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拆书帮长沙麓山分舵第411期线下活动(步步高分场)总第442期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开场:

【开始】

各位爱学习的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李皖,欢迎大家来参加我的2-2拆书。

我的三个标签是:第一个我是一位妈妈,第二个我是一名心理学考研讲师,第三个标签,未来的三级拆书家

【学习目标】

希望大家今天在跟随我完成本次拆书学习后,能够在今后与孩子沟通时,运用合作的5个技巧,描述看到的/给孩子提示,简单表达,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写便条来促进与孩子的合作。

【分组】

为了方便学习过程中充分交流讨论,刚才丹燕已经分组了,我们还按照原来的分组进行学习。

图书介绍

今天我来带领大家拆解的书叫做《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已经被收录于美国名人录。这本书从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代替惩罚的方法,鼓励孩子自立,学会赞赏孩子等六个方面讲述亲子沟通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30多年来,这本书一直是美国家庭教育十大畅销书之一,在美国销售300多万册,被译为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被称为亲子沟通的圣经。

樊登读书上已经有3000多万的阅读量,豆瓣评分达8.8分。

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本书易学易懂易操作。使用生活中大量生活的常见案例,运用卡通漫画的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讲解,并且每个讲解后面还有配套练习,所以说操作性非常强。

【B1】利益,强调的是“你(学习者)”用于引发兴趣。

我想大家在生活中肯定会遇到过,孩子不肯听你的话,总是与你对着干的事情?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你的沟通方式出现了问题。那么,如何更有效地鼓励、赞赏、不用惩罚就可以让我们培养出自立,合作的娃呢?在这本书中你都可以找到答案。

【B2】拆页片段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这个拆页给我们提供的是在不产生负面情绪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和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大家如果能够有效的使用书中的5个技巧和孩子沟通,相信家庭中一定会有更多的合作,少一些争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

请大家1分钟时间快速阅读这个片段。阅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

【R】阅读原文

我们成人从这几页纸的话语里,就已经经历了这么多感受,那么想想真实生活中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吗?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和我们配合,而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也不会让他们有逆反的心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家长少付出代价,又好操作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非常有帮助的五个技巧。不是每一个技巧都适用于每个孩子,也不是每个技巧都适合你自己,这些技巧也不是每次都见效。但是,这五个技巧能帮助我们和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正是合作的开始。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 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 提示。

3.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 说出你的感受。

5. 写便条。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都已经看完了,接下来我会对片段内容进行讲解。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拆页讲的是使用5种方式来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why】

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遇到过这种场景,孩子看到玩具就想买,不买就哭闹,已经接近睡觉的时间了,但是作业还没有完成一半;玩具放的到处都是,家里乱糟糟,让孩子收拾,孩子还不愿意。

也许刚开始我们可能会比较有耐心解释,提要求,但是效果可能并不好,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使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开始批评,指责孩子,打开自己的大嗓门,:“家里那么多玩具了还买”,“都几点了,还不赶紧去写作业”等等。

我家小朋友,以前就经常会直接把玩具丢在沙发上。我以前会大声说:“赶紧去收拾玩具,再不收拾,我就给你们丢垃圾桶里了”。

结果孩子就会不情不愿的走到沙发跟前去收拾玩具,但是收拾的时候,妹妹会抱怨:“凭什么让我收,那是姐姐的玩具;姐姐也会反驳“凭什么让我收,那是妹妹玩的”。结果就是两个小朋友带着抱怨和不满一起收拾。

虽然我的目的达到了,但是孩子产生了负面情绪,并且还要找理由来应付我们,我也并不开心,真是两败俱伤。

那么有没有一些方法可以让我们在不伤害孩子的前提下就能赢得孩子的合作呢?在这里还真有5个技巧。

【how】

1.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在使用这个技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只需要描述现象。

2.提示。即给出解释。告诉孩子我们为什么需要他们这样做。这样可以让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孩子会更加愿意主动去配合。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使用这个技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温和而坚定,避免夹杂指责,批评的语气。

4.说出你的感受。表达真实的感受,但是不要指责对方,也不要攻击对方。

5.写便条。我们可以写一个纸条。在纸条上用简短幽默的语言写上对孩子的期望。这个方法,在孩子刚开始形成某个新习惯的时候。特别有效。因为可以把新的习惯视觉化。

最后就是,这五个方法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只使用其中的一个。

【举个例子】

我在学完这些技巧之后,就开始尝试使用书中的技巧和孩子沟通玩具随手丢着沙发上的问题。

1.描述事实:玩具还在沙发上哦。

2.给孩子提供信息:如果玩具不放回玩具箱里,家里就会乱乱糟糟的

3.说出我的感受:家里乱糟糟的会让我感觉烦,我每天下班回到家,希望看到家里整齐一些。

4.一个词语提醒:如果孩子还没有收拾,我会用一个词语提醒。玩具

5.写便条:我用a4纸写了一个便条“玩具在外面觉得有点孤单,希望回他自己的家哦”,贴在沙发旁边的墙,让孩子第一眼就可以看到。并且邀请姐姐读给妹妹听。

最终,在我尝试了所有的方法之后,发现写遍条这个方法,大大提升了孩子自己主动收拾玩具的行为。

【预防异议】

我们书中主要讲的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合作,其实学校里老师和孩子之间,爱人之间,同事之间都是可以使用这些技巧的。

但是理解能力有限的孩子,比如对于年龄特别小的孩子,可能并不适用,因为他们可能并不能理解什么是合作;

对于那些孩子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使用这些技巧效果也不好。

另外关于一些生理需求方面的习惯,比如孩子不饿,坚持让孩子配合吃饭,孩子不困,坚持让孩子配合睡觉等,也不适合使用这些方法。

最后如果处于生气愤怒等各种负面感受时,此时使用这些技巧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此时我们要学会处理自己以及孩子的负面感受,然后再来谈合作。

那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我以前就使用过这些技巧,但是孩子并不配合。那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使用这个技巧的时候,是不是带有一些批评指责的态度,态度有时比语言还要重要哦。

最后就是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对于不认识字的小孩子,写便条是不是就不合适?其实也可以使用哦,我们可以使用画画的方式,也可以写好之后,读给孩子听,孩子会记在心中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第一步:设定情境)有视觉画面

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逛超市,孩子在过道疯跑,根本不跟着你的购物车。不管家里有多少玩具,看到就是要再买。放学回到家,迟迟不愿意写作业。

想象一下未来一个月你可能遇到哪些需要孩子合作的事情?现在开始分享场景。分享时间2分钟。把时间、地点和事件写下来即可,小组分享结束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当众分享一下自己的案例。

案例:

(第二步:催化行动)把自己代入其中

大家刚才也都分享了自己的情景,请大家想一下,如果再遇到同样的情景,我们如何使用今天学习的引导合作的五步骤,请大家把具体的步骤写下来,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时间3分钟,我会请一到两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因为我们现在是刻意练习环节,为了达到练习的效果,所以此刻请大家每个技巧都练习一下,但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使用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并不是需要每次都使用5个技巧。

讨论引导:5个技巧,不一定需要同时使用这5个技巧。不是具体的步骤。

现在讨论结束,我们请一位伙伴分享一下

第一位分享者:邀请大熊老师来分享未来可能遇到那种场景。

大熊老师:九个人而言,写便条肯定会用到这个方法。因为叶子也讲到,这个方法非常有用。

拆书家引导:那你准备应用在什么样的场景中呢?

大熊老师:应用到那些非常重要的事情,希望他长时间铭记在心的,而且经常会反复犯的一些错误。

拆书家引导:那能具体一点吗?比如是写作业比较迟,还是其他什么场景

大熊老师:我还没有想的那么细,但是我知道这些是肯定能够用到的。因为这个会不断的提醒他,比如,我老大,最近刚开始参加工作,会犯一些错误,我决定在他床头写一个,再试一次。我觉得用这个再试一次,可以不断的提醒他。让她有奋斗的勇气。

第二位分享者:

叶子:比如我孩子让我买傅雷家书。他班主任让买的,但是我忘记了。孩子就会说我说话不算数,其实我不是说话不算数,是我忘记啦。所以后来和孩子沟通,以后你需要做任何事情,妈妈把这个便条给你,你哪天要买,就把便条贴在妈妈的书房,抬头就可以看到的地方,妈妈绝对不会忘记。自从写便条开始,我们就没有忘记任何事情,我在他心中的印象就改变。

拆书家引导:这个是你把写便条这件事已经运用了,那你有没有想到未来需要应用到的场景,不是具体运用,因为到下一步才是具体的运用。

第三位分享者

丹燕分享:我孩子每次进门,都会把写字放在门口,放在正门中间,我觉得这个是我需要他和合作的。

刚才大家已经分享了一些场景,那现在请大家想一下,我们以后如果遇到这些场景,我们如何使用今天学习的引导孩子合作的5个方法,引导孩子配合我们。大家可以把这5个方法讨论之后写在便签上。2分钟后,我会邀请大家来分享。

今天呢,我们尽量把每个方法都运用一下,练手。毕竟我们现在是刚开始学习这个方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5个方法都需要使用。

学习者分享:

丹燕:估计今天回家就会看到那双鞋。

第一个提示鞋子。

第二,我会跟孩子说,你可以把鞋子放在鞋架上吗?

第三:因为我每天进门都可以看到你的鞋子,我感觉特别烦躁。

第四:我会给他写个便条,贴在进门的地方。我会给他写个特别大的字:鞋子。

我以前都是直接说,我又踢到你的鞋子了,你为什么不把鞋子放好。但是现在,我觉得我可以试一下。

感谢丹燕的分享。希望丹燕今天回去使用之后,发现神奇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共同回顾下今天学习的引导孩子合作的5个方法,1是描述看到的,2是提示,3是简单表达,4是表达自己的感受,5是写便签。希望这今天大家能那你准备使用在什么样的够掌握这5个鼓励孩子和我们合作的技巧,回家多多使用,让家里多一些合作。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