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拆书帮呼和浩特敕勒川分舵练级场第19场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运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积极主动去做不想做的事情

开场:

【开场白】简要自我介绍+分组+学习目标

(1)简要介绍:大家好,先简单做个自我介绍,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宿智峰,三个标签:注册纳税筹划师 财务管理人员 一级拆书家。

(2)分组:今天是腾讯会议,主持人才有分组权限,一会请主持人沿用前面的分组,谢谢。

(3)学习目标:同时,我也为本次学习设定了一个学习目标,通过本次学习后,当我们面对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学会现场运用本次“选择做”代替“不得不”方法3个步骤。

今天拆页来自于《非暴力沟通》

【FAB法介绍图书】

【F】这本书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是沟通领域的一位大家,他不仅在非暴力沟通理论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更有着50多年的实践经验,他荣获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这本书的核心是如何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就是沟通=事实+感受+需要+请求,在困难场景沟通中,运用这个公式,让沟通者平静下来,用爱去感受对方,和觉察自己的情绪和需要,不道德评判,不比较,不要求,实现沟通的初衷,建立和谐友善的关系。帮助人类解决语言暴力的问题。

【A】 相比其他沟通类书籍,内容简单,易懂,方法可操作性很强。没太多理论性的东西,给出了大量的例子让你更好的理解。

【B1】《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可以视作我们个人的沟通导师,直面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坦诚面对现实,清晰地提出要求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也可以很好的自我觉察。

【B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个拆页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三个步骤,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情时从自己的需求出发,选择积极主动去做不想做的事情。感觉好就做得好,积极主动去做也会更高效解决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我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拆页的内容,看完之后向我示意。

【R】原文片段

片段选自《非暴力沟通》第九章 爱自己 P126-P128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_。”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并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些报告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自己少写了无数的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我清单上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上学。当我琢磨自己为何要这么做时,我发现,我很欣赏我的孩子从他现在从他们现在的学校得到的教育。虽然他们可以步行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但他们所在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我的价值观。想到这一点,在开车送孩子上学时,我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在这以前,我会说:“倒霉!今天又不得不开车送孩子上学。”而在这之后,我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我所看重的教育。当然,有的时候,在路上我需要提醒自己两三次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意义。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拆页介绍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面临各种事情时运用从需求的角度来思考为什么做这件事,用”选择做“代替”不得做“的方法,变被动为主动。

【how】具体怎么做呢?有以下3个步骤:

1、 列清单:将不得不做的事情列在纸上。例如,早上6:00早起做早餐。

2、 加选择:在所列的事情前面加”我选择做“。例如,我选择早上6:00早起做早餐。

3、找需求:思考下做这件事的意义和结果,背后的动机和需求是什么,用”我选择做……是我想要……“的句式写出来。例如,我选择每天6:00早起做早餐,是我想要给家人丰富的营养可以让孩子家人身体健康。

【why】(2-1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失败的经验))

工作生活中,很多面临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如果为了生活为了面包,默默承受,强迫自己去做,还有甚至昧着良心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或者干脆就消极对抗不做,这样都会导致自己做事情能量低,心情非常不好,做事效率也很低。而采用“选择做”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情时 从自己的需求出发,选择积极主动去做不想做的事情。

【2-2技能点:有举例】

【反例】

上个月集团公司财务部电话打给我要求调增一笔预算,因预算变更需要上报总经理办公会和董事会,程序复杂,我认为这个事情应该归预算办公室负责。我心里很烦躁,特别不愿意做。当时我强迫自己去做,做完心情特别不好,跟领导抱怨了一番,事情做了结果不好。

学习了”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方法后,如果再碰到这样的事情,我会这样来处理(反例变正例):

1. 先列出“预算调整事项”

2. 在“处理预算调整上”加上我选择。

3. 找需求:我们积极配合解决问题,就能得到公司领导对我们工作的认可,领导也会看见积极主动工作态度和能力,能助力自己的职业提升。

【where】

这个方法适合于你认为事情重要,结果对你影响大或者意义很大,那些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上,采用这个方法,可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处理事情。或者你不满足于现状,期待改变,那用好这个方法,一定会让让你心想事成;

但如果是一般人让你做,结果也不重要,可做可不做的事情,那么可以婉拒,就不一定非得用这个方法。

或者如果心里就不想改变,或者想改变却不想找方法,没有执行力,这个方法就未必有效。

【异议预防1】

【2-2技能点:有体现出预防学习者可能的疑义】

有小伙伴可能会说:这个事情我就是要去做,如果能让我选择的话,那我一定选择不做。大家可以想一下,每件事情都有它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为什么我不得不做呢?如果做了个这个事情,它会满足我的什么需求?比如能赚到钱,得到大家认同,还是履行责任、逃避惩罚、避免内疚……我们梳理下我们的需求是什么?找到它,我们就会从烦恼和负面情绪里走出来,让自己对事情有更好的掌控感!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1】:【技能点:分步催化中,提问中包括情境或场景,有学习者受启发联想到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

我们刚才学习了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方法,现在请大家设想下未来一周或者一个月内有哪些不得不做的场景。注意:一定是没意思、不得不做的事情。

比如:1.为了生活而去从事那些自己毫无兴趣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去工作。2.每天早晨起床叠被子。

3.疫情期间在辅导孩子作业,发现老师的解题思路不简洁,不得不按老师的要求完成.....

请大家把自己“没意思、不得不做“的事情写在便签上,给大家2分钟时间准备,我们一会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张老师: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抉择,确实有时候事情比较多,因为照顾孩子占用时间较多,有时候会抱怨和心情不好。用小宿今天这个方法,我将陪伴孩子列在事项清单内,找出需求,因为我选择陪伴孩子,我的需求是让孩子更幸福和高兴。这样我就会感受到与孩子相处的快乐。

曹老师:列清单是洗碗;我主动选择洗碗;在疫情期间我们宅在家里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的愉快是我的需求。

【分步催化2】:【技能点:分步催化中指令清晰,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规划出了以后可以如何做的具体计划】

现在,大家都有了一个未来可能遇到“不得不做”的情境,那么请你再设想一下,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将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方法来处理呢?

请在便签上写下你的关键词,然后在小组里讨论。2分钟后请小伙伴进行分享。

(2分钟过后)好,时间到,我想邀请小伙伴分享一下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丹丹:1.列清单早起6点起床锻炼,2.我选择早起锻炼;3.我的需求是减肥,我会积极主动完成。

【总结】

今天和小伙伴们一起拆解了“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三个步骤:列清单、加选择、找需求!

以后面对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时候,大家尝试用起来 ,看看有没有什么改变。感谢小伙伴的积极参与,非常感谢!

书中还有很多精彩实用的沟通技巧,期待我们下次继续共拆《非暴力沟通》,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