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我叫池年虎,江湖号称“虎哥”,是一名外企管理人员。很高兴和大家分享读书带来的乐趣。《职场交谈这样说就对了》,这本书由杰弗瑞.福特和萝莉.福特所著,作者长期致力于研究让管理或组织变革更加轻松有效的方法。书中提出了与组织中沟通问题有关的两观点:沟通是由倡议性交谈、理解性交谈、执行性交谈和总结性交谈,这4中类型交谈构成的;沟通的问题常常是自己造成的,而非别人。这段内容来自书中关于“理解性交谈”的受限因素和相应解决方法的章节,为我们介绍了一个面对抱怨的解决方法。
汽车城公司CEO卡西收到的沟通硬纸板,有一张上面的意见是说:“我想要管理阶层知道,我们的办公室里有薪资差异,行政人员比维修人员赚得少。而且我们的办公室是这项差异事实存在的唯一地点。” 卡西说:“我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段沟通,一部分原因是这段话太过偏离会议的主题,但大部分是因为我知道那不是事实。所有地点都有同样的薪资差距。这个人不是麻烦制造者,就是一个不知道事实的人。” 她告诉我们:“当我们去开会时,我告诉每个人,若对薪资级距与差异有任何顾虑,他们都应该与我们的人力资源部沟通。”随后人力资源部主管在每场Q&A会议中都会讲几分钟,并向来自八处地点的代表,补充说明一项有关“薪资级距委员会”计划的构想,按照构想,该委员会会检查薪资级距,并向经营管理团队提出建议。 当结束那个有关薪资级距委员会部分简报说明后,人力资源部主管说:“希望让这个委员会继续推行的任何人,都应该与我联系。以下是我的电话号码与电子邮件地址,希望接到你们的电话或来信。”那之后,他从未接到任何人的信息。一个月后,他发给公司里每个人一张联络便条。便条中说:“由于大家缺乏兴趣,关于薪资级距委员会的构想已经取消。若还有人对薪资级距有顾虑,请让我知道,我将会进行处理。” 面对抱怨最好的解决方法,将是让人们说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细节。要求他们采取行动,并与能处理抱怨的人谈话,藉此让他们停止抱怨。 · 要求抱怨者提出倡议。问他们到底需要我们做什么或产生什么?何时想让事情发生?为什么事情要紧?这些问题可将抱怨转化或倡议。 · 绕后问抱怨者,谁将从事工作?资源来自何处?工作如完成? 当然,有些抱怨者可能不 愿意自己承诺回答这些问题,但是这个过程可以证明一件事:抱怨、模糊的控诉及假设性的理想,对“理解性交谈”没有贡献,而且若未加以处理,则可能破坏进展与善意。 |
如果无法让人们在他们的“应该、可能与抱怨”中加入承诺,你就必须将他们交给能处理这些事的人,并将抱怨性交谈结束掉。
当你希望别人了解你的构想的意义,以促使对方考虑与你一起合作时,那么你的交谈方式就是“理解性交谈”,理解对方的意义是理解性交的前提。交谈中的“应该、可能和抱怨”会影响沟通双方对理解对方的真实意义,目的。所以,我们需要特别处理沟通中的“抱怨”。 这个片段以案例开始,给我介绍了汽车城公司CEO卡西收到的一个关于薪资差异的抱怨,以及CEO让人力资源部来处理这个抱怨的过程。人力资源部主管提出成立“薪资级距委员会”计划,让意愿推行此项计划的人(薪资差异的抱怨者)联系人力资源部。“薪资级距委员会”的实质是:想了解薪资差距抱怨者的真实需求,了解他们对公司领导团队的建议等细节,和抱怨者一起规划行动计划来停止抱怨。 在本片段中提出了关于面对抱怨的最好解决方法:就是让抱怨者说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细节, 首先,让抱怨者提出倡议,如他们希望什么事情发生,从而将抱怨转换为倡议; |
其次,让抱怨者考虑并指出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将事情以什么样的结果呈现出来。在抱怨者所希望的事情被呈现的过程中,抱怨者自身也是参与者,也需要他们做出承诺。
A1关联自己的经验
在职场中的上司和下属之间常常会发生埋怨和抱怨,上司通常会抱怨下属的能力、行为方式、工作态度;下属往往埋怨上司对自己不公平,抱怨工作环境。 |
最近,部门里的一位工程师,在个人年度绩效评估的沟通过程中,对我说:“我们部门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这是现场服务工作量居高不下的根源,并让我感觉到我们是处于整个业务集团中的最低层,所有其他部门的人都可以给现场服务人员指派工作”。面对工程师的抱怨,我说:“我们是代表公司在现场服务,一切发生在现场的工作,均需现场服务工程师来执行。现场工作量越大,越能体现我们的价值。”接着开始大谈自己作为现场服务工程师的成功经历,一次和工程师的沟通就演变成了我对他的演说,还自豪地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交谈,解决了工程师抱怨,相信他会踏实地工作。
A2行动计划
通过对本段拆页的学习,我将主动去面对工程师的抱怨,把工程师的抱怨转化为他的倡议,并制定工程师参与的、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在12月第一个星期内,安排一个下午,和这位工程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交谈中完成如下的事项: · 了解工程师想让我做什么事情,他想让什么事情发生; · 将工程师期望的事情,转为为各项具体行动计划: 1,确定各项行动的负责人 2,确定各项行动的完成日期 |
3,确定各项行动的验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