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及拆书主题】1分钟
大家好,我叫魏金权,名字道破了我们的世俗人生目标:“为了金钱和权力“。略感名字的俗气和音节的不好发音,于是我给自己起了一个花名:卫青。对,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将军卫青。
我是做实体的,开工厂,做养殖设备。就是养牛养羊养猪的设备,为老百姓的菜篮子、饭盘子贡献一点力量。也许是因为卫青当年在匈奴见识到大漠的“风吹草低见牛羊“吧,所以跟牛羊有了分不开的缘分。
记不住真名,就记个花名吧。
希望跟大家一起学习成长。
今天我要进行TF1-1的过级,主题是时机管理法,顺应内在节律才能表现出色,时间X分钟。
【介绍拆书法和拆书帮】2分钟
拆书法是什么呢?简单说,拆书法是一种学习方法。
区别于校园里“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拆书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拆书法不去关注一本书的整体结构,而是让一本书里某个知识点能够”为我所用“。
我们对一本书进行拆解,所以说是”拆“书。拆书的目的是为了让知识为我所用,提升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者对知识点进行阅读,理解并关联自己的经验,然后将书中内容拆为己用,做出具体的应用规划。
于个人学习,拆书法就是“便签学习法“,使用”RIA“阅读方式,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应用。
于组织学习,拆书法就是由拆书家带领的RIA现场学习。“教会别人“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拆书家通过教会别人让自己得到最好的学习,同时能够把一本致用类书籍加工成一场培训,帮助身边的人搭建知识体系。
拆书帮呢,就是我们拆书家们在一起活动的一个组织,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群组织。在这个组织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赵周老师自己说,“拆书帮是个加工厂,专门生产拆书家。”
【图书介绍】
我今天拆的这本书呢,是湛庐出版社的创始人韩焱女士的《把思考作为习惯》。这是一本训练思维的书,像是韩焱女士的读书笔记,在这本书里,你不仅能学会如何利用工具解决思考难题,更能够灵活的在不同的思考方式之间自由切换,让这些思维“武器”帮你进一步提高应对未来复杂问题的能力。
【R阅读拆页】3分钟
今天我们拆解的这段呢,是关于时机管理的。刚才我已经把拆页发到大家的手里了,大家现在就开始阅读,请大家用3分钟阅读一下原文,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主题:时机管理法,顺应内在节律才能表现出色
来源:《把思考作为习惯》P95~P96
原文:
在学习当中,我们对时间管理有不少的误区。实际情况是,我们甚至可以说时间管理已经过时了,你必须要对自己进行时机管理。怎么用好一天的时间,才能获得最佳的产出和成效,是由和你密切相关的三个要素来决定的,分别是:你的时间类型、你的最优时间和你的任务类型。也就是说你要尽量明确自己的这三个要素,才能利用好时间,主动进行匹配,得到更好的效果,这就叫作“时机管理法”。
首先,你需要判断自己的时间类型。有些人习惯每天早起,白天的时候精力充沛,傍晚的时候筋疲力尽。而另一些人则有“起床困难症”,往往整个上午都萎靡不振,到了下午甚至晚上才开始变得精神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类型。有人将早上精神好的那部分人称为“云雀”,将下午甚至晚上才有精神的那部分人称为“猫头鹰”。还有一部分人的特征不太明显,所以被科学家戏称为“第三种鸟”。
然后,你要明确自己的最优时间和任务类型,让它们相匹配。大多数人每天清醒的时间大概是16个小时,在这16个小时里,人的认知能力也是有波动起伏的。在某些时段,你的大脑相对而言更聪男、更活跃、更有创造力:而在另外一些时段,你的大脑相对而言更愚笨,更迟钝、更缺乏灵感。人的认知能力在一天之中的波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高峰期、低谷期和反弹期。在高峰期,人们敏锐、警觉,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个时候适合处理分析型问题,比如解决数学和逻辑问题,写报告,参加考试等。而在低谷期,人们的认知能力会下降,注意力、警觉性和分析能力都不足,但创新和创造力会变得旺盛起来,适合处理创意型的和需要洞察力的工作,比如学习艺术类活动或者进行创意型写作、头脑风暴会议等。高峰期和反弹期就是你的最优时间。大约75%的人,也就是时间类型是“云雀”和“第三种鸟”的人,他们的认知能力波动顺序大概是“高峰期一低谷期一反弹期”。而剩下的大约25%的“猫头鹰”,他们每天经历的波动顺序是反着的:反弹期一低谷期一高峰期。
你一定要记住:时间不是用来做简单规划的,而是需要你来聪明地做选择的。这也就是时间管理和时机管理的根本区别。时间管理强调自我约束,需要你调动强大的自控力才能完成。而时机管理强调顺应自我,需要你更准确地了解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安排工作和生活,在学习和工作中得到最佳成果。可以说,时机就是一切,一切也都是时机。时机管理不仅可以让你更高效,重要的是还能让你更幸福。
【WHAT】
我看大家基本都看完了。
这个拆页呢,给出了一个时机管理的概念,是时间管理的一个升级。
如何让一天的时间,产生最大的能效,是由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的三个要素决定的。这三个要素包括:1)你的时间类型,2)你的最优时间,3)你的任务类型。
【HOW】
首先,确认自己的时间类型。
所谓时间类型,就是看你一天精神状态的变化。你是早睡早起的人,往往上午精神比较好,而晚睡晚起的人呢,一般早晨起来精神不佳。这里其实就是让你判断自己在一天醒着的状态里,每个时间段的精神状态,然后根据不同的精神状态来安排不同的工作。作者在这里将人们分了三类:将早晨精神好的那部分人称为“云雀”,将下午甚至晚上才有精神的那部分人称为“猫头鹰”,还有一部分人的特征不太明显,被称为“第三种鸟”。
其次,找出自己的最优时间。
知道了自己的时间类型,然后就是找出自己的最优时间。
人在醒着的一天里,认知能力是有波动起伏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高峰期、低谷期和反弹期。在高峰期,大脑更活跃,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分析力比较强;而在低谷期,认知能力会下降,分析能力不足,但是创意会上升。所以说高峰期和反弹期是你的最优时间。
文章告诉我们,时间类型是“云雀”和“第三种鸟”的人,他们的认知能力波动顺序大概是“高峰期一低谷期一反弹期”。而 “猫头鹰”,顺序是反着的:反弹期一低谷期一高峰期。
最后,分配我们的时间。
根据任务的不同类型,来这里的分配时间。比如你需要写报告、需要给客户回邮件、需要开会讨论项目等,这种需要你的分析能力的工作最好是放在高峰期和反弹期去完成。而那些不是很需要分析的问题,则可以放在低谷期去处理,比如写文章,艺术类学习、头脑风暴的会议等。
【WHY】
我们为什么要用时机管理来代替时间管理呢?
时间管理,强调的是自我约束,需要我们调动强大的自控力才能完成。
而时机管理呢,强调的是顺应自己的习性,根据自己的生活规律、精神状态,来安排工作和学习,从而得到最佳的效果。对待时间,不是做简单的规划,而是聪明地选择。
【WHERE】
这样的时机管理,既可以用在我们的工作中,在公司,我们合理的安排一天的工作内容,安排不同会议的时间,客户拜访的时间等等;又可以用于规划学习,合理安排课程表,安排作息时间,等等。当然,生活中也可以使用,选择在不同的时间,处理不同的事情,以达到最优的结果。
【A1便签】2分钟(鲜活、故事、对应、反思)
经验:
有一次,我从重庆出发,去眉山拜访一个客户。
因为时间有限,我就选择了当天拜访当天回。
高铁中午到,午餐之后,去他们公司办公室做交流。
尽管出席的是客户的最高级的领导班子,尽管我们去的人也都是业务高手,但是那天下午的会,开的是晕晕沉沉。内容,还是我们以前讲解的内容,既有干货又有幽默,但是效果跟平时就是差很远。客户的董事长,年纪偏大,明显就是强打精神,使自己不瞌睡。听着我们工程师的讲解,我都好几次差点睡着。可想而知对方的研发人员、技术人员,一个个的就像木头一样。
交流完了,客户非常感谢,说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我知道,那次交流效果,真的是糟透了。如果不是急着赶往下一个目的地,我们真该留下来,晚餐时间再交流,弥补回来。
反思:
我当时还总结说,下午不能拜访客户,大家都困,没法集中注意力。
通过今天的拆页学习,了解了时机管理的方法,我才知道,不仅仅是因为下午困,而是我们的时机没有选择好。在我们不是最优的时间,安排了不该安排的任务。
【A2便签】1.5分钟(目标、行动、关联、可控)
目标:
读了这个拆页以后呢,我就理解了时机管理的原理,以及怎么去合理的安排工作。
在一个月内,把公司的时间规划调整到最优。
行动:
公司里的时间规划,就像上学时候的课程表一样。我们既然知道了时机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就要充分利用这个原理来规划时间。
因为无论“云雀“、”猫头鹰”、“第三种鸟”,低谷都在下午,上午是他们的反弹期或者高峰期。
把公司的项目会议全部改在上午,拜访客户或者接受拜访的时间也放在上午。
下午的时间,大家可以沉浸在自己的工作里,做方案、写东西,如果开会,可以开头脑风暴会议,或者其他需要创意的会议。
做好时间表以后,试行一个月时间,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稍作调整,最后形成我们新的时间规划表格,保证把时间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
【结语】0.5分钟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页,拆页给出了“时机管理“的概念。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时间类型,找到自己的最优时间,根据任务类型来合理安排时间,让一天的时间,产生最大的能效。
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