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了不起的我》 所属活动: 拆书帮长沙麓山分舵第434期线下活动(河西卡佛书店分场)总第465期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如果使用心理免疫的X光片找到自己拒绝改变的原因

开场:

【开场】大家好,我是颜宇,很高兴今天大家能来参加我的TF2-3的拆书分享。

在拆书之前,我先给大家分一下组。

【F特征】今天分享的书籍是《了不起的我》,作者陈海贤,是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咨询师。这本书结合多个心理学流派的理论,从行为、思维、关系、瓶颈期和人生地图五个层面,讲解认识自我、实现人生突破的系统方法。

【A优势】这本书豆瓣评分8.8分。书中的语言很平实,不打鸡血,不灌鸡汤,没有深奥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心理学的小白也能看懂。书的内容很深刻,提供一系列改变与发展的实用工具,直击人生的种种问题,并给出解决之道。

【B1利益】你认识自己吗?你知道为什么你想走出心理舒适区,却始终迈不出第一步吗?书中的“小步子原理”会给你方法。为什么你想养成新习惯,却两天打渔三天晒网?书中的“培养环境场”会给你方向。你想走出人生的艰难时刻吗?你想知道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使命吗?这一切的问题,在《了不起的我》中都有答案。你会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创造更满意的人生,成就了不起的我。

【B2利益】那从我个人来说,我每天都期待明天会是一个崭新的自己,不再熬夜,天天健身,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如果我们一直做不到改变,那一定是我们的意志力有缺陷,或者我们不懂方式方法吗?

【学习目标】希望大家在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可以使用“心理免疫X光片”的四步法,找到自己的拒绝改变的原因,解决明明自己有想要达到某个目标的行为,但实际自己总是做出与目标行为相反的行为的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了不起的我》P26-P27的内容

画出心理免疫的X片段

艾米刚从大学毕业不久,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公司经常会开会,讨论一些产品的设计和方向。艾米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可是在这些会议里,她总是很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想法。就算好不容易说出来了,如果别人表达不同意见,她也会很快沉默。有时候,明明自己心里不同意,可是如果别人问她的想法,她也会本能地说:“对,就是这样。”慢慢的,别人开始忽略她的想法,她自己也很苦恼,希望有所改变。

心理免疫X光片的第一栏:我们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艾米有很多目标,比如她希望自己变得更开心;希望自己更有创意;希望自己挣更多钱。但这些目标这都不是免疫系统能识别的目标。开心是情绪的目标,更有创意是能力的目标,挣更多钱干脆是结果性的目标。我们心理免疫系统的目标,是用行为来标识的。所以这里,艾米应该写下的目标是:她想要更自信地表达自己。表达,就是一个行为。

X光片的第二栏:你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艾米列了很多。比如:· 她经常沉默,等别人先发言,然后附和着说“对对对”;· 如果心里不同意别人的意见,一般不会直说,而会以沉默应对;· 她说话很小声,以至于大家听不清她说什么,所以经常忽略了她的发言。这些都是跟目标相反的行为。可是,她的目标明明是更自信地发言,她为什么还要做这么多跟目标相反的行为呢?这听起来有些奇怪,真实的原因是,这些行为给她带来了隐秘的好处。

所以X光片的第三栏,她需要思考的是: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含的好处。也就是说,不自信地表达自己,有什么好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好处是什么,你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不这样做,你所担心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我就这样问艾米:“你觉得,假如你不这样附和别人,假如你很自信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你能想到会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她想了想,叹了口气,说:“我担心,如果我说出不同的意见,别人会对我有想法,我会被当做异类排斥。我还担心,如果我说得不对,别人会觉得我很蠢。”原来,她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避免被别人排斥,避免别人看到她出丑,并因此觉得她很蠢。这是驱使大象的情绪,现在被翻译成了骑象人能够听懂的语言。可是这样还不够。我们还是不能明白,为什么她会这么担心?是什么让她把发表不同意见和被排斥划上等号的?又是什么让她把说的不对和别人觉得她蠢划上等号的?

这就有了X光片的第四栏:她的心里有一个重大的假设。这个假设隐藏在她不想要的行为背后,正是这个假设,让这些行为所谓的“好处”成立了。这个假设是:如果我发表不同意见,就会引发冲突。原来这个重大假设是在大象的心里运转的,骑象人通常只看到大象的情绪,但并不会清晰地知道大象在怕什么。现在,大象的焦虑被翻译成了骑象人能听懂的语言,进入了骑象人的意识中。

这种假设当然不会是空穴来风。它跟我们的生活经历有关。当我询问她为什么这么想的时候,艾米说:“我父亲是一个老派的军人,退伍后到地方当官。他很严厉,说话不多,总是嫌我妈妈啰嗦。有时候,我妈一说话,他就会用眼睛瞪她。”她做了瞪眼的表情给我看。显然,这个表情在她的生活中重复了无数遍,以至于变成了她心里非常深刻的印记。

她说:“每当这时候,我就会在心里默念:‘妈,千万别再说话了。’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妈再说话,一场大吵就会不可避免地来临。”就像自我催眠一样,这个默念,连带着默念时候的焦虑情绪,刻到了她的脑子里,变成了心理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让大象一遍遍不停地重复着它的老路。回过头来,我们就更能理解改变为什么很难发生。

因为,改变的愿望和不改变的动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就像一个经典的比喻所说:我们想要让车运行,却一只脚踩着油门,另一只脚踩着刹车。而能量和动力,就在这样的空转声中痛苦地消耗着。

心理免疫系统的X光片,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个冲突。但是,我们不能只是责怪那些阻碍我们改变的行为,我们更不能责怪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因为它们曾经保护了,也许现在还在保护着那个弱小的、容易受伤的你。就像一个尽职的老奶奶,心理免疫系统为了你的安全,百般阻拦你去新的地方。而你终有一天,要挣脱开她的怀抱。

回忆一下,今天我们讲了心理免疫系统的X光片,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工具,把情绪这头大象的语言翻译成了骑象人能听懂的语言,让我们看到,到底是什么阻碍我们改变。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X光片分成四个步骤:1.你希望改变的行为;2.你正在做的跟改变相反的行为;3.这些相反的行为背后的好处;4.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身体的免疫系统会自动抵御病毒,保护身体的健康,人的心理也有一套这样的免疫系统,当人有新的想法、新的改变时,心理免疫系统会自动抵触,防止未知的改变带来我们的焦虑。“心理免疫的X光片”就是一套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阻止我们改变的原因的方法。

【Why】当我们借助心理免疫的X光片找到拒绝改变的原因,就可以解决改变路上的绊脚石。(一般的做法)如果没有心理免疫的X光片,不知道自己拒绝改变的原因,可能就会陷入自责,进行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没有毅力,永远改变不了。(一般做法的坏处)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放弃改变,固守旧思维,人生没有突破和进步。

【How】画出心理免疫的X光片,分四个步骤:

1.列目标:

1.1找环境,找一个让自己感觉充分安全的环境,确定自己能完全的打开自己。

1.2写行为,写出希望达成的目标行为,比如艾米的目标是更自信地表达自己。

1.3做检查,确认自己写的是一个行为,不是情绪,不是目标。

2.看行为:看你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具体做了哪些事,写得越具体越好。比如艾米的目标行为是更自信的表达自己,但她实际经常附和别人,说话很小声……

3.想好处:

3.1想一想,想想之所以做出上面的行为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比如艾力认为小声说话会减少自己的存在感,避免冲突;

3.2写一写,把这些好处写出来,如果同时有几个好处,可以把他们一一写出来;

4.找假设:

4.1找原因,想一起这些好处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比如艾米减少存在感是因为她怕冲突;

4.2做选择,如果你觉得有很多原因,可以选择影响你最深的一个原因;

4.3做假设,请使用“如果。。。就。。。”的句式把这个假设表达出来。比如艾力的假设是“如果我发表不同意见,就会引发冲突。

这种假设当然不会是空穴来风。它跟我们的生活经历有关。比如艾米的父亲是个严肃的军人,不喜欢啰嗦,有时候艾米妈妈一说话,他就会用眼睛瞪她。所以她把这个经验扩大化、绝对化了,并且深深的刻在小艾米的心里。

【案例分享】(举一个反例):如大家所见,我正升级打怪的的过程中,中间我有一段时间看不了书也写不了拆书稿,这个过程很折磨人。2-1前后过了5次,2-3也是第四次了,除这次外,我每次都是在最后时刻去改动一下。李皖会经常跟我聊天,当时我就说我状态不太行,她问我怎么了?我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我说只能确定我喜欢拆书,但就是改不动稿子,好像对拆书缺少分享的热情。

(反例变正例)当我再次拿起这篇稿子的时候,我回想之前拆书的经力,给自己画了一张“心理免疫的X光片”

1、列目标:

1.1找环境,我当时是下午在家里改稿子,孩子也被我赶去写作业了,确认自己能完全安静下来打开自己;

1.2列目标,我希望达成的目标是——尽快完成拆书升级,成为三级拆书家;

1.3做检查,我希望达成的目标行为是——修改我的拆书稿。

2、看行为:正在做的相反的行为是——多次拖延行动、不想改稿子,每次都拖到最后一刻才做。

3、想好处:

3.1想一想,想想这些相反的行为背后的好处是什么?

3.2写一写,把这些好处写出来——多些时间追剧、陪孩子;

4、找假设:我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是什么?

4.1找原因,想一起这些好处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不用去想自己没通过这个事,不用面对失败,不用怕被拿来跟同伴比较;

4.2做选择,虽然我极不想承认,让我最难受的是被拿来比较,这点让我感受最深,当我想到“为什么自己又被卡住了”“跟我一起的同伴都通过了”,会让我觉得很失败。

4.3做假设,用“如果(目标行为)就(原因)”的句式把这个假设表达——如果我写拆书稿就会感觉很失败。

当我想清这些,我发现我是有了畏难情绪!想明白这点,我就慢慢走出来了,

联系到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我一直是不喜欢被拿来做比较的。从小我跟妈妈的关系就比较紧张,我妈妈是个很好强的人,从来不想输给别人,可能她有点失望我是个女孩吧,又特别希望我比别人强,给她争口气,于是经常总是动不动就拿我跟我别人比,说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觉得很受伤的是,与优秀的“别人”来说,总是觉得自己很差劲,内心充满了挫折感,于是让我有了遇到困难就想逃避,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的习惯。不过,我也是个乐观的人,输了就输了,只是难受的时候会去看看电视和小说。久而久之,我害怕面对失败这点就被拖延代替了,我成了一个小说迷、追剧党。

【预防异议】是不是觉得有点难,尤其是找到这个“心理假设”很难,没关系,这其实是因为你还没做好心理准备打开自己的内心,你也可以找个让自己感觉足够安全的时候,多尝试几次。如果你能认真而诚实地思考了这些问题,你就能知道,内心深处阻碍你改变的假设是什么?

【好处】心理免疫系统的X光片,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内心的这个冲突。我们不能只是责怪那些阻碍我们改变的行为,我们更不能责怪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因为它们曾经保护了,也许现在还在保护着那个弱小的、容易受伤的你。当你发现自己能面对了,就能不再害怕,也可以改变自己行为了!

【where】这个方法适用于当你心里有想要做出改变的行为,但实际上行动却不听指挥,甚至南辕北辙时,可以使用这个方法看看内心究竟怕什么,是什么阻碍了你改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通过刚刚的学习,大家已经过”画出心理免疫的X光片四步法“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1.列目标:

1.1找环境,找一个让自己感觉充分安全的环境,确定自己能完全的打开自己。

1.2写行为,写出希望达成的目标行为,比如艾米的目标是更自信地表达自己。

1.3做检查,确认自己写的是一个行为,不是情绪,不是目标。

2.看行为:看你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具体做了哪些事,写得越具体越好。

3.想好处:

3.1想一想,想想之所以做出上面的行为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3.2写一写,把这些好处写出来,如果同时有几个好处,可以把他们一一写出来;

4.找假设:

4.1找原因,想一起这些好处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4.2做选择,如果你觉得有很多原因,可以选择影响你最深的一个原因;

4.3做假设,请使用“如果。。。就。。。”的句式把这个假设表达出来。

【A3角色扮演】接下来请大家学以致用,在这个场景中使用这个方法:

小A是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在一个陌生的大城市工作。她以前下班回家后总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所以她喜欢每天晚上下班后去搜寻当地有名的小吃店,还经常分享美食照片和blog视频。最近小A发现自己长胖了,想要减肥,决定控制食量,但她发现自己吃的时候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吃撑了都不能停下。

晚上她最好朋友小C正好过来找她,问她怎么了,询问相关情况后,向她介绍了"画出心理免疫X光片的四步法"

具体要求:需要两位小伙伴分别扮演小A和她的朋友小C两个角色,现场来做一个演练,让小C使用“心理免疫的X光片”的四个步骤,帮助小A找一找究竟是内心的什么在阻碍着你改变?

大家准备好后,我会邀请1组小伙伴现场演练。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A:依依/小C:李皖)

小C:小A,最近有什么好吃的,我们一起去啊

小A:好啊,最近好无聊啊,你想吃什么,一起一起啊

……

小A:小C,我发现没,我又胖了,好烦啊……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有什么办法吗?我试过少吃一点,但总是越吃越多。在家自己做吧,又觉得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实在没什么意思。

小C:小A,我最近学到一个方法,叫“心理免疫的X光片”正好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小A:哦,你说说看。

小C:好,一共有四步,我们一步一步来。第一步,你希望达成的行为,不是情绪,不是目标,是行为,比如你就是想控制饮食;

小A:对。

小C:第二步:看你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比如你就是吃就越吃越多,控制不了饮食;

小A:对,在家自己吃太孤单了,不如到外面吃,至少不会面对一堆空气。去外面,还可以拍拍视频发微信朋友圈什么的。

小C:好。第三步,想想之所以做出上面的行为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小A:不用一个人在家里吧,我喜欢热闹,在老家我朋友可多了,吃饭总是一群人热热闹闹的。

小C:第四步,想一起这些好处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你是不是觉得用美食、拍照、分享视频避免孤孤单单的感觉?

小A:我没想过这些,不过你说起来,好像我就是这样的,那我怎么办呢?

小C:别着急,你用“如果(目标行为)就(原因)”表达一下这个假设,看看你是不是这么觉得的?

小A:嗯,如果我控制饮食就要一个人在家吃饭,我觉得太孤单了。

小C:对,你是不是因为不想一个人吃饭,所以总是出去自己找美食的。

小A:是的,我也不好意思总是找人陪我吃饭,出去一方面可以找到好吃的东西,看到外面人来人往的也比在家一个人强啊。

小C:你可参加其它的活动嘛,比如读书会、打球啊都可以;

小A:我明白,我就是一个人太孤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