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 所属活动: 拆书帮长沙麓山分舵第475期线上活动(总第506期)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巧用SMART,科学制定你的目标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罗超,天罗地网的罗,超人的超。

我现在是一位金融民工,也是一位二胎鄙视链低端的妈妈,在两点一线的生活中,我也成为亲子共育者、绘本阅读师,和准拆书家。

作为每天累成狗的妈妈,我曾帮助班级中妈妈科学处理不愿上幼儿园的问题,陪伴孩子亲子共读几百本绘本,且成功以优秀学员身份进入准拆书之旅。

如果各位有亲子教育和绘本需求可以来连接我。我是天罗地网的超人。

【拆书帮介绍】

这里我想和各位分享一下我眼中的拆书。

樊登读书家喻户晓吧,樊登以介绍书为己任,而拆书却以致用为己任。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拆书掌握需要的技能或者解决问题的思路,让书中知识为学习者所用。

而拆书分为个人与组织两种学习,个人学习可以让知识内化,而组织学习则是像我们现在一样由我引领学习,促使大家一起将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的核心工具就是我们的RIA便签,R是阅读原文中最需要的内容;I是利用我的语言和知识储备进行更深入的理解。而A便签可以视为经验便签,A1为过去经验,A2为未来行动计划,利用联想的方式深化我们的思考,将原文的知识运用起来,为自己赋能。

那中心目标和工具都具备了,怎么能少了学习共同体呢?我们的拆书帮就是这样一个拆书学习爱好者的社群,他是一个非营利青年自组织,脚印遍布各大省份,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各位学习爱好者成长。而我们麓山分舵自18年成立的5年已经举办了480多期的拆书分享,拆书江湖中的大拿比比皆是,遨游者更加不计其数,利用湖南人特有的霸蛮精神成为拆书江湖的天花板团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夸了半天我们的拆书帮,现在我也带大家一起来领略一下拆书的魅力吧,今天我要带领大家拆解赵周老师的《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赵周老师就是我们拆书学习法的创始人,拥有多年学习研究的经验,而这套书是针对孩子学习的实用操作指南,指导家长如何系统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的书,所以这是一本给家长的书哦。

下面我们花2分钟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由于原文片段比较长,所以我将需要大家看的部分用黑字加粗标识了一下,你们可以优先看黑体字部分,看完后请语音回复我一下,谢谢。

【R阅读原文拆页】

《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赵周 P35-37(微信读书)

如果我们从小到大接触到的目标都符合SMART原则,那么我们一定会打心底觉得目标是个好东西。

SMART原则源自管理学,强调合格的目标要符合如下五点:

第一,Specific明确具体,不能含混。“多多努力提升语文成绩”这个目标不够具体,“期中考试语文成绩不低于85分”这个目标就是具体的。

第二,Measurable可衡量,也就是定量。“增加阅读量,培养语感”这样的目标没法度量,“每周读两本英语分级读物”就能度量了。你一个月读了8本书,就算100%完成了任务,读了5本就已经完成了目标的60%。

第三,Achievable可实现。一个好的目标,是孩子努努力能够实现的。有挑战性,但挑战又不至于大到令人丧失信心。这需要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在难度上进行调节。“两周内完成全部暑假作业”,很可能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难以实现。也许父母想的是“期乎上得乎中”,两周做不完的话,三周做完也挺好。但这会养成唱高调的坏习惯,本质上是定目标的时候就不够尊重目标。

第四,Relevant相关性。订立的目标和其他目标或计划有一定关联,不是孤立的。“6个月背过3000个英语单词”,可是背过3000个单词这个目标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如果跟其他任何事情都没有关联,那它更像一件苦差,难以得到发自内心的认可。其实,背单词可以跟阅读更轻松关联,跟考试取得高分关联,跟孩子能帮奶奶解释电器按钮上的英文关联。

第五,Time-bound时限性。没有规定完成时间的目标,不能称之为目标,叫“美好的愿望”更适合。“每天练习跳绳”就没有体现时限,在孩子看来就像一个无期徒刑。如果改成“一个月内,每天练习10分钟跳绳,直到能每分钟连跳90下”,这样就好多了。另外,年龄越小的孩子,目标时限要越短。五六岁的孩子很难盯着三个月的目标去努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通过阅读我们会看到这是一段关于目标设定的内容,而目标作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在我们的学习之旅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目标设定的好工具--SMART原则。

【how】

SMART原则来源于管理大师德鲁克,分别是五个英文单词的缩写,中文解读起来就是具体,定量,可做,相关与时限,简称“具量做关时”。而我这里会一边解读也一边以我们需要孩子提升做作业时间来进行举例:

1、S:具体的目标,这里是要将我们最终需要达成的结果列出来,让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最终要做成什么。以做作业时间为例,快多少叫快,这个标准就不清晰,而我们把时间限制下来到2.3小时,目标就开始具体了。

2、M:可衡量的目标,方便我们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对标,所以建议这个目标最好数据化。2.3小时就可以对标。

3、A:可实现的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在自己的挑战范围内,不要超前或者不切实际的目标,避免难以执行。那这里就可以依据我们原来做作业需要的时间为标准来进行适量的缩减,比如原来是2.5小时,10分钟孩子可以争取,但如果是3小时,突然骤减,你的孩子也许就不会再执行下去了。

4、R:相关联的目标,这里就是确保我们的目标与自己目前的生活或者所做的事情有关联性,这样可以带动现有资源来实现我们的目标。那做作业作为学生的本能就是目前生活的关联目标,如果你给一个3岁的孩子提出做作业时间缩减是不是目标就被孤立了,毕竟这个阶段孩子以玩为主。

5、T:有时限的目标,目标不能遥遥无期,那么就需要制定一个完成时间。比如月底前,这样的有时限的目标就让孩子更清晰截止期限。如果没有时间限制,那么目标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愿景了。

所以用SMART来设定孩子的学习目标,我们就可以设置为2022年12月10日前,将每天做作业的时间从2.5小时压缩到约2.3小时。于是孩子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他做作业时间是需要在时限前通过努力进行10分钟的压缩。那么过程中通过每天的统计就可以清晰对标自己离目标的差距。比起原来那种,你需要将做作业时间缩短一点的目标,是不是这样更清晰呢?

【why】

也许有人困惑为什么一定要设定一个好的目标呢?好的目标会让准备起跑的我们看到自己的终点,也可以实时衡量比对进度,不断的鞭策对标从而走向我们的终点,所以好的目标会带来更多的动力,以终为始的来看待你的努力,不会迷失方向从而徒劳;而一个失败的目标让我们输在起跑线上,逐渐失去动力,渐行渐远。

【where】

那么了解了SMART,也许你会好奇他可以用在哪里,其实这个方法可以适用于孩子,自己,团队需要制定一个阶段性的计划,但如果衡量的不是事情而是人,比如《只管去做》中说的找一个女朋友是针对人,那就不适用,或者没有时间要求或者规划的事情,比如有空去西藏,就不一定适用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联系具体经验】

为了更好理解smart,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曾经失败的案例。

2020年8月,我换岗至业务监控,因为需要员工自行制定绩效考核目标,而我在没有熟悉新岗位时就贸然制定了“年底前完成全业务流程的运行机制梳理”的目标。

但第一个月在与第一个业务部门对接时发现除了30个主业务流程,还有与其他事业部,机构的近百个细枝流程。流程分布与操作对接存在多元性。

结果当年因无法完成目标,考核排名D。

结合SMART原则来看,我当时的目标违背了可实现的原则,导致自己越干越没有动力,空夸海口。同时目标没有数据化的可衡量性,导致考评时可能存在30个主流程或者100多子流程两个考核口径。所以一个坏目标也给我带来了经济损失。

【A2具体应用】

那么学习了SMART原则,如果我要制定一个和孩子亲子共读的目标,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我需要将我亲子共读的最终目标具体化,那么我会思考我亲子共读的目的是要增加孩子的阅读量,那么每周需要读新绘本就是我的目标。

第二步,是定量,我的目标是阅读,那么书本量就是我需要思考的,5本可以作为我的衡量标准,驱动我日常去对标我的本数;而我在截止期前一共可以阅读50本绘本也可以作为我的长期目标去对标。

第三步,思考可实现性,我们家目前每周保证平均3本新绘本的阅读量,上升到5本新绘本的量还在挑战范围内。

第四步,与生活的关联度,我和孩子商议的日常亲子时光就有阅读环节,所以适用我们家庭氛围,而且我们具有足够的绘本和专属空间。

第五步,时限设置,我会将我们的目标设定为年底前,即2022年12月31日。

总结下来,我的目标按照smart法则就可以设定为在2022年12月31日前,把和孩子共读绘本从每周3本提升到每周5本,年底前完成50本新绘本的阅读。

那么依据这个目标,我也可以清晰的思考我的行动计划与奖惩激励措施。

1、每天固定时间:晚上8-9点,时间基本可控,加班也不会超过这个时间段。

2、每天选书权利:我和孩子协商每天每人选择一本绘本,我可以依据孩子的选择来决定是否开启新书。

3、目标辅助工具:将我们亲子共读的绘本数量画在挂图上,方便我和孩子及时对标。

4、目标奖惩措施:目标完成后定制一个50本阅读的蛋糕和孩子一起庆祝,如果目标失败就给老公缴纳500元的处罚金。

【结束语】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我们今天了解了怎么运用SMART原则,通过学习可以避免原来制定目标的一些误区,好的目标是我们慢慢旅程的第一步,有了方向,相信我们后续的路才会更好走。

那么,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