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这样读书就够了》 所属活动: 杭州雷峰塔筹备分舵-2022/4 第四次拆书过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搭建知识体系框架的思路

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参加雷峰塔筹备分舵的线上拆书练级活动。

【自我介绍】

我是心连心,本名韩新连。我的标签有三个:

一是生活在围栏里的属牛人,曾经服务过飞天人,照顾过老战士;

二是节能管理服务领域的从业者,可以为大家提供节能方面的政策咨询;

三是曾经是一名自以为爱读书的“学习浪费者”,现在是一级拆书家,渴望成为三级拆书家。

【分组】

今天是我的2-1晋级,主题是:搭建知识体系框架的思路,来自于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

为了方便接下来的讨论分享,考虑到今天是线上活动,在线人数不多,我们就不分组了,直接在腾讯会议主界面讨论。

【TF2-1新技能>>设定学习目标(part1)】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当学习者需要围绕某个主题搭建知识体系框架的时候,能够清晰运用

追问反思、从点到网、从网到点、调整升级 四个方法搭建知识体系框架。

【TF2-1新技能>>介绍图书(part1)】

下面我先来介绍一下今天拆解的这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

〖Feature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这是一本让你觉得豁然开朗的书!

是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所写的拆书帮的入门书籍

是一本关于如何提高成年人、职场人学习力的指南

它会教你如何读书、如何提高学习力

帮助你把知识拆为己用

让你知道如何建立知识体系

并成为你前进路上的有力支撑

 〖Advantage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这是一本让你觉得超值高能的书!

长期占据亚马逊职场学习类畅销榜第一名

相比其他同类图书来讲,书的内容通俗易懂、直达人心

提供的便签学习法是达到知行合一非常有效的载体

能给你带来最大的阅读价值

能激发你更深入的反思和体验。


〖Benefit利益〗强调的是”你“,用于引发兴趣:这是一本让你觉得相见恨晚的书!

【B1】

你有没有读书读不进、看不完觉得愧疚的经历?

那么怎样读书为你所用,又不会成为书的奴隶呢?

这本书能让你收获更高级的学习方法——便签学习法

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做书籍的主人

通过三个便签就能快速直击一本书的精髓

能帮你关联经验,聚焦实际问题的解决,转化具体能力

让我们读完一本书,就像参加了一场精彩的主题培训

【B2】

一切不改变行为的学习都是巨大的浪费!

希望大家跟随我完成这个拆页的学习后

掌握搭建知识体系框架的基本思路,从而持续精进,达成目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这本书中的一个片段:搭建知识体系框架的思路。

下面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用语音示意我,或者在评论区回复1。

现在请大家开始阅读。

【主题】 搭建知识体系框架的思路

【图书】《这样读书就够了》P.188-189

这个小案例基本能够说明搭建知识体系框架的3种思路。

一是从问题出发。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去追问反思,去咨询请教,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问题。梳理、总结重

复出现的问题,分析其本质,确定其前因后果,在讨论中明确其适用边界,在追问中规划行动目标和具体做法。

从问题出发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更容易地对不同信息、能力进行赋值。换句话说,能明确对自己最重要的信息。明确

书中哪些信息点最重要与明确哪些信息对我最有价值是完全不同的能力。明确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后,可以很快地在A1

和A2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校正。

二是从点到网。针对同事的经验之谈、部门总结的实战技巧、网上看到的短文贴士、翻书得到的名言警句……进行

分析和整理,写出一些便签,日积月累,自然会有榫卯合缝的对接信息。

碎片化学习本不是问题的根源,只是大部分人的碎片无法拼接。而善于学习的人,可以将碎片搭成高楼,拼出全貌。

三是从网到点。精心挑选特定领域的一本书,认真梳理这本书的框架体系。慢慢地,把根据书本整理出的便签填充

到框架的不同位置,把其他书的知识或各种来源的信息也填充到这个框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填充进去。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框架的有些部分仍然空着,那意味着这部分体系与你无关。你还会发现有些知识点放不安

稳,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个知识点本身的适用边界还不够清晰,二是你借来的这个框架需要升级了。在升级的过

程中,你需要不断调整、统筹,组织这些点的关联、因果、分类、边界。这个过程也是形成个人知识体系的过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TF2-1新技能>>拆书家讲解引导(part2)】

〖what〗

这个片段讲的成年人搭建知识体系框架的方法,就是从问题出发、从点到网、从网到点,然后再调整升级,能够建

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

〖why〗

通过3个思路,再调整升级,你遇到问题就能更好地反思,搭建起知识框架的结构;

你就能把平时积累的信息和知识,变成你自己的知识体系;

你就能从一本书中,通过便签法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就能不断升级你的思维,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这么做的坏处】

如果不这样做,遇到问题就不会追问反思、找不到知识体系框架的方向;

如果不这么做,平时搜集的碎片化信息仍然是一盘散沙,仍然不是你的;

如果不这么做,你能找到书中的重要知识点,依然不会让你有任何成长。

最后,即使你积累了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仍然是碎片化的,仍然是散乱的,仍然没有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你就不会有成长、有提升。

在这里我说一个我们单位小吴的例子:

【反面案例】

小吴是我们单位半年前招聘的新员工,接替已经退休的老李。最近我发现单位领导交代小吴写一个本部门的年终总

结,要求一个星期拿出来。后来,我看到小吴一直在网上搜各类总结,这里抄两句,那里整一段,写了一个星期都出

不来一个成型的稿子。领导很生气,说你来的都半年了,怎么连这么简单的工作都做不好呢,小吴也很苦恼。

这个例子说明,小吴到岗位半年后,仍然没有建立起如何适应、胜任岗位能力的知识体系,不会写年终总结报告。

〖how〗

那么怎么来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呢?

这个片段表面看3个思路,后面其实还有一个调整升级的思路。所以,方法有4个,就像建一间房子或者一座大

楼,对应的是“搭框架—>建毛坯—>简装修—>精装修”四个思路。

1.追问反思>>搭框架:就是梳理、总结自己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找出最想解决的问题—>追问反思(搞清

楚自己最需要的信息、最应该提升的能力)—>搭建主体框架(可以是一个知识点的小体系,也可以是很多知识点组成

的中体系,最后是很多体系形成大体系)。

2.从点到网>>建毛坯:(这里的“网”就是你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把平时搜集积累的经验之谈、网文贴士、名言警

句、体会文章等碎片化的信息和知识—>分析整理—>放到主体框架中(连成砖线,形成墙面,构建解决不同问题、

满足不同需求的众多房间)—>建成大楼全貌

3.从网到点>>简装修:(这里的“网”是别人的,是你精心挑选书籍的自带框架)用“海选”“相亲”“过日子”的方法

选好一本最利于解决问题的书—>等你用便签法拆为己用(把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识点变成自己的时候)—>把这些

填充到你建成的大楼中(可能是几块砖、也可能是一面墙,或者是某种最新的装饰材料,让你的大楼更加丰富完善,

基本上能够满足使用的条件)。

4.调整升级>>精装修:(上述三个方面完成以后,还是比较粗糙的,还远达不到舒适的程度)进行升级,不断

调整、统筹(完成的好不好、稳不稳,适不适用,有没有空的地方)—>(把现有的内容)进行关联、因果、分类、边

(就像去建材市场和家具店精心选材)—>形成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知识体系。

知道了上面的四个思路,再回到刚才讲到的反面的例子,假如让小吴穿越到半年前,小吴就这么做:

【正面案例】

小吴认真梳理老李交接给的工作,找出其中不懂不会、最想解决的问题,以“怎样适应、胜任新岗位”找老李追问,

然后对照反思,搭建基本的框架,比如:应学的理论、应知的政策、应会的操作、应做的具体工作、应有的能力等

等。每一条还应该包括很多的知识点。然后再去问问领导有什么新要求,同事有没有什么新经验。——追问反思->搭

框架

小吴按照上述框架,根据正在从事的工作,想方设法搜集整理同事经验、网文贴士、体会文章等碎片化知识点,然

后再放到搭建的大致框架中,快到年底了,重点训练一下写年终总结报告的内容。——从点到网->建毛坯

小吴用“海选”“相亲”“过日子”的方法,精读英国作者迈克尔·沃特金斯写的《胜任》这本书,用便签法把自己需要的

知识点变填充到框架中。——从网到点->简装修

小吴根据围绕写年终总结报告,去参考以往报告的套路和写法,找同事了解今年特色工作,去网上学习年终总结报

告的亮点写法,提前做好准备,等领导交代的时候,按照要求写出来,给领导看之前再给同事看看,重复追问反思这

个步骤,让自己的报告再升级,相信领导看到最后的报告会有很不错的评价。——调整升级->精装修

〖where〗

适用场景:

1.这个方法主要用于构建解决自身问题、提升自身能力的知识体系,比如,如何养成一个好习惯、如何进行有效沟

通等等。其实我们拆书帮推荐的那些致用类书籍,其实就是作者从自身角度出发,就解决某一问题而搭建起来的的知

识体系。

2.需要注意的是:四个思路中,前三个为主要思路,第四个为辅助思路,四者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也不是说哪一

种最有效,综合使用效果是最好的,他们之间是互相启发、互相印证、互相补充的。

不适用场景:对于以知识为中心、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不需要专门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只需要掌握给定的

内容即可。但是这些可以为你提供需要的信息和知识点。

还有,自己的一些兴趣类学习,只是为了打发时间、随便看看,不需要这么复杂,只需要从点到点、从网到点即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TF2-1新技能>>激活学习者经验(part2)】

现在我们进入A环节。

【显像提问】

在座的各位小伙伴,请大家回想一下,在平时工作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或者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想要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提升某种能力,也想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框架:

1. 去问了领导、同事、朋友,也按照他们的经验照做了,却仍然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

2. 上网搜各种攻略、帖子,也定了个解决方法,实践以后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还差点捅娄子;

3. 按照别人推荐的某本书的思路去实践了,自己的能力却没有大的进步,仍然在原地徘徊;

4. 因为兴趣在一些非主流领域钻研比较深,也很有体会,但是却解决不了遇到的难题。

最后,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问题重复出现。

比如:

①你刚调整到新岗位,不会做项目管理,不善于汇报工作,你也问了、查了、学了,但是进步不明显,领导和同事

有了负面评价;

②你刚刚成家,发现两个人在一起总是控制不住脾气,很想强化情绪管理,你也很努力在控制,但是还是警报不断;

③你的孩子上初中了,逆反很明显,你想方设法去求教、培训、咨询,但是还是没有缓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最后还

是束手无策,一家人都不开心;

等等……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今天就不再一一讲了……

你自己或者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失败事件呢,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候?是什么事情呢?

请大家思考1分钟,然后请用2-3分钟的时间分享一下。

现在开始思考。

…………

时间到,下面请大家的分享自己的故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夕惕若:部队转业后不满一年提拔为单位综合部门副职,我按照领导要求布置工作的时候,比自己资格老的一些同

事、中层领导,对有我抵触情绪,工作开展的非常不顺。

我:这讲的是升职之后负责综合部门,在布置工作的时候遇到了抵触情绪,是一个怎样疏导情绪进行沟通的问题。

亦新学姐:我们每周一例会,每个人都要完成周报。一个新媒体的小伙伴经常会忘记,特别是这周汇报的时候发

现,周报还是10月报的内容,都没有改。我们都很惊讶,一项工作布置下去,为什么这个小伙伴完成得不尽如人意。

我:这讲的是别人的典型案例,他在写周报的时候不思考,重复用以前的周报应付了一下。

【TF2-1新技能>>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A1+】

刚才这两个例子,现在假如让我们穿越到过去,你如何用追问反思>>搭框架、从点到网>>建毛坯、从网到点>>简

装修、调整升级>>精装修四个思路,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呢?

给大家2分钟,请大家写一下分享案例A1的反思部分,如果这么做就变成什么样,把它变成正面的案?一会儿我们

分享一下。

………

时间到,邀请小伙伴分享2-3分钟。

【学习者案例】

亦新学姐:假如我是那个小伙伴,

第一步,如果我看不懂,我就会追问人力资源部,周报的格式、用意、内容,我会去再三追问、确认;

第二步,平时每一天简短写工作日志,周五的时候能够把每天的工作串联起来;

第三步,写好周报不容易,我会找别人写总结的经验方法,写的更完善,汇报的更清晰;

第四步,我在周报的格式上进一步优化,同时作为部门间交流,去解决问题。

我:亦欣学姐把这个小伙伴写周报的过程从头到尾叙述了一遍,变成了正面案例,挺好的。

夕惕若:首先,我自己追问反思了原因:工作方法还停留在部队带兵的方法,粗线条,比较简单;刚到地方就提

拔,其他同志心理不平衡,对领导有怨气;对单位整体情况和接触同志的脾气性格了解不够。

其次,我对单位的人员、组织架构等情况抓紧熟悉,和身边老同志、老领导多请教具体的工作方法,包括对同志的称呼。

然后,在布置领导工作的时候,不要按照领导的口气,要站在一般人角度去考虑事情,要平等沟通。

最后,我可以学习《非暴力沟通》,有好的借鉴作用。

我:我觉得夕惕若,追问反思讲得比较到位、深刻,讲了三个问题;从点到网,他其实是找了很多同事学习怎么说

话怎么称呼等;从网到点,领导在布置任务是最权威、最有效的,然后再把领导的意图转化为对一般同事的情境;

调整升级,通过学习《非暴力沟通》,后续再不断调整统筹、进行升级,再进行精装修,也是后续围绕“怎么样消除同

事抵触情绪”这个主题带来助益。

今天总体比较有效,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再分享一下书中的例子,大家看一下。

时间关系,今天就讲这么多。

今天学习了搭建知识体系框架的思路和框架,通过四个方法(①追问反思>搭框架、从点到网>建毛坯、从网

到点>简装修、调整升级>精装修),把知识体系建立起来了,希望大家后续能进行实践!

今天的线上拆书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小伙伴的聆听和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