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跃迁》 所属活动: 拆书帮广州小蛮腰分舵第263次练武场 【线上 腾讯会议APP】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萃取知识晶体

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是黄峰,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拆书学习。那么在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下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一位保险从业者,从业时间超过20年;我做过中后台销售支持管理人员,也做过销售一线的区域总;

第二个标签是企业内训师,目前我在某世界500强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负责项目运营和团队培训工作;

第三个标签是终身学习践行者。我是一名内训师,也是一名行动学习促动师,目前正在开启我的拆书家晋级之旅。

总结一下:我是黄峰,一个践行终身学习、助人达己的保险人。好的,大家已经认识我了,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拆书学习吧。

【拆书帮介绍】2分钟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想用2分钟的时间跟大家介绍拆书帮,以便于让大家知道自己参加的是什么。我不知道在座各位有没有遇到过我类似的烦恼:买了很多书,但能读完的或听完的并不多;即使读了或听了很多书,但能记住的并不多,真正能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更少。后来经朋友介绍看了赵周老师的书,发现里面介绍的拆书法很有意思,能解决我现在的读书困境,于是便来到了拆书帮。

“拆书法”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成人学习,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并规划具体的运用。

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拆书法就是便签法,是个人学以致用的方法;组织拆书法是由拆书家将一本书加工为一场现场培训,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爱好者聚集在一起,就成了一个社群,叫拆书帮,在很多地方都有当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学习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过渡语】1分钟

那接下来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本片段来自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古典写的一本书《跃迁》,该片段重点介绍了提升认知效率的核心方法:萃取知识晶体。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学习了很多知识,但在需要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调用?如果有,那么本片段的方法也许就能解答你的困惑。因为掌握知识晶体萃取三步法,能让你有效积累大量的思维模型,从而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现在请大家先用1分钟阅读一下拆页R便签的部分。

主题:萃取知识晶体

片段来源:《跃迁》P132-133

【R:阅读原文片段】

世界上没有什么“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事。如果不经过提炼,含金量高的金子和普通石头没有什么两样,你根本看不出来。你用这么长时间翻查了许多知识,相当于在家里堆了一堆矿石,请务必把它们萃取出来,成为晶体。

知识晶体萃取工具箱

大量看知识晶体

不仅要看,还要每次思考这个模型希望表达的关系。这一点我们《超级个体》专栏的订阅用户特幸运。我是个知识晶体控,每章节最后的导图、每个插图,都是一个知识晶体。《超级个体》专栏的内容更是每天都有一张知识晶体图。

尝试模仿知识晶体

看了一个模型,不妨凭记忆自已先画一遍,更好的方法是给别人讲一遍。

然后看看和原来的结构有什么区别,找到差距再调整。因为你的知识结构不同,呈现出来的方法、模式都会有所不同,时间一长,你脑子里的模块足够多,知识自动就按照模型存放了。

自己创造知识晶体

知道了知识晶体萃取的重要性,你是否可以尝试构建自己的知识晶体?

1最初级的是列表式的:“关于…的5个技巧”。

好一点的晶体就有了“关书叙述”的结构,比如说时间管理矩阵、择业流程图、利润率分析表。这些晶体拿出来已经自成体系,比起你那些零零碎碎的观点值钱不少。

2.更好的知识晶体则可以隐喻,这样都能完成从理性回归感性,更好地传播,比如生涯彩虹图,把生涯比作彩虹,而把不同角色比作彩虹的颜色。

已经阅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没有阅读完的小伙伴注意再阅读30秒……好的,我们来看看拆页的方法具体是怎么做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是什么?

本拆页主要讲的是如何通过萃取知识晶体来提升认知效率。 萃取知识晶体要遵循三个步骤:大量输入-尝试模仿-自己创造。

【why】:为什么?

大部分人学了很多知识,但在需要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调用,就是因为不懂得如何将知识转化知识晶体。知识晶体本质上是结构化的知识,是对特定问题的结构化解决思路。如果你掌握了知识晶体的萃取方法,就能够积累大量高效思考和问题分析的思维模型,从而帮助你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比如MTV法则是自我介绍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知识晶体,如果你掌握了这个方法,就能在1分钟自我介绍中快速体现出自我价值,从而让别人愿意与你建立连接。

【How】: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萃取知识晶体呢?具体应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大量输入。首先要大量阅读及分析各种知识结构,并深入思考各种结构想表达的知识之间的关系。比如学习了时间管理四象限法,我们可以尝试用这个模型梳理出本月最重要的一件事,并找出依据。

第二步:尝试模仿。我们看了一个模型首先要凭着自己的记忆画一遍,或者给别人讲一遍,再看和原来的结构有什么区别,找到差距再调整,从而加深我们对模型的认知,迭代我们的思维模式。比如你要应用SMART原则来给下属布置一个任务,自己先尝试写出一段沟通脚本,再上网或在书本中查找相似的案例,看专家是怎么应用这个原则来布置任务的,从而找到你和专家之间的差距,加深对SMART原则的认知。

第三步:自己创造。积累了足够多的思维模型后,你也可以尝试自己创造知识晶体。刚开始可能是简单的列表式或序列关系,比如建立客户关系五部曲;更好的知识晶体可以通过图形化、符号化或视觉化来进行展示,以便于更好地传播,比如太极图、八卦图等等。

【where】适用场景

萃取知识晶体是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基础,更是提升认知效率的关键。萃取知识晶体适用于对过往经验和已有知识的总结,只要知识或经验内部有较为明确的逻辑关系,并且将来会重复出现,就适合构建模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起因】接下来我将用自己的一个案例来加深大家对知识晶体萃取的理解。作为一个职场人,我遇到的最常见的职场表达场景就是工作汇报或即兴发言。我曾经是一个很害怕即兴发言的人。如果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让我发言,我会在一瞬间感到很困惑:“天哪,刚才领导讲了那么多内容,到底哪句话才是重点?”,“就要轮到我发言了,我该说什么呢?”,大家可以脑补一下我当时满头大汗的样子。所以,在需要与会者自由表达观点的场合,我一般很少当众表达。因此,老板对我的印象往往是:“你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嘛,观点和别人的有点雷同”。就这样,即兴发言成了我绕不开的痛。

【经过】去年4月我偶然参加了一个线上《高效能训练营》,经过近一个月的实战学习,我不仅全面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还学到了很多非常实用的结构模型,其中之一就是PEP万能表达公式。学习了PEP万能表达公式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练习自己的快速总结和表达能力,希望尽快改善自己的这一短板。在训练营期间刚好公司举办了一个项目研讨会,我就把万能公式给用上了。在项目研讨过程中总经理临时过来做了一个15分钟的领导期许,他讲完后,我作为主持人,马上将他的发言归纳为三段论,首先一句话总结出他的核心观点:“项目成败取决于三个关键要素:全力以赴、默契共识、分工合作”,然后针对每一个关键要素简要阐述理由,最后重述他的核心观点:“因此,领导希望各位把握好这次机会,项目组内达成默契共识、做好分工合作,全力以赴把项目做成功,力争为公司做出重大贡献,从而实现个人职涯的重大突破!”。

【结果】我的这次临场发挥效果不错,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有了这次突破,我开始对即兴发言有了信心,无论是研讨会上的自由发言,还是培训会议上对讲师授课/领导讲话的归纳总结,我都能比较轻松地应对了。

【反思】所以,只要你开始有意识地大量输入各种知识结构,并尝试在日常的工作或生活场景中加以模仿和应用,慢慢的,你就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很快找到合适的知识晶体,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做事效率。

最后我想跟大家汇报一下,接下来我将如何应用知识晶体萃取三步法来搭建个人知识体系。最近我在学习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课程,我打算用3个月时间学完前105讲,在11月底前完成30份RIA便签,刻意练习萃取知识晶体,初步搭建起我在个人成长领域的知识体系。萃取步骤具体如下:

第一步:大量输入。《超级个体》每个章节最后都有一张知识卡片,这就是知识晶体。

第二步:尝试模仿。每学习完一个章节,我先凭着自己的记忆将知识卡片画一遍,或者自己复述一遍,再去找差距做调整,从而加深对模型的认知;每学习完一个重要章节,我就写一份RIA便签,以内化知识晶体,并加以规划应用。

第三步:自己创造。我会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将所学的知识晶体加以应用或补充,从而形成个人工作领域中某个特定主题的知识晶体。

每天训练时我会填写学习任务清单。如果当天完成学习任务,就在当天的学习清单上给自己贴一个红苹果图标作为奖励;如果当天没有完成,就在当天的学习清单上给自己贴一个黄橙子图标作为警示。

【结束语】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我们今天对《跃迁》中的萃取知识晶体片段进行了拆解,了解了知识晶体萃取的重要性,并清晰了知识晶体萃取的三个步骤。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能对各位小伙伴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