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 所属活动: NO.63南宁清澄分舵线下【过级场】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给孩子奖励

开场:

大家好,我是坛子,很高兴和大家进行今天的拆书分享。

为了大家能更沉浸式学习与分享,我们先分个组,从中心切开,左边的小伙伴是一组,右边的小伙伴是二组。希望大家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对于奖励这个反馈方法,有更好的启发。

【图书介绍】

【F】这本《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作者是赵周,他是拆书帮的创始人,他独创了一套让成人在有限时间里,将书中知识拆为己用的方法。他提供了一套系统培养孩子学习的方法,让读书和学习变得更有趣。

【A】这本书有很多实用的落地工具!可以教会父母升级对学习的认知,改变教孩子学习的方法。按照书中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陈海贤、李松蔚、林少、肖知兴等大咖向家长们极力推荐!

【B】你有过用奖励去激励孩子的学习麽?奖励确实省事,但面对孩子提出的不同奖励要求,有没有一丝疑虑:这样给孩子奖励到底好不好?孩子到底是为了奖励而学习,还是为了学习而奖励。如果一定要奖励,除了物质奖励,还有没有其它的可能。这本书告诉我们:奖励仅仅是反馈的一种。用奖励的三原则,教会我们正确使用奖励的方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请大家花一到两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片段。如果阅读完成,请举手示意我。

R:原文片段

美国一所小学为了鼓励阅读,跟学生们说只要完成每周阅读任务,就可以得到一块巧克力。一位学生的爸爸是行为经济学家,知道这件事后去找校长,说千万不要这样设计反馈,这只会激励出一群讨厌阅读的胖子。因为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巧克力是最棒的东西,要为它而努力,而阅读成了为了拿到巧克力而不得不忍受的苦工。

这就是奖励带来的“动机转移”,本来孩子阅读是为了享受阅读本身,却因为糟糕的反馈设计变成了为了奖励而忍受阅读。很多家庭每天都在上演着类似的情况。

那么,什么样的反馈不会导致动机转移呢?这里提供三个思路:

第一个思路,问自己必须设奖励吗?其实有些事情完成本身就是奖励了。

第二个思路,让目标完成后的奖励和目标本身是同类。

第三个思路,围绕关系(而不是用实物)来奖励。

比如,我们要设计实现阅读目标的反馈,以下这些奖励就不错:

A.一本新书

B.搞一个图书中角色形象的化妆派对。

C.读完了就可以给爷爷奶奶讲。

D.完成目标,爸爸陪你讨论这本书。

E.一张兑换券可以兑换,和爸爸妈妈同一个房间睡觉。

好的,我看到很多小伙伴已经阅读完拆页。接下来由我分享,我的心得和感悟。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片段教会我们:反馈中,使用奖励的三原则。

【why】:

若把孩子的大脑比作雕塑,父母的反馈就是斧和凿,好的反馈能够帮助孩子成长。奖励是反馈的其中一种,好的奖励可以欣赏孩子的同时,鼓励孩子,从而强化了孩子的成就感。

【不这样做的坏处】

既然反馈如此重要,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反馈呢?大多数父母反馈的方法,简单粗暴——物质奖励。反馈影响动机。运用好奖励的原则,可以强化孩子的成就感,拉进亲子关系。但是奖励设置不当,则会影响孩子的内在动机,让事情适得其反。

【how】:

如何奖励,我是这么理解的:

1.能不奖励,则不奖励。

有些事情,完成的成就感就是最好的奖励。

2.奖励和目标相关。

让奖励和目标有相关性,避免出现目标偏差。

3.围绕关系奖励。

让孩子在关系中展示自我,加深喜悦感和成就感,从而拉近亲子距离。

【where】:适用于需要添加一点动力才能更有信心完成目标的孩子、朋友或下属。

案例:

我曾经给儿子设定过一个奖励:每天晚上坚持练琴,能坚持一周,我们就去吃个大餐。奖励一次后,在继续时,进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模式,最后计划无疾而终。

直到看到了“奖励的三原则”,在来看,吃大餐这个奖励,不算是最优的奖励。一方面未能够激励孩子持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有可能导致孩子动机转移。如果再一次,我可能会奖励孩子在家人面前表演一次,又或者让儿子做我的小老师,加深他成功的喜悦感。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

通过阅读拆页和我的分享,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奖励的三原则。(能不奖也不奖,围绕目标奖,围绕关系奖)

现在,请大家回顾最近一次,给予孩子的奖励;又或者工作生活中给与他人的奖励。奖励的是什么?为了什么目的奖励的?当然也可以回忆下看到过的别人给与的奖励。

大家有1分钟时间在小组内分享,分享好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小组分享:1~2分钟)

好,时间到,刚刚大家分享得都很尽兴,下面邀请一位小伙伴给我们分享。每一次的分享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再思考的机会。(时间:1~2分钟)

伍力:

我爱人曾经用金钱奖励来激励孩子学习。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我内心也会担心,孩子要求的金钱会越来越多,或者导致他的学习动机转移。

谢谢玄夕的分享,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

请回想自己刚才分享的奖励,它算是一个最优奖励吗?如果在遇到相同的情况,根据奖励的三原则,奖励如何给?如果是物质奖励,可以怎么给?现在请大家在组内轮流分享,给自己的奖励做个优化。每人1分钟,分享好的小组可以举手示意我。(小组分享)

好的,时间差不多了。有没小伙伴愿意分享自己优化后的奖励呢?(代表分享)

玄夕:

根据奖励的三原则,我可以这么优化。我可以把孩子做成功事情记录下来,适当的发到朋友圈,用肯定的方式给与反馈。也可以用贴纸奖励,让孩子积攒够适量的贴贴纸,再让他兑换他想做的事情,比如看电影。又或者赋予权利,奖励他来安排家中谁负责完成事情等。

非常感谢玄夕的分享。

【结束语】

具备自主学习力的孩子,能活出自己的人生。具备自主学习的孩子,父母才能得到解放。奖励属于反馈的一部分,小小的奖励都有“三原则”的说道。对于孩子学习这回事,父母其实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成为孩子的学习力教练,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促成孩子主动学习。我是坛子,拆书路上,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