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所属活动: 拆书帮长沙麓山分舵第460期线下活动(步步高分场)总第491期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赏识教育—先识后赏

开场:

【开场】

大家好!欢迎来到步步高拆书场,我是李皖,我的三个标签是,二宝妈妈,心理学考研讲师,和今年要实现的三级拆书家目标。今天我拆解的是3-1。

【分组】为了方便我们在后面的讨论,我们把现场分为两组,巧丽和汤先生一组,娟娟和舒舒一组。好,现在我们开始正式拆书。

【学习目标】

希望今天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后,能够正确使用赏识教育(澄清), 达到培养(行为)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让孩子始终保持前行的动力(界定)。

【场景介绍法】

【事件场景】

有一次,下班到家,女儿抱怨我说:“妈妈,你骗我,你每次都说我写字挺好看的, 可是老师从来没有给过我优+,别人都是优+”。

【提问】不知道大家在日常育儿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经常夸奖孩子,但是孩子并不领情。或者有的家长非常吝啬自己的夸奖,觉得一旦夸奖孩子,孩子就会变的骄傲。

【影响】如果我们总是使用不正确的方式来夸奖孩子,可能会导致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或者如果我们总是不夸奖孩子,就会让孩子失去前行的动力。

【解决】那今天我带来的《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这本书。这本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先识后赏的赏识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优点,对自己产生良好的印象,让孩具有前行的动力,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

现在请大家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来阅读一下原文片段,读完的小伙伴请给我一个示意。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

很多爸爸妈妈在运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了“赏”而忽略了“识”。 只赏不识的后果,是让孩子盲目自大,并导致他判断事物的标准出现偏差。而仅识不赏,会使孩子丧失前行的动力,也会让我们丢失与孩子保持心灵沟通的机会。

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理解“赏识”的含义。赏识的意思是:看中人的才能或者了解作品的价值而给予赞赏。换句话说,我们每一次赞赏都需要建立在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之上。而很多人却忽略了“识”的部分,重点都放在 “赏”上了。也许,我们听惯了“你真棒”,也许我们也无可奈何地对着明明犯错误的孩子,还要强迫自己竖着大拇指对他说:孩子,你是最棒的!当我们说这些话、做这些空洞的动作之时,我们是否问问自己的内心,这些连我们都觉得虚伪的东西是孩子需要的吗?孩子需要赞赏,需要建立在尊重客观事实之上的、发自内心的有自己看法的赞赏,而不是随意地敷衍和轻率地附和!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拆页介绍了赏识的含义,所谓赏识就是先识后赏,识是实事求是的发现孩子的优势或进步,赏就是通过语言表情等表达对孩子的认可。因此赏识教育就是先识后赏。

那到底什么是赏识教育呢?在这里我给我来举几个例子,以便大家理解,

【概念对比举例子】

【例1】孩子的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他自己有点苦恼,但每次找妈妈倾诉时,妈妈都会说“宝贝,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加油”。这是赏识教育吗?

很显然不是。刚刚我们讲的赏识是先识别孩子的优势或进步,赏使用语言等表达对孩子的认可。这个案例里,妈妈只做到了赏,但是没有识。长久下去,孩子会觉得妈妈在敷衍自己。

所以我们要知道赏识教育的关键的点,就是要先识。认识到对方身上真正存在的优点和进步。

【例2】最近孩子学习自觉主动学习,考试成绩从中等水平跨入班级前十名的行列,妈妈心中默默的感到欣慰,看到了孩子自己主动学习的行为,也非常满意孩子的进步,但是却没有任何表达

这是赏识教育吗?显然也不是,妈妈只做到了识,但是并没有赏,没有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表达出自己的赞赏。时间久了,孩子可能会觉得我做什么,妈妈都不在意,妈妈并不关心我。

赏识的中的”赏“字是指要用语言或者文字表达出来自己对孩子的认可,让孩子知道父母看到了他的进步。

【例3】

最近孩子学习自觉主动,所以考试成绩明显从中等水平跨入班级前十名的行列,于是妈妈说:“宝贝,每天回到家坚持先完成作业,都提前预习,所以这次考试,你的成绩都已经进入到前十名了,真的很厉害哦。妈妈为你感到高兴。”

这是赏识吗?

是的,这是赏识,先认识孩子的主动学习的行为,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赏识。

【how】

那从刚才介绍的概念和要点,我们可以归纳出赏识教育的最主要的步骤是:

第一步,学会识。

找到那些可以看到的具体行为表现、作品,比如孩子的力的行为、比如每天坚持练字,口算,主动做家务等等;助人为乐的行为以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

第二步,学会赏,我们需要懂得如何去“赏”。赞赏孩子同样是需要技巧的,比如眼神等肢体语言、语言表达、写下有关的赞赏交给孩子。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把上述的表达方式,适时地表达出来。

第三步:“识”和“赏”的最佳搭配。

宝贝,我看你做了……(描述看到的具体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作品),我为你感到……(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举例说明】

比如,对于我女儿写字这件事,我要怎样做到识呢?

学会识。是从以下这几个角度展开的:第一,我可以看到他每天都在坚持练字,第二,看到他的进步,从最初的每次考试扣卷面分,到现在老师都可以给他优-了。

学会赏:通过说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写卡片的方式。但是需要时发自内心的。

识和赏的结合:我在她平常的练字的旁边写了这样一段话宝贝,最近你每天都坚持完成练字,并且看到不满意的字,自己还主动擦掉,多练习,并且最近谢老师都在班级群里夸你的字变好看了,这是你上学以来第一次因为写字好看被表扬哦。我为你感到开心。

【适用边界】

赏识教育,在原文片段强调的是爸妈对孩子的赏识,但其实老师对学生,最自己家人、同事的沟通中也是非常适用的,毕竟没有人愿意拒绝别人发自内心的赏识。

这种赏识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只是单纯看到了学生的结果,但是根本就没有具体行为,我们也不要捏造事实哦。

【预防异议】

也许会有小伙伴会说,夸孩子还有这么多细节,真的是麻烦。确实刚开始使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可能会有些麻烦,比如要去找到赏识的地方,要表达出来,不过这种方式值得,因为这可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同时让他产生自我价值感,产生我很厉害的感觉,培养她的自信。

另外还有人会说不习惯,也没关系哦。如果最初并不习惯用语言表达,可以给孩子留便条,效果一样棒,并且可以收藏,有纪念意义哦。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

现在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你最有可能在哪个场景遇到需要赏识孩子的情况,比如像我家里的小朋友每天坚持写字,有的每天坚持阅读,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或者开始自己洗衣服,等。

也有可能是爱人或者同事的赏识,比如爱人做了一顿好吃的,同事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请你想象未来你可能遇到的需要赏识某一个人的情况,然后把细节写出来编成一个“赏识”小剧本。

剧本包括未来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和当时的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其中部分对话使用“赏识”教育的技巧。将剧本的摘要写在一张纸上,写好后,小组之内进行讨论, 5分钟后,我将请一个小伙伴分享他的剧本。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娟娟

时间:回家之后

地点:家里

人物:自己和爱人

起因:自己平常工作非常繁忙,所以回家会比较晚。

经过:家里的衣服爱人已经洗了,孩子的饭也已经做好了。所以可以对爱人讲:“老公,我回到家之后,看到你把家务都做了,孩子的饭也已经做好了,我感觉很轻松,我为有这样的老公感到自豪。”

分享者:舒舒

时间:最近一周

地点:家里

人物:自己和爱人

起因:爱人最近下班会比较早。

经过:你上周一般九点才到家,这周8点就到家了,我们还可以一起吃饭。多一些时间沟通以下。我感觉到你很重视我们的家庭,重视我们的沟通,我感觉很开心。感谢你们把时间都分配在家里。感谢你对家庭的重视。

分享者:汤先生

时间:每周周末

地点:家里

人物:自己和孩子

起因:初一的孩子每周回家一次,回家之后,比较努力,和之前对比,现在不出去玩,基本每天在家写作业,

经过:回家之后可以对孩子说,孩子变得有自己的思想了,我为你感到高兴。

【结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都能理解赏识教育的理念,也知道了先识后赏最后寻找最近组合进行表达。感谢大家的参与。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