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安雨,是影视剧翻译的项目经理,也是近期频繁拆书的拆书家。
【学习目标】
希望今天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在工作中遇到需要棘手的问题时,能够运用四种结构化方法,切分问题。
【FAB法介绍书籍】
今天我选的拆页是来自于《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这本书。
【F】这本书系统讲解了结构化战略思维,包括“结构化思维4大原则”“新麦肯锡5步法”和“培养结构化战略思维需要养成的10个习惯” 等内容。
【A】作者曾就职于全球知名咨询管理公司麦肯锡,这本书是周国元老师根据在麦肯锡的工作经验编著而成,是本土版的《金字塔模型》。
【B】如果你想变成头脑清晰、表达有份量、能成事、得到领导的认可的人,这本书会为你提供一套结构化思考的方法,帮助你想清楚、说明白、做到位
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完成后抬头示意我。
在符合MECE原则的基础上,“切”问题主要有4种方法:公式法、子目录列举法、流程法、逻辑框架法。
企业家每天都在苦思冥想“钱”的问题:“企业如何能赚更多的钱?”用MBA工商管理的术语体系来说就是“如何提高企业净利”。为便于讨论,这里假设公司属于相对传统的制造业。看看如何用“切”问题的4种方法自上而下地将问题逐层进行战略问题的拆解,并展开有结构、有意义的深入讨论。
公式法:任何净利的问题,都能以“开源节流”为讨论的起点。从“开源”的角度,这个支脉可再次分为“增加销售数量”和“提升产品单价”。
子目录列举法:穷尽了“提升销售数量”这个支脉之后,再沿着“提升产品单价”这个支脉同样运用子目录列举法“切”到下一层的细节。
图2-6 公式法+子目录列举法切分示例
流程法,顾名思义就是把问题按照某种流程步骤串起来。
逻辑框架法是按照逻辑叙述常见的粗线条判断框架,比如内部vs外部、主观vs客观、优点vs缺点等对问题进行初步切分。依旧用“如何提高企业净利”这个问题示范一下这两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图2-8 流程法+逻辑框架法切分示例
结构化“切”的高要求是遵循“3-3原则”,即面对任何问题,都能用维度准确切分,然后再纵向深入挖到至少第三层的细节。完成一次完整分解之后,能跳出已有的逻辑框架从全新的维度再做两次或以上类似的“切”和“挖”的练习,总共建造3个或以上不同的逻辑树,每个逻辑树都有至少三层细节。
【why-not】
大家回想一下在工作中,你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我们经常会忘记切问题,直接着手解决,此时找到的答案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有时我们虽然对问题进行了切分,但切分的方法不科学不全面,也会导致无法深入分析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去年8月份,公司发展了新业务,是给腾讯的影视剧做小语种出海翻译,老板交给我做。供应商是工作中重要又复杂的一个环节,当时我比较混乱,感到无从下手,刚开始我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切分,导致工作没有太大进展。没过过久,领导给我推荐了这本书,让我不要着急直接动手去找,要先分析问题,对供应商进行切分。
【what】
在开始介绍这个方法之前,我想先简单说明一下拆页里提到的MECE原则。它是一种分类的原则,要求切分后:子分类相互独立无重叠,子分类加起来穷尽全部可能。这种原则常见于切分名词分类,也同样适用于切分问题。
那四种结构化方法是什么呢?分别是公式法、子目录列举法、流程法、逻辑框架法。
结构化的切分法是对一个问题进行多次切分,至少要切分到第三层,根据需求,每次切分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
【预防质疑】
【how】
如何使用这四种结构化方法对问题进行的切分,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呢?
1. 明确需要切分的问题
2. 选择一个方法对问题进行第一层切分,并纵向深挖至至少3层
3. 完成一次完整分解后,针对同一问题至少采用两种其他方法,纵向深挖至至少第3层
我结合自己的案例讲一下如何利用这四种结构化方法对问题进行的切分。
第一步,当时想要搭建翻译业务团队,供应商是工作中重要又复杂的一个环节,当时我比较混乱,没有想法。所以我要切分的问题是如何挖掘和管理供应商。
第二步,按照翻译流程,我根据流程法进行第一个维度的拆分,分为打轴,翻译,审校;并根据各个角色所需的能力要求,用子目录列举法,继续切分到第三层,我知道了我应该从哪些方面去选择供应商。
第三步,接下来是招募渠道,根据逻辑框架法进行第二个维度的拆分,将渠道拆分为国内和国外,进一步又划分为公域和私域。用子目录列举法,继续切分到第四层,找到了我可以使用的具体渠道。
第四步,手里有了一批供应商,但是他们的水平还不知道。根据子目录列举法进行第三个维度的拆分,将供应商质量进行了切分。同样切分到第三层,我知道了该如何检测供应商的质量。
通过三个维度的切分,梳理挖掘和管理供应商相关的工作,我混乱的思路慢慢变得清晰,我把工作聚焦在找到优质供应商上,解决了这个新业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where】
这种方法最常见的使用场景是在工作中。切分的对象可以是卡点,问题,任务,需求等等。
【A1】激活经验
大家回想一下在工作中,有没有无从下手,嘴里说着“啊好难”但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的这样一件事。比如年终汇报,比如领导要求提高用户数等?请各小组用2分钟的时间,简单描述一下这件事。
学习者经验分享:
小健:我的问题是去年做年终总结述职时,我做的很多工作都没有讲出来。
【A1+】反思加工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四种结构化方法切分问题。按照这个方法,想一下,针对刚刚的问题,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如何去做?我们再花5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
学习者反思加工:
小健:可以按照今天介绍的四种方法对今年的工作进行切分梳理。
按照流程法,可以根据公司业务的流程,梳理今年我支持到的公司业务部门,在按照子目录列举法,继续切分做的具体的业务
按照逻辑推理法,把我做的业务分为公司内部和外部的,看一下今年支持到的公司合作方的技术有哪些
按照子目录列举法,把我使用的语言和实现的大需求一一列举后,再做切分。
非常好,谢谢小健,从这三个维度,可以把这个问题再拆分到第三层,这样可以帮助自己将今年的工作成果梳理的更清晰,更全面。
以上就是我本次拆书分享,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