始吧。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书拆页

下面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拆页,阅读完以后,请大家示意我一下。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大学生说,室友将音响的声音放得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我询问他当时的感受,他说:“我觉得在晚上不该这么大声。”我提醒他,虽然他用“觉得”这个词,但他表达的是看法而非感受。我请他再试着表达感受,这一次,他说:“声音太大了就会打扰到别人。”我向他解释,这依然是看法而非感受。他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我没什么感受”

很明显,他有强烈的感受。不幸的是,他体会不到,更不用说表达它们了。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根据我的观察,对于从事律师、工程师、警察、经理等职业的人来说,尤为困难--表达感受与他们的职业形象相冲突。在家庭中,如果家庭成员无法表达情感,那是很悲哀的。西部乡村音乐的代表人物瑞芭·麦克英特尔在她父亲去世后写了一首歌:《我所不知道的最伟大的人》,这首歌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他们渴望与父亲沟通情感,却又做不到。

我常听到这样的声明:“我不想误导你,我的男人真的很棒,但我从不了解他的感受。”有一次,一对夫妻一起参加了一个研讨班,期间,太太对先生说:“我觉得我嫁给了一堵墙。”先生的反应真的就像一堵墙: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太太气坏了,转向我,嚷道:“看!他总是这样。坐在一边,闷声不响。和他过日子,就像对着一堵墙。

“你是不是感到孤单,希望先生多体贴你呢?”我问道。在她表示认同后,我试图说明,“我觉得我嫁给了一堵墙”这种话很难提醒她先生留意她的愿望。一旦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他很可能就会觉得委屈并退缩,这样,双方的关系甚至会更加疏远。例如,如果他感到伤心、沮丧,不作任何反应,在妻子的心目中,他就会真的像一堵墙。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看到伙伴们已经读完了,感谢大家的示意。

从拆页里面我们可以感受到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呀?“感受”

互动提问1

那现在回看拆页里的第一个例子,室友总是将音响的声音放得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谁能帮他说下当时的感受,而不是想法?

(生气,苦恼,愤怒)对的。大家对拆页里的场景感受比这位大学生强多了。那举几个生活中是例子呢

互动提问2

1、“我很佩服你。”请问这是想法还是感受?

这也是想法,显而易见。换成“看到你认真工作的样子,我就很佩服你。”这就是感受了。

2、 “我觉得你太不尊重人了。”请问这是想法还是感受?

这是想法,这是对他人生活感受的判断。当我们说“我觉得”,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换成“你这样做让我很伤心。”这就是感受了。

【WHAT】【概念对比强化讲解】

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把想法当作感受,当我们把两者混为一谈时就很容易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引起冲突或是不满。那什么才是感受和想法呢?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想法相对来说比较主观,是对某个人、某种行为、某件事情的评价、意见或看法等。而感受是以自身的心情为落脚点,是针对客观事实而产生的直接情绪的表达。

感受:是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是指我们的情感,身体的感觉,心情或者精神状态。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情绪。比如:兴奋,喜悦,焦虑等。

想法:是我们的感官获得信息后,经过思考,判断,分析,推理总结出的意见、看法。比如:被抛弃,被羞辱,被拒绝,被贬低,被利用等。

【WHY】

若我们将自己的“想法”直接当成“感受”表达出去,往往会让对方产生反感,无法起到很好的沟通效果。最重要的是对方也不能清晰地体会到我们的情绪,更不要说会明白我们的感受了,更容易产生误会,导致沟通失败。(坏处)

若我们能够很好地将我们的“感受”表达出来,就能够促进彼此的沟通,改善人际关系,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会表达感受的关键所在。(好处)

那如何能让我们清楚明确的找到自己的感受并表达出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HOW】

第一步:停下来,深呼吸,什么都不要做

当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时,能在第一时间停下来,深呼吸,紧接着觉察出自己的情绪和内心的波动。

第二步:找出事实

客观描述出你观察到、看到的已经发生的事实,是事情的结果或者行为。

例如:你可以说:我看到你把垃圾扔到地上……

第三步:匹配感受情绪词

感受看到/听到的内容给自己带来的情绪,不区分对错/好坏,找与情绪相关的词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直接看到的或听到的事情说自己的感受,比如看到孩子在用手机,就说孩子在玩游戏,这让我们直接的感受就是生气。可是孩子如果是在查找学习资料呢?你还会生气吗?是不是觉得孩子被误解会觉得很委屈呢?可见明确事实是多么的重要。怎么样说才是明确事实?明确自己看到或听到的一些,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情,客观地说出其行为或结果。

例如:你正在看手机/这次考试你考了50分/你这周迟到3次等。

第四步:寻找需求 表达感受

我们许多情绪,都是因为自己的需求得到或没有得到满足而生产的。

大家想一想,你今天吃到你期盼已久的美食而感到兴奋。是不是你吃到想吃的东西后,你的诉求得到满足而兴奋?或者是我辛苦了一天写的拆写稿但没有保存,感到自己是个棒槌。是不是因为我这段时间付出的努力而暂时没有等到结果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难过呢?

所以,明确自己的需求才能弄明白自己的真正感受。

话术模板:“通过观察客观行为/结果,我感到……”这样的句式,将觉察的感受与情绪词匹配表达,让对方清楚的接收到。

例如:我很开心,你听我讲话的同时点头示意我,让我感到满足。

【预防异议】

讲到这里,是不是会有人觉得表达感受真是麻烦,啰里啰嗦的,什么都不说不就好了,拿来那么多感受需要表达的呢?那这样的话,是不是就变成了片段中,这位先生的反应,”像一堵墙一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所以,什么都不表达,也是一种表达方式,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不尊重沟通对象,长久的话,变相的冷暴力带来的必然是关系的紧张破裂。

或者还有有人可能会说,如果真的出现争吵或冲突时,仅仅只是通过表达感受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是的,确实如此,如果当对方或者双方情绪都比较激动时,应该先设法冷静下来,必要的时候也需要我们结合《非暴力沟通》中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一起来发挥作用,让这四要素能够完美呈现并顺利解决问题。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适用于当对方做的一些事让你感动或生气时使用,特别适合用于较为亲近的家人朋友,对方说某些话或做某些事,让你感觉到不是你想要的结果时使用,可以让自己不带评价的表达事实,让对方明确自己的需求。如果是与关系很浅的关系时,不太适用,因为对方可能并不在乎我们的感受,不太会因为表达了感受,行为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案例举例

我经常在家里会跟妻子说,不要收拾我的东西,在这周前后说了多次,可是她偶尔还是记不住,但自己又不想说她,真是麻烦。我这样表达出来后,得到的回应通常是,好了好了知道了,你不收拾,我还不得收拾。

学习了明确表达感受后,我会这样做

第一步:停下来

深呼吸,什么都不要做,思考观察

第二步:找出事实

老婆你今天第二次把我的阅读器放的找不到了,而且今天我又提醒了你一次哦

第三步:匹配感受情绪词

感受到不方便,且有点急躁。

第四步:寻找需求 表达感受

老婆以后我会把东西放在一个方便找的地方,当然,这个不会影响家里的环境,我会提前把东西收拾好。我今天早上又一次的提醒你把阅读器放在书房里,可是你还是放在了卧室柜子里,找不到阅读器我感到很困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场景演练】

【A3要求:给出一个非常具体、确定的场景,学习者可在此场景中演练或讨论或应用新学技能,指令要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应用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通过讲解,大家是不是也想一试身手了呢?接下来给出大家一个场景,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演练,在这个分享的过程中,要用刚刚讲的四个步骤把这个场景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最后我们邀请一位伙伴开麦分享一下。

【案例场景】 今天上班你需要一个安静的不受打扰的环境来整理完成一个会议纪要,明天公司要依据会议纪要内容签订业务合同。可是同事今天给人民银行报送报表,时常来让你教她。这时候你要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来跟这位同事表达你的感受?

我看有小伙伴示意已完讨论完了,请小伙伴来分享。

第一步:停下来

深呼吸,什么都不要做,思考

第二步:找出事实

我就和同事说事实,看到这项工作较为零散,你有时候确实会打断我的工作思路。我目前正在完成一个重要的会议记要,截至时间是今天下班前。

第三步:匹配感受情绪词

现在时间已经过半,工作进度还靠后,未完成。我现在非常着急、也特别担心会议纪要无法按时提交,影响整体工作进度。

第四步:寻找需求 表达感受

我希望你呢,能够先整理问题清单,主动解决哪些简单的,待我完成这项工作后,咱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你看如何?

【A2布置任务】

【要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的要做的应用:比如:某个特定的任务、和人分享、事后复盘或找人陪练)】

大家刚才已经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进行了练习,下面请大家想想接下来的一周内,在什么情景下可以应用到今天所学的感受表达四步骤。

比如:孩子写作业让你抓狂的时候,领导批评你的时候等等,跟他们表达你真正的感受吧,让他们从了解你的想法开始,请大家先思考,再写下来。

看大家都写完了,请一位伙伴来进行分享。

充感来分享

第一步:停下来 思考 深呼吸

第二步:找出事实 家长经常抱怨孩子的各种坏习惯 而谈话时间有限 每次都占用大篇幅时间向我进行抱怨。

第三步:匹配感受情绪词。尽管家长这样抱怨要我感受到他们很着急 但太多咨询过后,自己听着也很累很心烦

第四步:寻找需求 表达感受 谈话咨询前,直接说出问题并尽快解决问题才是最主要的,家长抱怨再多也无济于事,毕竟时间有限,精力有限

感谢充感的分享,四步骤表达清楚了,非常赞。

今天的拆书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希望希望今后各位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刻意练习,让沟通为生活和工作持续赋能,谢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