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达成目标》 所属活动: 20211217【宝安场No.640】ABC日记捕捉自己的信念‖触发“不假思索”的行动力‖关键对话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触发“不假思索”的行动力

开场:

大家好,我是dididi,请允许我用三个便签进行自我介绍。我的第一个便签是一名过级中的拆书家,第二个便签是一名营销策划师,第三个便签是我来自靠近越南的边境县,大家想去旅游可以约我。

我今天拆书级别是TF2-3

F:我今晚带拆的书名叫《如何达成目标》,它的作者叫 [美] 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他同时也是一名心理学博士,社会心理学家。

这本书写的是从如何制定目标,到为什么实现不了目标的心理分析,再到实现目标的具体办法。

A:这本书的豆瓣评分是7.6分,相比于其它心理学类的书籍,它有更严谨可信的科学成果为依据,是一本从原理到方法的行动指南。

B:读完这本书,让我们学会分析目标无法达成的本质原因,弄清楚自身的条件和限制并制定出更合理的计划方能实现目标。

B2:通过学习今晚的片段,小伙伴们在今后想完成的目标被其它事项干扰时,如何用“如果···就···”的方法制定一个计划,确保在最合适的时机执行这个计划。

那么我们现场分一下组,这边的桌子分一个小组,旁边坐这个桌子的小伙伴一起分一个小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来阅读一下我挑选的这个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请抬头或者举手示意。

当你决定了行动的时间和地点时,你的大脑会发生神奇的反应。制订计划的这个举动,会为情景或暗示(“如果”)与既定的行为(“那就”)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比如你的母亲总抱怨你太久不跟她联络,于是你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打算每周给她打一个电话,可一段时间后,你发现自己尽管真心想多给她打电话,可还是会忘记,导致母亲越发不高兴。这时,你可以制订一个“如果……那就……”计划:如果现在是周日晚餐后,那就给母亲打个电话。此刻,“周日晚餐后”这个情景就与“给母亲打电话”这个行为直接联系到一起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相信大家已经阅读完片段了。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有时候纵使我们目标清晰,但却因为 “错过行动时机”与“被其它目标诱惑或者干扰”而没有执行。这时用“如果···就···”制定计划帮助我们激活潜意识,让意识暗示我们什么时间地点去做什么事情,从而让行动自然发生。

WHY

【好处】

这个方法能很好的解决两个或者多个目标之间的冲突,完成多个目标也是动机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当你无法放弃某个目标时,解决之策是认真地做好计划,也就是说,要同时顾及多个目标,轮流给它们同样的待遇。

【坏处】要不然我们可能会认为这个事情可以先搁置一下,先做其它事情,而其它事情里面就可能有很多是更不重要的。就像原文案例,想要给妈妈打电话却没打,他有可能忙工作去了,也有可能玩手机去了。

那久而久之你想要完成的这个目标就不开始或者完不成。

【细化行动步骤】那怎么使用“如果···就···”这个法则制定计划呢?

1、找到一个你想去实现的目标,并量化它。比如每天阅读20分钟。

2、用如果···就···设定执行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方式,从而就形成了一个很简单但是很容易刺激你去执行的计划。如果(某时间/某地点),我就(某种方式)做XXX事情。如果每天早上去上班时坐上地铁,我就打开微信读书APP看20分钟的书

3、把这个计划写下来或者标注在自己的待办事项旁边(比如代办事项有给妈妈电话,在旁边写如果是周一晚上十点,就给妈妈打电话)

Where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设了一些很清晰的目标却没有执行时就可以用这个方法去激活自己的行动意图,让自己在相应的时间做相应的事情,不被其它非必要的事情所干扰。

<举例>A1

就比如我知道健身做力量训练对减肥的效果很好,在网上收藏了很多力量训练的视频,准备去健身房的时候自己练练。但是我每次去健身房都只去上我喜欢的舞蹈课,我提前到健身房没上课的半小时我会先压压腿,热热身,跟一些舞友唠嗑唠嗑,拍拍照,就是不想去器械区撸铁。

A1+

学了这个方法之后,我学会用如果···就···这个方法去制定我的力量训练计划。

1、所以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去健身房就进器械区锻炼20-30分钟

2、给自己设定一个如果···就···计划,如果我去到健身房,我就先去器械区进行锻炼

久而久之,我就养成了拿课前的半小时去器械区撸铁的习惯。

预防异议

所以到这里小伙伴们可能想问,本来很多事情就有突发情况呀,我想去健身但是项目一下来就连续一周加班到凌晨两点了,早上6点还得起来汇报,还做个什么健身计划。

所以这个方法是解决你应对你目标的动机出现了偏差的情况,就是你本可以按照某种计划达成你的目标但是你没有去做。你觉得这个没那么重要,没那么紧急甚至是忘记了。

适用边界:

所以它适用的是动机出现冲突的场景(比如想要做又害怕做、想要做又懒得做,想要阻止某些行为),不适用于客观障碍(比如时间冲突、现实中的变故)等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接下来呢,我设计了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请小伙伴门一起来演练一下。

<场景设计>

小丽买了一门个人品牌升级线上课程,但是付完费之后却迟迟没有进APP去听课,她想反正课程已经买好了随时可以听,下班后的时间总被其它事情填满,比如和朋友聚餐、收拾屋子打扫卫生、去健身房锻炼等。

她明确知道自己应该尽快听完这12节课后开始打造个人品牌,但总是迟迟不做。小丽的朋友小洁最近刚学会了“如果···就····”方法制定计划

<分组演练>

小组内两人一人扮演小丽,一人扮演小洁。小洁用“如果···就····”方法教会小丽制定她的听课计划。

最终由第一小组欧阳勤(扮演小洁)和另外一位小伙伴(扮演小丽)进行角色扮演

小丽:我之前不是说我要做个人品牌嘛,我上周就刚刚买了个大咖的线上课,但是过一周了我一节课都没听。忙都忙死了,不是部门聚餐,就是要去健身房上课。

小洁:这样啊~你报了课不去听,岂不是很浪费钱。而且这样你就没办法走出个人品牌的第一步,既然决定了要做,就要做好计划咯。

你没有开始听课,可能是因为你没有安排好你手上事情,我最近刚好学会了一个能让你快速行动的计划方法。

小丽:什么方法呀说来听听

小洁:首先,我们先量化我们的目标,比如说我们要学12节课程,那我们每天听一节课。(量化目标)你觉得你每天什么时候有时间听课呢?

小丽:我觉得我应该是下班之后去做公交的时间比较方便。

小洁:这样啊,那我们就可以计划每天听一节课。那然后呢,如果在什么场景就可以做这件事情,比如说你(如果)坐上公交车,坐到座位上开始听课。第三个,我们就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清单的工具,在旁边写着下班之后记得听课,这样就会在准备下班的时候提醒自己下班了记得做这件事。

小丽: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但是有时候我要加班呀,加班了就没有时间去听

小洁:加班的话下班我们就打车,那(如果)你坐上的士的时候,就开始去听这个课,很容易就学完了。

拆书家:(咱们这个小组)非常学会变通,一下就把这个方法融会贯通到生活里了。

好了,我今晚的拆书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在自己的一些目标落下时能用今晚拆书的方法去制定一个计划,然后尽快完成目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