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钟海,我的三个标签是:终身学习者、教育工作爱好者、人民服务员。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拆书练武场。
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各种事情,消耗大量精力,面对大量的工作任务,如何高效完成同时又能保持良好的精力呢?这里我要向大家隆重地推荐一本书——《精力管理》。
【F:特征】《精力管理》的作者是两位美国学者: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这本书曾经被评为《纽约时报》的超级畅销书,是世界500强企业员工培训必备书籍,现已经被翻译成28种文字,这本书也受到了《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博士地盛赞。
【A:优势】这是一本有趣又实用的书, 它以非常直接、清楚、实用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一套从体能、情感、思维、意志四个层面改变生活习惯的完整的精力管理训练系统。这套革命性的精力管理训练系统,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认可。跟同类主题书籍相比,该书提供的方法更简洁、更有效,系统性更强,操作性更优,是一本难得的精力管理类好书。
【B:利益】
只要你能够按照这本书的理念和方法,坚持听话照做,做出选择,做出改变,有效管理好工作、休息和锻炼的节奏,建立积极的仪式习惯就可以获得精力再生,不用熬夜不用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就可以游刃有余的面对工作。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可掌握精力管理基本方法,通过改变思维、确立目标、制定计划、付诸行动等方式,减少内耗,通过不断调节工作、休息、锻炼的节奏就能够轻松做到精力再生,全情投入工作和生活。
【拆解片段】《精力管理》,作者: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P29
管理精力的三个步骤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能力却随年龄衰退时,我们应如何产生并保持全情投入所需的多重精力?
我们发现,是三个步骤—目标-事实-行动,保证了变革的持久性,三者缺一不可。
变革过程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面对自己的固有习惯,以及维持现状的天性,我们需要受到启发,做出改变。我们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依照我们最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分配精力?”如今,人们像星际旅行一样超速前进,结果既不愿花时间思考自己最看重什么,也不愿把这些事情放在首要和中心的位置。多数人花费太多时间处理眼下的危机,应付他人的期望,而不是思维清醒地思考什么最重要,并以此为指导做出谨慎的选择。
在明确目标的阶段,我们的任务是要帮助客户梳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并引导他们在人生和工作方面构建切合实际的愿景。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既为变革提供高纯度的精力动力,也能如罗盘一般,指引人们安然度过生活的无常变换和波谲云诡。
制定变革的计划离不开对个人现状的清醒认知。变革的第二阶段就是面对现实。我们首先向客户提问:“当前你的精力管理情况如何?”逃避沉重而不愉快的真相是人的天性。我们常常低估自己的精力管理方式所带来的的后果,但又不能坦然地自食其果。
变革的第三步是行动,用实际行动缩小“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目前的精力管理方式”与“为达目标所需要的精力管理方式”之间的差距。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立以良好精力仪式习惯为基础的个人发展计划。
【WHAT】
该选段内容主要告诉了我们精力管理的三个步骤——明确目标-认清事实-付诸行动,以及如何运用三个步骤来分配、管理、集中和更新自我精力,确保能够做到全情投入所需的多重精力。
【WHY】
【一般做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习惯性地花时间优先处理一些紧急事情,而不是思考什么才是自己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或者凭借过往的工作、生活经验去事情,完全没有留意自己应该如何做好精力管理,想到啥做啥,没有规划地去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然后当自己的精力不足时,常常会采取咖啡因提神,用喝酒、吸烟、安眠药来放松身心,来达到短期提升精力的目的。
【这样做的坏处】
不会做精力管理或凭借外部条件来短期提神,始终还是没有达到根治的效果,总是会感觉精神不好、精力不足,导致我们无法高度集中精力去做事情,所以所做的一切事情也都会大打折扣,对精力的储备、质量、力量和专注力会造成很大影响,而且这种恶性循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大。
[HOW]
我们清楚地明白了精力管理不当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精力管理,才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让做事的热情时刻在线呢?
以我自己为例:
第一步:明确目标,聚焦重点。全面梳理自己,找出一件最重要的事并构建出一个符合实际的愿景。比如,我2020年开始觉醒,认识到读书很重要,所有定下要一年读100本书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非常的肤浅,读书量并不是我的最终目的,而且平时工作也比较忙,每天都是盲目地看书,为了读书量而读书,压根不会考虑去梳理、总结和运用知识,导致一整年都很焦虑,学习效果也不好。看了这本书之后,我2022年全面梳理自己,明确看书目的是通过知识改变行为,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最终根据自己的经历和阅历写一本书。于是,我将目标定为出版一本关于个人成长类的书,每天也不再以读书量来权衡读书的效果,而是聚焦专注于个人成长方面的书籍阅读,不断积累素材,启动写书计划。
第二步:认清事实,攻克堵点。努力寻找出阻碍我无法全情投入的罪魁祸首,曾经我并不会刻意做精力管理,每天想起什么做什么,不分轻重缓急,甚至经常还要花很多的精力去回忆当天有哪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完成。工作与生活分不开,每天上班时间一有空,就想看书,以便尽快完成读书量,这样无形让我变得更焦虑。经过分析后,我及时调整,每天早上做好当天规划,列出代办清单,而且明确工作时间专心做好工作,8小时外再考虑工作之外的兴趣爱好,有效地解决了无法全情投入的问题。
第三步:付诸行动,拆解任务。为了较快完成写书稿,我将书稿任务进行拆解,将整本书拆分为13章,同时每个章节拆分成5-6个主题,随后安排在每天早上要完成800字的写作任务,让自己专注地投入学习写作的道路上。目前各项进程正在有序进行中。
【适用边界】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需要分步骤、多任务完成的项目中,而某一些简单任务则不适用。项目主要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且相互关联的活动,而任务是指日常生活中,通常指交派的工作,是比较具体的指令的完成,比如给车加油、打开电视机等就是指任务。
【显像提问的A1】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一看书学习就犯困,切换到看电视、刷抖音就精神百倍?遇到自己主动想做的事情,会精神百倍,工作效率很高,遇到领导交办或不想做的事情时就会心烦意燥,工作效率低下呢?或者你还有没有遇到过哪种精力不足,没动力的情形呢?是不是因为你没有制定清晰的目标?还是因为没有进行客观的分析或光有想法没有行动,导致最终没有完成呢?能讲个例子来说说吗?
【简单爱分享】
大学毕业时,特别迷茫,不清晰自己要做什么。觉得外企福利待遇好,就想去外企上班,但是外企一般要求英语好,而自己英语不好,所以就报名学习英语,但是因为没有非常清晰的目标,没有进行深入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所以就报名去学习了英语,因为底子薄,英语差,最终以失败告终。
【优优分享】
这是我自己的一个个人经历,一年前工作发生了小小变动,从单纯的执行者变为管理者,而这个管理岗,并不是我的专业,之前也没接触过,力不从心,超出了自己的舒适圈,完全没有动力去学习,特别抵触,所以精力消耗很大,精神状态也不佳,将近用了一年的时间来才调整了过来。
【A1+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回到刚才回顾的案例情境,那么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们会怎样应用今天学到的方法破除旧的精力损耗行为呢?请先思考2分钟,写下关键词,并在小组里分享。
【优优分享】
如果早听了你今天的分享,我或许就不需要用一年的时间才重启拆书这个事情了。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形,我会先制定自己的一个小目标,因为这个管理方面的知识是我不得不学的,我唯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攻破它,拿下它。然后我会进行客观分析,认清这个管理存在哪些体系和指标,了解学习重点,然后找同行朋友去学习,最后根据分析,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拆解,付诸行动,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各个击破。
非常感谢简单爱和优优精彩分享,让我们通过不同的案例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精力管理的重要性,也清楚的掌握了如何运用精力管理三个步骤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学习收获。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