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TF2-2的拆书家朱巧丽,我的三个标签分别是:“生活体验官”、“成长陪伴者”、“潜能激发师”,我喜欢尝试不同新鲜事物,我目前是一名英语老师兼任班主任,我希望自己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今天学习分组就按上一位小伙伴的两两组合。
学习目标:通过知觉检核三步法减少人际沟通难题
今天我将要带大家拆的片段选自《沟通的艺术》这本书。
F(特征):这本书的作者是罗纳德·阿德勒和拉塞尔·普罗科特,多年来,他们围绕沟通这个主题广泛地撰写文章、四处演讲,是国际沟通领域的高手。在这本书中,他们从“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看人之间”三部分帮助我们建立有效而友好的沟通技巧。
A(优势):这本书已经畅销了40年,豆瓣的评分高达9.5分,每一版本的修订几乎都会添加最新的人际关系研究成果及时代变迁的新议题,使得全书内容与时俱进,内容充实而有价值。相比其它沟通类书籍,它通过对50多部热门美剧、电影和真人秀进行分析,让你可以轻松学习和应用书中的沟通技巧,同时轻松印证作者在每一章总结的沟通准则,增加阅读的趣味性。这本书还特别对性别与文化观点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B(利益):你和伴侣之间有没有互相说过狠话,伤害对方?你能说服父母支持你的大多数重要决定吗?你和同事在工作的合作上有鸡同鸭讲的时刻吗?这些问题非常普遍也非常重要,解决不好会让你倍感挫折。
这本书将理论与案例结合,深入浅出地告诉你沟通技巧和方法,让你在实践、反思中更好地提升沟通能力,成为沟通高手,搞定这些问题。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想象一下别人对你这样说:
“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的气了?)
“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
“快点!告诉我实话!”(谁说我在说谎?)
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然而义正词严、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知觉检核的技巧为你提供了处理这些诠释的更好方法。
知觉检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个部分:
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对于先前的三个例子,知觉检核可能会像这样:
“当你大声踱步走出房间,并大力地关上房门时,”(行为)
“我不确定你是否对我生气,”(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比较匆忙。”(第二种诠释)
“你真正的感觉是怎样?”(请求澄清)
“你这几天都没有笑容,”(行为)
“我想知道是否有事让你心烦,”(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觉得比较平静。”(第二种诠释)
“到底是因为什么?”(请求澄清)
“你说你很喜欢我所做的,”(行为)
“但是你说这句话的语调,让我觉得你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第一种诠释)
“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猜测,”(第二种诠释)
“你可以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吗?”(请求澄清)
知觉检核是帮助你正确了解别人的一项工具,它并不假设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因为它的目的是相互了解,所以这个迈向沟通的检核需要彼此协力合作。除了得到更精确的知觉外,这个检核借着维护对方的面子来减少对方的防卫。知觉检核采用更谦恭的途径表达或暗示:“我知道没有其他线索的帮助,我不够格对你下判断。”而非直接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好的,小伙伴们2分钟到了,接下来我跟大家简单地解释一下知觉核检。
WHAT:这个片段讲述了如何通过“知觉检核三步法“来减少人际沟通中的难题。可能大家一看到“知觉检核”这个词,会感觉很难理解。我们知道,知觉是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看法,是非常主观的,而知觉检核就是一种促进沟通顺畅的工具,帮助你正确了解别人,从而实现有效沟通。
WHY:为什么要学习和运用“知觉检核三步法”呢?简单地说,如果我们总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想法去对别人进行猜测或评判,那么就会带来许多误解。而运用知觉检核,除了可以澄清误会的信息,还可以通过谦逊委婉的方式维护对方的面子、减弱对方内心的防卫或攻击心理,使得沟通顺畅。
HOW:那么,我们如何使用知觉检核呢?我用自己的话阐述一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描述行为。描述你看到的客观行为。
第二步:假设原因。设想导致出现上述行为的至少两个原因。
第三步:请求澄清。请求对方说出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
WHERE:当我们在沟通中遇到阻碍,自己不知道原因,可又想解决疑虑、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的时候,就可以用“知觉检核三步法”。
预防异议: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问,是不是所有的沟通障碍都适用“知觉检核三步法”呢?会不会有些情况就算用了“知觉检核三步法”也达不到良好的沟通呢?是的,沟通中存在各种复杂的因素,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
有没有人觉得晦涩难懂?不太容易应用?大家看到“知觉检核”四个字的时候有没有脑袋发懵,不知所云,其实并不难理解,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下班回到家,你发现孩子没有写作业,而是抱着手机,游戏玩得特别入迷,你的火气蹭一下就冒起来了,甚至忍不住上前一把夺过手机,劈头盖脸大骂一通:“玩玩玩!就知道玩!滚去写作业!”孩子可能回一句:“作业我都写完了。”你怒火之下脱口而出:“写完了你不会复习啊!给你买那么多练习你都做了吗?”孩子生气起身,砰地一下关上房门。孩子觉得家长不可理喻,蛮横霸道,家长觉得孩子太不懂事,玩物丧志,好不容易有的亲子时光就这样被粗暴的沟通破坏了。
如果我们能用“知觉检核”来沟通,效果可能大不一样。
“崽呀,我看到你在沙发上玩手机没有在房间写作业。”(行为描述)
“我猜你是已经完成作业了,想玩手机放松一下。”(第一诠释)
“或者你今天白天在学校学累了,想先玩玩游戏换换脑子再去写作业。”(第二诠释)
“你能告诉我你玩手机的真实目的和想法吗?”(请对方澄清)
这样沟通下来,孩子真实地表达自己想法,我们再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指导和交流,比我们一上来就指责他偷懒贪玩,用命令和责备的方式压迫他去学习,效果好得多。
拆书家提问设计:
接下来请小伙伴们想一想,在未来的一周,可能会发生的一些沟通不畅、自己容易主观判断从而产生误解的场景呢?比如:孩子在家一反常态,闷闷不乐,不爱说话,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很大力地摔门,工作伙伴迟迟不回复信息,好朋友情绪低落,心事重重等等。
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每位小伙伴写下你想到的场景,只需要描述场景就行,尽量写得具体一点,写完之后在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待会我会邀请小伙伴进行分享。
我看大家都交流完了,下面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颜宇:在未来一周之内,可能会出现孩子上楼写作业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的产出,看到这个现象非常的忧心。
蓉蓉:这个场景挺常见的,未来也会出现这样情况,我回家看到孩子在看ipad,没有写作业,质问她作业写完了吗。
拆书家提问设计:
刚才,各位小伙伴都写下了未来一到两周需要在沟通交流中了解对方事实的场景;请各位小伙伴想一想,当你遇到刚才所写的场景的时候,你将如何应用知觉检核法来沟通,减少沟通障碍,了解对方真实想法,实现相互了解的目的?请各位小伙伴用1分钟的时间写下具体的做法。
复习一下:今天拆页中所说的知觉检核法的步骤是:描述行为,提供至少2种行为诠释供对方选择,请求对方告知事实。
大家写完之后可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等会我会邀请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颜宇:你现在在楼上安安静静待了这么久。你这样做的情况可能是你已经按计划认真完成了,或者你在做别的事情,你现在情况具体是什么样的你可以告诉我吗?
蓉蓉:妈妈猜你是作业做完了或者今天在学校太累了想先休息一下再写作业,你能告诉妈妈是哪种情况吗?
非常感谢各位小伙伴的分享,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知觉检核法的步骤,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生活工作中应用这个方法,减少以知觉代替事实的沟通偏差,正确了解别人,减少交流障碍,实现精确沟通、愉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