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451场线下活动(河西卡佛书店分场)总第482期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移情聆听法

开场:

大家好!我是雯子,我是一名互联网行业运营人员,也是一名正在升级打怪的拆书家,同时也是一名正在践行终身成长的学习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以下场景:

场景: 某天放学后,娃把书包一扔,对你说:我再也不想去学校了!你觉得很奇怪,于是说:发生什么了?怎么能不上学呢?然后娃丢下一句就知道你会这样,就回自己房间去了。。。老公回来闷闷不乐,向你吐槽工作压力大,你随口回复道:现在工作都这样啊,要么忍,要么滚。老公叹一口气,说,算了,果然和你说不明白的。闺蜜失恋了,找你寻求安慰,你说:谁还没遇到过渣男?早分早好,为这种人伤心,多不值得~闺蜜虽然点头承认,但似乎并没有感觉好一些。。。

问题: 这些场景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呢?当亲人,朋友,同事有情绪向我们倾诉时,我们是不是如上面那样回应呢?最后结果是不是也如上面那样不尽如人意呢?

影响:如果我们经常是这样倾听和回应他人的,那么对方的心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心事不再愿意和我们分享,甚至会对我们产生种种不满和抱怨,最终导致双方关系的恶化。

解决方案: 而《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提到的移情聆听,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帮助我们有效聆听,充分地理解对方,展开更有效的沟通,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

学习目标:希望今天大家在我的带领下,通过片段的学习,能够分辨(行为)移情聆听和回应型/主动型聆听(界定),并能在对方有情绪或者有倾诉需求时(界定)能够使用(行为)移情聆听的方法(澄清)进行沟通(界定),达成理解对方,增进对方信任的目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大家阅读原文拆页,因为片段比较短,给大家半分钟左右的时间,读完的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原文片段:

P180

主动型和回应型聆听是一种技巧,本质是以自我为中心,就算行为没有显露出动机已经不言而喻,会让说话的人有受辱的感觉。回应型聆听技巧的目的不过是要做出回应,操控对方。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伙伴们都读完了哈。What(概念辨析,相似概念间的区别)

片段介绍了移情聆听的概念,作为对比,也说明了主动型/回应型聆听的含义。

所谓移情聆听,就是以对方为中心,全神贯注去倾听对方真正表达的意思,尝试去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并给予客观的回应,让对方觉得自己被理解了。

而主动型/回应性聆听,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听到对方的表达后,代入自己的感受、评价或者建议,给予主观的回应,往往会让对方失去进一步表达的想法。

下面的这个表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区分移情聆听和主动型/回应型聆听。

我们再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看看。

还是之前我提到的那个场景:孩子回来把书包一丢,说:我再也不要去学校了!

第一个妈妈是这么回应的: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快告诉妈妈~

拆书家:这是哪种聆听方式呢?

学习者:移情聆听~

拆书家:是移情聆听吗?

学习者:主动型/回应型聆听

拆书家:对的,这是一种主动型/回应型聆听哦,采用的方式是追根究底,在向对方探听更多的信息,并没有去理解对方

第二个妈妈是这么回应的:怎么可以不去上学呢?

拆书家:这是哪种聆听方式呢?

学习者:主动型/回应型聆听

拆书家:是的,大家掌握很棒,这是一种主动型/回应型聆听,回应方式是做出评价,妈妈觉得不去上学是不对的

第三个妈妈是这么回应的:妈妈也是从学生过来的,可以多想想学校的好处。

拆书家:这是哪种聆听方式呢?

学习者:主动型/回应型聆听

拆书家:是的,这也是一种主动型/回应型聆听,回应方式是提出建议。

第四个妈妈是这么回应的:宝贝,你已经受不了了,觉得再也不想去学校了(移情聆听-重述对方话语)。

拆书家:这是哪种聆听方式呢?

学习者:移情聆听

拆书家:是的,大家掌握得很好呀,这属于移情聆听,回应方式是重述对方话语,尝试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

WHY

相信现在大家已经理解了移情聆听的概念了,那为什么我们要掌握移情聆听这个方法呢?因为呀,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天然地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在沟通中也不例外。我们更擅长的,是表达而非倾听。如果我们在沟通中不懂得理解他人,就很难建立起和对方的信任,那么增进彼此感情,甚至影响对方的愿望,恐怕也得落空。

HOW

那疫情聆听具体怎么用呢,我总结如下:

第一步,重述。当对方表达出其情绪、苦恼、困扰时,首先我们应当重述其语句,只是认真聆听对方而不代入其他。

第二步,解释。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在认真聆听并重述了对方的表达后,可以用我们的语言进行理性解释,并得到对方确认。

第三步,共情。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表达出对方可能的感觉,并向对方确认。

第四步,再次确认。这一步是对第二步和第三步的叠加表达,既客观陈述情况,也表达共情感受,理性与感性相结合,让对方觉得自己完全被理解了,进而围绕其苦恼/困扰展开更进一步的沟通。

反例:

我在以前没有学这个方法的时候,有次和老公进行沟通

老公:我最近觉得好累呀。

我:哦,你最近事情有点多呀。

老公:不只是事情多,更主要是心累。

我:嗯,我懂。你就一件一件处理呗,身体最重要。

老公(叹口气):算了,你没经历过我的那些事,说了你也很难理解的,不说了。

现在回看,我那时的回应就属于一种主动型/回应型聆听-直接提出了建议,让老公觉得没有被理解,浪费了一次增进两人感情的机会。

正例:

在我学了这个方法后,上上周某天,老公又找我吐槽:

老公:我最近状态不太好,来来回回奔波,感觉有点疲了。

运用移情聆听四步法,我是这么说的:

(1、重述)我:你状态不佳,觉得疲惫?

老公:是的,好心累。

(2、解释)我:你因为最近来回奔波折腾次数太多而心力憔悴?

老公:是啊,汨罗这个项目的需求又变了,一点都不顺利,又得协调人员,租借无人机重新去进行数据采集,这些都是要成本的呀,唉!

(3、共情)我:你非常无奈,有深深的疲劳和无力感。

老公:是啊,真的好无奈,多出好多超出预期的事情。

(4、再次确认)我:对于当前跟进的汨罗项目,因为变数太多,你深感无奈和力不从心,却又不得不继续跟进,是吗?

老公:你说的一点也没错。毕竟现在行情不好,能有项目做已经不错了,就是需求来回变,成本就不断上涨,把人搞得好烦。好了,烦归烦,我得去想想下一步怎么做啦。

好了,这就是我自己应用的一个案例。

Where:

该方法适用于对方有情绪或者遇到麻烦时,有倾诉需求的情形,如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等,也适用于心理咨询。一般日常的对话,就没有使用的必要了。

预防异议:

可能有伙伴觉得新方法沟通会比较累。因为我们要转移关注重心嘛,确实如此,毕竟主动型/回应型聆听我们不假思索就能使用,而移情聆听需要刻意练习才能实现,但只要我们愿意经常去使用,相信我们的人际关系一定会更和谐,对他人也更有影响力。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好啦,我的讲解部分就告一段落了,现在就是大家规划应用的时刻啦,咱们拆书帮讲求的就是学以致用。想想未来的一周或者一个月内,大家有没有什么场景可能需要用到移情聆听呢?比如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心情不佳来找你哭诉?老公遇到了难搞的客户非常郁闷回家抱怨?朋友和她家人发生了点不快找你吐槽?。。。。那如何运用今天学习的移情聆听来进行沟通呢。请大家在拆页背面表格空白处写下自己未来应用的一个剧本。剧本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背景和经过、结果及双方的对话等。

那么给大家1分钟左右的时间思考,再花4分钟写下自己未来应用的一个剧本;5分钟后,我们邀请一位伙伴来当众分享。

结束语:非常感谢娜姐的分享~好啦,我今天的代拆就到这里,移情聆听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用的方法,因为沟通无处不在嘛!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多多地把它用起来,无论在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还是客户之间,都能够建立起更好的信任的关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