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学习》 所属活动: NO.57南宁清澄分舵线下【过级场】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反思三步法

开场:

【开场】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Andy。我们在正式开始拆书之前,先进行一个小的分组,从这边开始两两一组,方便我们一会儿会进行小组讨论。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复杂事情时,学会运用 “反思的三步法”去探索思考过程和隐藏假设,通过验证假设·来提升深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一个人跑去问老板:“我都有十年工作经验了,为什么您还不给我涨薪水呢?”老板反问他:“你是有十年工作经验呢,还是把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

再瞧瞧同样是一年,一起入职的同事,有人已经可以独挡一面,晋升为团队主管,有人一年下来只学会了按部就班,领导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始终是个职场小白。生活中,不乏这种情况,妈妈想改善亲子关系,于是读了二三十本亲子书、沟通书,但是没能对亲子关系依然如故,那肯定不是书的问题。

【提问】当我们和其他人花了同样的时间,经历了同样的事情时,自己的收获和成长却差别人一大截,那我们就要思考一下:我们与别人的差距究竟在哪?

【影响】电影《教父》中有句话: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解决】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思考的深度不同。想要提升思考能力,让自己看问题深刻而准确?《好好学习》一书中给出了我们训练思考能力的方法——反思,它可以指导你运用“反思的三步法”去深入分析原因,通过调整行动方向来提升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I拆书家讲解引导】

【A1量表自测】

在开始今天的拆页内容之前,我想请大家先做一个小小的自测,看看自己是否有定期反思的习惯。下面的每道题目,如果完全符合你的情况,请打6分;如果完全不符合,请打1分。现在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自我测试。

【I部分】自测题得分分析

我看很多小伙伴都已经完成了测试,现在请大家给我一些相应的反馈。

1.现场得分超过25分的小伙伴请举手。说明你已经有了良好的定期反思的习惯。

2.现场得分介于15—25分的小伙伴请举手。说明这些小伙伴已经有了反思的意识,只要稍加练习将反思例行化,就能够养成定期反思的习惯。

3.现场得分低于15分的小伙伴有没有呢?那分数低我们也不用灰心,你在今天的拆书活动中也将是受益最多的,只要你认真践行我们这次拆书中的反思方法,就一定能够养成定期反思的习惯,从而更好的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各种问题,极大的提升做事效率

【自测量表预防异议】

小伙伴们不用和别人比分数,这个表格只是一个辅助工具,用以测量自己状态。要有成长型心态,现在的状态并不代表将来,现在学会反思的方法也不会晚。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好,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原文拆页,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

【R原文阅读】

用反思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做事效率

前面提到,要真正快速学习,不是一上来就求快,而是先放慢,练内功。内功的基础,便是反思。

反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可是我们的教育中对这一能力的训练却非常欠缺。我们知道,如果想要成为一个肌肉男,那么就要坚持不断地进行力量训练。与此类似,如果想训练思想的肌肉,让自己看问题深刻而准确,要坚持的基础训练之一便是反思。然而,由于我们的教育经历中缺少“反思”这一重要能力的训练,我们大多数人常常把总结当成了反思。

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非常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或者,换个说法: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很多小伙伴都已经阅读完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共同拆解一下。

【Why】

有的人会认为:过去已经过去了,总看过去还有什么意义呢?可是,相同的思维只会带来相同的行为,相同的行为只会带来相同的结果。如果不反思,我们就是一直拿过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过今天的日子,却在期待未来全新的不同。这可能吗?

【What】

现在我们再回到拆页中来看,作者说过很多人把总结当成了反思。

(互动1):那我想先和大家讨论一下,原文片段中反思和总结是同一件事情吗?

(回答)学习者:不是

(互动2)拆书家:原文片段中反思的侧重点是什么?

(回答)学习者: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

拆书家:对。

(互动3)拆书家:那总结的侧重点是什么呢?

(回答)学习者: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

拆书家:对。

我们都是先有想法,后有行动。可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凭着惯性思维去判断、选择,快速做出行动。我们很少会觉察在事件和行动间隐藏的惯性思考过程,以及思考过程中包含的假设。而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想要改变,最核心的步骤,就是反思。

【举例】

昨天晚上到了23点,本想再看5分钟手机就关机睡觉。结果……一刷就到了凌晨1点多……你们有类似的这种情况吗?对我来说,这事不止一次两次了,严重影响我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学习效率,心里有些懊悔。

(互动4)拆书家:下次我不要刷手机了,早点睡。这是反思还是总结?

(回答)学习者:总结。

拆书家:对。这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

回顾下当时我的思考过程:

1、看5分钟就睡觉

2、呀!15分钟过去啦,算了,放松下吧!白天辛苦一天了……

3、啊?已经12点多啦?!可是……我看的是记录片,也是有用的知识,把这点看完马上就睡觉!

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和判断,都是基于某种假设之上的。隐藏在其中的假设是什么呢?

1、我凭意志力能抵挡得住手机的诱惑;

2、看手机能让我得到放松;

3、知识看了是有用的。

验证/校正假设:

1、我的意志力不可靠;

2、手机真能让我放松吗?不仅眼睛累,脖子也很酸涨。真正能让我轻松的是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呀!

3、知识只有通过内化、实践,真正用起来才有用呀!

(互动5)拆书家:以上这个过程是反思还是总结?

(回答)学习者:反思。

拆书家:对。

【how】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该如何去进行反思呢?可以总结出三个步骤:“说贾政”

(1)说:描述事实和结果。

例如:昨晚我刷手机晚睡了。

(2)假:原来我们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其中的假设是什么?

例如:再看5分钟手机就睡觉(思考过程)

我凭意志力能抵挡得住手机的诱惑(隐藏假设)

(3)正:验证或校正假设。

例如:我的意志力是不可靠的

【where】

需要花费时间去反思的应该是你想改进的经常重复的事情,或者你认为的重大的目标、决定等,因为这些事情关系到我们人生的方向和做事效率。对于那些简单的事情、不需要改进的事是不需要反思的。

【预防异议】

1、像这样放慢思考的速度去想事情,似乎很花费时间。但是你不这么做,未来因此浪费的时间恐怕要数倍于此。

2、在校正假设那一步,那很多小伙伴就会疑惑:反思一定需要校正假设么?当然不一定。如果你通过分析发现,原先假设能够充分合理地解释产生的结果,就不需要校正假设,因为验证假设,也算是反思的一种。

3、有人会问:这个假设不一定正确,但以我现在的认知,就会认为它是正确的,怎么办?没关系,反思最重要的是锻炼觉察力,让我们清晰认识到在事件与结果之间的思考过程以及包含的假设,能够看到它们的影响。只要我们有觉察,以后有的是验证和校正的机会。在不断验证和校正中逐渐建立健全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提升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现场演练

刚才我们学习了反思的三步骤,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场景演练。

【案例】小A是位爱学习的年轻人,希望能变得更优秀,于是她看了很多书,但书上的知识过段时间就不记得了,生活中遇到问题依然束手无策,感觉很苦恼。于是,她就找到好朋友小B来倾述,请小B用反思的三步法来帮助小A分析一下原因有哪些?

要求:有人物,有情节,有发展。下面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个人扮演小A,一个人扮演小B,时间2分钟,2分钟后我们请一组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案例分享】

角色:A(艺凡-爱学习的年轻人) B(奇妙-好朋友)

A:我有件苦恼的事。。。

B:发生了什么事?

A: 我看了好多书,可书一合上就忘了书上讲什么了,而且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还是会踩很多坑。

B: 你原来是怎么想的?是认为看了就学会了吗?

A: 嗯,我以为我看了就会很牛X,但发现自己依然是个傻X

B: 如果要实现你看了就很牛X,这其中会有什么坎?

A: 好像没有办法做得到看了就很牛X耶!

B: 结果与你的假设不符,有没有可能是原来你的假设不对呢?

A:嗯,学习必须要实践才能真的学会

B: 经过分析,那你觉得思路方面需要做什么调整?

A: 要学以致用,不能只是看书。

【拆书家反馈】好,感谢艺凡和奇妙2位小伙伴精彩的分享,奇妙通过反思的三步法,促进了艺凡去思考和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下一次一定会做得更好。

【A2】布置任务

今晚我们学习“反思”的三步法,下面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请大家运用“反思”三步法在本周末写一篇反思日记,反思一件本周发生的事情,比如:在工作中领导安排的工作没有高效的完成;制定的月度目标没有达成等等。请大家把反思的过程写出来后分享到微信群里,你的反思或许能够帮助到很多的小伙伴哦。

反思的格式:

【事件】(包含时间,地点,经过):

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反思】:

(1)说:描述事实和结果。

(2)假:原来我们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其中的假设是什么?

(3)正:验证或校正假设。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案例讲解,我们现在对“反思”3步法“说假正”(“描述事实和结果——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有了进一步了解,而且尝试如何把运用“反思”3步法,提升思考的深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大家养成反思的习惯,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自己的思想的肌肉。今天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收到坛子的作业】:

【事件】甲方要求工期提前,在工作群里@我,我觉得很烦,没有回复信息。

【反思】

(1) 说:描述事实和结果。

甲方要求工期提前,我没有回复信息。

(2) 假:原来我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其中的假设是什么?

A甲方的要求很不合理(思考过程)

打乱原来计划的事情都是不合理的(隐藏假设)

B不想回信息(思考过程)

不回信息甲方会知难而退(隐藏假设)

(3) 正:验证或校正假设。

A工程管理当中是不可能不遇到变更和变化的,这是正常现象

B不回信息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积极与甲方沟通,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才是上策。

下一步行动:调整心态,积极与甲方沟通,寻找双赢方案。