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所属活动: TF1-2过级: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TF1-2定级:在批评时需要掌握尺度和分寸,给员工留面子 学习目标: 掌握私下批评的相关要点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黄碧云,平常大家都称呼我做小云。今天是我TF1-2的过级,今天我为大家带拆的书本叫《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这本书:这是一本关于管理学而且实战性很强的一本管理书籍。作者用他参与海外上市公司与国内民营企业管理的亲身经历,分享了他的团队建设与管理经验。他通过一些真实动人的案例,为我们揭示了管理的真相,告诉你应该如何建设和管理一个团队,内容简单易懂,深刻尖锐。这本书适用于中高层管理者去学习和参考,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总结性,对于创业者或者有志于从事管理行业的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断《在批评时需要掌握尺度和分寸,给员工留面子》

对员工的批评,绝不应发生在公共场合,你应该避让同事们看见或听见,要私下进行,给他留最基本的“情面”。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不可以让员工失去尊严。只有让员工拥有了自尊,获得了尊严的满足,才能使他们打开心门,跟你坦诚交流,并感谢你的启发和引导。在这个基础上,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工作,使得上下级的关系和谐。与员工谈话可以借用工作之余,与他促膝谈心,语重心长地指出他工作问题的症结,或者在一种茶余饭后的闲谈气围中,和他交心,向他明确一些问题,这往往是对一个犯错的员工最大的宽容。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如果你是一名主管,当员工发生错误,作为员工上司的你对他进行批评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场合比较合适呢?

 

(技能点)片断中说到绝不应该发生在公共场合,要私下进行。以下我会分三个部分来进行解说:

 

一、那为什么要选择私下进行呢?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不管你下属的职位高还是低,年纪比你大还是比你小,获得自尊心的满足是每一个人的基本需求,一旦我们在公众场合批评下属破坏了他的自尊心,那么接下来的谈话他就不可能打开心门跟我们坦诚交流,这样会导致上下级关系非常的紧张,进一步会阻碍了工作上的合作。

 

二、批评的目的是帮助对方成长。那么私下进行的目的是通过保护对方的自尊心,最终达到帮助对方成长、又能使双方关系更和谐、合作更顺畅,对方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等一系列的作用。

 

三、为了这个目的, 私下批评如何做会能做得更好呢?

1场合。这个场合指的是只有你们两个人的场合,例如:微信、QQ、公司会议室、独立办公室、茶水间。

2氛围。片断中说到茶余饭后的闲谈气氛中和他交心,因为比较轻松的氛围容易让对方消除紧张和焦虑,容易进入话题的。

3表达形式。我们可以用“三文治”沟通法进行,首先肯定对方的优点和付出、然后提出不足,最后给予对方鼓励和支持。


私下批评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很多人在情急之下都会做不到,忽略了它的重要性。

我记得前段时间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真实案例,我们公司有一个公司微信群,平常大家都会在微信群里交流的,有一天我们公司的一名客服人员做错了事情,客户向他的上司投诉了,他的上司立马就在公司微信群里面指责和批评他的下属,引起了我们所有人的瞩目和讨论,你一言我一句地加入对这件事情的看法,结果那个同事因为自尊心受挫觉得很没有面子,当场在座位上就哭了,我们都觉得很尴尬。后来那个同事跟上司的关系变得很紧张,没多久就离职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好了,我们读过了这段拆页,那么 ,现在请每一人想一个你在生活中经历过或见过的“在公众场合批评别人”的实例,在小组内分享,时间是4分钟。讨论结束后,我将会在每组中邀请一位代表分享他的案例。


学习者1: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当众批评小朋友,小朋友自尊心受损,对未来成长影响不好。


学习者2:讲述公司领导当众批评员工的负面实例。


【A2】过大家的分享,我们都理解到在公众场合进行批评的不好的影响。那么其实私下进行交流,不仅仅可以应用在工作上,还可以延伸到亲密关系、朋友、家人,在等级关系上,可以上下级关系、也可以是平级关系。

 

举个例子:今后如果跟我一起共事的下属,我发现他负责的那部分工作出错了,我会约他中午一起吃个饭,找一个有背景音乐气围比较好的餐厅,在一边吃饭一边闲聊的气氛中聊天,谈到出错的事件上我会说:“谢谢你这段时间加班加点的配合,这么快就把方案做好,做ppt是你的优势,但是第三页的数据有误,这个影响很大,会造成客户的经济损失,回去还需要再核对清楚。如果你那边有什么需要我帮忙,我会支持你的。加油。”之后会观察他的情绪状态,我们俩的关系有没有更亲密,他的工作有没有更积极。

 

现在我把便签纸发给大家,请大家写下以后各自的应用,如何把知识点应用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具体到时间,人物,可衡量的效果。时间是1分钟。


小结:看到大家的A2都能够将知识催化应到将来的工作中、落实到行动计划。希望今天的知识能帮助到大家,今天的拆书学习圆满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