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1.如何在沟通中保持真正的开放性?2.如何沟通,让孩子自愿按照指令圆满完成任务?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如何沟通,让孩子自愿按照指令圆满完成任务?

开场: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拆书现场。我叫孙春燕,我的三个标签:二宝妈妈、推动企业在线学习落地17年、6年后回归的99号二级拆书家。今天是我在拆书路上打怪升级的终极关卡TF3-3的分享。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如何沟通,让孩子自愿按照指令圆满完成任务?》

首先我们来进行分组,今天一共11个学习者,从我面前开始分别是第一组4人,第二组4人,第三组离我最远的3人为一组。

为了解决我们今天的这个课题,我准备了两个拆页,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完成任务=意愿度+能力,第一个拆页解决意愿度,第二个拆页是给孩子赋能。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拆书现场学习后,拆页一的学习目标是在与孩子发生沟通分歧的时候,学习者能够运用和善而坚定四步法帮助孩子学会相互尊重和解决问题。而当我们和善而坚定地给孩子分配了任务,孩子有了意愿度,但是他们还是做不好的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拆页二的技巧了。拆页二的学习目标是学习者能够使用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四步法,让孩子可以按照要求独立完成你指派的任务。

【事件场景】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当孩子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一哭二闹三上吊,闹到父母长辈满足他为止。我女儿每天晚上睡觉前喜欢听凯叔讲故事,但是每次她听故事都是越听越兴奋,听1-2小时都睡不着。前天晚上她上床的时候已经10点了,我就给她说:好好太晚了,我们今天不听故事了,直接睡觉。她一听我这个话就开始哭,整整哭了半小时才睡着。期间我也忍不住多次呵斥她。

【提问】大家遇到类似的事情,都是怎么做的呢?是打骂、妥协还是说教?你之前的处理方式效果怎么样?还可以怎么做会更好?

【影响】类似的事情,相信生活中非常多。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处理方式,孩子就会变得骄纵、叛逆、没有责任感,家长和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权利之争的关系,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解决】我今天带来的《正面管教》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沟通方式,让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不骄纵取悦孩子,也不惩罚、说教、控制孩子,帮助我们和孩子学会相互尊重并解决问题。

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下原文拆页一,读完后请举手示意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页一:选自《正面管教》P13-14

鲁道夫·德雷克斯把对待孩子时和善与坚定并行的重要性教给了我们。“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许多父母和老师由于各种原因而对这个概念难以接受。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当孩子“故意惹恼他们”时,他们觉得不应该“和善”。我禁不住要问,如果大人要求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难道要大人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过分吗?往往正是这些成年人需要好好去“暂停”(time-out,在第6章有更多介绍)一下,直到他们的“感觉”好转以便能“做”得更好。

让成年人觉得难以做到“和善与坚定并行”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和善而坚定”是什么样。他们很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在生气的时候过于坚定——或许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怎么办;然后,他们又变得过于和善,以对自己的过度坚定进行弥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到大家都已经举手示意看完了。

【WHAT】那么我们一起来看拆页,拆页中讲到“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综上所述和善而坚定就是尊重孩子、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那到底怎么做才是和善而坚定呢?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来举例说明。

【例1】孩子周六上了一天课程,晚上想放松下,第二天再做做作业。妈妈非要他当晚做掉一部分作业,这样周日可以留出部分时间玩。孩子很不高兴的去完成了妈妈的作业要求。

拆书家:这是和善而坚定吗?

学习者回答:不是!

拆书家:是的 ,这不是,这是专权,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例2】孩子吃早饭磨叽,上幼儿园要迟到了,奶奶赶紧过来拿过孩子的筷子开始喂饭。孩子说自己的饭要自己吃,奶奶说不行,你太慢了。孩子就不肯让奶奶喂饭,开始哭闹。

拆书家:这是和善而坚定吗?

学习者:这不是!

拆书家:这是控制,孩子不愿意让奶奶喂饭,奶奶非要喂,导致孩子情绪奔溃,反而影响上学的时间。这是对情形的不尊重。

【例3】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发脾气的时候,妈妈走开了,过了15分钟心情平复后回来跟孩子说:妈妈尊重你的感受,但是不能接受你刚才发脾气的做法。以后你有情绪的时候妈妈都会走开,等我们双方都平静了再一起找出事情的解决办法?

拆书家:妈妈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走开,这是和善而坚定吗?

学习者:这是和善而坚定!

拆书家:这当然是的。而且这是对妈妈自己的尊重。

【HOW】那怎么做才能做到和善而坚定呢?我总结归纳为以下四步:

一、缓情绪,两个人沟通的时候如果带着情绪沟通,是不可能做到相互尊重的;

二、说后果,要告知孩子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很多孩子是没有后果意识的,如果孩子有后果意识,可以引导孩子自己说后果。

三、定方案,要在尊重孩子和自己的基础上,让孩子参与进来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孩子比较小,可以给方案建议并确认;

四、严执行,既然共同制定好方案,就要严格按照跟孩子沟通好的方案执行,不能放水,不然放水一次,下次就更难了。

回到开头的那个案例,为了让大家更清晰运用这四步法,我做了个表格,大家可以看下手上的拆书家案例。我家好好晚上上床比较晚,不让她听故事她如果哭闹的话,我会告诉她你可以哭,妈妈会陪着你,等你哭完我们再沟通。(缓情绪)等她不哭了,我再给她说晚睡可能嘴巴里面又要溃疡,明天会晚起床上学迟到。(说后果)好好只有四周岁,可能不一定能直接给到解决方案,可以跟她沟通什么样的方式她确认是否可以,比如:每天晚上八点妈妈就叫你洗漱可以吗?这样早点洗漱完我们上床听半小时故事,然后你自己关掉IAPD睡觉可以吗?(定方案)她确定可以的话,第二天八点提前15分钟就提醒她还有15分钟我们就要去洗漱了,她如果还想再玩那么要提醒她晚上床就不能听故事或者要扣除相应时间,哪怕开始她有可能有情绪也要严格执行,但是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不要批评说教,更多是安静陪伴。(严执行)

现场附件表1:(仅供现场学习者参考)

【预防异议】有人可能会说,如果孩子总是跟我顶嘴,我还和善的对待他?那他以后不得更肆无忌惮跟我说话?其实和善并不意味默许这个情况的存在,而是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走开,到另一间屋子去。这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给孩子也树立一个榜样,可以稍后等大家情绪都平复了再找孩子沟通。这恰好是我们的第一步,缓情绪。一定要记住:和善=尊重。还有人说坚定就意味着要惩罚、说教,其实不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坚定是要让孩子参与进来制定规则方案,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去做。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定按照跟孩子定下来的规则方案实施。

【适用边界】和善而坚定四步法不仅适合跟孩子沟通,也适合成人之间的沟通。但是如果孩子太小,低于4岁相对来说就没法定方案,父母可以直接提出方案,但需要和善而坚定的执行。4-6岁的孩子,可以给予方案建议,让孩子确定是否可以。对于上小学起的孩子,那么就是可以完全适用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通过我前面的讲解,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如何运用和善而坚定四步法(缓情绪、说后果、定方案、严执行)。请大家自己编写一个未来一周内可能会发生的小故事,故事背景需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对话内容,部分对话运用到今天学习的和善而坚定四步法。时间3分钟,大家只要先写下关键词即可,无需长篇大论。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参考刚才好好睡觉的案例模板,大家可以参考下,填写在你手上的学习者实践表格中。3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他设计的故事。

我看大家都已经完成了,接下来有请陈芳老师为我们分享下他设计的故事。

学习者分享:

拆书家反馈:非常感谢陈老师的分享,陈老师给我们分享的让大宝起床的案例,应用了我们今天学习的和善而坚定四步法,1、缓情绪(生气的时候等待三分钟冷静后再谈) 2、说后果(会感冒、需要去医院开证明排除新冠)3、定方案(跟孩子一起确定了重新设置闹钟的起床规则)4、严执行(严格执行沟通的规则,孩子反弹后再次新增应对方案严执行)。

【学习目标2】听完第一个拆页的讲解,有人可能在想,如果我已经非常和善而坚定地告知孩子要去做的事情了,他也愿意去做了,但是他总是做不好怎么办?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学习下今天的第二个拆页“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四步法”。拆页二的学习目标是学习者能够使用(行为)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四步法(澄清),让孩子可以按照要求独立完成你指派的任务(界定)。

【A1自测】 在学习之前先来做个测试,看看我们是否已经具备训练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表格中有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6分表示非常符合,1-6分是逐级递进关系。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仔细阅读表格里的每一句话,按照第一印象实际情况给自己打分,并算出总分。做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

I解释自测题

好的,我看大家都做完了。

【解释】这个表是帮助我们确认自己平时是否已经具备训练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让孩子可以配合我们并胜任我们交代的任务。表格总分是30分。请大家对照下自己的得分。

【结果】

总分25分以上的小伙伴请举手。说明你训练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非常强,擅长帮助孩子学会完成那些未经过适当训练的任务。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看看今天的拆页是否能给你带来新的启发和收获。

总分15-25分的小伙伴请举手。说明您有一定的训练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但是还有提升空间,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如何提升我们的训练能力。

总分15分以下的小伙伴也不用自责,这只是说明您平时还不太习惯给孩子进行独立完成任务的训练,今天的拆页内容一定会帮助到您。

现在让我们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下原文拆页二。读完的小伙伴请给我举手示意下,谢谢。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拆页二:选自《正面管教》P151

史蒂芬・格伦在他的讲演中指出,父母们往往只告诉孩子自己的期盼,而不愿意费事准确地说明这些期盼如何才能达到,于是双方之间往往出现一个很大的误区。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能消除这些误区。

格伦用下面的对话来生动地表明了沟通的误区:

妈妈:吉尔,把你的房间收拾干净!

吉尔:我收拾好了。(意思是:我有地方放脚了。)

妈妈:你没有收拾好。(意思是:地板还没干净到能当餐桌用的程度。)

花时间训练,意味你的用词和期望要非常明确。有一位妈妈花了几年的时间教孩子收拾床铺。她会给孩子们说的很明白,例如“如果你拉这里,会怎么样?”(会把褶子拉平。)

她买的床单都是带格子或线条的,以便孩子们学会怎样顺着床沿把床单铺得横平竖直到孩子们6岁的时候,他们的床铺已经整齐得能通过军队的检查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到大家都已经举手示意看完了。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讨下这个拆页。

【提问1】拆页中,孩子觉得自己收拾好房间了是撒谎吗?

学习者:不是。

【提问2】孩子和妈妈知道对方对收拾好房间的检验标准不一样吗?

学习者:不知道。因为妈妈事先没有说她的标准,所以孩子按照自己的标准去收拾房间。

【提问3】如果妈妈在让孩子收拾之前花一定的时间训练,并且妈妈安排任务的用词和期望都非常明确,孩子是否可以按照妈妈的标准逐步完成任务?(这里不考虑意愿度的问题)

学习者:当然是可以的。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相信孩子会渐渐掌握收拾房间的技能和步骤,可以逐步完成妈妈提出的收拾房间的任务。

【WHAT】那什么是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呢?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就是通过一定时间(时间长短跟任务难度和执行任务者的能力相关)和方法训练让孩子具备独立完成某个任务的能力,而不是直接期待孩子去完成那些没有经过适当训练的任务

【WHY】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的方式可以让父母说出任务的具体期望和要求并让孩子逐步学会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技巧。孩子掌握的完成任务的能力越多,就越觉得自己能干、越能受到鼓励,也更加愿意参与到各项事务中去,责任心也会由此而生。

【HOW】那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应该如何做呢?原文中作者举了一个案例,但是并没有直接说出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为了方便大家在实践中更容易操作,我把训练孩子的步骤总结为以下4步:

1、定标准;在给孩子分配任务时,家长的用词和期望要非常明确,让孩子明白做到怎样的标准才可以;

2、做示范;家长要先给孩子做示范,边做边讲解,复杂的任务建议帮孩子分解任务步骤;

3、勇实践;鼓励孩子看完示范后就跟着做一遍,除非孩子求助,中间不指责,不打断;

4、重复盘;每一次完工后都都要跟孩子一起复盘刚才的实践,这个环节要很重视。这是帮助孩子最终做到符合标准的关键步骤。引导孩子自己找出哪些可以提升,家长最后做补充。

以上四个步骤操作完一次并不代表孩子就掌握某个技能了,需要家长带着孩子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的循环实践和重复复盘,有难度的环节需要家长多示范几次,直到孩子完全掌握完成某个任务的技能家长才能放手让孩子单独去做。但是在实行新的做法之前,一定要及时跟孩子沟通。

案例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并应用,下面我结合我生活中的的案例运用以上方法来分享下。大家手上也有一个案例模板,我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对照下。

多多四年级了,第一次开始上晚托班。为了健康饮食,每天用保温桶带饭菜去吃,我要求他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保温桶洗干净以便第二天备用。下面的我们俩的对话:

我:多多,你每天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把保温桶洗干净。

多多:可是我不会洗。

我:没关系,妈妈可以教你。你每天把保温桶洗到摸上去没有油渍、没有食物残渣然后晾干就可以了。(定标准)

多多: 好麻烦,我还是不会。

我:没关系,妈妈给你示范下。清洗保温桶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把桶内的食物残渣倒入厨房垃圾桶;2、把厨房水池里那个盆放半盆温水,挤1-2滴洗洁精进去;3、把保温桶的每个部位拆开放入水里面浸泡5分钟;4、用洗碗布把保温桶的每个部位逐个清洗一遍;5、重新放清水把保温桶的各部位逐一过水,清水要换三次,过水三次;6、把清洗干净的保温桶零件放入晾干篮晾干。(做示范并分解步骤)

妈妈这样分解,你学会了吗?

多多: 我学会了。

我: 那你明天洗一遍给妈妈看看!

第二天晚上多多如约一回家就去清洗保温桶,按照我的步骤逐一清洗,5分钟后很快洗好了。(勇实践)

多多:妈妈,你看我洗好了。

我:妈妈看到了,你一回家就清洗保温桶妈妈感到很高兴,你是个有责任感的小伙子了。现在你再仔细检查下,洗干净了吗?

多多仔细看了看说:好像保温桶底部还有一点点米黏住了,其他都没问题。

我:那你想想,问题在哪里?

多多想了想说:哦!我忘记浸泡了5分钟了,所以米粘住了洗不下来,那我现在泡一下,5分钟后再来清洗。(重复盘)

我: 好的,你自己能找到问题真的很棒。

十分钟后,我看到多多的保温桶已经干干净净的晾在晾干篮上了。

后来连续看了2个晚上,我发现他每次都能把保温桶按照步骤清洗干净,我就不再看着他清洗了。(勇实践)

以上案例中,我已经用到了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的四步法去训练多多学会清洗保温桶这个任务。1、定了洗干净的标准 2、分解清洗步骤并做了示范 3、让多多重复去实践清洗 4、让他复盘找出洗不干净的原因,再实践。

现场附件表2:(仅供现场学习者参考)

预防异议有人可能要问,用了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四步法,孩子就一定能做到令我们满意吗?当然不是,因为我们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不一定是他们任务“优先重要”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把自己任务“优先重要”的事情做好,尽管整洁和礼仪对孩子来说不见得是“优先重要”的,但他们仍然需要学习这些品格。然而大人需要记住,孩子终归是孩子,不要事事追求完美。

【适用边界】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四步法不仅仅适合训练孩子,也是适合成人的。比如上级让下级去完成某个新任务、师傅让徒弟去完成某个未经过训练的任务等等。但是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在分配任务之前要评估该任务和任务完成对象的适配性,比如太小的婴儿一般很难有能力学会某些生活技能,比如让某个不会操作电脑的人去设计一个创意图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促动参与 微行动学习】

为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应用今天学到的“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四步法”,接下来我们进行一轮微行动学习,首先按照我们最早的分组,我们花2分钟的时间确定下小组内的汇报员、时间侠、记录员、多能手。汇报员顾名思义:就是每一轮代表小组分享的学习者;时间侠职责是根据研讨的每一次的时间要求不断提醒组员时间情况;记录员职责是记录每个学习者的组内分享内容。有两组是四人组,那么多能手就是其他三个角色的替补,他们谁有事的时候您就替补上去,三人组就没有这个角色了。

一、【明确问题】

通过我刚才的讲解,大家学习了“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四步法”(定标准、做示范、勇实践、重复盘),接下来结合我们以往的经验,大家觉得这四步法中的哪一步是最难实施的?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之后我们邀请每个小组的汇报员进行分享。

【小组分享】

时间到了,我看大家都示意我讨论好了,请每个小组的汇报员说以下你们小组觉得哪一步最难?

第一组:第三步勇实践

第二组:第三步勇实践

第三组:第四步重复盘

【回应和反馈】

谢谢大家的反馈,目前我们的意见不是很统一啊,为了公平起见,给第三组一个机会,我们让第三组的汇报员说以下为什么觉得重复盘是最难的?

第三组樊老师:我们这么选择的理由如下:

1、复盘很难,有很多老师出书来讲复盘;

2、今天拆书家清洗保温桶的案例中复盘的时候妈妈就运用了2个沟通技能,所以复盘没这么简单。

第三组陈老师补充:其实做任务是家长和孩子坚持的过程,双方如何把复盘坚持做下去,是非常难得。

拆书家:非常感谢第三组成员的畅所欲言,接下来我们开始投票环节,觉得第四步重复盘最难得伙伴请举手!(3票)觉得第三步勇实践最难得伙伴请举手!(8票)

今天我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就先选择第三步勇实践作为接下来讨论的重点,第四步重复盘我们课后找时间再一起研讨好吧?

【重述并明确问题】

跟大家再明确下,我们接下来就把第三步勇实践比较难实施作为接下来讨论的重点,对吧?

学习者:对的!

二、【分组讨论问题本质】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小组研讨,为什么大家觉得第三步勇实践是比较难的?难在哪里?让大家觉得这一步比较难得本质原因是什么?找到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方法。大家结合过往经验,尝试相互追问,进行深入探讨。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进行研讨,记录员负责将讨论出来的问题的本质原因列出来,写到白板纸上。

三、【明确问题本质】

时间到了,那一小组愿意先分享下你们研讨的成果?

第一小组讨论的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1、动机不足

2、孩子被动

3、家长监督力度不足

4、对任务没兴趣(第二组补充)

5、孩子依赖性强(第三组补充)

【回应和反馈】

拆书家:谢谢大家的分享,我们把同类型原因合并下,我这边汇总下大家的反馈,大家觉得这一步比较难得原因主要是:

1、动机不足

2、孩子依赖性强

以上2点是导致第三步勇实践比较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大家认同吗?

学习者:认同!

拆书家:那我们还是要再次梳理下,勇实践这一步骤比较难实施的本质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动机不足还是孩子依赖性强?

多数学习者:动机不足!

其他小伙伴呢是否有不同意见?

学习者:没有

拆书家:好了,那么我们最终确定勇实践这一步比较难实施的本质原因是动机不足。

四、【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勇实践这一步比较难实施的本质原因是动机不足,那么我们接下来一起小组讨论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讨论之后要得到一份相对具体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给大家讨论5分钟,并把解决方案的要点记下来。

五、【分享讨论成果方案】

时间到了,我听到第一小组丁老师已经在说我今天晚上回家就按照这个步骤去做,既然有了这么成功的经验,那么第一小组已经来分享下你们讨论的解决方案。

学习者分享:我们讨论的解决方案如下:

1、找痛点(承担后果)

2、降难度(分步实施)

3、说体会

4、给认可

【拆书家反馈】

谢谢第一小组的智慧贡献,通过刚才这组的分享,为了解决因为动机不足而导致勇实践这一步比较难实施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做:

1、找痛点

2、降难度

3、说体会

4、给认可

拆书家:大家觉得以上几个步骤是否可以帮我们解决勇实践这一步比较难实施问题?

学习者:可以!

拆书家:大家觉得这个方案是否可行?

学习者:可行!

拆书家:感谢大家群策群力,一起解决了这一头疼的问题。这个时候可以有点掌声送给最优秀、最有智慧的你们啦!

【A2催化应用】

我们拆书的目的就是拆为己用。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未来一周内,你需要给你的孩子或者下属安排一个没有经过适当训练的任务,大家需要运用到今天学习的“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四步法”(定标准、做示范、勇实践、重复盘)。最后在便签纸上记录一下自己针对这个问题的整个处理过程,最后把你最想分享的便签纸,拍照发给我。

【作业格式参考】可以参考我设计好发给大家的学习者实践表,也可以自行编辑。

学习者陈老师作业分享:

学习者丁老师作业分享:

拆书家反馈:两位老师的“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四步法”实践应用都非常完善,都按照定标准、做示范、勇实践、重复盘四个步骤去进行了实践。

【结束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运用和善而坚定四步法(缓情绪、说后果、严执行、定方案)的沟通方式,帮助我们和孩子学会相互尊重并解决问题,解决了孩子的意愿度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学习了如何给孩子赋能——“花时间训练孩子完成任务四步法”(定标准、做示范、勇实践、重复盘),让我们在和善而坚定地同时可以给到孩子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希望大家回去后多多运用,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价值感和责任感。

今天我的拆书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又一次的陪伴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