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我叫刘婧,婧这个字,代表女子有才能,我想奶奶当时给我起这个名字,是希望我能学有所成吧。实际上,我也算是半个学霸,虽然不敢说学习有多好,但是从小逢考必过,比如高考,比如教师资格证,剑桥国际英语教师资格证,都是一次通关。我非常善于抓取学习重点,所以不管是以前做小学英语教学还是企业成人培训,我都希望让学生们更快更高效地掌握知识,做到事半功倍。
作为成年人,我们读书的时间有限,很多时候我们读书都是带有功利目的的,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解决某个问题。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它以学习者为中心,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应用。
拆书法的关键是3个字母,R-阅读原文;I-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章内容,A-复盘之前,规划未来。对于个人来说,我们可以用便签法来学习某一主题,对于组织来说,拆书法就是一位拆书家在现场带领大家学习,促进一群人将知识拆为己用。
那什么是拆书帮呢?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在全国各地都有拆书帮分舵,他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今天我作为拆书帮的一名拆书家,将和大家一起共读的内容摘自《麦肯锡经典沟通法:提升个人竞争力的68个高情商策略 善于调节情绪的人才会成功》。我先用2分钟的时间来带着大家读一下拆页。
职场人士必须意识到你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是在所难免的,并着手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以下是麦肯锡公司培训讲师斯洛特给出的建议:第一,正确对待遗憾。不要害怕遗憾,没有遗憾的生活,不是完整的生活。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从来没有遇上遗憾。
第二,做最糟糕的设想。当某一不好的信息传来,可以自问:“这事会坏到什么程度?”设想越糟糕,往往越使人坦然。做最糟糕的设想,有时还会使人在与事实做比较后,产生一种轻松感:不过如此而已!
第三,多一点幽默感和乐观主义精神。幽默感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有关。那些科学巨匠和艺术大师往往对生活中的艰难和不公正报以苦涩的微笑,使烦恼和郁闷化为乌有,然后若无其事、精力充沛地干该干的事。有意识地培养幽默感和乐观态度,实际上是一种积蓄,积蓄消除不良情绪的能量。
第四,转移兴奋中心。消极情绪往往会在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使乐观情绪处于相对抑制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最好的办法是使兴奋中心转移,即有意识地找事情做,借以分散注意力。可以强迫自己读书、作画或写文章,可以去野外郊游,总之,尽量去找自己平时爱干的事情干。这时消极情绪会逐渐淡化。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工作上,即使是事后想起不顺心的事情时,那种不良感觉也会减弱甚至消失。
有时候,不良情绪靠自己独自调节还不够,还需要借助别人的疏导。当你有了苦闷的时候,可以把闷在心里的一些苦恼向家人、朋友倾诉,诉说委屈和痛苦,发牢骚等。这样不仅可以排除心头的烦恼,还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
智商并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要素。更重要的是,你要具有强大的情商控制力,让你的性格和情绪得以完善,成功者其实就是善于调节情绪的人!
通过本拆书页,你将学习调节坏情绪的4种方法。(What)
在职场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很难避免,如果我们一味沉浸在坏情绪当中无法自拔,他就会抑制我们的乐观情绪,同时还会让我们无心应对别的工作,得不偿失。但如果我们能快速地整理好自己的情绪,积极寻求事情的解决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应该做的事情当中,坏情绪就可以慢慢消散。(Why)
我们应该如何做呢?(How)
1. 把失败看成人生常态,没有遗憾的人生是不完美
2. 遇到烦心事,做最坏的打算
3. 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和乐观主义精神,就像有句话说的,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4. 去做一些自己平时喜欢做的事情,分散注意力,逐渐将坏情绪淡化。
如果上面这些方法还不能帮你消除坏情绪,还可以向家人和朋友寻求帮助,让他们帮自己化解坏情绪。
当你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就可以使用此方法来进行自我调节。(Where)
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A1:有一次,我给客户找老师,客户和老师沟通了两次以后,想让老师提供一个更详细的知识框架。但是老师却说,需要真正着手做,进一步的调研,才能设计方案。
客户和老师的设计思路我都能理解,但是客户和老师却不想彼此迁就,每个人都想顺着自己的思路去工作。因为我和这个客户没有在培训方面正式合作过,但是我非常希望能赶快和客户成一单,从而促进后期的合作。所以,我心里就有个想法,就是要让老师退一下,先给客户出一个他想要的方案。
于是,我在老师和客户之间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沟通协调,但是最终也没有说服任何一方。因为这个事情,耽误了自己很多时间,正常的工作也无法完成,到了这个地方,我已经感觉到自己情绪非常糟糕,我根本没有心思做别的事情,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事情老师就不能让一让,而且就想直接放弃。
和我一起合作的姑娘看出了我的不爽,她提醒我,想想现在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再努力一下,即使不成功也没关系。我非常感谢她,她做的就是让我把事情做最坏的打算,从而更好地接受最后不一定能成功的事实。
A2: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如果客户再来找我找师资,首先我还是会积极努力的帮助客户匹配好的老师资源,尽可能协助双方沟通。整个过程中,我会抱着必胜的信念去做,但是,我也会在心里记住,这个事情的最终决定权不在我的手里,而是取决于客户,我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但是也有可能不成功。这样做,我就可以保证一个好的心态,即使最后客户没选择,我也可以很快地投入其他工作当中。
另外,当以后客户和老师陷入这种焦灼的状态中时,我会限定自己和老师以及客户沟通的次数,再明确了老师和客户的具体要求之后,如果双方都不肯让步,那么我会立即结束和老师的沟通,然后再去寻求其他老师的协助,不会让自己在一件事情上拖延太多时间。如果最后确定没有合适的老师,我也要及时和客户表达歉意,然后开始其他的工作,慢慢转移没有成功这个注意力,不让他影响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