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拆书预备1-1】使谈话生动有趣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是蔡欣,非常开心在周六的下午,与大家一起共学一段拆页。
首先,我基于3个关键词,来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1.户外运动,目前本职是一枚滑雪赛道营销新人,除滑雪以外,也会接触露营、骑行、陆冲板等户外运动,我们小团队的目标是搭建一个户外爱好者聚集的生活社区。
2.自驾游爱好者,未进入户外赛道之前,我也喜欢亲近山山水水,以徒步为主。除了比较顺利的自驾旅行经历,印象较深的,还有一次在海南岛,不得不迎着台风开车的惊险回忆。
3.拆书新人,我非常喜欢这个组织的静水流深,也被很多前辈的拆书现场所感染和影响着,目前成功加入,也期待自己随着拆书过级,可以每天成长一点点。
【拆书帮介绍-2分钟】
其次,在正式分享拆页之前,考虑到还有部分拆书帮的新朋友,我再针对拆书帮及RIA便签学习法做一些基础的介绍。
拆书帮,是基于“RIA便签”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在全国多个城市都有拆书帮分舵,这是非营利性的、由学习者自发组织的,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陪伴赋能、助人达己。
RIA便签法,则是拆书家们运用的一种拆书方法,核心是“拆为己用”
R环节- reading,阅读原文拆页,我们在拆书现场也会共读这段拆页
I环节- Interpretation,对原文内容的讲解和转译,拆书家在现场也会通过讲解,来引导学习者关注拆页里的知识点
A环节-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的关键步骤,分为A1-引导学习者关注自己过去的经验,A2-引导学习者设计未来的应用计划。
当我们在拆书现场依次完成拆页阅读、完成自己的转译、激活未来的应用等关键步骤,这一段拆书学习就完成了,拆书帮的每位学习者都在持续积累这样的学习过程。
【原文拆页】
片段选自《非暴力沟通》第七章-用全身心倾听
接下来就进入到我们今天拆页学习的环节,我选择的是经典的沟通类书目《非暴力沟通》里的一个片段。《非暴力沟通》整本书传递出来的并不是所谓"黑魔法""超能力",马歇尔博士通过多年积累的沟通实例,带着读者一起探寻"如何调动爱的能力",帮助我们学习爱自己/爱他人,在平和而神奇的沟通中获得幸福。
选取的这一段拆页是当我们陷入一段沉闷的谈话,我们可以如何应对和改善呢?
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先阅读一下原文片段。
选自《非暴力沟通》第七章-用全身心倾听
使谈话生动有趣
有的时候,谈话的气氛很沉闷。我们体会不到说话的人有怎样的感受和需要,也不知道他对我们有什么期待。这样的谈话是很累人的。它只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而无法帮助我们与他人加深联系。这种局面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说话的人并不清楚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请求。
怎么做才可以扭转这种局面,使谈话生动有趣呢?我的建议是,尽快提醒说话的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等得越久,也就越难做到这点。我们这样做并不是要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请求他人体会自身的状态。
例如,如果一位邻居又一次讲到她20 年前痛苦的经历一—她丈夫抛弃了她和两个年幼的孩子,我们也许就可以插话说:“听起来,你现在还是愤愤不平。你很需要关心和体贴?〞人们常常没有意识到,他们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和接纳。他们也没有意识到,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与讲故事相比,更容易得到他们所期待的联系。
使谈话生动有趣的另一种方法是直接表达我们的愿望。有一次,在参加聚会时,我觉得气氛很沉问。于是,我就对其他人说:“对不起!我有点不耐烦,因为我想与大家加深联系,却又没有做到这一点。我想知道,我们刚才的谈话能否满足你的需要;如果能满足,满足的是什么需要。”
其他九个人瞪着我,仿佛我往菜汤里扔了一只蟑螂。幸运的是,我当时能够用心体他们的感受和需要。“你们不高兴时因为你们想继续谈下去?”
一片沉默。接着,有个人回答说:“不,我没有不高兴。我只是在想你说的话。是的,我也觉得刚才的谈话很无趣。实际上,我已经烦透了!”
听到他的回答,我很惊讶,因为刚才他的话最多。现在,我将不再为类似的事情感到惊讶:我已经发现,如果听的人很烦,说的人一般也会觉得很无聊。
你也许会想,打断另一个人的谈话,是不礼貌的。我曾经做过一个非正式的调查。我的问题是:“如果你说的话别人不想听,你是希望对方假装在听还是直接打断你?”我问了许多人,只有一个人不希望被打断。听到他们的回答,我更确信,打断别人比假装在听,更符合对方的愿望。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话对人有益,而不想被人当作负担。
【分享I便签】
生活里我们时常会陷入"无聊的场面",有时候是工作上莫名其妙的团建局,有时候是被家中长辈安排的所谓相亲局。简单回想一下,在这种无聊沉闷的环境里,如果大家继续有一句没一句的搭话,只会越无聊,可又无法马上离开。那么想办法来扭转当下的沉闷,显得很有必要。
贴合这种沉闷的聊天场合,拆页中提到两种方式,从探寻双方的需求和表达愿望出发,来协助扭转沉闷的谈话:
第一,尽快提醒说话的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打个比方,我们临时加入一个团建局,其中1个人侃侃而谈最近跟进的项目,他的需求只是陈述下项目么?我可以接个话,看来您在项目协作上特别有经验呢,财法审核一直是个大难题,您在这方面有什么心得么?我猜测,1个人愿意在公开场合谈起自己主导的项目,自然是兴奋的愿意分享更多的,那么多问一句,提醒他可以分享更多,这轮对话会更生动丰富一些。
第二,直接表达我们的愿望。
这个方法适用于拯救一些"处于吵架边缘"的谈话。打个比方,女朋友喋喋不休地讲着公司八卦、影视剧、好看的包包衣服,男朋友明明插不进嘴,却"嗯嗯"的应付着……那么,当女生反应过来男生根本没有在听她说话,马上就快要吵架了!其实,男生可以先回应一句"你说的这些我的确不大熟悉,不如我们想一想周末吃点什么吧?我想吃火锅,你呢?"
通过这两个方法的运用,谈话开始转向满足双方的需求,而非1个人的自嗨式聊天。
使谈话生动有趣的关键,并不一定是讲个段子博你一笑,而是双方学着去感受彼此的需求和期待,每一次对谈便拉进双方的联系,像是给情感账户充值。
【A1-过去经历】
我很感谢我领导一直在提醒"我的需求",7-8月公司人力削减,而我既要承担新业务线的压力,原有项目还需要同步推进,时常陷入焦虑。有一次,我记得我提出一堆问题之后,老板问了一句"那你判断下来,目前最难的部分是哪块?"
这个问题,让我暂时屏蔽掉因为问题而发散出来的焦虑,集中精力处理"最紧急"的部分,这才是我当时的需要,这轮对谈就变得生动而有意义了。
反思:我经常讲的太多(表达欲过剩),容易忽略对方的需求,需要增加探寻式的发问
【A2-关联未来】
1.工作上,同上司和部门伙伴保持每周1次的深度交谈,要切忌自己输出过多,专注去听他人/对方的描述,增加多一些探寻式发问,先明确对方的需求或期待。
2.生活上,在和朋友家人们的日常相处里,多多运用"提醒感受和需求"、"表达自己的愿望"这两条交谈方式,在flomo便签里每周输出一条实践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