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线上定级第八场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积极暂停+赢得合作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助力我的2-4过级场。先简短地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第一个标签是一级拆书家,第二个标签是小英老师,第三个标签是跑步运动实践者。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赢了孩子,不如赢得孩子。

在坐的各位爸爸妈妈或者准爸爸妈妈们,相信你们都希望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去解决问题,或者爸爸妈妈稍微指点一下,孩子就能配合改进。但是,现实往往是另一番场景。有时候,在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时,你是否常常忍不住情绪失控?没关系,今天拆书课能让你做到及时撤离坏情绪,学会始终和善而坚定地教育孩子。你是否还发现,有时候即便控制好情绪,但是费劲口舌也走不进孩子的内心,赢不来孩子的配合,也没关系,今天的拆书课能让你轻松赢得孩子合作。因为今天我们要学习两个超级技能,积极暂停和赢得合作。

今天的课程将分成3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图书介绍,第二个部分是学习技能“积极暂停”,第三个部分是学习技能“赢得合作”。 这两个技能是递进关系,因为我们只有控制好了情绪,才有赢得孩子合作的可能。

首先进入第一个部分。

今天的两个技能来自于非常著名的家庭教育类书籍《正面管教》。

【F】《正面管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家庭教育类书籍,它的作者简•尼尔森,是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书中讲了用和善而坚定的理念管教孩子,既不惩罚,也不骄纵,被称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同时提供了52个工具。

【A】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20种语言,畅销全球1000多万册。书中正面管教的养育方式不止为皇室人员和明星所喜爱,被樊登奉为育儿经典, 被李玫瑾教授推荐, 正面管教系列丛书更是长期占据当当网和各大书店的育儿书籍畅销榜。

【B】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你是否常常忍不住情绪失控?这本书能让你做到及时撤离坏情绪,学会始终和善而坚定地教育孩子。你是否费劲口舌也走不进孩子的内心,这本书能让你轻松赢得孩子合作。如果你想建立全面可行的育儿体系,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强、合作的孩子,都可以从这本书得到启发。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一个技能的学习。

【学习目标1】

希望现场伙伴通过RIA的学习,在一些有冲突的场景中,能立刻运用“积极暂停四步骤”调节好情绪,确保自己重新恢复平和的情绪。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拆页1】

教孩子使用“积极的暂停”或者“重新振作起来的时间”的一个好办法,就是你要把它用于你自己。家长可以把一本自己最喜欢的幽默书放在卫生间的抽屉里,需要时就到卫生间里待几分钟以便重新振作起来。在一个教室里,“再振作”区是一个装饰成热带海岛教室一角(被称为“夏威夷”)。孩子们可以先去“夏威夷”待几分钟重新振作起来。老师并不经常去那里,但她的抽屉里放了一颗充气棕榈树,当她需要去“夏威夷”时,他就会把棕榈树拿出来放在自己的桌子上。学生们就会知道,当老师在“夏威夷”时,他们应该给老师一会儿时间,以便让他平静下来并且再次振作起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该片段讲了运用积极暂停法让负面情绪撤离,以便重新振作起来。

【Why】【不那么做的坏处】

但是平日里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有时候我们很急迫,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希望在孩子犯错的当下给他最严厉的吼骂和惩罚,来保障教育的成果。表面上看,我们赢了孩子,因为孩子被我们成功震慑住了。哪怕孩子跟我们争辩,也必定败在你更强烈的暴怒中!

但是,稍一推理,我们就发现,这样的方式不能赢得孩子。

看,孩子可能很羞愧,可能很抗拒跟你沟通,也可能沿袭你暴力的处事方式,也许,在你面前装得全盘接受,转头就发泄一通。

因为你的暴怒,会让孩子觉得“我不够好”甚至“我很糟糕”。不仅没有得到你所期望的教育成果,反而加强了孩子某个不好的信念,让事情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

【反例】

大宝做数学作业总是很粗心,经常题目不看仔细就开做,导致很简单的题目做错;计算经常算错,甚至连数字抄错都有。上周四,他放学一回家就跟我说:“妈妈,我这次数学考试太可惜了,老师说我大题难的都对了,但是简单的题目错太多了。”我一看,有一题数字抄错了,有一个应用题直接写了答,过程太简单了,他竟然说可以不用写。还有几题平时都做过,平时都能做对,到考试时错的一塌糊涂。我一看,气不打一处来,实在是控制不了自己,狠狠地批评了他,希望他明白,考试主要考你的审题能力和是否细心,考题本身并没有多难。我希望他引起重视,重新重视做题策略,争取想办法做题提高准确率。我以为自己教育得很落地了,结果第二天他无意间跟我说起:“妈妈,我觉得自己偏文科,我觉得我数学就是有点差。”在那个瞬间,我明白,我在情绪失控的时候根本没解决我预期想要解决的问题,更糟的是,孩子反而觉得,他的数学就是很差。所以,在情绪失控时想要好好解决问题,让坏情绪积极地暂停下来是第一步!

【细化步骤】

【How:那如何用“积极暂停”来帮助自己走出坏情绪呢?】

第一步:布置“暂停区”—布置一个专门用来冷静的地方,并摆好可以调节心情的物品。

第二步:积极暂停——离开冲突现场,进入暂停区。

第三步:调节情绪——自我调节,做喜欢的事情。

第四步:重新面对——确保情绪恢复,走出暂停区,重新面对问题。

【反例变正例】

回到我刚才的案例,我会离开孩子去阳台,打理一下我喜欢的植物,确保我恢复平静了,想到孩子的试卷不生气了,我再出来面对他。再去处理如何解决提升孩子数学做题能力的问题。

【Where】

适用:

1.“积极的暂停”适合你情绪快要爆炸、快让你失控的时候用。

2.当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也可以用“积极的暂停”帮助他恢复情绪。

不适用:

1.假如一转念情绪就可以控制的住,那可以直接 转向解决问题。

2.当你情绪失控却无法进入暂停区,比如开一个重要会议,比如身边要照顾还脱不开身的婴儿,比如出门在外,此时就要使用意念让自己暂停下来,去想能让自己开心起来的事情。只要阻止自己不去尝试解决问题,就成功了。

【预防异议】有人会可能会说,大人也许能主动运用“积极暂停”法,小孩子太小,不愿意配合怎么办?

【异议讲解】确实,小孩子可能不理解暂停的意义,一开始训练积极暂停的时候,需要大人先陪伴他们布置“暂停区”,让孩子明白冷静区不是坏事。在遭遇情绪失控时,需要大人带领他们到暂停区,陪伴他们直到情绪稳定之后再解决问题。就这样刻意训练,慢慢形成暂停的习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不管大人也好,小孩也好,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没关系,所谓成长,就是知道自己的不足,再一点点改进。接下来,就让我们面对你曾经的不足,尝试去改进曾经的自己。

【显像提问法】

接下来请大家回想,在过去的2个星期中,你有没有在孩子面前出现情绪失控的场景?比如孩子的某个不良行为让你瞬间爆炸,或者你努力想控制也控制不了的糟糕的时刻。请描述具体的时间、场合、事情的经过,以及你的处理结果。

如果没有孩子,请记录下你在他人面前出现不良情绪的场景。

【给出清晰指令】

请每个小伙伴先在标签上写下关键词,写好敲1示意我!稍后,再请小伙伴来给大家做分享。

【分享1】

吕李红: 我的那个关键词是生气跟愤怒。昨天晚上,我带我的孩子跟他爸爸一起去超市,我们是两个车去的,我带着我的两个孩子一起去,然后他爸爸先找到那个到超市的那个停车场了。我是因为第一次去,不认识路,就在地上停车场绕。这个时候,他爸爸就打电话来问我了,说:“你怎么还没上来?”我说:“我找不到,我也是第一次来。”然后他说:“那你找人问问。”那个时候我已经有一点情绪了,我说:“人都没有,我找谁去问?”然后爸爸一直在教我要怎么走。这时两个孩子看了个店面叫“九月栗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一直在笑,笑的很大声,导致爸爸跟我讲的怎么听不到了。那个时候我就很生气!我说:“你们两个安静一点,我说我都听不到爸爸的声音!”但是他们还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所以我就大声地吼了他们一句,我说:“你们再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去超市,现在就掉头回家!然后他们两个就说:“那不行,不行!”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他们还是一直在笑。所以那个时候我就特别生气,也很愤怒!

【反馈1】

谢谢吕李红的分享,带娃真的是不容易,会带来好多考验!这个孩子在车上吵闹的问题确实会让人情绪奔溃,但是这个场景因为在车上,你又在开车,所以我认为你不适合离开孩子去暂停区。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难度级别低一点的,先掌握离开现场去暂停区恢复冷静的场景,等以后水平提高了,我们再应用到不适合有暂停区的场景,比如我们可以直接尝试意念暂停。

【分享2】

国志:其实就这件事情就发生在昨天晚上,吃完饭以后,小孩他就说要去镇上的咖啡馆,想要我带他去那边玩。我还在换鞋的时候小孩子就跑出去了,当时我非常的生气,赶紧下楼去跟上他的脚步,然后当时直接就狠狠地打了一下他的屁股,打了好几下。因为我家住在马路边上,是街面屋,非常危险,我非常担心,所以那个时候我是非常生气的。

【反馈2】

谢谢国志师兄的分享!有时候面对孩子,我们知道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有时候真的是会忍不住动手!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场面,谢谢!

【反思加工】

谢谢大家的分享,带娃不容易,处处有考验。不过没关系,今天我们学习了“积极暂停”,可以很好帮助我们及时撤离坏情绪。

【给出清晰指令】

现在请大家回到刚才记录的那个场景中,如果时光倒流,你会怎样使用“积极暂停”四步骤来调节你当时的情绪,最终让情绪平复呢?

请在标签上写下关键词,写好敲1示意我!稍后,再请小伙伴来给大家做分享。

请大家注意一下,你们刚才写下的场景适不适合去暂停区的可能?如果是在外面或者是这个场合不适合我们去暂停区,请换一个场景!

【国志分享】

谢谢晶晶提醒。我发现我刚才的场景不是特别适合离开孩子去暂停区,所以我换了一个场景。接下来的场景也是小孩子的事情,为人父母的话真的有很多的事情。晚上为了让小孩子在房间里,我允许他能够看动画片,然后直接让他在房间里洗脚。结果我刚刚走开一会儿不久,他已经把那个小的盆子里的水倒出来了,然后在用自己的脚在那不停地跳,把地板都弄湿了!那个时候,我实在觉得忍不住了,又吼了孩子,怎么这么调皮不听话!如果用积极暂停四个步骤的话,我觉得我应该要布置好暂停区,我会把卧室旁边的书房作为一个暂停区。(第一步:布置“暂停区”。)第二步我会先对小孩子说,提醒他赶紧洗脚,对他说,爸爸现在有点事情,你现在乖乖的先洗好脚,让他先安分下来以后,然后我先离开,进入我的书房。我缓解一下情绪,拿一本书稍微简单过一下,深呼吸一下,(第二步:积极暂停。)自己情绪平静以后,(第三步:调节情绪。)然后第四步我是重新回到卧室。对小孩说:“宝贝,刚才爸爸说话太冲了,对不起!但是我们洗脚的时候,应该要很安分,很安静的把脚洗干净!好,我们现在一起把脚擦干净,去看动画片,好不好?(第四步:重新面对。)上就是我的一个简单的分享,分享完毕!

【反馈1】

好的,谢谢国志师兄的分享!这个场景真的是在家里面一个非常常见的又奔溃的场景!我们看到国志师兄的四个步骤下来,真的是做到了积极暂停,而且很暖心,他在离开之前会跟孩子说:“爸爸有事情,需要离开一下。”这样孩子不会觉得莫名其妙。回来也能够很好地去解决问题,肯定要比大骂孩子一通的效果要好的多。

【小结】

恭喜大家,我们已经学会了积极暂停这个技巧,深刻体会到了赢了孩子并不等于赢得孩子,我们已经成功地走出了一大步。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个技巧----赢得孩子。

【学习目标2】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面临孩子成长中某一个具体问题时,运用“赢得合作”四步法与孩子进行沟通。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R原文拆页2】

“赢得”孩子:《正面管教》P26-P27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无对的。

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 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 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案例】马丁内斯太太与我们分享了她下面的这个经历。她的女儿琳达放学回到家,抱怨老师在全班面前朝她吼叫。马丁内斯太太双手扠腰,以一种指责的口气问道:“哼,你做了些什么?”

琳达垂下眼帘,生气地回应道:“我什么也没做。”

马丁内斯太太说:“得了吧,老师才不会无缘无故地吼学生呢。你到底做了些什么?”

琳达阴着脸颓丧地坐在了沙发上,怒视着妈妈。马丁内斯太太继续以指责的口吻说道:“那么,你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琳达怒气冲冲地回答道:“没什么可做的。”

这时,马丁内斯太太想到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她深吸一口气,换了一种态度,以一种友善的语气说道:“我敢肯定老师当着其他人的面吼你,你觉得非常丢脸。”(第一步,表达理解。)

琳达抬起头来,有些狐疑地望着妈妈。马丁内斯太太接着说:“我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算术考试,我站起来削铅笔,老师就当着全班的面吼了我。我觉得又丢脸又生气。”(第二步,表达出同情,而不是宽恕——并且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经历。)

琳达这时感兴趣了。“真的?”她说,“我不过是向别人借支铅笔。我当然认为老师为这么点小事吼我很不公平。”

马丁内斯太太说:“嗯,我很理解你肯定会那么想。你看能不能想一个什么办法,免得以后自己再这么难堪?”(第四步,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第三步在这个例子中没有必要。)

琳达回答道:“我想我可以多准备几只铅笔,这样就不用找别人借了。”

马丁内斯太太说:“这听上去像是个好主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拆页讲了如何通过“赢得孩子四步法”,建立相互平等的沟通氛围,获得孩子的合作,最后引导孩子尝试去解决问题。

【Why】【不那么做的坏处】

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家长通常很着急批判孩子的行为,或者习惯于直接给出自己的建议。这种做法表面上好像能“立竿见影”地帮到孩子。但是在孩子看来,这是对他的否定以及不接纳,他可能会以抗拒的姿态替自己的不服气呐喊。只有让孩子觉得你理解并同情他的处境,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就变得非常容易。

【译意案例】

我有一个这样的案例想跟大家分享。上周我先生去接女儿放学的时候,班主任跟我先生说,让孩子晚上早点睡觉,下午3点钟就想睡觉了。等到我回家就用一种指责的口气说:悠悠,你下午是不是睡觉了?”

悠悠不服气地把头一甩,说道:“没有!”

我说:“没有老师为什么跟爸爸说你睡觉的事情?老师才不会没事找事!”

悠悠跺着脚,怒气冲冲地说:“我没睡就是没睡!”

这时,我突然想到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我吸了口气,换了一种态度,以一种友善的语气说道:“悠悠,我敢肯定,被老师发现你在课堂上睡觉,你觉得非常丢脸。)(这是第一步:表达理解——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并且核实自已的理解是对的。)

这时悠悠转过头看着我,有些怀疑地看着我。我接着说:“我以前读书的时候也上课睡觉,被老师抓了个正着,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名批评,我觉得太丢脸了。”(这是第二步:表达同情,而不是宽恕—并且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

悠悠说:“我不是故意睡觉的,谁让现在中午都没有午睡了。”

我说:“妈妈就知道你是实在困了,要不然你肯定会好好听课的。但是老师这样跟爸爸说,我很担心,妈妈不希望因为你睡觉被老师批评。你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你上课睡觉?(第三步: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孩子想了一下说:“下次我想睡觉的时候多恰一下自己的手,使劲提醒自己不能睡。”

我说:“可以呀,那你觉得还有其他办法吗?”

孩子又想了一下说:“晚上早点睡觉,回家玩命写作业。”

我说:“这是个好主意,晚上跟哥哥相互提醒,争取都能早点睡觉。” (这是第四步: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How】如何运用“赢得合作”的四步骤来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呢、。

第一步:表达理解——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并且核实自已的理解是对的。

第二步:表达同情——不是宽恕孩子的行为,只是向孩子诉说你曾经发生的类似的经历,让孩子感受到
你的接纳。

第三步:表达感受——友好而真诚的向孩子表达你的感受。

第四步:解决问题——引导孩子关注如何解决问题,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Where】

适合:

1.用在孩子身上,比如自己的孩子、学生、或者晚辈,如果是成人,可能运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更适当些。

2.确保你已经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否则,先花些时间建立信任感。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说,孩子在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说的简单,但是根本做不到,看不到效果呀!

【异议讲解】

我们的重点是让孩子关注问题的解决,让他能明白,自己要动脑筋去解决自己的问题,慢慢培养他的责任感和处事能力。也许刚开始,他不能说到做到,但是,当他屡次遇到同一个麻烦,他会真正转向思考,我如何真的做到避免这个再次发生。所以家长不必焦虑,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只要方向是对的,剩下的交给坚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场景演练】

所谓实践出真知。我们刚刚学习了“赢得合作四步法”,现在邀请我们现场所有小伙伴们一起做演练,落实今天所学的方法。

【具体场景】

小黄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周四课间,小黄和同学打架,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并告知家长在家好好教育。回到家之后,妈妈尝试用“赢得合作四步法”与孩子沟通,共同面对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分组】

我先将大家分为两组,冯老师、WENDY、吕丽红、野人大叔在第一组,请冯老师担任一下组长;宁宁、山花、国志、小李在第二组,请山花老师担任一下组长。辛苦两位组长控场。

【给出清晰指令】

接下来,大家按照两两一组进行对话演练。要求是一个人扮演妈妈,一个人扮演孩子。扮演妈妈的人要运用今天所学的“赢得合作四步法”与孩子开展对话沟通,最终成功引导孩子自己解决爱动手打人的坏习惯。演练结束后在评论区敲1 示意我,稍后我会选取几个小组现场分享他们的对话。

【演练环节】

【分享1】

Wenddy:宝贝,我听说你今天和同学打架了?

吕丽红:我没有!我就拿回我借他的东西。

Wenddy:他借你橡皮借他他借了多久?

吕丽红:昨天借的,今天没有还给我,然后今天又借了我的一支笔。然后,我自己写的时候没有了,我想
让他还给我,但是他不肯。

Wenddy:他借了你的橡皮不还,今天又借在你的笔了,你肯定很生气,然后你想你想直接拿回来,是吗?

吕丽红:对,我都跟他说了,我说你借了我两样东西了,你要还。他不肯,所以我就直接把他抢过来了。

Wenddy:那你抢回来了,那他是他是什么感受?

吕丽红:他就说我小气,借一点东西都不肯,以后再也不跟我做朋友了!

Wenddy:那接下来你会怎么办?你是不想跟他做朋友了?

吕丽红:不是,我还是想继续跟他做朋友,但是他借我的东西是要还给我的。

Wenddy:那你想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吕丽红:那我就就规定好时间,告诉他你什么时候借什么时候还,先让他你想好什么时候归还,然后我再
借给他。

Wenddy:那你明天可以去试一试。

【反馈1】

谢谢一组两个小伙伴的精彩演绎!我们来对照一下,妈妈一开始就是引导孩子解决问题,不断询问他,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非常棒的一个演练,已经成功地赢得了孩子的合作!

这里我给出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妈妈去核实一下孩子的感受,然后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他会觉得“我在被别人借的橡皮不还这个事情上面,我是能够得到理解的,我的心情是能够被接纳的”,他会在尝试解决问题的时候,会更积极、更有底气一点!

【分享2 】

宁宁:妈妈,我跟你讲,我现在特别的生气,因为我今天被那个同学骂了,然后我打回去了,把他脑袋打
打了一个包,然后老师批评我了。可是明明是他的问题,他先骂我的。

小李:哦,他今天他骂你,然后后来老师他批评你了,你很生气,然后你把同学给打了个包是吗?

(第一步:表达理解。)

宁宁:对!

小李:那个老师骂你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很委屈?

宁宁:对,我觉得他应该批评那个先骂人的小孩,他不乖!

小李:其实,今天这种事情,妈妈小时候也遇见过。那时候,我也是说不过人家,然后就用行为了!(第
二步:表达同情。)后来 妈妈学了一个很好的方法!今天这样的情形,我担心的是你给那个小朋友
打了一个包,假如说小朋友 还打你,这样不就是不可开交的场面吗?妈妈也很担心(第三步:表
达感受。) 咱们去找一个好方法去避免这种行为的发 生,你觉得是什么方法? ( 第四步:解决问
题。)

宁宁:你说,你已经说了这么多个好方法了,那肯定比我打人好。

小李:除了打人,你能想出好主意吗?

宁宁:告诉老师?

小李:是这样的,妈妈当时听到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孩也很生气,因为小朋友对他不好。他妈妈就告
诉他一个方法,就是画一个新的太空。在学校,当别人吵你,你可以在你书上画火箭。

宁宁:我不可能生气的时候去画火箭。

小李:那这样,妈妈给你手上画一个爱心,当他跟你生气的时候,你说不过的时候,你先想想妈妈,想想
你手上有一个爱心,然后看看对方,他可能是有有什么想法,我们带着妈妈的爱心去沟通,真不行
的话就跟他说个绕口令!

宁宁:好的,那我就笑呵呵地把他骂笑了!

【反馈2】

感谢2组小伙伴的精彩演绎。妈妈真的是循循善诱,我觉得,如果在生活中,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妈妈来通过讲故事、通过举例子来循循善诱,来我们引导我们去解决问题,我觉得小孩子会非常喜欢去解决问题,她也不再惧怕出现了问题!我们来就是核实一下整个过程,有核实感受,也有表达同情,有引导孩子尝试解决问题,每一个步骤都非常的细致,非常棒!

A2【催化应用】

【显像提问法】

接下来请把思维聚焦到自己身上。

作为父母、老师、或者长辈,都希望出现问题时,孩子能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请设想一下在未来一周内,你想要跟孩子就某个问题展开交谈的场景。你将如何运用“赢得合作”四步骤引导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比如:小孩在学校上课的时候调皮捣蛋,或者学习不认真;不会正确与朋友相处;整理习惯很差等。

【给出清晰指令】

1.请写出具体场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想要解决的问题等。

2. 写出你将要和孩子进行沟通的大致步骤和关键词。

3. 写好之后,请在评论区敲1示意我。

稍后我会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分享1】

冯老师:

我的侄子读大学一年级,他的平均基点2点8,也就是平均分大概是七分左右。我最近就是要跟他
交流交流这个场景,我就设想一下,我怎么跟他交流。

波波,我看到你期中考试,基点是2.8,整个全年级的平均基点是三点。3.6、3.5大概是平分80分儿,你看这块这咱们问题出在哪?是怎么出现的?

孩子有可能说:“你不知道我是从新疆来的?我的底子就是差,所以就是考不好!”

上次我我听的我都快气气炸了!所以他他可能还会用来答复我。

我会给他说:“”你看姑姑觉得你现在心里头也一定很着急、也自卑,我也完全理解,(第一步:表达理解。)因为当时我从新疆过来学习的时候,到大学学习的时候,我也是在班里倒数第一第二。(第 二步:表达同情。)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学习更好?我就更多的向老师请教一些问题。第二个,我稍微下些功夫,后来也到班里前几了。你觉得现金代数、高数这些70多分,怎么样才有办法提高学习?”

这个情况那孩子可能会说:“老师现在都很难找到,根本就没办法提升学习。”

那么我继续给他就是探讨:“姑姑很担心你的学习,因为分数还是重要的。(第三步:表 达感受。)那么你觉得薄弱点在哪?需要姑姑给你提供哪些支持,你自己觉得什么样办法可以提高?针对你这个情况,因为学习成绩是我们考核的一个标准,你觉得怎么样才能弄好,觉得怎么样才能提高有就业?” ( 第四步:解决问 题。)

让孩子自己再想办法,然后我最后再给他就是提供支持和帮助!
【反馈1】

谢谢冯老师!四个步骤运用非常到位!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很称职的姑姑,通过你的描述,我知道了你将应用的场景是如何提高侄子的综合成绩,也已经看到你给侄子的各种建议,引导孩子让他去解决问题,我相信孩子已经认识到他自己的问题,他肯定能体会到你对他的理解,相信他不会排斥你的建议,也相信他会接受你的建议并尝试去解决他的问题!

【分享2】

山花老师:

我的场景就是我家小朋友高一,他会面临一个选文理科这样的一个阶段。那他在选文理科的时候,会去考虑哪一个科目是他自己会比较擅长的。我后面会更聚焦于那个擅长的科目来做好高中阶段的学习。我会比较希望他能够寻找自己擅长科目的角度去跟他有这样一个对话。

我会从比如说定杂志、如何选专业的科目书本、包括给他做一个性格的测评,然后会跟他一起去寻找一个就是合适的可行性的方案。所以我们需要一些讨论,引导他正确地做出选择。我觉得这边的四个步骤可以利用于未来的一周以内的场景应用,谢谢!

【反馈2】

好,谢谢山花老师,虽然我没有办法预料孩子最终的选取的是文科还是理科,但是我觉得山花老师给出的建议是非常全面的,我相信孩子肯定是愿意去配合你,认真去考量文理科的选择!这里提一点小小的建议,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如果先表达理解和我们的感受,孩子会更愿意听你的建议!

【小结】

截止目前,我相信大家已经学会了积极暂停和赢得合作两大技能,相信我们会慢慢地跟孩子们的心靠得更近!

【强有力的总结】

成长之路,诸多荆棘。赢得孩子,并不意味着追求完美,只是引领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