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同理心、亲子沟通和设计好会议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代替惩罚的方法

开场:

大家好,我是芳玺,一位希望可以在亲子教育的学习中不断拆为己用的宝妈。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代替惩罚的方法”,希望通过这次的RIA学习后,大家在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时,可以关注到孩子的真实感受和需求,避免使用批评、否定或责备的话术与孩子沟通,有效解决育儿中“屡教不改”的难题。

【FAB法介绍书籍】

今天选择的拆页来自于《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这本书的作者阿尔黛和伊莱恩是两位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她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可以帮助父母学会鼓励孩子合作、自立,赞赏孩子等6个方面的方法,使更多的父母学会用有效、愉快的沟通方式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书是两位作者在创办的学校和研究所,长期与父母们一起进行实验的研究总结,选取了亲子关系中最为常见的场景,还配上了生动的漫画,展示每个技巧,使父母在短时间内可以得心应手,学会亲子沟通的方法,而现如今,世界上数以千万的父母用自身的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非常有效。

【B:利益,强调的是“你(学习者)”,用于引发兴趣】:

今年对于上海的家长来说都太不容易了,神兽们家里蹲了近半年,复工后有娃的同事都在吐槽:为啥好好跟孩子说话就没用,想要心平气和,却总是鸡飞狗跳,无论怎样讲道理孩子还是沉迷电子产品,等等。当我们对孩子进行了耐心的鼓励和引导,却迎来了孩子不当回事甚至是反抗时,警告、说教或者威胁等惩罚的话术有时就会脱口而出。

今天的拆页,希望可以帮助家长在面对孩子不当行为的挑战时,掌握代替惩罚的方法,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场景:

爸爸:比利,看见我的锯了吗?

比利:没有。

爸爸:真没有?

比利:我发誓,我从来没碰过。

爸爸:那我怎么看见它在外面,都是锈,旁边还有你和小朋友的手推车?

比利:哦!我们上周用过,后来下雨了,我们就跑回家,我可能给忘了。

爸爸:你说谎!

比利:我没说谎。我真的忘了。

爸爸:哼!上周你忘了我的锤子,上上周你又忘了我的螺丝刀!

比利:爸爸,我不是故意的。有时候,我真的是忘了。

爸爸:我会让你记住的!你再也不能用我的工具。还有,最不能让我容忍的,是你还撒谎。明天晚上我们都去看电影,你自己留在家里!

我们该用什么来代替惩罚?

1.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

“我的新锯被扔在外面,都被雨淋得生锈了,我太生气了!"

2.表明你的期望

“我希望我的工具被借走以后,能完好无损地归还!”

3.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现在需要用钢丝球使劲把上面的锈擦掉。”

4.提供选择

“你要么借我的工具及时归还,要么以后再也不能借。你来决定。”

5.采取行动

孩子:爸爸,你的工具箱锁上了!

爸爸:没错。我希望我的工具放在哪儿,还能在那儿找到。

6. 解决问题

“我们想个办法,既能让你继续用,又能让我用的时候也能找到。”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已经收到多数伙伴的反馈,谢谢大家。

What:这个片段通过一位父亲处理孩子借东西总是忘记物归原位的案例给大家介绍了代替惩罚的方法。

Why:在我们育儿的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这类处理孩子不当行为的事情,比如我四岁的女儿在家经常不穿拖鞋,几乎每次洗漱前都会发现她的袜底是黑乎乎的,而我只要看到她光着脚就会提醒她穿鞋,但没过一会孩子又是只穿着脏袜子爬上爬下。有次我很生气的跟她说:提醒你这么多次,你的耳朵是听不见吗?你再不穿好鞋子,妈妈就把你的袜子直接丢掉!听到我的话后,孩子“哼!”了一声就不理我了,跑去找爸爸吐槽说妈妈太凶了,我不喜欢妈妈。

Why not: 在亲子沟通中,我们有时会觉得一件事提醒了孩子很多次都没有效果,除了威胁或者惩罚,没有别的办法能引起孩子的重视了,但实际上这种惩罚的方式没有让孩子经历自己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也剥夺了孩子们在犯错后反省自己错误行为的机会。面对我们的惩罚,貌似孩子变的听话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帮孩子改变她的不当行为,还让孩子对我们产生了对抗的情绪。

How:那如果我用代替惩罚的方法再来跟孩子沟通不穿鞋子这件事情:

第一步: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我会跟孩子说妈妈提醒过你很多遍在家要穿拖鞋,但你总是忘记,并且穿着脏袜子在床上爬来爬去,弄的床也很脏,让我很生气!

接下来,表明我的期望:我希望以后你可以在家穿好鞋子,不要把袜子弄的很脏。

然后,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并采取行动:如果你又把自己的袜子弄脏了,要自己洗干净,爸爸妈妈不会再帮你洗。

最后,一起讨论一下她为什么会忘记穿拖鞋,然后互相提一些可以帮助她不忘记穿拖鞋的办法,比如买一双不容易掉的带鞋带的洞洞拖鞋,或者在经常忘记的情境中贴个便签来提醒她,来解决这个问题。

Where:这个代替惩罚的方法,可以用在亲子沟通中出现冲突的情况下,帮助我们用平等和尊重的方式跟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下面,就请大家想一想,面对孩子玩玩具、看手机很积极,一说读书、写作业就拖拖拉拉。跟孩子讲道理,你说一句,他回十句,你是如何应对的?

Amy:孩子看手机不给,妈妈给3秒的倒计时,并告知如果不给手机晚上就不能看洪恩识字的app,孩子愿意配合。

锋哥:快把手机给我,快去洗快去睡觉,直接下命令。

范壹奉:孩子不好好吃饭,就不给饭吃,孩子经历过一次后就很积极的吃饭;电子产品全部卖掉,电视遥控器全部锁起来,规定时间完成相应的事情,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桃子:孩子弹钢琴,一条曲子弹不好就再加一条。

A1+:谢谢伙伴们的分享。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刚才伙伴们分享的应对方式,如果用代替惩罚的方法,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1、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

锋哥:玩手机时间太长对眼睛不好,应该控制玩手机的时间

2.表明你的期望

Amy:希望你可以控制好玩手机的时间

3. 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范范:缩短其他事情的时间;延长明天写作业的时间;

将手机或玩具放到不会干扰自己学习的地方,现在就开始学习。

4.提供选择

桃子:出去玩,用其他事情来代替看手机;

锋哥:选择玩手机的时间;

5.采取行动

安雨:扮演老师的角色,检查作业,让孩子意识到后果;约定时间,玩好后收手机

6. 解决问题

Amy:用孩子喜欢的书代替手机

好的,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代替惩罚的方法,每个步骤也比较的简单,但难的是我们要有意识的去转变我们的态度,在处理孩子的不当行为时,给予孩子尊重,而不是简单的用成年人的经验对孩子下指令,或者让孩子接受惩罚来确保家长的权威。相信我们只要愿意花时间去践行,和孩子分享彼此的感受,一定能可以跟孩子一起想出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的。也祝愿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上,可以收获更多亲子间的美好记忆。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