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第164次】掌控关键对话,成为谈话高手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如何更好倾听

开场:

已经修改,视频文件不小心被删了,和总舵评审沟通,添加PPT附件作为补充。

观察家观察项目: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进行敏感对话时(行为)运用(界定)询问对方、确认感受、重新描述、主动引导四种倾听技巧。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洪欢,三个标签介绍自己,爱学习的HR;晋级中的拆书家;三姐妹中最小的。

观察家观察项目:学习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个步骤。

事件:我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前两个月我妈和大姐因很小事情闹矛盾争吵很厉害,我很爱他们,就打算出面沟通调和,可是没说几句,我妈就很生气地说:“不想聊了,你就知道向着你大姐,都来气我”,我当时有点懵,她是我亲妈,我当然爱她超过我姐;我明明是好意,她怎么不理解,不愿好好沟通呢?

提问:遇到类似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不干预不沟通?还是和对方讲道理?

影响:不沟通没法解决问题,讲道理对方可能沉默不语或暴力应对。是否有更好的沟通方式,既能解决问题又不伤感情?

解决: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关键对话》这本书,书中分享了多种应对关键对话的有效沟通技巧,帮助我们既解决问题又不伤感情。500强公司中有300家在运用此书,由此可见此书受欢迎程度。今天分享的拆页,将教会我们四种倾听技巧,创建安全的沟通氛围,让对方坦率说出心中的想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观察家观察项目:1、学习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拆书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2、原书拆页【R】为why或what的内容,或原书一个完整的案例。

(原书一个完整的案例)

过去几个月,你的女儿温蒂一直在跟一个小混混约会。刚认识对方几个星期,温蒂的衣着打扮就开始让你皱眉头了,而且一开口就满嘴脏话。每次你想和她谈谈最近的变化时,她总是对你大吼大叫、口出不逊,然后一头钻到自己的房间生闷气,一连几个小时都不出来。

假如你是个面对问题既不愿沉默也不愿表现暴力的家长,你该怎么办呢?当对方以沉默(拒绝表达内心的看法)或暴力(以非常伤人的方式沟通)方式破坏对话中的共享观点库时,你该怎样把他们拉回到正常的对话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应当是“看情况而定”。如果你不想惹麻烦,最好什么都别说。毕竟,现在的问题是对方拒绝开口、火冒三丈,让我们躲避不及。你总不能为别人的想法和感受负责吧?

可是,如果你无法让对话双方开诚布公地交流观点,那就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因此,即使对方会陷入沉默或暴力,你还是要让他们参与对话。虽然你不能强迫别人加入对话,但可以一步步地营造安全气氛,吸引对方和你交流毕竟,他们表现出极端应对方式也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因为他们害怕对话会让他们受到伤害。他们认为,如果和你展开对话就会有不幸的情况在自己身上发生。例如,你的女儿认为,如果和你坐下来交流,你会对她长篇大论地说教,不许她出门,让她和那个貌似唯一关心她的男友断绝关系。因此,要想和对方建立有效的对话关系,你必须努力营造安全氛围。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观察家观察项目:1、讲解引导时,拆书家给出具体行动建议或具体步骤。这行动建议或具体步骤,与原文有关,且让学习者(包括观察家和评审)信服。2、【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举出了案例,并通过概念和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等。或者【I】讲解引导时,或拆书家主动给出貌似相近或相反的概念,并辨析了易混淆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让学习者更加清楚知识点的适用边界。(达到其一即可打勾)

【Why】

原文的场景有没有很熟悉?你的目的是好的,你的判断也是正确的,可是你想说对方不听,不愿交流。那我们该怎么办?

【What】

我们需要创建安全的沟通氛围,通过有效倾听技巧,吸引对方和你交流,坦率说出心中的想法。

(拆书家给出具体行动建议)

【How】那具体怎么做呢?有四种技巧

1、询问观点:请对方开口表达,鼓励对方说出想法。

(辨析概念)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混淆“询问”和“质问”。两个都是提问,区别在于目的和语气的不同:

“询问”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这种提问的目的通常是收集信息、澄清事实、缩小讨论氛围。

“质问”带有强烈主观感情色彩,质问方已经把责任放到对方身上,希望对方解释清楚,提问本身有责备的成分。

所以我们“询问”时需要注意内容表述、语气神情。大家辨别以下内容是“询问”还是“质问”。

A:“正常的高中生谁穿成你这样?”这属于“询问”还是“质问”?

对,这属于“质问”,这句话潜台词不正常的高中生才这么穿。

B:“你们什么时候在一起的?”这属于“询问“还是“质问”?

对,这属于“质问”,这句话语气和表情透露着不满。

C:“你愿意和我分享下你们的故事吗?”这属于“询问”还是“质问”?

对,这属于“询问”,这句话语气柔和,鼓励对方表达观点。

只有当我们不强迫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开放的心态“询问”对方,语气柔和,表情自然,他们才愿意更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质问”会让对方感觉被责备,拒绝沟通。

(概念和匹配例子对比)

2、确认感受:通过他们外在行为表现,描述对方的感受。

当对方语气或体态和他们表达内容不一致,可以通过描述对方的感受,让对方感到被尊重和关注,愿意和我们交流。如女儿说:“没啥好谈的,谁让你是我妈呢?”妈妈观察到女儿不高兴的状态,可以回复:“从你的语气,你是有些生气了,对吗?”这样的表达让女儿觉得妈妈不抵触自己情绪,也减少对谈话恐惧。

3、重新描述:用自己的话重新描述对方的表达。

若女儿说:“你不就是想说我不听话,现在好不容易有人喜欢我,你却要阻止。”妈妈可以回复:“你觉得你的朋友很关心你,而我却不认可你,是这样吗?”简单总结表述会让对方感觉你在努力理解他们想法,也利于确认自己理解是否正确。

4、主动引导:提出一些你对对方想法和感受的猜测。

若用了前三种方式,你觉得对方还是缺乏安全感,没有充分表达自己看法,你在非常想了解对方想法且非常清楚对方想法时,可以提出相应的猜测。如妈妈可以说:“亲爱的,你看我想法对不对?你穿成这样,是希望朋友和家人对你更多关注,是这样吗?”

若我们在敏感对话中,希望更多了解多方,可以通过以上技巧进行倾听,将有助于对话开展。我们再来温习下倾听四个技巧:询问观点、确认感受、重新描述、主动引导。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观察家观察项目:【A2】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

现在大家想想,最近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沟通解决,你尝试过或想到与她沟通正题时,她就容易沉默或者怼你?比如和老公说别玩游戏到很晚,和孩子沟通写作业认真些,爸妈吵架出面调和……

请你根据自己需要沟通话题编写一个未来的剧本,其中部分对话内容需要使用刚学习的四种倾听技巧。剧本需要包含具体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对话场景等等。请将摘要写在纸的背面。时间3分钟,3分钟后我会邀请人分享你的剧本。(大家在使用过程中对这四个技巧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开麦问我)

现场案例记录:

拆书家点评:谢谢丽洁的分享,和弟弟沟通学习有时候挺难的,在沟通中丽洁使用了今天分享的四个技巧,非常棒!其中有两个技巧丽洁用的非常好,“询问观点、重新描述”;另外两个技巧“确认感受、主动引导”我有些小的优化建议,也是我们日常用容易忽略的。

“确认感受”指的是当对方表达内容和语气神情不一致时,再次确认对方感受,鼓励对方表达。“你是不是学习遇到困难”——这个其实属于“询问观点”。比如弟弟很不耐烦说:“行行,我会多花点时间学习”。这时候你可以问:“你是觉得花更多时间学习没用,是吗?”。

“主动引导”这个技巧指的是提出对方感受和想法的猜测,是对方的想法,不是我们的建议。如果弟弟在和你沟通中提到“某某参加社团,在社团上花了很多时间,工作现在也挺好的。”你可以猜测他的想法,表达:“你是觉得专业课没那么重要,社团有趣也能提升自己,是吗?”引导他说出自己真实想法。

学习者:哦,明白了,确实这个点应该这么使用更好。

结尾:经过现场演练,大家有没有感觉看似棘手的沟通也不可怕,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善用沟通技巧,我们就更好地解决生活工作中问题。有效倾听是建立对话安全感的法宝,开启成功对话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