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444期线下活动(六沟垅2-4专场)总第475期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遇事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刘琴,大家也可以叫我琴子,今晚我拆解的级别是2-4。一个正在奔赴三级拆书家的准二胎宝妈,因此给自己总结了三个标签:成长赋能师、拆书实践者、准二胎宝妈。

【引导分组】

为了能更好的开展本次学习,我们需要在现场做一下分组,按照两两分组的形式哦,所以请大家与我们本场学习的同伴确认一下眼神,你就是对的那个人!

【图书介绍】

今天我会给大家带来两个片段拆解,这两个片段都是来自于《正面管教》这本书。

【Feature特征】:《正面管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家庭教育类实用的书籍,它的作者——简•尼尔森,是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理念、方法和工具,广受追捧。

【Advantage优势】:家庭教育类的书籍这么多,为什么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呢?

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被翻译超过16种语言,畅销全球600多万册。与同类型书籍对比,该书既不是纯理论的讲解,也不是纯故事的叙述,它用很多实例来说明如何有效的运用正面管教的原理,被奉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Benefit利益、好处】

【B1:学完本书可得利益】:回想一下,我们身边大多数父母在小孩做不好、学不会、甚至犯错的时候,大多都采用了打骂,吼叫,惩罚或者干脆放纵的方式,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对吗?本书提供了52个工具,用鲜活的实例教你如何帮助孩子停止不当行为,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强、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B2:学完此片段可得利益】:今天我带来的两个拆页片段讲的是:当我们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产生冲突时,要与孩子共同习得“积极暂停三步骤”的方法处理情绪,在通过“赢得孩子合作的四步骤”的方法解决问题,赢得孩子的信任,为我们的家庭教育营造更好的环境。也就是要先处理心情,在处理事情。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页一:学习目标1】

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到第一个拆页片段的学习,在正式开始前,跟大家说一下本拆页片段的学习目标,希望大家带着学习目标去学习,这样学校效果会更加聚焦。

学习目标1:希望现场伙伴通过RIA的学习,在一些有冲突的场景中,能有效的运用“积极暂停三步骤”调节好情绪,避免事情进一步爆发。

请大家花1分钟进行原文片段的阅读,看完之后,小伙伴可以给我一个眼神示意一下哦。

【R1】阅读原文拆页(大家花1分钟进行阅读)

主题:使用“积极暂停”三步骤调节负面情绪(来源于美国简·尼尔森《正面管教》P123)

教孩子使用“积极的暂停”或者“重新振作起来的时间”的一个好办法,就是你要把它用于你自己。家长可以把一本自己最喜欢的幽默书放在卫生间的抽屉里,需要时就到卫生间里待几分钟以便重新振作起来。在一个教室里,“再振作”区是一个装饰成热带海岛教室一角(被称为“夏威夷”)。孩子们可以先去“夏威夷”待几分钟重新振作起来。老师并不经常去那里,但她的抽屉里放了一颗充气棕榈树,当她需要去“夏威夷”时,他就会把棕榈树拿出来放在自己的桌子上。学生们就会知道,当老师在“夏威夷”时,他们应该给老师一会儿时间,以便让他平静下来并且再次振作起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重述原文(5分钟)

What:该片段主要讲:如何使用“积极暂停三步骤”的方法去调节负面情绪。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尤其是当与他人产生冲突时,这种情绪爆发的尤为明显。而很多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冲突的时候,常常是不知道怎么控制自己的脾气,更不知道怎么帮助小孩调节情绪,往往就出现单方面的“武力”镇压,爆发出更激烈的冲突。长久以往,对于小孩性格的养成,面对冲突的处理能力,甚至亲子关系的维系,都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反例】我崽现在正在学习画画,因此平时在家,我也会经常想要他在家练习。目前他学习涂色,有时候他涂色的时候,就会涂出边界线,这个时候我就很生气,因为在画之前我就告诉他(涂色要均匀,不能出边框等)。因此会在旁边念叨:“你看你怎么又涂到边框外面了?怎么总是记不住呢?太不认真了”。时间一长,就很明显的感受到他对在家画画的这个事情是有情绪的,出错率更高了。因此我的情绪也更暴躁,也造成小孩对画画这个事情就更加的排斥了。

How:那“积极暂停”的三步骤是怎么帮助我们调节情绪的呢?具体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共建“冷静区”。可以是你自己喜欢的空间,或者你与孩子共同装饰的一个区域,你甚至可以给TA取个名。与孩子达成同频:当你想要调节自己状态或情绪的时候,都可以到这个空间来玩。

“我就会把我的书房当作我的“冷静区”。“

第二步:离开冲突现场,进入冷静区。当相处过程出现冲突的时候,引导孩子去这个区域玩一玩,甚至大人要起到一个带头作用。重点:离开当下冲突的场景。

“再次看到小孩范同样错误的时候,我就不会急于去批评指正他应该要怎样做。而是在我情绪要发作的时候,起身,回到我的小天地——冷静区”

第三步:做喜欢的事情。进入这个特殊的区域之后,你可以做喜欢的事情或者玩喜欢的玩具,让状态变得更平和。只有当孩子感觉好了,他们才能做得好。

“我会拿出自己现阶段正在看的书《正面管教》,让自己冷静下来,心情变得随和~”

【预防异议】有人会可能会说在小孩犯错了或者产生冲突的时候,还让TA去一个特殊的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不是在奖励他嘛,以后是不是会得寸进尺,根本认识不到自己问题呢。

这里我想说的是:小孩在情绪激动或者爆发冲突的时候,是很难听得进去别人说的话,更别说让他反省了。那这里“积极的暂停”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罚小孩,也不是关注要如何去解决问题本身,TA关注的是如何让小孩的心情变好,避免因情绪不好而产生更大的冲突,因为小孩只有在情绪好的时候,才能做的好,才能听得见。

也有人可能会说,小孩情绪不好时,他们很难主动去这个区域呆着。若当孩子不想去冷静区时,你可以说,你愿意陪我一起去吗?如果她还是说不,那你可以直接说,那我想要去。这个时候大人要作出榜样,让TA明白冷静区不是坏事。

Where:“积极暂停”三步骤适用于自己突然的情绪低落,或者与他人产生冲突,影响自己的情绪状态时,我们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来调节自己的状态。但如果是在某些工作场景中,比如与领导意见发生冲突时,这个方法可能就不太适用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5分钟)

【显像提问法】接下来请大家回想,在过去的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中,你与孩子的沟通或相处场景中,有没有出现一些你情绪不好或者爆发冲突的时候?(如果你还没有孩子,可以试想一下你与父母相处过程中,是否有这样的场景)

比如:①你与孩子约定好什么时候写作业,但是到点了还在看电视,让你火冒三丈,你直接关了电视,并把孩子关到房间写作业,小孩明显也很抵触,就呆呆坐着,也不写作业。

②你与父母沟通中,父母让你少吃外卖,不健康,让你觉得很烦,就直接挂了电话。

请具体回忆下: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跟谁,因为什么事情发生了冲突或者争吵?对方有一些什么反应?结果如何? 请大家按照开场时候的分组,两两分享,3分钟后,我们邀请一位伙伴来给大家做分享。

【学习者分享】

颜宇:我今天早上,我临近出门来参加线下拆书活动的时候,发现我的车钥匙找不到了,非常着急,就开始到处翻找我可能存放的地方,同时还发动小孩一起帮忙寻找。找了二十多分钟,还没找到的时候,我脾气就暴躁起来了,就跟小孩说:不找了,我们先下去吃个早餐。但看到小孩还是动作慢吞吞,很磨蹭的时候,我就吼了一句:我现在心情很不好,你听话一点,不要惹我生气。说完,孩子动作上就立马迅速了起来,但从他的表现可以看出还是受到了我脾气的影响。

好的,非常感谢颜宇老师的案例分享,很形象也很生活场景化。

【A1+】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5分钟)

通过刚才大家反馈的例子,其实会发现情绪处理不好时,很容话赶话,事赶事。那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积极暂停”三步骤来有效的调节情绪。

如果时光倒流,现在我们回到你刚才分享的那个场景中,在你情绪即将大爆发的时候,你会怎么使用“积极暂停”三步骤来调节你当时的情绪:

首先回顾三个步骤:

第1步:共建“冷静区”;

第2步:离开冲突现场,进入冷静区;

第3步:做喜欢的事情。

接下来给大家3分钟时间,在组内进行分享。稍后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做一轮分享。

【学习者分享】

巧丽:我分享的是孩子每当临近节假日放假的那个时间,就会特别的兴奋,很吵,以前也“以暴制暴”的方法,发现收效甚微。用这个“积极暂停”三步骤的方法来处理这个事情话,我会这样做。

我会把我的办公室当作我的“冷静区”(第1步:共建“冷静区”)。如果在放假的时候,班里的孩子依然很吵闹的话,我就会告诉我们班里的班干部:“我现在回办公室了,你们什么时候安静了,什么时候派人来办公室找我”(第2步:离开冲突现场,进入冷静区)。因为这个时候孩子们比我更希望早点放假,回办公室我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看看书啥的~

好的,非常感谢巧丽老师的分享。再面对近50个孩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确实需要这样属于自己的区域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好的,通过刚才的两轮分享,我们发现:情绪的有效处理对于解决冲突和矛盾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片段建逻辑关系】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两个拆页片段,两者之间属于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俗话常说:遇到任何问题,先要处理心情,再来处理事情。

片段一的重点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运用“积极暂停”三步骤来处理自己的心情,因为只有心情好了,你的思考才会更全面,事情才能得到更有效的解决。

那如何处理事情呢?这就是接下来第二个拆页片段要为大家带来的内容分享了。片段二核心就是讲通过“赢得孩子合作的四步骤”,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拆页二:学习目标2】

在正式进入第二个拆页片段之前,同样会先把本拆页的学习目标跟大家同频,大家带着目的和问题去进行拆页学习。

学习目标2:大家通过今天现场的RIA学习法,在以后与孩子的相处过程,能正确使用赢得合作四步法,在亲子教育中,赢得孩子的好感与合作。

请大家花1分钟进行原文片段的阅读,看完之后,小伙伴可以给我一个眼神示意一下哦。

【R2】阅读原文拆页(大家花1分钟进行阅读)

“赢得”孩子:(来源于美国简·尼尔森《正面管教》P28-P29)

马丁内斯太太与我们分享了她下面的这个经历。她的女儿琳达放学回到家,抱怨老师在全班面前朝她吼叫。马丁内斯太太双手扠腰,以一种指责的口气问道:“哼,你做了些什么?”

琳达垂下眼帘,生气地回应道:“我什么也没做。”

马丁内斯太太说:“得了吧,老师才不会无缘无故地吼学生呢。你到底做了些什么?”

琳达阴着脸颓丧地坐在了沙发上,怒视着妈妈。马丁内斯太太继续以指责的口吻说道:“那么,你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琳达怒气冲冲地回答道:“没什么可做的。”

这时,马丁内斯太太想到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她深吸一口气,换了一种态度,以一种友善的语气说道:“我敢肯定老师当着其他人的面吼你,你觉得非常丢脸。”(第一步,表达理解。)

琳达抬起头来,有些狐疑地望着妈妈。马丁内斯太太接着说:“我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算术考试,我站起来削铅笔,老师就当着全班的面吼了我。我觉得又丢脸又生气。”(第二步,表达出同情,而不是宽恕——并且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经历。)

琳达这时感兴趣了。“真的?”她说,“我不过是向别人借支铅笔。我当然认为老师为这么点小事吼我很不公平。”

马丁内斯太太说:“嗯,我很理解你肯定会那么想。你看能不能想一个什么办法,免得以后自己再这么难堪?”(第四步,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第三步在这个例子中没有必要。)

琳达回答道:“我想我可以多准备几只铅笔,这样就不用找别人借了。”

马丁内斯太太说:“这听上去像是个好主意。”马丁内斯太太的一个目的是要帮助琳达找到一些办法,免得惹老师生气和批评。注意,当她第一次让琳达想办法解决问题时,琳达正因为心里充满了敌意而无法与妈妈合作。一旦妈妈采用了鼓励的方法(通过“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琳达就感到了亲近和信任,而不再是疏远和敌意,并且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了。当妈妈能够从琳达的角度来看问题时,琳达就不再觉得需要戒备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重述原文(6分钟)

What:这个拆页片段的案例主要给我们讲了如何通过“赢得孩子四步法”,赢得孩子的合作,建立相互尊重,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

Why: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孩子犯错误、出现问题,家长通常是批评指责、惩罚、甚至加以打骂,试图以这样的方式使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变得更好。

这种做法表面上好像能“立竿见影”。但随着孩子的成长,惩罚力度越来越重,效果却越来越差,甚至完全失效。而长期被这种方式管教的孩子,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越来越不服管,也就是我们大人口中常说的“叛逆”;要么变得唯唯诺诺,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更不敢捍卫自己的权利。

How:今天拆解的这个片段,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赢得孩子合作的四步骤

第一步:确认感受。表达出对于孩子感受的理解,并且确认自已的理解是对的。

第二步:表达同情。表示同情,并不表示你要宽恕孩子的行为。向孩子诉说自已曾经发生的类似的经历,与孩子站在同一立场,更有利于你吸引孩子注意力。

第三步:交流想法。友好而真诚的向孩子表达你的感受(你对自己的相似经历的想法),通过你的经验,引导孩子对于自己事情的反思和回顾,这一步在有些道理非常简单或者对象过于小的时候,可不呈现。就像片段的案例一样。

第四步:解决问题。核心要引导孩子关注:如何解决问题,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孩子实在想不出好的方法与建议,作为家长也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译意案例】

我有一个这样的案例想跟大家分享。在开学前一周的周五晚上,崽跟他哥哥在床上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把他外婆的手机踢到床缝里头去了,(是紧凑型儿童房,上下双层床,自己尝试了想用手去捡,发现手都伸不进去)就哭起来了。

我老公走过去用一种指责的口气说:你干了什么?不要哭了!就把他扔到我们房间去了。

我泡完脚回到房间,发现他还在哼哼唧唧,本能的就想开口训斥,让他别哭了。 但他一个人趴在我枕头上,显得很可怜。突然间联想到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拆书片段。我躺到床上,把他抱在怀里,以一种安慰且友善的语气说道:“崽崽,妈妈敢肯定,你哭是因为你害怕爸妈因为你把外婆的手机踢到床下而骂你,对吗?(这是第一步:确认感受)

这个时候小孩用手擦了擦眼泪,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我。我接着说:“其实妈妈不仅是掉过东西,也还把你外婆的碗也打烂过东西呢,当时也是觉得又害怕又紧张的想哭呢”(这是第二步:表达同情)

孩子说:“真的嘛?那外婆是不是也凶你了?”

我说:“妈妈就知道你会这样问,其实你外婆并没有打骂我,只是跟我说了很多道理让我以后注意……”

我接着问:”崽崽,你看,如果以后我们不想让手机掉到床下面去,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呢?“(这是第四步:关注解决问题)

孩子想了一下说:“妈妈,我可以用马克笔把床边的洞洞都堵起来吗?”

我说:“可以呀,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哦,那你觉得还有其他办法吗~~~”

孩子又想了一下说:“那可不可以让大人不把手机放床上~~~~

现在回想起来,我都觉得这种与孩子沟通的场景真的太美妙了。收获了一段奇妙之旅。

【预防异议】有人可能会说,在如此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忙得前胸贴后背,哪有那个时间一步一步来,直接“我说孩子做”就行了,不更好吗?

诚然,当我们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直接命令他照做,看起来似乎简单有效了,但这样也就等于我们直接地或间接地剥夺了孩子自已处理危机与冲突的权利,丧失了孩子在挫折与冲突中学习成长的机会,这样不仅没有帮助到孩子,反而让孩子养成遇事推脱,缺乏担当。因此问孩子该怎么做要比告诉孩子怎么做,更加对孩子有益。

Where:赢得合作四步法,不仅仅可以运用在亲子教育场景中。同时与朋友,同事相处过程中,遇到一些有冲突的场景,也是适用这个方法去建立信任的。 但如果另一方完全不配合或者无合作意识时,此方法的收效会很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场景设计,促动参与 (10分钟)

我们刚刚学习了“赢得合作四步法(确认感受、表达同情、交流想法、解决问题)”,现在邀请我们现场所有小伙伴们一起做一个演练,来刻意练习一下今天新学的一个方法。请大家认真听一下:

【具体演练场景】

周末,你带孩子去电影院去看电影,小孩因为第一次去电影院很是兴奋,在电影院内跑来跑去,还偶尔发出一些喊叫。旁边顾客跟你反应,让你管管小孩,让你觉得很没面子,你站起来本来想严厉喝止,让TA停止吵闹。但你突然想到这样也可能达不到效果,你想尝试用“赢得合作四步法”与孩子沟通,共同面对并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你会怎么开展与小孩的沟通?

【 给出清晰指令】

各位小伙伴们,场景我都讲清楚了吗?那接下来,大家就按照开场时候的分组,两两进行组内对话演练。一个人扮演妈妈,一个人扮演孩子。扮演妈妈的人要运用今天所学的“赢得合作四步法”与孩子开展对话沟通。

接下来,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5分钟后我会选取一个小组现场分享他们的对话。

【现场演练记录】:

妈妈(可乐):宝宝,是因为第一次来电影院很开心吗?(第一步:确认感受)

孩子(巧丽):对呀,这电影院好大的,跑起来好爽。

妈妈(可乐):妈妈第一次来电影院的时候,比你更开心呢。那会电影院还很少,当时特别兴奋,又蹦又跳的,所以妈妈也能理解你的心情。(第二步:表达同情)

孩子(巧丽):别人没有说你吗?

妈妈(可乐):妈妈也是被工作人员教育了,毕竟是一个公共场合。每个人都这样跑跳,对别人的影响很不好。(第三步:交流想法)

妈妈(可乐):那你有没有办法,既能表达你的兴奋,又不影响别人看电影呀?(第四步:解决问题)

孩子(巧丽):那我可以再最后一排跑吗?我看后面没什么人。

妈妈(可乐):嗯嗯,这个可以。但如果再后面跑,还喊叫的话,那还是会影响他人,怎么办呢?

孩子(巧丽):那我可以先不叫,等看完之后,再叫来表达兴奋~

妈妈(可乐):这是一个好办法……

好的,非常感谢两位的精彩演绎。确实,很多小孩子再第一次面对一些新鲜事物的时候,相对都会比较兴奋,就会做出一些非常的举动呀。刚才演绎中“妈妈”扮演者可乐老师把赢得合作四步法运用的很好,一步步的去引导“孩子”,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而小朋友也是比较配合的。整体的对话环境还是非常友善融洽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亲子教育中,能把这个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去。

【A2】催化学习者应用 (8分钟)

好,接下来我们就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周或者一个月呢,你可能会跟你的小孩(父母)因为某件事情而展开一次交谈。比如:

①老师反馈小孩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有点调皮捣蛋,作为父母该如何跟孩子沟通?

②小孩看到一个喜欢的玩具,不给买就撒泼打滚的要,作为父母该怎么很好的处理?

③父母年纪大了,你想带他去体检,但父母觉得浪费钱,就一直找借口不肯去,这个时候你如何处理?

当然,这些都是我设想出来的场景。请大家各自设想跟自己相关的未来几天会发生的场景,然后用今天学习“赢得合作四步法”,拟定一个沟通计划。最好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沟通步骤。

接下来,请大家快速的在自己的本子上罗列,3分钟后,我会再请一位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

场景:在孩子考试成绩没达到理想状态被我们批评之后,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后面想用“赢得合作四步骤”的方法跟孩子进行沟通:

步骤:

【确认感受】妈妈昨天批评你,你难受吗? 那关于这次考试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呢?

【表达同情】我也很理解你,现在学习科目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每天睡的很晚。

【交流想法】现在升学压力才48%,确实很大。 那针对这次考试,又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

【解决问题】孩子在学习上肯定不止一个地方有不足,但也不能一次性能解决的,因此还是要通过引导,找出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一步一步引导他,有针对性的解决难题:比如先解决英语阅读理解的问题~

好的,非常感谢颜宇老师的分享,场景很鲜活,大部分家长都会面对的情况,就是孩子考试不理想,我们批评之后,应该怎样去找补,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他好,而不是因为我们的批评变得更加逆反。颜宇老师也基本按照了”赢得合作四步法“进行沟通计划的拟定,感谢反馈。如果能在表达同情的维度,更好的用自己的实际案例去做共鸣的话,效果应该会更好:比如妈妈现在在拆书打怪一样,也面临很多挑战,经历了很多挫折等~~

【总结】

感恩大家接近1个小时的陪伴,今天我带来的两个片段都是《正面管教》这一本书中的两个经典的工具方法论。片段一:核心讲的是如何使用积极暂停三步骤来调节处理情绪问题。

片段二核心讲的是:怎么样通过“赢得合作四步法”去赢得孩子。四步法分别是:确认感受-表达同情-交流想法-解决问题。

我相信,无论是“积极暂停三步骤”,还是“赢得合作的四步法”,作为最爱孩子的我们,都想与孩子能够建立一个非常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同时,也希望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切记:遇到问题,先处理心情,在处理事情。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有效的解决问题。

好的,我今天的拆页分享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