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200字)
大家好,我是张琛君。琛是珍宝,君是君子。我家老母亲希望我君子如玉。我的三个标签是:培训与人才发展从业者、生涯咨询师培训师、学习转型者。
我有十二年的培训及人才发展经验,涉及酒店、地产、互联网3个行业。
我是国家认证的生涯咨询师、培训师,专注于为在校大学生、毕业5年内的职业人士提供生涯培训及咨询。
学习转型者是加入拆书帮以来,希望能够尽快达到“拆为己用”的学习状态,目前处于刚刚开始应用调整的状态。
【拆书帮介绍】2分钟(344字)
拆书是一种阅读方法,又不止步于阅读。拆书聚焦从自己的需求出发选择书籍,并把书籍的内容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实践专注于解决问题,让我们收获发自内心的快乐。
拆书能够带给我们的是升级学习能力,我们可以通过RIA便签法,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做到拆为己用,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影响他人。拆书的应用,在个人维度,就像刚才所说,用便签法阅读一本书,参加一场主题培训;在组织的维度,可以由一位拆书家把书籍加工成一场现场培训,引导组织成员把书籍内容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自发性公益青年自组织。这里汇集了一群升级打怪晋级的拆书家,也有拆书爱好者。拆书帮在各地都有分舵,每个分舵都致力于帮助更多的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很高兴今天与大家相遇在这里,期待未来跟大家一起,在拆书的路上越走越远。感受互助、享受成长。
过渡(288字)
各位伙伴,我今天分享的拆页主题是:提升生活掌控感——把注意力从关注圈放到影响圈,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30周年纪念版。这本书是史蒂芬·柯维的经典管理著作,聚焦于讲解助力个人成长的7个习惯及养成方法,是一本实用且可践行的自我提升类书籍。
为什么想分享这个拆页?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着急去机场或车站时,本来就不小心起迟了,下雨还不好打车,好不容易打了个车,一路红灯,使劲儿催司机,司机着急你生气,后续就是不仅误机或误车,还生了一肚子气。
这种时候,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更从容面对这个慌乱的早晨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拆页。请各位伙伴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拆页,阅读完成后,可以示意我一下,谢谢。
【主题】提升生活掌控感——把注意力从关注圈放到影响圈
【书籍】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三十周年纪念版
【页码】P99-100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 of Concern),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见图3-3)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Circle of Influence,见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前面提到我有一个儿子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我和桑德拉都很担心,怕他因为那些弱点而被别人轻视。但这些都属于关注圈范围,结果错误的焦点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我们自己倍感忧虑和无助,同时也加重了孩子的依赖性。后来我们聚焦于影响圈,着眼于自己的思维方式,结果真的有效。结论是我们不必担忧外界条件,只要先从自己做起,就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只有当我们在影响圈上下功夫、关注自己的思维方式时,我们才能获得改变自己的正能量,并最终也影响儿子。努力改变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担忧,我们就能改变现状。
【I重述知识点】便签5分钟(800字)
拆页阅读就到这里,暂时没有读完也没关系,邀请大家先跟着一起进行下一步。
What:这个拆页帮助我们找到一种增加生活掌控感,让自己的思维更加积极主动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关注圈】转移到【影响圈】。
什么是关注圈、什么是影响圈?
关注圈是指:我们看得见但管不了的事儿,当个快乐的吃瓜群众就好。
影响圈是指:我们够得着的、管得了的人、事等,可以通过行动影响事情的结果。
注意力转移就是,把焦点聚集在那些影响圈的人和事儿等因素上。
就像:早晨睁开眼,阴天、下雨了。有人说:好不开心啊!下不下雨,是老天爷的意志,我们没法改变,属于关注圈;开不开心,可以通过做一些喜欢的事儿等产生影响,比如吃点好吃的、约朋友聊一聊、拿一把喜欢的雨伞出门等,这是影响圈。
Where:当我们遇到一些已经觉得无能为力的事情或变化时,当你出现一些焦虑、无奈、无措的情绪,觉得很无力或愤怒时。比如:期待很久的约会要来了但临下班半小时领导让你留下加班、计划好的出行临时被取消、孩子不好好写作业你很生气等。这时,尝试着看看自己的注意力是在关注圈还是影响圈,然后把注意力转移到影响圈上。
How:怎么做到把【注意力从关注圈转移到影响圈】呢?2步就可以:
①区分圈子-区分我们所处的状态中,哪些因素是影响圈、哪些因素是关注圈;
②做能做的-用“我可以做…,就可以产生…的影响,选择那些对当下情况有正向积极的影响事情,开始行动!
就像刚开始起晚了赶车的例子里:
①区分圈子:红路灯、路况、司机的车技是关注圈;怎么提醒司机、要不要改签、后续的事情可否在车上处理等都是影响圈。
②做能做的:友善告知司机你比较着急,如果安全的前提下可否在XX点前赶到;基于司机的回复看看票务情况,是否可以调整;沟通后续事宜,做好万一延误的安排。
Why:当我们能够把注意力从关注圈转移到影响圈,我们收获的是对生活的掌控感。因为我们更关注自己可以做什么,并且选择对结果有好的影响的行为,好的结果也会让我们更自信、更从容面对生活和工作。
【A1联系具体经验】便签1-2分钟(281字)
我今年开始转型为生涯咨询师和培训师,在7月份学习完成TTT的课程后,我发现想做一个能够商业交付的讲师特别难,除了自己没啥品牌,还苦于没有什么渠道可以让自己分享,我其实有些茫然,不知道如何开始。
当时,我是寄希望于能够培训班的同学和老师给推荐一些资源,自己用半年的时间,先做免费的沙龙分享、小团队分享,然后做商业交付。
等待的结果是从7月-9月没有什么变化,自己的情绪还很沮丧。
现在看,老师给不给资源我决定不了,这是个关注圈的事儿。只等别人,我会越来越被动,不可能有产出。不仅无法实现一年能够转型的目标,自己也会陷入自我怀疑,这个状态对自己、对工作、对副业养成都没什么帮助。
【A2具体应用】便签3分钟(411字)
如果把注意力转移到影响圈,我想,我的目标是:通过调动自己的资源,在12月有一次线上公开分享【生涯规划】课程的机会,授课课时至少1小时。我的行动是:
1-区分圈子:
老师是否介绍资源是关注圈;
确认分享主题/完成需求调研/制作分享PPT;已有的内容通过写作的形式进行输出,需要累积足够量(预计连续20-30篇)才能确认后续分享的主要类型;联系自己身边的朋友、告知对方我做的事等等。这些都是我够得着的、能够做的事情,是属于我的影响圈的要素。
2-做能做的:
①我会在11月以小红书/简书(小红书会写、简书待定)写2篇生涯的内容
②我会联系2个朋友,争取1个在他的社群分享的机会(其中1位有一个50人的知识运营的微信群)
③11月要磨课,做好需求调研、课件制作(以生涯知识普及为主要内容)
④12月完成一次至少1小时的线上分享
这样把我的注意力转到影响圈,我一方面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情很多,另外因为有清晰的目标,更知道从哪里下手,执行起来也更明确。我也很期待自己的11月和12月了。
【结束语】1分钟(172字)
以上就是我今天关于【把注意力从关注圈放到影响圈】主题的全部分享。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睁开眼发现闹钟没响即将迟到,或者精心打扮要出门时约会的朋友临时取消了聚会,可能会有一瞬间的慌乱或不爽。
这时,邀请大家一起想想【关注圈】和【影响圈】分别是什么?然后做我们能做的,让我们依然把握生活的主动权,迎接新的可能。
谢谢大家的聆听和参与,我的分享结束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