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廊坊风陵分舵拆书晋级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有效表达

开场:

【学习目标】

在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一对一沟通表达中,运用(行为)“有效表达三步法”的对应句式(澄清),向对方提出一条行动建议或方案(界定)。

【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大家好,我是新晋二级拆书家龙肖行。欢迎大家来到我的3-2拆书过级现场。我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忙爸爸】两个女儿的爸爸,一直坚信《忙爸爸也可以是好爸爸》;【攀岩教练】攀岩改变了我,我也希望攀岩可以改变和影响更多的人;【教育长老】我坚信,陪伴赋能的同时,可以成就更好的自己。

【分组】

鉴于今天线上人数不多,咱们就分成一个大组留在大厅来共同学习交流。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

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近期遇到的问题。上周,居家隔离期间,妻子希望我和她能每天盯着刚上一年级的大女儿完成每天的作业,以免跟不上学校的学习进度。对此,我提出了,宁可让孩子学习慢一点儿,也要坚持让孩子独立自主去完成的建议。结果,不仅没有被采纳,还因此引发了夫妻之间的争吵。

【提问】

大家在生活、工作中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学习者:有。)

明明自己的建议是对的,可是对方就是不接受,你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学习者:无奈、生气、不理解。)

【影响】

想来小伙伴们都也明白,自己提出的建议如果不被接受或采纳,不仅自己会备受打击,感觉委屈、气馁。从长远考虑,如果表达不当,双方不能达成共识,更会影响双方的关系,甚至让双方两败俱伤。

【解决】

今天就向大家推荐这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为大家提供了许多有效沟通和维护人际关系的高效方法,今天现场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和掌握“有效表达三步法”,让他人愿意接受我们的行动建议或方案。

【A1】自测量表

首先,请现场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做个简单测试。以下5个问题,请你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凭直觉打分就行。1代表非常符合,6代表完全不符合;请你花1分钟的时间,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结束后将每道题打分汇总计算出总分。做完的小伙伴可以把分数打在公屏上。

好的,这个自测能帮助小伙伴对自己当前“有效表达”的能力情况做个初步判断。

我看到没有25分以上的小伙伴。如果总分在25分以上,表明“有效表达”的能力非常优秀,善于先倾听和理解对方后,再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看到有一位总分在19~24分之间的小伙伴,表明你具备良好的“有效表达”能力,你已经在有意或无意中尝试倾听和理解对方后,再表达的方法,但离完全掌握还有一定的差距,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请继续加油;

看到其他几位总分在18分以下的小伙伴,也不用担心,通过今天现场的学习,你只需要进行一个小小的模式转换,就会对表达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总分,对照判断一下自己的“有效表达”能力目前处在哪一个阶段?

好,这个量表只是一个参考,主要用于自我对比,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都会在“有效表达”的能力上有进一步的收获。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原文拆页。

第二天上午,一个人激动地跑来告诉我:

“我来芝加哥是要谈成一大宗房地产交易的,昨天我和主要负责人以及他们的律师见了面,在场的还有另一家房地产代理,带着他们的候选方案。”

“我为这个项目付出了六个月的心血,几乎是孤注一掷。可是形势对我越来越不利。这是大势所趋,而且他们已经厌倦了这漫长的过程。”

“于是我对自己说,既然如此,不如试一试今天刚学的方法——先知彼,再解己。”

“请先听听看我是不是真正理解您的立场和对我的提案的顾虑,如果是,再来看一下我的提案是否合适。”

“我觉察到了他的担心和对结果的预想,并如实表达出来,我说得越多,他对我就越坦诚。”

“结果谈到一半的时候,他站起来,走到电话旁,拨通了太太的电话,然后捂住话筒,对我说,这个项目是你的了。”

【主题】有效表达;

【来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著)P261-262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们已经读完了。

【简短互动】

拆书家:案例中,“我”在提案时,使用了刚学的什么方法?(大家可以把答案打在公屏上)

学习者:先知彼,再解己。

拆书家:没错,就是“先知彼,再解己”,简单来说,就是“先理解对方,后表达自己”。案例中,“我”如实表达出对对方的理解,说得越多,对方就越怎样?

学习者:越坦诚。

拆书家:完全正确,那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先理解对方,后表达自己”了吗?(知道扣1,不知道扣2)

学习者:1。

看来大家都已经知道答案了,我们继续深入探讨一下。

【Why】

通过原文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来,表达自己,并不是一味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是,需要通过了解他人,产生新的符合双方利益的见解。在理解对方立场、思路和担忧的前提下表达,可以大大增加对方的信任。这也是,为什么“先理解对方,后表达自己”表达方法真正有效的原因。

【How】

那该如何做到“有效表达”呢?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总结和归纳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即“有效表达三步法”

第一步:表明态度。“我明白/知道你的......(想法或立场)”句式表明自己的态度,让对方感觉到为我们的诚意,为接下来的表达创造安全、信任的环境。

第二步:表达理解。“你想/不想......(意图或想法)”“你对......感到......(感受或情绪)”句式表达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深入地理解对方,进一步增加对方的信任。

第三步:优化建议/方案。“基于/考虑到你......(想法、立场和感受),我觉得/提出......(建议/方案)”句式提出新的符合双方利益的建议或方案。

【解决问题】

回到开始我和妻子的例子,看看如何运用“有效表达三步法”,向妻子提出自己的行动建议或方案:

第一步:表明态度。“我明白你对女儿学习的担心。”

第二步:表达理解。“你对女儿写作业磨蹭感到焦虑。”“你想让我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在女儿学习上。”

第三步:优化建议/方案。“考虑到你对女儿学习的担忧,我觉得可以在督促女儿按时完成作业的基础上,让她自己选择自己写作业的时间。”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说,用你说的这个方法,我表达什么都可以吗?当然不是,“有效表达三步法”只是具体的方法与步骤,你所表达的内容一定是基于公序良俗或对双方有益的建议和方案,才会真正有价值。有人可能还会说,自己的建议挺好,没什么可优化的怎么办?这也没关系,只要对双方有益,完全可以跳过第三步优化建议的环节,直接提出来就可以了。

【Where】

在这里还需要明确一点,“有效表达三步法”主要用于一对一的沟通表达对于一对多的公众表达也有借鉴意义,但是简单的照搬句式,是不适用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

通过我的分享,你是否对如何进行“有效表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呢?

接下来,到了你们实操演练时间,也就是分角色扮演。

【场景设计】

故事背景是这样的:新来同事小马总是向你抱怨领导对她有成见,每次汇报工作的时候,不等她说完,领导总会不耐烦的打断她。作为元老,你非常了解公司的领导并不像小马抱怨的那样不近人情,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你也知道只是对于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感到担忧和无助,所以才总是向你抱怨。因此,周一早上,小马再次向你抱怨时,你打算向她建议:下次汇报时,先向领导汇报工作结果,再说明具体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此刻,请应用“有效表达三步法”,向同事小马提出改进建议,确保对方愿意接受。

现在,请大家按对话的形式续写剧本,随后在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一个人扮演自己,另一个人扮演同事小马。一共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开始编写和排演剧本。5分钟后,我会邀请一组用3分钟的时间给大家做分享。

【再次明确分组】

鉴于今天线上人数不多,部分小伙伴不方便开麦参与,咱们就分成一个大组留在大厅共同讨论,开始。

学习者案例记录:

下面有请郭建老师和开心姐来现场分享一下。(郭建老师扮演“我”,开心姐扮演“小马”)

我:小马你这怎么了?这垂头丧气的,跟我说说。

小马:郭老师别提了,‍‍我这刚来咱们公司这些日子,我本来是打算好好的干,想大展宏图的,‍‍可是,我这回完了,估计用不了几天咱们就该拜拜了,因为‍‍我发现咱们领导好像对我有点看法。

我:表现在哪啊?

小马:‍‍前两天我跟他汇报工作的时候,他已经有好几次,都是没听我说完就‍‍打断我了。‍‍昨天我去找他汇报工作,我‍‍刚说两句话,他就说他要去开会,你说这是不是对我有看法?

我:‍‍小马你这个心情我非常理解,我也是从这时候过来的,也刚参加过工作,年轻人‍‍刚参加工作是有上进心的,然后表现也可能比较积极,对吧?我‍‍对你刚才说的情况,‍‍我想我应该能明白你的这个想法,也能明白你的心情。‍‍‍‍我想你现在心情处在这种矛盾的‍‍状态下,我是对你这个比较理解的,那么你的感受是不是觉得‍‍领导对你有看法?‍‍领导专门对小马有个人的成见,是这意思吗?‍‍

小马:是呀,我有的时候我都会在想,是不是我今天穿的哪件衣服‍‍显得我不太庄重,或者是我的哪句话‍‍给他听到了觉得不太合适。

我:我觉得‍‍你这个感受是能被理解的,‍‍毕竟之前的工作自己有一个安排,然后问题出现在跟领导汇报上,领导总是打断你,那么‍‍你思考过吗?领导为什么打断你?

小马:我觉得我说的没有错,比如说前天我去汇报,我就跟领导说,我说领导你看‍‍新工作我跑那公司跑好多趟都看不见领导,然后他们领导不是说‍‍部门的人都一直在推卸,然后我就这样说,没有说两句,然后领导就说‍‍小马,我还要开会,咱们有时间再说。就这样。

我:我觉着就是根据你上边的跟我叙述的事情,咱们可以商量一个好的办法,你‍‍汇报工作时,‍‍把你要说的观点先亮明了,‍‍我估计之前可能你说的这个观点在后边或者中间,领导没听清,你看这样,‍‍你先把观点说出来,领导问你的时候,你再把这个观点展开,你看原因一原因二原因三,‍‍然后最后再重复一下我的观点是这么个观点,我要解决这么个问题,你就用这个方法会不会‍‍好一点。

小马:郭老师您这么说,我倒是有点儿明白了,应该是我说话有一点问题。

‍‍我:咱们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用一些方法尝试着去处理,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你看‍‍好不好?‍‍我相信你能干好这个工作的,小马努力。

非常感谢,我都听得特别投入了。再加上郭老师确实对今天咱们表达的这三个步骤,不管是从理解上,还是拿捏上,都非常的到位,就是说,他没有简单的局限于我给出的句式。在这儿我特别说明一下,郭老师今天的表述方式,其实是我们经过练习以后才能达到的一个更自如的境界。我今天给到的步骤,更多的是让大家去练习,然后在练习的过程中去体会这三个步骤,以及每一个步骤我们想要去达到的一个状态和结果是什么样的,我们需要多多去练习。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布置任务】

为了方便之后更好的去应用和练习,下面我布置一个任务,今天回去以后,你可以【拉人陪练】,练习一下,有效表达三步法。我给到大家这样一个提示。

首先,你可以在练习之前,先预想一下,在未来一周,你需要向你身边哪位亲友或者同事或者是领导,一直想提出的一个合理建议或者是一个行动方案。

然后,在正式去找他表达之前,你先别着急,不妨先找一个你特别信任的小伙伴,比如说我们拆书帮的小伙伴,咱们都是可以被信任的,一起探讨一下具体该如何有效的去应用这个“有效表达三步法”,并且就像我们刚才郭老师和咱们开心姐一样,进行一个角色扮演,刻意的去演练一下。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们探讨一下哪个地方可以更好一点儿?会不会出现一些预设之外的情况?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最后,在三天之内,将咱们实际演练的内容,以对话模板的形式私发给我。因为刚才我看到郭老师和开心姐的对话,我觉得大家是真的有所触动,所以我特别期待大家把这个作业交回来,让我看一下。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就不再过多赘述了。

学习者案例记录:

【任务反馈】

(开心果果2022年12月12日反馈)

背景:我想向思无舵主提出分舵晋级的一个小建议。

意见内容:晋级的拆书家需要提前一个月报名。避免上周日下午三小时的时间晋级,大家会很劳累。但是,我担心说不好,就找我师父问一下——

我:您看咱们这周日下午的拆书晋级活动进行了三个小时 ,大家其实收获很多,但就是感觉挺累的。我想跟舵主提个建议,又担心自己说不好,找您把把关。

师父:好啊,你有什么想法?

我:是不是咱们可以做一个拆书晋级报备制度?就是让想晋级的拆书家需要提前一个月报名,这样咱们就好协调、好安排了?

师父:意见到不错,那如果舵主觉得这办法不太合适。

现在拆书家们这是处在一个很积极的状态,如果忽然来个“一个月报备”,有可能会打消拆书家们的积极性,不利于分舵运营。

我:是的,我想他也会有些担忧,怕拆书家们会有意见

师父:对呀!现在势头挺好的,别弄好多条条框框后,大家就不那么积极了,那就麻烦了。

我:我理解舵主是想给大家创造比较舒适的在一起学习的环境。

师父:是呀!

我:那要不,我跟他商量可以折中一下,咱们实行“提前一周报备制”,您看怎么样?

师父:嗯,我觉得这方法还是可以的,就这样去建议吧。

(佐证截屏)

【结语】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

首先,我们今天通过案例简单的了解了一下什么是“先知彼,再解己”,对吧?就是先要理解对方,然后再去表达自己,不要着急,一上来就先说自己。

第二我们也在现场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应用了有效表达的三步法,希望大家回家以后可以把这个方法真正的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那么在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你们的支持是我分享最大的动力,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