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福格行为模型》 所属活动: 8月31日练级场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洞悉行为,心想事成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锋哥,一个在IT行业从业二十年的“老人”,同时也是咱们拆书帮申活分舵刚满月的一位“新人”,期望能在“试用期”尽快完成新人的试炼

【学习目标】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学习行为设计领域的经典模型-福格模型,希望完成本次RIA线上学习后,大家能运用动机、能力和提示来帮助自己或身边的人去促成或改变一个行为或习惯

【FAB法介绍书籍】

今天我选的拆页来自的这本书就叫《福格行为模型》。

【F】他的作者福格教授,是“行为设计学”创始人。这本书教我们怎样通过运用一系列工具和技巧,来推动自己的行为改变,让我们不费力气地养成好习惯,或是成功地对抗坏习惯,最终变成更好的自己。

【A】这本《福格行为模型》是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成果,可以称为是行为设计学的开山之作。

【B】我们生活中常常起心动念想做一件事,但却总是发现止于想像。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在预想的行为背后缺乏一些关键的支撑,对于这类问题,书里提供了简单的公式,揭示出行为发生的原理,教我们调整的方法,让我们不仅有“心想”,更能“事成”

下面我们先来阅读一下拆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想实施某个行为或想要别人实施某个行为,但可能无法成功的情况,我们经常会遇到。对此,我有个好消息告诉你:行为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组可用于解决此类常见问题的具体步骤。举例来说,你希望员工都能准时参加团队例会,但总有人会迟到几分钟。很多管理者会被这种行为触怒,进而摆脸色给迟到者看,甚至罚款。他们这都是在尝试利用动机让行为准时发生。但这些做法都是错的。你不能直接就从动机入手去解决行为问题。

你可以遵循如下步骤,按顺序逐个尝试。如果第一步没效果,那就到下一步,依此类推。

1.检查有没有行为提示。

2.检查有没有行为能力。

3.检查有没有行为动机。

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解决行为问题,从提示入手都是最容易的。此人是否已经得到了行为提示?你可以问问那些迟到的员工:你们有没有一个准时参加会议的提示?如果没有,就为他们设置提示。这样或许就能解决迟到问题。

但如果这样做没有效果,那就进入下一步:检查人们有没有行为能力。问问那些迟到的员工,是什么让他们难以准时抵达会议室。你或许会发现,员工之所以会迟到,是因为他们的上一个会议才刚刚结束,实在无法准时参加另一个会议。这样,你就找到答案了,这是一个能力问题,而不是动机问题。不过我们先假设大家既有提示也有能力,把迟到当成一个动机问题看待。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得想办法先激发大家守时的动机。

大多数人都以为要想实施某种行为,就必须先解决动机问题,但实际上它是最后一步要解决的问题。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这个问题解决步骤(先检查提示、再检查能力、最后确认动机)都可以为你省去不少麻烦。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我们每天都会做很多事,也会想要做很多事,那有些事最后做成了,有些呢没有做成,我们也常常会做复盘,为什么有些事情我想做却没有行动呢?今天的拆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思路,那就是支撑一个行为发生的关键变量有三个,除了我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动机之外,还有隐藏在背后的能力和提示。虽然我们平时的直觉都是动机在起作用,但其实动机、能力和提示这三者是共同作用、缺一不可的,用一个公示表达,就是B=MAP。

【how-行动步骤细化】

如果我们预期的行为没有发生,那我们就需要对这三个变量进行检查。与直觉相反的是,我们在复盘的时候是先看提示、再看能力最后确认动机的。这是一种由外而内、先易后难的策略,它可以营造出就事论事的探讨氛围,避免一开始进入是非对错的纠结之中,让分析顺利推进。

在检查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细化的步骤,今天我们以提示和能力的检查为例

提示有三种类型:首先是行动提示,也称之为锚点,表现为“我一做完什么就去做”;其次是人物提示,表现为“当某人提醒我的时候就去做”;最后是环境提示,表现为“当我看到什么的时候就去做”。

在检查能力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的五个步骤来确认:第一,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第二,是否有足够的资金?第三,是否有足够的体力?第四,是否具备所需的创意或脑力?第五,这个行为对现在的日程影响有多大?

通常我们可以把这些步骤归纳在一个检查表里 。 //检查表在PPT中呈现

【why】

为什么要学习福格模型?因为只有理解了行为的运作模式,我们才能影响行为的发生。从而促成我们希望的行为,或者改变我们不希望养成的习惯。

【举例】

举一个例子,很多人都有睡前刷手机的习惯,想戒又戒不掉,还增加了很多精神内耗。我们现在转换一个视角,这叫做“适时放下手机”这种行为没有如预期发生,那我们按照刚刚的步骤来看一下:

先看提示,我们有没有给自己停止刷手机设一个锚点呢?发生什么事儿的时候就放下手机,没有对吧,睡前往往是不会做其他事情的。那有没有某个人会提醒我们要停止刷手机呢?一般不和爸爸妈妈住一个房间是不会有人提示的。那有没有什么环境提示呢?好像也没有,所以我们发现提示是缺乏的。

既然提示缺乏,我们可以怎么去增加提示呢?当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给手机设一个闹钟,11点响,那我们和自己约定按掉闹钟就放下手机睡觉。如果有室友,可以相互监督、彼此提醒。又或者在睡前喝一小杯牛奶,喝完马上关灯睡觉。这都是通过增加提示来促成行为。

【where】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会发现,在福格模型里我们对行为和习惯的描述是不带价值判断的。也就是说,无论它是一种“好”的行为,还是“坏”的习惯,其发生和养成都遵守相同的规律,也都可以被模型影响。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场景设计】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学以致用的练习:今天在座的有现在和未来的拆书家,如果有还不是拆书家的朋友,请现在扮演一下拆书家吧。我们都知道,作为拆书家是要不断升级打怪的,但是总有一些伙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迟迟不参加过级,现在我们想像一个场景就是今天周三了,舵主又在群里号召大家报名下周的过级拆了,但此刻我们会比较犹豫,觉得自己可能无法参加。现在我们用今天学到的福格模型(行动、能力、提示)来检查一下,是什么因素在影响,让自己不能参加下次过级呢?

这里我们有一个前提,默认咱们拆书家在动机上是没有问题的,都很想按时过级,接下来我们主要从能力和提示两个方面来思考

【拆为己用】

安雨:提示方面舵主一直在群里号召,我觉得没问题。那我主要是时间上会不够,因为工作太忙,可以拿来准备的时间不够。另外,因为工作很累,所以也往往没有精力再去支撑拆书过级,而且,我还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所以我常常会觉得自己的准备还不够,所以就没有去报名过级

Apple:我也挺追求完美的,如果觉得自己没准备好,就不会报名参加,所以也一直都拖着。再就是我现在也在创业嘛,而且家里孩子上初三,平时工作上或照顾孩子事情很多很杂,也往往抽不出整段的时间来准备

罗湘丽:我觉得能力上,时间、精力、难度什么的都还好,拆书过级也不用花钱对吧,主要是平时会缺少一个提醒吧,就是总也想不起来要去过级,这一次桃子喊我我就过来参加了。

好的,我们有三位伙伴分享了自己的故事,现在我们在场的各位伙伴一起讨论一下,看看可以怎么帮她们做改变呢?

桃子:我觉得提醒的事情不能群发,一对一的效果会更好,如果你在群里发消息号召,可能没几个人会主动参与,但是你小窗一个一个去问,很多朋友都还是愿意主动参加的。

Dany:我给安雨和Apple的一个建议,是先完成再完美,这样就能降低准备过级的难度,让自己可以开始。另外我以前过级的时候会习惯自言自语,用一个语音转换的方式,所以你看我之前的逐字稿,里面很多口语的词汇。这样可以减少占用的时间,也会降低对时间的要求

锋哥:关于精力方面,我还有一个经验,就是我会在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利用头脑中最清醒的半个小时,一边刷牙,或者一边吃饭,一边就在脑子里构思拆书稿。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也解决精力不足的问题。

【结束语】

谢谢,今天的讨论非常热烈,通过短短的半个小时练习,相信大家已经初步感知到了行动背后的密码,通过今天掌握的模型,我们能够理性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事物,让自己对生活拥有更多的掌控感,成为更能够“心想事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